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进入强对流天气多发期且临近汛期!这些防护措施要知道→

当前,珠海已进入强对流多发季节。

珠海气象台预计,24-25日珠海转入雷雨天气,部分时段雨势较大,间中伴有雷电和短时大风。

相关部门预计,珠海有可能在4月进入2023年汛期。珠海入汛标准是什么,防汛形势怎样,市民群众需要做好哪些措施?

在香洲野狸岛新月桥上,气象水文监测站点密切监测风雨情变化。

珠海入汛标准如何确定?

我国对各区域进入汛期的日期有科学界定,有规范的入汛标准。

广东省入汛标准为,每年3月1日起,全省86个人工观测站中累计有二分之一以上日雨量大于或等于38毫米的日期。 

记者从市水务局了解到,珠海市入汛标准是:3月份后,珠海国家气候观测站测到的首场24小时降雨超过50毫米的暴雨的日期。

珠海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詹棠告诉记者,珠海区域范围较小,通常也会以广东省入汛日期作为本市入汛日期。当前可以明确的是,珠海已进入强对流天气多发期且临近入汛日期,本轮降水过程是否会达到入汛标准,入汛情况如何发展?还需进一步观察。

在香洲板樟山隧道北隧口附近,工作人员清理排洪渠内树叶及各类垃圾杂物,确保入汛后行洪安全。

防汛工作重点有哪些?

为确保安全,临汛期间及入汛后,珠海相关部门及市民群众应做好以下防汛工作:

相关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后,应组织危险区域(包括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城乡低洼地区)人员避险转移。

落实各项防汛责任制和各项备汛措施,完善各类防汛预案;确保水库、堤围、闸坝等水利工程安全 ,落实山洪灾害与城乡低洼地区的防洪排涝措施。

保证城市交通、市政、供电、通信等重要基础设施、重要企业的防汛安全,做好抢险救灾物资供应及抢险救灾队伍准备。

23日,在香洲迎宾北路恒大天玺大厦,管理人员检查防洪挡板,进行防汛预案演练,以应对即将到来的降雨天气。

防汛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安全保护措施:

应急人员安全防护。各地在进行防汛防风应急处置时,应切实做好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一旦工程抢险无效时,应及时撤离人员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社会公众安全防护。根据三防、气象(水文)、海洋等单位预警,按照本级防汛、防风应急预案等要求,提前通知做好受灾社会公众的安全转移安置;当群众遭受洪水围困时,应及时组织人员和冲锋舟、救生船、救生衣、救生圈等器材,做好社会公众的安全转移和生活安置以及卫生防疫工作。

在香洲每一间小区,工作人员为路灯、电杆等带电设施印上防触电提示,做好备汛安全工作。

汛期灾险情环境下,需要及时组织转移的人员主要是受山洪、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和城乡低洼地区人员;暴潮巨浪高危区、山洪灾害高发区;渔(游)船上的人员;海上养殖作业的人员;滨海旅游度假区人员;危破房、低洼地简易房、户外施工作业生活简易房等区域人员。

23日,我市部分小区已提前在地下停车场预制大批量的防汛沙袋,做好防汛准备。

防范地质灾害

据珠海市地质灾害预警中心预测,综合分析,珠海本轮降水可能达到中雨水平,较大概率触发不了地灾预警,但市民群众仍需做好防御准备,提防局地突发险情。

入汛后需防范地质灾害等次生险情。在香洲板樟山应急通道一侧的地灾风险点,竖有警示牌。

该中心分析指出,根据往年经验,旱季过后第一轮降雨存在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从我市多年情况看,第一轮强降雨一般发生在4月中上旬,也有提早到3月中下旬的情况,其间也是地质灾害高发期,需加强防范。地质灾害最有可能发生在建成区域山坡坡脚一带,如新建公路沿线、削坡建房区域、老旧小区后山边坡等工程活动强烈的陡坡地段。

文字:苏振华 图片:苏振华 编辑:周晓晴 责任编辑:丹梅
微信
朋友圈
珠海进入强对流天气多发期且临近汛期!这些防护措施要知道→
观海融媒 2023-03-24 11:28

当前,珠海已进入强对流多发季节。

珠海气象台预计,24-25日珠海转入雷雨天气,部分时段雨势较大,间中伴有雷电和短时大风。

相关部门预计,珠海有可能在4月进入2023年汛期。珠海入汛标准是什么,防汛形势怎样,市民群众需要做好哪些措施?

在香洲野狸岛新月桥上,气象水文监测站点密切监测风雨情变化。

珠海入汛标准如何确定?

我国对各区域进入汛期的日期有科学界定,有规范的入汛标准。

广东省入汛标准为,每年3月1日起,全省86个人工观测站中累计有二分之一以上日雨量大于或等于38毫米的日期。 

记者从市水务局了解到,珠海市入汛标准是:3月份后,珠海国家气候观测站测到的首场24小时降雨超过50毫米的暴雨的日期。

珠海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詹棠告诉记者,珠海区域范围较小,通常也会以广东省入汛日期作为本市入汛日期。当前可以明确的是,珠海已进入强对流天气多发期且临近入汛日期,本轮降水过程是否会达到入汛标准,入汛情况如何发展?还需进一步观察。

在香洲板樟山隧道北隧口附近,工作人员清理排洪渠内树叶及各类垃圾杂物,确保入汛后行洪安全。

防汛工作重点有哪些?

为确保安全,临汛期间及入汛后,珠海相关部门及市民群众应做好以下防汛工作:

相关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后,应组织危险区域(包括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城乡低洼地区)人员避险转移。

落实各项防汛责任制和各项备汛措施,完善各类防汛预案;确保水库、堤围、闸坝等水利工程安全 ,落实山洪灾害与城乡低洼地区的防洪排涝措施。

保证城市交通、市政、供电、通信等重要基础设施、重要企业的防汛安全,做好抢险救灾物资供应及抢险救灾队伍准备。

23日,在香洲迎宾北路恒大天玺大厦,管理人员检查防洪挡板,进行防汛预案演练,以应对即将到来的降雨天气。

防汛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安全保护措施:

应急人员安全防护。各地在进行防汛防风应急处置时,应切实做好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一旦工程抢险无效时,应及时撤离人员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社会公众安全防护。根据三防、气象(水文)、海洋等单位预警,按照本级防汛、防风应急预案等要求,提前通知做好受灾社会公众的安全转移安置;当群众遭受洪水围困时,应及时组织人员和冲锋舟、救生船、救生衣、救生圈等器材,做好社会公众的安全转移和生活安置以及卫生防疫工作。

在香洲每一间小区,工作人员为路灯、电杆等带电设施印上防触电提示,做好备汛安全工作。

汛期灾险情环境下,需要及时组织转移的人员主要是受山洪、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和城乡低洼地区人员;暴潮巨浪高危区、山洪灾害高发区;渔(游)船上的人员;海上养殖作业的人员;滨海旅游度假区人员;危破房、低洼地简易房、户外施工作业生活简易房等区域人员。

23日,我市部分小区已提前在地下停车场预制大批量的防汛沙袋,做好防汛准备。

防范地质灾害

据珠海市地质灾害预警中心预测,综合分析,珠海本轮降水可能达到中雨水平,较大概率触发不了地灾预警,但市民群众仍需做好防御准备,提防局地突发险情。

入汛后需防范地质灾害等次生险情。在香洲板樟山应急通道一侧的地灾风险点,竖有警示牌。

该中心分析指出,根据往年经验,旱季过后第一轮降雨存在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从我市多年情况看,第一轮强降雨一般发生在4月中上旬,也有提早到3月中下旬的情况,其间也是地质灾害高发期,需加强防范。地质灾害最有可能发生在建成区域山坡坡脚一带,如新建公路沿线、削坡建房区域、老旧小区后山边坡等工程活动强烈的陡坡地段。

文字:苏振华 图片:苏振华 编辑:周晓晴 责任编辑: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