湾韵丨作品(2023年3月15日)
佛跳墙

□ 许理存

佛跳墙又名福寿全,它是福建省福州市的一道名菜,属闽菜系。一说,是福州的聚春园菜馆老板郑春发研制出来的,另一说,是一帮要饭的乞丐,烩百家之肴而发明出来的。

以上的溯源仅限于清道光年间的故事,其实,佛跳墙最早源于客家人的盆菜,客家人离开中原,客居他乡的僻壤之地,抱团取暖,相互关怀,每每聚会时都会把自家的菜肴带来,烩制于一锅,继而形成客家盆菜的风格。

南宋末年的1279年,8岁的南宋末帝赵昺被元军追逃到南粤大地,粤地百姓仍然待其如帝王,尤其生活于此的客家人更是感同身受,又出于对皇帝的尊敬,于是,家家户户都把自家最好的菜肴献给皇上,这就形成了高档盆菜或者叫帝王盆菜。

这种盆菜,食材精良,制作精细,成菜后,软嫩温润,浓郁荤香,荤而不腻,脆而不坨,柔而筋道,各色相宜,各形相异,味中有味,余味绕喉。于是,文人食之,配之以酒,三杯两盏之后,面红耳赤之际,为显风雅,出口成诗: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从此,这道由客家人的普通盆菜发展而来的帝王盆菜,就有了一个更响亮的名号:佛跳墙。

第一次接触到佛跳墙,是在一次家宴中,弟弟别出心裁,从他工作的沃尔马超市买回来一款罐装菜——佛跳墙,佛跳墙三个字,体大而鲜艳,但我们都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弟弟说是一道菜,并进一步介绍说是粤菜中的一道名菜。开饭前,我们的视觉都集中在这个叫佛跳墙的名菜之上。

弟弟一手拿着说明书,一手就打开了燃气灶,我们在一旁围观,期待着说明书中描述的那种荤香四溢的感觉。可还未到飘香的时候,只听咔嚓一声,那陶罐就在底部的三分之一处裂开了一道曲线纹路,又是咔嚓一声,那纹路就变成了一圈裂缝,里面的汤一下子就淌出来,弟弟赶忙捧起陶罐,拿掉盖子,再取下陶罐上面的三分之二部分,就剩底部的一点汤了。

清理之后,移至铁锅内,加水再煮,待上桌时,一点香味也没有。这款佛跳墙里面有鲍鱼,有虾,还有素菜,具体食材种类已记不清,总之,是以海鲜为主的一道菜。从此,在我的印象中,佛跳墙就是大杂烩,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面放,任意发挥,自由自在,似乎佛跳墙就是一道不定型的菜,而且,那次的佛跳墙经历,也没有给我留下一点点美好的味觉记忆。

一日,友人来访,谈起菜肴时,他说发现一家专业佛跳墙体验店,建议去试一下。我不屑地说,佛跳墙就是大杂烩,能专业到哪里去。友人说,我也不知道专业到什么程度,反正要提前两周预约,否则还吃不上。我向来是习惯于逻辑思维,既然要提前两周预约,那肯定有独到之处。

两周后的一个晚上,我们应约而至,还没进门,就有失望之感,店面所临金湾虹晖一路,其实就是个小巷,宽不足六米,门店之脸,小而矮而暗,“陆兴隆佛跳墙”几个字,大而无光,可以说低调,亦可说自信不足,说其孤傲可能更贴切一些,总之,是那种不似张扬的景象。心里想着,这个老板,要不有真功夫,酒香不怕巷子深,要不就是不懂现代经营之眼球吸引法则。

店内前厅,是个食品展示的地方,展示的全是佛跳墙的预制菜,有四人盒、六人盒、八人盒、十人盒。厅后是一间包厢,体验店里仅有的一个包厢,十来人的席位。

友人一行与我都有些失落地坐在位子上,没有高谈阔论,每个人的心思可能都在这个只有一个包厢的小店,还要提前两周预约之间的差距之中,都在揣摩这种店要提前两周预约的理由。我也一样,这场景能有什么惊人之肴呢?若没有,又为何要提前两周预约呢?

正想着,店主入席了,他是店主,也是店小二,同时还是主厨,国家中式烹调一级技师,陆兴隆佛跳墙研发者,也是这款佛跳墙的创始人。

正相互寒暄时,佛跳墙上桌了,是砂锅盛着的,盖子一揭,那荤香立刻溢满包厢,香气入鼻,就直接刺激了味觉,唇中有涎,口中生津,胃液涌动,整个嗅觉系统和味觉系统都调动起来了。

一阵沉默,除了咀嚼声,这是一种被美味所征服了的那种沉默,每个人的脸部表情都是享受的样子,沉默之后就是啧啧称赞。圆桌的转盘转了两圈之后,那大号砂锅里就只剩下一朵配色的西兰花,有人还拿起一只小勺子在砂锅底部想撮起最后的一点汤汁。

佛跳墙汤汁的色与味都与鱼翅的汤汁差不多,这是为什么?我被美味震撼后的第一个问题。店主笑着说,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他说佛跳墙这款菜的好坏,汤汁要占较大比重,这种汤汁的制作十分讲究,首先是选材,丰富且质优,猪骨、猪皮、鸡脚、小瑶柱、火腿骨、大地鱼、老母鸡、老蛋鸭、鱼翅骨等。那用料也太复杂了吧,我说。用料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熬制时的火候把握,一会大,一会小,一会用文火,一会用急火,何时再加点水,何时加辅料。什么级别的主料配头汤,什么级别的主料配三汤。店主如数家珍,我们听得一知半解。后来才知道所谓头汤就是汤料煲六个小时后出锅的汤,所谓二三汤就是第二次或第三次再熬的汤,头汤最好。

佛跳墙的主料有什么讲究?友人也积极参与进来,佛跳墙的主料基本是九种,大部分佛跳墙都会选择鲍鱼、海参、鱼翅、花胶、蹄筋、鱼唇、干瑶柱、鸭掌、花菇作为主料。店主用右手掰着左手的手指一个个地数下来。为什么是九种主料?可不可以是八种或十种呢?友人的问题又来了。这个九是易经中的阳数,也是最大数,这道菜在盆菜阶段就是九种主料。店主说得头头是道,大家听得也很出神,没想到,一道曾经的盆菜却有这么多道道。

我们听得认真,店主也有点滔滔,似乎有在讲坛上布道的神情,佛跳墙这道菜的选料与做工,不仅有易经的学问,在设计这道菜时还考虑了文化以及营养与健康的因素。

我不禁注视起这个店主来,四十岁开外,大方脸,说话时表情自然,即便滔滔时,也没有眉飞色舞,更没有手舞足蹈,而是娓娓道来,说他的佛跳墙就像在说他自己的故事一样。

原来他是归国华侨,在越南时就以研究与开发粤菜为主业,他说他的志向在厨房,在锅里,在汤里,在菜肴里。

由此,突然想到老师在几十年前就教育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或可无师自通,想着老师的话语,看着空空的砂锅,我明白了这款佛跳墙,如此精美绝伦,余味绕喉三日不绝,不仅源于它的汤,也不仅源于它的料,还源于兴趣,源于坚守,源于那颗炽热的心。

凤山街道(版画) 张治华 作品
墙角的风景

□ 赵卫英

我又看见她了!她坐在车房外那张外皮已经脱落的椅子上。

车房外挂着几件洗得灰白的衣服,在余晖下轻轻地摇着,像老外婆手里的蒲扇,一下子摇进了每个人的心里。她的头发全是白丝,眼尾纹藏满了岁月的深度,两颊也长满了老人斑。

突然,她动了一下脑袋,身体努力着往右前倾。显然她干皱的双手不太灵活,处处显了些笨拙,一副随时要往下倒的姿态。

我赶紧上前扶起她的双臂。她并没有看我,目光越过我的手臂,努力着往外探。

我顺着她的视线,看到了围墙内的一棵小芦荟。这么一棵小小的芦荟,靠墙而生,长得不高,叶子倒是青翠饱满。

我突然意识到,可能是我的到来,打扰了她眼前的风景!

这时,听到有人走下楼梯的声音,应该是老太太的女儿送饭来了。老太太看着女儿走近,往前探的身子坐正了一些,她把身子往后靠在椅背上,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

吃饭了!女儿把饭放到老太太手上。老太太不太情愿地接住饭盒,用力地抬起另一只手,远远地绕过我的车,指向墙角,“咿……呀”。她太激动了,整个手臂,在黄昏中颤颤巍巍地抖动着。

女儿的脸就拉了下来,叫什么呢,今天是晚了点,你看饭都冷了!老太太朝女儿看了一眼,不说话,收回了手。慢慢地用勺子挖着饭,送一口进嘴里。等等!女儿突然间冒出的一句,把老太太吓得不轻,勺子停在半空,那嘴巴张着,不敢闭上。老太太一脸无辜,像个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的小孩。不想,女儿拿出小毛巾,往老太太的嘴角擦,边擦边说:吃饭也不懂干净!老太太没吱声,把嘴角往女儿那边凑了过去。

擦完后,女儿自顾端了一碗水,走到围墙边。先往芦荟的根上倒了一点,然后用手捧起一抔一抔的水往叶子上洒,那些青翠饱满的叶子马上就精神起来,身上挂满大大小小的水珠。她也不急着走,蹲在那看了好一会儿。呀呀,老太太又叫了起来。嚷什么呀?我正在浇呢。老太太的女儿有点不耐烦。女儿嘴巴是这么说,手上余下的半碗水,一甩劲,直接就朝花盆里泼了下去。水溅起盘里的泥土,洒落了一些到地面上。

这泼水的声音有些大。老太太却安静下来,拿着勺子,一口接一口地继续吃。

直到老太太把饭吃完了,女儿拿起她的碗,看了一眼说:也不吃干净些!此时,老太太像没听到一样,盯着屋外被晚风吹起来的布篷。

天色完全暗了下来,整座楼道的灯也渐渐亮了。女儿扶着老太太进了车房,不一会儿,老太太的小房子里传出了悠扬的歌声,是那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我被音乐陶醉,驻足听了一会儿,美妙的歌声轻轻地荡漾在温柔的夜色里……

噪 鹃(外二首)

□ 大 尉

单位的西侧是两排茂密的树

一排是海南相思,另一排也是

那只著名的噪鹃住在树上

谁也没弄明白是哪一排哪一棵

不下雨的某个日子,它会

放声歌唱,几声凄厉

几声抽泣

夸张共情的喉舌

刺伤了天净沙的旅人

 

传说它是一个寄魂的精灵

传说它的前尘往事耐人寻味

它在呐喊,呻吟

它是一个不知疲倦的演讲家

重复申诉鹃类的主张

高亢的声调

啼血的韵律

刺伤了天净沙的旅人

 

在大家的午睡成为泡影之后

在人们的静思成为玩笑之后

在老总的讲话成为陪衬之后

它,无意有意

刺伤了天净沙的旅人

年复一年,铁打的背景

流水的旅人,只有

鹃声依旧,在

不下雨的某个日子

再次尖锐响起

 

偶遇

如一道光

轻轻滑过额头的天际

季节的暗示

在地平线的尽头

 

鸟,船,人

或明或暗,诱惑

雾霭般漫延开来

 

艾草

种一簇茂盛的艾草

连同日子一起晒干

揉碎,卷起

碎揉,起卷

 

月圆月缺的时候

熏灸心穴

 

黎 明(组诗)
□ 阿 麦

仿佛一只白猫,一小口一小口地

啃黑色的面包

不觉间,奶油流出来了

 

一朵玫瑰守护一座院子。那个人

还没有到来

一首诗在读我

读谢家村上河十一号的门楣

 

望着村口,我忍不住喊了一声

“亲爱的——”

 

直白的人间

她说我看见你就开心

下次再见就是明年了

我说不舍得离开你

我也一样

 

咱俩又长了一岁

希望每一天我们在书页上啃蜜汁

我们要长命百岁

 

此刻大夏河的河水在沸腾

 

无题

文字合拢翅膀,埋首纸页上。

广通河

悄悄钻进外套里。

我们在河畔行走,

河水沉默不语。

 

夜晚露出黑色的面孔

看我。她在微笑,

像一束玫瑰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

跟我挥手。

我们在杯子

和丛书中间。

 

我不敢翻阅它们,怕惊醒圣人。

 

我害怕失去一列想象的火车

在黑暗中我不停地奔跑

为了追赶一列想象的火车

从迎春花绽放的时候

到大雪封住村庄

我不停地奔跑……

 

我坚信一列想象的火车

能送我回家

我害怕失去一列想象的火车

使我的灵魂

飘荡在十字路口

 

礼物

请把礼物馈赠给世界

譬如冬天的雪花

或者太阳的光芒

朝露,花香

鸟鸣,或者笼子外飞翔的鸟儿的翅膀

长高的稻穗

相见时清澈的眼神

舌头上不再有栅栏,深坑

马路上搀扶者的手

把衣衫褴褛的人引进家门

 

最后,请赠予

我们一起仰望星空的眼睛

金色的路 陈敢清 摄
编辑:周晓晴 责任编辑:田海
湾韵丨作品(2023年3月15日)
珠海特区报 2023-03-15 12:19
佛跳墙

□ 许理存

佛跳墙又名福寿全,它是福建省福州市的一道名菜,属闽菜系。一说,是福州的聚春园菜馆老板郑春发研制出来的,另一说,是一帮要饭的乞丐,烩百家之肴而发明出来的。

以上的溯源仅限于清道光年间的故事,其实,佛跳墙最早源于客家人的盆菜,客家人离开中原,客居他乡的僻壤之地,抱团取暖,相互关怀,每每聚会时都会把自家的菜肴带来,烩制于一锅,继而形成客家盆菜的风格。

南宋末年的1279年,8岁的南宋末帝赵昺被元军追逃到南粤大地,粤地百姓仍然待其如帝王,尤其生活于此的客家人更是感同身受,又出于对皇帝的尊敬,于是,家家户户都把自家最好的菜肴献给皇上,这就形成了高档盆菜或者叫帝王盆菜。

这种盆菜,食材精良,制作精细,成菜后,软嫩温润,浓郁荤香,荤而不腻,脆而不坨,柔而筋道,各色相宜,各形相异,味中有味,余味绕喉。于是,文人食之,配之以酒,三杯两盏之后,面红耳赤之际,为显风雅,出口成诗: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从此,这道由客家人的普通盆菜发展而来的帝王盆菜,就有了一个更响亮的名号:佛跳墙。

第一次接触到佛跳墙,是在一次家宴中,弟弟别出心裁,从他工作的沃尔马超市买回来一款罐装菜——佛跳墙,佛跳墙三个字,体大而鲜艳,但我们都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弟弟说是一道菜,并进一步介绍说是粤菜中的一道名菜。开饭前,我们的视觉都集中在这个叫佛跳墙的名菜之上。

弟弟一手拿着说明书,一手就打开了燃气灶,我们在一旁围观,期待着说明书中描述的那种荤香四溢的感觉。可还未到飘香的时候,只听咔嚓一声,那陶罐就在底部的三分之一处裂开了一道曲线纹路,又是咔嚓一声,那纹路就变成了一圈裂缝,里面的汤一下子就淌出来,弟弟赶忙捧起陶罐,拿掉盖子,再取下陶罐上面的三分之二部分,就剩底部的一点汤了。

清理之后,移至铁锅内,加水再煮,待上桌时,一点香味也没有。这款佛跳墙里面有鲍鱼,有虾,还有素菜,具体食材种类已记不清,总之,是以海鲜为主的一道菜。从此,在我的印象中,佛跳墙就是大杂烩,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面放,任意发挥,自由自在,似乎佛跳墙就是一道不定型的菜,而且,那次的佛跳墙经历,也没有给我留下一点点美好的味觉记忆。

一日,友人来访,谈起菜肴时,他说发现一家专业佛跳墙体验店,建议去试一下。我不屑地说,佛跳墙就是大杂烩,能专业到哪里去。友人说,我也不知道专业到什么程度,反正要提前两周预约,否则还吃不上。我向来是习惯于逻辑思维,既然要提前两周预约,那肯定有独到之处。

两周后的一个晚上,我们应约而至,还没进门,就有失望之感,店面所临金湾虹晖一路,其实就是个小巷,宽不足六米,门店之脸,小而矮而暗,“陆兴隆佛跳墙”几个字,大而无光,可以说低调,亦可说自信不足,说其孤傲可能更贴切一些,总之,是那种不似张扬的景象。心里想着,这个老板,要不有真功夫,酒香不怕巷子深,要不就是不懂现代经营之眼球吸引法则。

店内前厅,是个食品展示的地方,展示的全是佛跳墙的预制菜,有四人盒、六人盒、八人盒、十人盒。厅后是一间包厢,体验店里仅有的一个包厢,十来人的席位。

友人一行与我都有些失落地坐在位子上,没有高谈阔论,每个人的心思可能都在这个只有一个包厢的小店,还要提前两周预约之间的差距之中,都在揣摩这种店要提前两周预约的理由。我也一样,这场景能有什么惊人之肴呢?若没有,又为何要提前两周预约呢?

正想着,店主入席了,他是店主,也是店小二,同时还是主厨,国家中式烹调一级技师,陆兴隆佛跳墙研发者,也是这款佛跳墙的创始人。

正相互寒暄时,佛跳墙上桌了,是砂锅盛着的,盖子一揭,那荤香立刻溢满包厢,香气入鼻,就直接刺激了味觉,唇中有涎,口中生津,胃液涌动,整个嗅觉系统和味觉系统都调动起来了。

一阵沉默,除了咀嚼声,这是一种被美味所征服了的那种沉默,每个人的脸部表情都是享受的样子,沉默之后就是啧啧称赞。圆桌的转盘转了两圈之后,那大号砂锅里就只剩下一朵配色的西兰花,有人还拿起一只小勺子在砂锅底部想撮起最后的一点汤汁。

佛跳墙汤汁的色与味都与鱼翅的汤汁差不多,这是为什么?我被美味震撼后的第一个问题。店主笑着说,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他说佛跳墙这款菜的好坏,汤汁要占较大比重,这种汤汁的制作十分讲究,首先是选材,丰富且质优,猪骨、猪皮、鸡脚、小瑶柱、火腿骨、大地鱼、老母鸡、老蛋鸭、鱼翅骨等。那用料也太复杂了吧,我说。用料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熬制时的火候把握,一会大,一会小,一会用文火,一会用急火,何时再加点水,何时加辅料。什么级别的主料配头汤,什么级别的主料配三汤。店主如数家珍,我们听得一知半解。后来才知道所谓头汤就是汤料煲六个小时后出锅的汤,所谓二三汤就是第二次或第三次再熬的汤,头汤最好。

佛跳墙的主料有什么讲究?友人也积极参与进来,佛跳墙的主料基本是九种,大部分佛跳墙都会选择鲍鱼、海参、鱼翅、花胶、蹄筋、鱼唇、干瑶柱、鸭掌、花菇作为主料。店主用右手掰着左手的手指一个个地数下来。为什么是九种主料?可不可以是八种或十种呢?友人的问题又来了。这个九是易经中的阳数,也是最大数,这道菜在盆菜阶段就是九种主料。店主说得头头是道,大家听得也很出神,没想到,一道曾经的盆菜却有这么多道道。

我们听得认真,店主也有点滔滔,似乎有在讲坛上布道的神情,佛跳墙这道菜的选料与做工,不仅有易经的学问,在设计这道菜时还考虑了文化以及营养与健康的因素。

我不禁注视起这个店主来,四十岁开外,大方脸,说话时表情自然,即便滔滔时,也没有眉飞色舞,更没有手舞足蹈,而是娓娓道来,说他的佛跳墙就像在说他自己的故事一样。

原来他是归国华侨,在越南时就以研究与开发粤菜为主业,他说他的志向在厨房,在锅里,在汤里,在菜肴里。

由此,突然想到老师在几十年前就教育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或可无师自通,想着老师的话语,看着空空的砂锅,我明白了这款佛跳墙,如此精美绝伦,余味绕喉三日不绝,不仅源于它的汤,也不仅源于它的料,还源于兴趣,源于坚守,源于那颗炽热的心。

凤山街道(版画) 张治华 作品
墙角的风景

□ 赵卫英

我又看见她了!她坐在车房外那张外皮已经脱落的椅子上。

车房外挂着几件洗得灰白的衣服,在余晖下轻轻地摇着,像老外婆手里的蒲扇,一下子摇进了每个人的心里。她的头发全是白丝,眼尾纹藏满了岁月的深度,两颊也长满了老人斑。

突然,她动了一下脑袋,身体努力着往右前倾。显然她干皱的双手不太灵活,处处显了些笨拙,一副随时要往下倒的姿态。

我赶紧上前扶起她的双臂。她并没有看我,目光越过我的手臂,努力着往外探。

我顺着她的视线,看到了围墙内的一棵小芦荟。这么一棵小小的芦荟,靠墙而生,长得不高,叶子倒是青翠饱满。

我突然意识到,可能是我的到来,打扰了她眼前的风景!

这时,听到有人走下楼梯的声音,应该是老太太的女儿送饭来了。老太太看着女儿走近,往前探的身子坐正了一些,她把身子往后靠在椅背上,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

吃饭了!女儿把饭放到老太太手上。老太太不太情愿地接住饭盒,用力地抬起另一只手,远远地绕过我的车,指向墙角,“咿……呀”。她太激动了,整个手臂,在黄昏中颤颤巍巍地抖动着。

女儿的脸就拉了下来,叫什么呢,今天是晚了点,你看饭都冷了!老太太朝女儿看了一眼,不说话,收回了手。慢慢地用勺子挖着饭,送一口进嘴里。等等!女儿突然间冒出的一句,把老太太吓得不轻,勺子停在半空,那嘴巴张着,不敢闭上。老太太一脸无辜,像个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的小孩。不想,女儿拿出小毛巾,往老太太的嘴角擦,边擦边说:吃饭也不懂干净!老太太没吱声,把嘴角往女儿那边凑了过去。

擦完后,女儿自顾端了一碗水,走到围墙边。先往芦荟的根上倒了一点,然后用手捧起一抔一抔的水往叶子上洒,那些青翠饱满的叶子马上就精神起来,身上挂满大大小小的水珠。她也不急着走,蹲在那看了好一会儿。呀呀,老太太又叫了起来。嚷什么呀?我正在浇呢。老太太的女儿有点不耐烦。女儿嘴巴是这么说,手上余下的半碗水,一甩劲,直接就朝花盆里泼了下去。水溅起盘里的泥土,洒落了一些到地面上。

这泼水的声音有些大。老太太却安静下来,拿着勺子,一口接一口地继续吃。

直到老太太把饭吃完了,女儿拿起她的碗,看了一眼说:也不吃干净些!此时,老太太像没听到一样,盯着屋外被晚风吹起来的布篷。

天色完全暗了下来,整座楼道的灯也渐渐亮了。女儿扶着老太太进了车房,不一会儿,老太太的小房子里传出了悠扬的歌声,是那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我被音乐陶醉,驻足听了一会儿,美妙的歌声轻轻地荡漾在温柔的夜色里……

噪 鹃(外二首)

□ 大 尉

单位的西侧是两排茂密的树

一排是海南相思,另一排也是

那只著名的噪鹃住在树上

谁也没弄明白是哪一排哪一棵

不下雨的某个日子,它会

放声歌唱,几声凄厉

几声抽泣

夸张共情的喉舌

刺伤了天净沙的旅人

 

传说它是一个寄魂的精灵

传说它的前尘往事耐人寻味

它在呐喊,呻吟

它是一个不知疲倦的演讲家

重复申诉鹃类的主张

高亢的声调

啼血的韵律

刺伤了天净沙的旅人

 

在大家的午睡成为泡影之后

在人们的静思成为玩笑之后

在老总的讲话成为陪衬之后

它,无意有意

刺伤了天净沙的旅人

年复一年,铁打的背景

流水的旅人,只有

鹃声依旧,在

不下雨的某个日子

再次尖锐响起

 

偶遇

如一道光

轻轻滑过额头的天际

季节的暗示

在地平线的尽头

 

鸟,船,人

或明或暗,诱惑

雾霭般漫延开来

 

艾草

种一簇茂盛的艾草

连同日子一起晒干

揉碎,卷起

碎揉,起卷

 

月圆月缺的时候

熏灸心穴

 

黎 明(组诗)
□ 阿 麦

仿佛一只白猫,一小口一小口地

啃黑色的面包

不觉间,奶油流出来了

 

一朵玫瑰守护一座院子。那个人

还没有到来

一首诗在读我

读谢家村上河十一号的门楣

 

望着村口,我忍不住喊了一声

“亲爱的——”

 

直白的人间

她说我看见你就开心

下次再见就是明年了

我说不舍得离开你

我也一样

 

咱俩又长了一岁

希望每一天我们在书页上啃蜜汁

我们要长命百岁

 

此刻大夏河的河水在沸腾

 

无题

文字合拢翅膀,埋首纸页上。

广通河

悄悄钻进外套里。

我们在河畔行走,

河水沉默不语。

 

夜晚露出黑色的面孔

看我。她在微笑,

像一束玫瑰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

跟我挥手。

我们在杯子

和丛书中间。

 

我不敢翻阅它们,怕惊醒圣人。

 

我害怕失去一列想象的火车

在黑暗中我不停地奔跑

为了追赶一列想象的火车

从迎春花绽放的时候

到大雪封住村庄

我不停地奔跑……

 

我坚信一列想象的火车

能送我回家

我害怕失去一列想象的火车

使我的灵魂

飘荡在十字路口

 

礼物

请把礼物馈赠给世界

譬如冬天的雪花

或者太阳的光芒

朝露,花香

鸟鸣,或者笼子外飞翔的鸟儿的翅膀

长高的稻穗

相见时清澈的眼神

舌头上不再有栅栏,深坑

马路上搀扶者的手

把衣衫褴褛的人引进家门

 

最后,请赠予

我们一起仰望星空的眼睛

金色的路 陈敢清 摄
编辑:周晓晴 责任编辑: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