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114天:45万吨垃圾如何被“连根拔起”

时隔数月,中山火炬开发区健康花城小区居民王飞最近再次受邀走进中山市中心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下称“中心组团基地”),眼前的景象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此前暂存在此的45万吨原生垃圾(即未经任何处理的原状态生活垃圾)已不见踪影。现场没有明显异味,也看不到污水流出,王飞对眼前的变化感到满意。

暂存在中心组团基地的45万吨原生垃圾,曾是周边社区居民的一块“心病”。2018年至2019年,由于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不足,中心组团基地卫生填埋场逐渐堆积起45万吨原生垃圾。因最初封存技术不完善,垃圾产生的臭气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活。

已完成45万吨原生垃圾开挖和处置的中心基地卫生填埋场。

这是一场攻坚战。近年来,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市生态环境局、火炬开发区等部门和镇街协同作战,标本兼治,在控制臭气飘散的同时,加快清理积存垃圾。2021年,臭气已得到控制,臭气扰民的群众投诉已基本消失;自2022年11月起,开挖和焚烧处理工作启动,历时114天,45吨存量原生垃圾被全部开挖转运和焚烧处理,臭气问题被“连根拔起”。

从“治标”到“治本”

健康花城小区位于中心组团基地的西北方向,距离约4公里。据王飞反映,2019年前后,社区居民总闻到一股难以形容的臭味。

这股臭味正是来自中心组团基地积存的原生垃圾。由于当时中山市北部组团、中心组团和南部组团三大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焚烧处理能力不足,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中心组团基地卫生填埋场暂存了总量达45万吨的原生垃圾,由此引发臭气扰民问题。

在问题出现之初,由于不具备垃圾开挖和焚烧处理条件,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就联合相关部门,首先从臭气治理入手,迅速启动了第一阶段治理,尽一切可能降低对市民的影响。通过实施填埋场沼气收集和处理提升改造工程,增设膜下集气口、引入沼气燃烧系统等措施,到2021年初,臭气已基本消除。第三方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中心组团基地卫生填埋场已基本恢复至填埋前的水平。

工作人员正在修补HDPE膜。

“臭气治理是整个工程的第一步,将整个卫生填埋场的垃圾全部开挖处理,才是治本之策。”中山市生活垃圾处理管理中心主任曹占峰表示,近年来,随着中山市三大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焚烧处理能力提升,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已达到7710吨/天,在保证处理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的前提下,还有了较大的富余能力,这为彻底处理45万吨原生垃圾提供了条件。

2021年4月,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牵头启动了第二阶段治理工作,即对45万吨原生垃圾进行开挖和焚烧处置。

从“无从入手”到提前完工

2022年11月17日,经过相关前期工作后,中心组团基地45万吨原生垃圾正式开挖和焚烧处置。挖掘和焚烧存放了3年多的45万吨原生垃圾并非易事,开挖施工前,施工队伍需破解系列技术难题,其一是作业面狭小。填埋场表面凹凸不平,最高处超过28米。而填埋场边上,仅有一条双向两车道可用作施工作业的空间。

“刚开始时,施工几乎‘无从入手’。”项目现场施工负责人郭向东进驻现场后,就被狭小的施工作业空间所困扰。经过研究,施工队伍最终在垃圾堆体上开辟了7个作业面,投入8台挖机,逐渐打开了作业空间。

作业车辆正在中心组团基地卫生填埋场挖掘处理暂存原生垃圾。

其二是作业风险高。由于该部分原生垃圾已存放一段时间,甲烷和硫化氢等易燃或有毒气体较多,开挖前,必须对这些气体进行好氧稳定化预处理,降低垃圾堆体中该部分气体的含量,减少开挖过程中爆燃和人员中毒等风险。为防止垃圾开挖和运输工作再次引发臭气扰民,施工队伍在现场引入了除臭雾炮,喷洒除臭剂,并设置围挡,控制臭气扩散。同时,通过在线监测仪、人工巡检、委托第三方检测等手段,每半小时检测一次气体,防止臭气毒气超标。

随着施工“堵点”被相继消除,开挖工作正式启动。除了春节假期停工3天,施工队伍每天施工作业约14小时,日均垃圾转运焚烧量超过3300吨,是原计划的约1.7倍。最终,历时114天,45万吨暂存垃圾于2023年3月10日全部被转运焚烧,比预计工期提前了51天。

“2021年开展填埋场沼气收集和处理提升改造工程的时候,我们已经闻不到什么味道了。垃圾开挖转运的时候,也几乎闻不到什么异味。”4月13日,王飞作为群众代表再次来到中心组团基地,45万吨原生垃圾几乎以“零影响”的方式处置完毕,让他感到惊喜。

市民代表到中心组团基地参观了解处置工作情况。

从处理扩容到源头减量

垃圾处理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但要避免“垃圾围城”,除了提升垃圾处理设施容量和处理能力,关键还要从源头上推动垃圾减量和资源化利用。

从2020年起,中山市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动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垃圾分类管理科科长李呈耀表示,中山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两年多,效果正逐渐显现。李呈耀介绍,目前,全市已有超过250个居住小区开展了厨余垃圾分类收运,全市厨余垃圾日均资源化处理量超过400吨,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超过30%。据统计,2021年全市生活垃圾总量约5800吨/天,到2022年已下降至5500吨/天,日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减少300吨,约等于东区街道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量。

“垃圾分类事关城市发展,也事关每一位市民、每一个家庭。”李呈耀表示,垃圾分类没有想象中这么难,只要用心,就能做到。目前市内许多居住小区已实现生活垃圾定点定时投放,市民只要按照“能卖拿去卖,有害单独放,干湿要分开”和“家里分好类,定时拎下楼,定点精准投”的要求,就能完成分类工作。部分居住小区还配置了分类督导员,帮助和指引市民分类。今年,中山还将研究出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监督措施,突出“重结果”和“重成效”导向,以更实的措施,在更广范围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落地。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张燕红
攻坚114天:45万吨垃圾如何被“连根拔起”
南方+ 2023-05-09 14:16

时隔数月,中山火炬开发区健康花城小区居民王飞最近再次受邀走进中山市中心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下称“中心组团基地”),眼前的景象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此前暂存在此的45万吨原生垃圾(即未经任何处理的原状态生活垃圾)已不见踪影。现场没有明显异味,也看不到污水流出,王飞对眼前的变化感到满意。

暂存在中心组团基地的45万吨原生垃圾,曾是周边社区居民的一块“心病”。2018年至2019年,由于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不足,中心组团基地卫生填埋场逐渐堆积起45万吨原生垃圾。因最初封存技术不完善,垃圾产生的臭气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活。

已完成45万吨原生垃圾开挖和处置的中心基地卫生填埋场。

这是一场攻坚战。近年来,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市生态环境局、火炬开发区等部门和镇街协同作战,标本兼治,在控制臭气飘散的同时,加快清理积存垃圾。2021年,臭气已得到控制,臭气扰民的群众投诉已基本消失;自2022年11月起,开挖和焚烧处理工作启动,历时114天,45吨存量原生垃圾被全部开挖转运和焚烧处理,臭气问题被“连根拔起”。

从“治标”到“治本”

健康花城小区位于中心组团基地的西北方向,距离约4公里。据王飞反映,2019年前后,社区居民总闻到一股难以形容的臭味。

这股臭味正是来自中心组团基地积存的原生垃圾。由于当时中山市北部组团、中心组团和南部组团三大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焚烧处理能力不足,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中心组团基地卫生填埋场暂存了总量达45万吨的原生垃圾,由此引发臭气扰民问题。

在问题出现之初,由于不具备垃圾开挖和焚烧处理条件,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就联合相关部门,首先从臭气治理入手,迅速启动了第一阶段治理,尽一切可能降低对市民的影响。通过实施填埋场沼气收集和处理提升改造工程,增设膜下集气口、引入沼气燃烧系统等措施,到2021年初,臭气已基本消除。第三方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中心组团基地卫生填埋场已基本恢复至填埋前的水平。

工作人员正在修补HDPE膜。

“臭气治理是整个工程的第一步,将整个卫生填埋场的垃圾全部开挖处理,才是治本之策。”中山市生活垃圾处理管理中心主任曹占峰表示,近年来,随着中山市三大组团垃圾综合处理基地焚烧处理能力提升,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已达到7710吨/天,在保证处理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的前提下,还有了较大的富余能力,这为彻底处理45万吨原生垃圾提供了条件。

2021年4月,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牵头启动了第二阶段治理工作,即对45万吨原生垃圾进行开挖和焚烧处置。

从“无从入手”到提前完工

2022年11月17日,经过相关前期工作后,中心组团基地45万吨原生垃圾正式开挖和焚烧处置。挖掘和焚烧存放了3年多的45万吨原生垃圾并非易事,开挖施工前,施工队伍需破解系列技术难题,其一是作业面狭小。填埋场表面凹凸不平,最高处超过28米。而填埋场边上,仅有一条双向两车道可用作施工作业的空间。

“刚开始时,施工几乎‘无从入手’。”项目现场施工负责人郭向东进驻现场后,就被狭小的施工作业空间所困扰。经过研究,施工队伍最终在垃圾堆体上开辟了7个作业面,投入8台挖机,逐渐打开了作业空间。

作业车辆正在中心组团基地卫生填埋场挖掘处理暂存原生垃圾。

其二是作业风险高。由于该部分原生垃圾已存放一段时间,甲烷和硫化氢等易燃或有毒气体较多,开挖前,必须对这些气体进行好氧稳定化预处理,降低垃圾堆体中该部分气体的含量,减少开挖过程中爆燃和人员中毒等风险。为防止垃圾开挖和运输工作再次引发臭气扰民,施工队伍在现场引入了除臭雾炮,喷洒除臭剂,并设置围挡,控制臭气扩散。同时,通过在线监测仪、人工巡检、委托第三方检测等手段,每半小时检测一次气体,防止臭气毒气超标。

随着施工“堵点”被相继消除,开挖工作正式启动。除了春节假期停工3天,施工队伍每天施工作业约14小时,日均垃圾转运焚烧量超过3300吨,是原计划的约1.7倍。最终,历时114天,45万吨暂存垃圾于2023年3月10日全部被转运焚烧,比预计工期提前了51天。

“2021年开展填埋场沼气收集和处理提升改造工程的时候,我们已经闻不到什么味道了。垃圾开挖转运的时候,也几乎闻不到什么异味。”4月13日,王飞作为群众代表再次来到中心组团基地,45万吨原生垃圾几乎以“零影响”的方式处置完毕,让他感到惊喜。

市民代表到中心组团基地参观了解处置工作情况。

从处理扩容到源头减量

垃圾处理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但要避免“垃圾围城”,除了提升垃圾处理设施容量和处理能力,关键还要从源头上推动垃圾减量和资源化利用。

从2020年起,中山市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动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垃圾分类管理科科长李呈耀表示,中山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两年多,效果正逐渐显现。李呈耀介绍,目前,全市已有超过250个居住小区开展了厨余垃圾分类收运,全市厨余垃圾日均资源化处理量超过400吨,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超过30%。据统计,2021年全市生活垃圾总量约5800吨/天,到2022年已下降至5500吨/天,日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减少300吨,约等于东区街道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量。

“垃圾分类事关城市发展,也事关每一位市民、每一个家庭。”李呈耀表示,垃圾分类没有想象中这么难,只要用心,就能做到。目前市内许多居住小区已实现生活垃圾定点定时投放,市民只要按照“能卖拿去卖,有害单独放,干湿要分开”和“家里分好类,定时拎下楼,定点精准投”的要求,就能完成分类工作。部分居住小区还配置了分类督导员,帮助和指引市民分类。今年,中山还将研究出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监督措施,突出“重结果”和“重成效”导向,以更实的措施,在更广范围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落地。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张燕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