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主政过汕头的他,是孙中山的坚定追随者

【英烈精神】

深明大义、不畏牺牲的崇高革命精神。

饶凤翔,又名翙梧,乳名德兴,祖籍广东省梅县西厢堡古田乡古田村,1883年出生于汕头市,幼年丧母,由父亲管教成长,少年时就读于汕头同文学堂。他喜读经史诗词,博览报章杂志,尤其爱读法学书籍、钻研法律问题。他聪颖好学,性格刚直。约15岁时,父亲病逝,饶凤翔亲书挽联曰:“守孝不知红日落,思亲只望白云飞。”邻人读而怜之。父既丧,他孤苦伶仃,遂辍学而独立谋生。

办事勤恳尽责,经商广结政要

1899年,饶凤翔入汕头振和兴栈当伙计。他平日任劳任怨,勤恳做事,忠于职责,热情待客,深得老板赏识。有一次,老板在晚间收市结账时,故意遗落几枚银圆在地板暗角处,以试饶凤翔有无贪意。次日清早,饶凤翔在洒扫时发现这些银圆,当即捡起,全数上交。老板于是知他可以信赖,乃调他入账房,帮助料理财务。饶凤翔办事认真,把账目记得清清楚楚,一丝不苟,有条不紊,老板十分满意。

1903年,由振和兴栈老板介绍,饶凤翔进入汕头铁路公司当职员,仍负责办理财务,也得到公司的重用。

数年以后,饶凤翔微有积蓄,于1910年左右辞去汕头铁路公司之职务,开始独立经商,初是做小本盐商,开办盐厂,因经营得法,获利颇丰,及后承办潮梅十五属盐务,也很顺手。这时,饶凤翔开始同政界人物接触,同进步人士来往,并以其经商所得,接济乡里,资助公益事业,在潮梅一带渐有声誉。

潮梅镇守使刘志陆,是饶凤翔的同乡。刘志陆到汕头,经常到饶家做客。刘志陆有时需款急用,向饶凤翔筹借,饶凤翔无不答应筹谋。饶凤翔因之为刘志陆所倚重。1920年前,饶凤翔被刘志陆延至潮梅镇守使署供职。斯时与饶凤翔有交往的,还有刘侯武、黄绪虞、陈友云、林一足、李少如、罗翼群、罗则文、杨幼敏、张民达、张怀贞、古梦真、叶佩泉、饶公球、饶斌等。饶家门庭,极一时之盛。

追随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

当时,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立意挥师北伐,廓清中原,进而统一中国。向来为孙中山所倚重的粤军将领陈炯明,却处处予以掣肘。陈炯明还指使其部将洪兆麟、叶举发动了炮轰总统府的兵变,完全破坏了孙中山的北伐大计。当陈炯明背叛孙中山后,刘志陆有投靠陈炯明的意向。饶凤翔起而劝阻,请刘志陆认清形势,站到孙中山一边,同陈炯明断绝关系。刘志陆不听,执意投陈。“刘将投降时,曾在香港某酒楼宴会各军官,宣布投降计划。饶故员(凤翔)当场力陈陈逆败德,正言阻止。刘不听。饶故员乃至拍桌大骂,自是决裂,遂与刘脱离关系。”

1923年初,孙中山组织讨贼军,将陈炯明逐出广州;接着回粤成立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重新建立革命政权。当时,饶凤翔的朋友罗翼群任大本营兵站总监、大本营军事总局局长等职,秉承革命政府旨意,秘密组建“潮梅军”,意在加强革命武装力量,加速剪除军阀,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饶凤翔积极参与其中的活动,与李少如秘密筹款,购置枪械,支持罗翼群和“潮梅军”。饶凤翔并被大元帅大本营委任为总参议。

1925年初,陈炯明趁孙中山北上病重,广州革命政府群龙无首之机,组织所谓“救粤军”,准备进攻广州。刘志陆时任陈炯明军第二军军长。大元帅大本营为先发制敌,于2月间举行第一次东征,分路直捣东江。东征军先后克服惠州、海丰等地后,直指潮汕;3月7日,东征军进占了粤东重镇——汕头市。

饶凤翔时以总参议身份,欢迎东征军入汕。3月8日,他出席了有东征军将领和汕头市各界人士参加的善后会议,大力为东征军筹款,并安排维持社会秩序、接收政权各项工作。3月12日,饶凤翔被推举为汕头市市政厅厅长(即汕头市市长)。

东江收复后,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任周恩来为东江党务组织主任,负责组建国民党地方党部。5月底,国民党汕头市党部成立,饶凤翔以1420票当选汕头市党部执行委员。同时当选的还有中共党员杨石魂等。

第一次东征时,混迹在革命队伍中的杨希闵部滇军和刘震寰部桂军,抱消极观战之态度,屯兵不进。当东征军深入东江后,杨希闵、刘震寰却趁后方兵力空虚之机,在广州举兵叛乱。东征军于是回师广州,于6月中旬扑灭了杨、刘之乱。当东征军主力撤出东江后,留守汕头的粤军总司令许崇智,出于一时策略之计,竟然决定将潮梅惠属各地“让给”陈炯明的军队驻防。当时,东江人士多不赞成许崇智这样做。饶凤翔曾联合同志,组织潮安建设同志会,请愿阻止,卒无效果。许崇智于6月17日撤离汕头,返回广州。许崇智一意孤行,无异于养虎遗患,使已被打败的陈炯明军各部能够轻易卷土重来,再次蹂躏东江。

饶凤翔既无法阻止许崇智妥协,乃径返广州,再图挽救。他在广州组织潮梅建设同志会驻省办事处,积极向国民党中央党部、国民政府和广东省政府请愿,呼吁再举东征、驱逐陈炯明军、收复潮梅。然而,这时省港大罢工已经爆发,“沙基惨案”“廖案”相继发生,广州的局势异常紧张复杂。因此,事实上不可能立即举行第二次东征。

遭遇设计杀害 生平得以昭雪

这时,刘志陆已随陈炯明军返回东江,不久即被陈炯明委为“总指挥”,多方策划,准备进攻广州,颠覆国民政府。刘志陆此时已与革命誓不两立,死心塌地跟随陈炯明。饶凤翔却看不清刘志陆的真面目,对刘志陆抱有幻想,以为究属同乡旧好,虽与己分道扬镳,但以乡土关系,尽有可再劝导之余地,乃派人到汕头见刘志陆,晓以利害,希望他脱离陈炯明,输诚革命。刘志陆竟包藏祸心,阳允服从国民政府,听候改编军队;实则设下陷阱,诱捕饶凤翔以杀之。即答复说:须饶凤翔亲来商酌,才能决定一切。

饶凤翔误将刘志陆的谎言当诚意,于9月间欣然返回汕头,与刘志陆面晤数次。刘志陆一面虚与委蛇,款洽甚殷,草拟“输诚”通电,声言与陈炯明“脱离”关系;一面以保护为词,派驳壳卫队守卫饶凤翔的住宅,跟随饶凤翔出入。当时陈炯明、刘志陆已在香港当局支持下,与南路军阀邓本殷等沆瀣一气,作出分途进攻广州,联合“讨赤”的决定。9月15日,陈炯明由上海返回香港,具体部署“讨赤”事宜,并准备亲自回汕头主持军务。饶凤翔实际上已置身虎口。有的同志也看出刘志陆不怀好意,劝饶凤翔慎防,找机会避走。但饶凤翔毫不怀疑,怎么都不相信刘志陆会加害于他。

1925年9月17日,饶凤翔应刘志陆之召,由汕头赴潮安,是晚宿和泰丰旅馆,与刘志陆之部属笑谈甚洽,深夜始散。“次早,忽有缇骑一队,先围守和泰丰饶故员旅寓,同时并有健卒数辈,上楼直入卧室,将饶故员及同行之梁拓凡同志反缚。饶与之辩论,不容分说。饶则被拥出上水门外,以及于难,梁则解回监禁。饶就义时,慷慨愤激,骂不绝口,绝无畏惧乞怜状态。卒先用木梗塞其口,然后始行惨杀。”饶凤翔牺牲时,年仅42岁。

饶凤翔牺牲后,革命军于当年10月再次举行东征,不到一个月,即彻底打败陈炯明、刘志陆之军。东征胜利后,共产党人周恩来任东江各属行政委员。他派人查清饶凤翔的革命事迹和遇难经过,呈报国民政府,请予褒恤。国民政府于1926年3月24日批复曰:“呈悉,既据查明饶故总参议凤翔死事,极为惨烈,身后萧条,遗族无依,应准特给一次恤金一千五百元,以为为党捐躯者劝。”饶凤翔的革命精神和壮烈事迹,得到应有的表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各种原因,饶凤翔误被说成反动官吏,亲属屡受株连。多年来,经笔者及其亲属提供有关资料及一再要求,1987年9月15日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饶凤翔为革命烈士。

【主要生平】

饶凤翔,又名翙梧,乳名德兴,祖籍广东省梅县西厢堡古田乡古田村。

1883年出生。

1923年初,积极参与“潮梅军”的活动,并被大元帅大本营委任为总参议。

1925年3月12日,被推举为汕头市市政厅厅长(即汕头市市长)。5月底,当选国民党汕头市党部执行委员。9月18日,被设计监禁,慷慨赴义,时年42岁。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蓝辉龙
短暂主政过汕头的他,是孙中山的坚定追随者
南方+ 2023-05-10 11:30

【英烈精神】

深明大义、不畏牺牲的崇高革命精神。

饶凤翔,又名翙梧,乳名德兴,祖籍广东省梅县西厢堡古田乡古田村,1883年出生于汕头市,幼年丧母,由父亲管教成长,少年时就读于汕头同文学堂。他喜读经史诗词,博览报章杂志,尤其爱读法学书籍、钻研法律问题。他聪颖好学,性格刚直。约15岁时,父亲病逝,饶凤翔亲书挽联曰:“守孝不知红日落,思亲只望白云飞。”邻人读而怜之。父既丧,他孤苦伶仃,遂辍学而独立谋生。

办事勤恳尽责,经商广结政要

1899年,饶凤翔入汕头振和兴栈当伙计。他平日任劳任怨,勤恳做事,忠于职责,热情待客,深得老板赏识。有一次,老板在晚间收市结账时,故意遗落几枚银圆在地板暗角处,以试饶凤翔有无贪意。次日清早,饶凤翔在洒扫时发现这些银圆,当即捡起,全数上交。老板于是知他可以信赖,乃调他入账房,帮助料理财务。饶凤翔办事认真,把账目记得清清楚楚,一丝不苟,有条不紊,老板十分满意。

1903年,由振和兴栈老板介绍,饶凤翔进入汕头铁路公司当职员,仍负责办理财务,也得到公司的重用。

数年以后,饶凤翔微有积蓄,于1910年左右辞去汕头铁路公司之职务,开始独立经商,初是做小本盐商,开办盐厂,因经营得法,获利颇丰,及后承办潮梅十五属盐务,也很顺手。这时,饶凤翔开始同政界人物接触,同进步人士来往,并以其经商所得,接济乡里,资助公益事业,在潮梅一带渐有声誉。

潮梅镇守使刘志陆,是饶凤翔的同乡。刘志陆到汕头,经常到饶家做客。刘志陆有时需款急用,向饶凤翔筹借,饶凤翔无不答应筹谋。饶凤翔因之为刘志陆所倚重。1920年前,饶凤翔被刘志陆延至潮梅镇守使署供职。斯时与饶凤翔有交往的,还有刘侯武、黄绪虞、陈友云、林一足、李少如、罗翼群、罗则文、杨幼敏、张民达、张怀贞、古梦真、叶佩泉、饶公球、饶斌等。饶家门庭,极一时之盛。

追随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

当时,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立意挥师北伐,廓清中原,进而统一中国。向来为孙中山所倚重的粤军将领陈炯明,却处处予以掣肘。陈炯明还指使其部将洪兆麟、叶举发动了炮轰总统府的兵变,完全破坏了孙中山的北伐大计。当陈炯明背叛孙中山后,刘志陆有投靠陈炯明的意向。饶凤翔起而劝阻,请刘志陆认清形势,站到孙中山一边,同陈炯明断绝关系。刘志陆不听,执意投陈。“刘将投降时,曾在香港某酒楼宴会各军官,宣布投降计划。饶故员(凤翔)当场力陈陈逆败德,正言阻止。刘不听。饶故员乃至拍桌大骂,自是决裂,遂与刘脱离关系。”

1923年初,孙中山组织讨贼军,将陈炯明逐出广州;接着回粤成立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重新建立革命政权。当时,饶凤翔的朋友罗翼群任大本营兵站总监、大本营军事总局局长等职,秉承革命政府旨意,秘密组建“潮梅军”,意在加强革命武装力量,加速剪除军阀,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饶凤翔积极参与其中的活动,与李少如秘密筹款,购置枪械,支持罗翼群和“潮梅军”。饶凤翔并被大元帅大本营委任为总参议。

1925年初,陈炯明趁孙中山北上病重,广州革命政府群龙无首之机,组织所谓“救粤军”,准备进攻广州。刘志陆时任陈炯明军第二军军长。大元帅大本营为先发制敌,于2月间举行第一次东征,分路直捣东江。东征军先后克服惠州、海丰等地后,直指潮汕;3月7日,东征军进占了粤东重镇——汕头市。

饶凤翔时以总参议身份,欢迎东征军入汕。3月8日,他出席了有东征军将领和汕头市各界人士参加的善后会议,大力为东征军筹款,并安排维持社会秩序、接收政权各项工作。3月12日,饶凤翔被推举为汕头市市政厅厅长(即汕头市市长)。

东江收复后,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任周恩来为东江党务组织主任,负责组建国民党地方党部。5月底,国民党汕头市党部成立,饶凤翔以1420票当选汕头市党部执行委员。同时当选的还有中共党员杨石魂等。

第一次东征时,混迹在革命队伍中的杨希闵部滇军和刘震寰部桂军,抱消极观战之态度,屯兵不进。当东征军深入东江后,杨希闵、刘震寰却趁后方兵力空虚之机,在广州举兵叛乱。东征军于是回师广州,于6月中旬扑灭了杨、刘之乱。当东征军主力撤出东江后,留守汕头的粤军总司令许崇智,出于一时策略之计,竟然决定将潮梅惠属各地“让给”陈炯明的军队驻防。当时,东江人士多不赞成许崇智这样做。饶凤翔曾联合同志,组织潮安建设同志会,请愿阻止,卒无效果。许崇智于6月17日撤离汕头,返回广州。许崇智一意孤行,无异于养虎遗患,使已被打败的陈炯明军各部能够轻易卷土重来,再次蹂躏东江。

饶凤翔既无法阻止许崇智妥协,乃径返广州,再图挽救。他在广州组织潮梅建设同志会驻省办事处,积极向国民党中央党部、国民政府和广东省政府请愿,呼吁再举东征、驱逐陈炯明军、收复潮梅。然而,这时省港大罢工已经爆发,“沙基惨案”“廖案”相继发生,广州的局势异常紧张复杂。因此,事实上不可能立即举行第二次东征。

遭遇设计杀害 生平得以昭雪

这时,刘志陆已随陈炯明军返回东江,不久即被陈炯明委为“总指挥”,多方策划,准备进攻广州,颠覆国民政府。刘志陆此时已与革命誓不两立,死心塌地跟随陈炯明。饶凤翔却看不清刘志陆的真面目,对刘志陆抱有幻想,以为究属同乡旧好,虽与己分道扬镳,但以乡土关系,尽有可再劝导之余地,乃派人到汕头见刘志陆,晓以利害,希望他脱离陈炯明,输诚革命。刘志陆竟包藏祸心,阳允服从国民政府,听候改编军队;实则设下陷阱,诱捕饶凤翔以杀之。即答复说:须饶凤翔亲来商酌,才能决定一切。

饶凤翔误将刘志陆的谎言当诚意,于9月间欣然返回汕头,与刘志陆面晤数次。刘志陆一面虚与委蛇,款洽甚殷,草拟“输诚”通电,声言与陈炯明“脱离”关系;一面以保护为词,派驳壳卫队守卫饶凤翔的住宅,跟随饶凤翔出入。当时陈炯明、刘志陆已在香港当局支持下,与南路军阀邓本殷等沆瀣一气,作出分途进攻广州,联合“讨赤”的决定。9月15日,陈炯明由上海返回香港,具体部署“讨赤”事宜,并准备亲自回汕头主持军务。饶凤翔实际上已置身虎口。有的同志也看出刘志陆不怀好意,劝饶凤翔慎防,找机会避走。但饶凤翔毫不怀疑,怎么都不相信刘志陆会加害于他。

1925年9月17日,饶凤翔应刘志陆之召,由汕头赴潮安,是晚宿和泰丰旅馆,与刘志陆之部属笑谈甚洽,深夜始散。“次早,忽有缇骑一队,先围守和泰丰饶故员旅寓,同时并有健卒数辈,上楼直入卧室,将饶故员及同行之梁拓凡同志反缚。饶与之辩论,不容分说。饶则被拥出上水门外,以及于难,梁则解回监禁。饶就义时,慷慨愤激,骂不绝口,绝无畏惧乞怜状态。卒先用木梗塞其口,然后始行惨杀。”饶凤翔牺牲时,年仅42岁。

饶凤翔牺牲后,革命军于当年10月再次举行东征,不到一个月,即彻底打败陈炯明、刘志陆之军。东征胜利后,共产党人周恩来任东江各属行政委员。他派人查清饶凤翔的革命事迹和遇难经过,呈报国民政府,请予褒恤。国民政府于1926年3月24日批复曰:“呈悉,既据查明饶故总参议凤翔死事,极为惨烈,身后萧条,遗族无依,应准特给一次恤金一千五百元,以为为党捐躯者劝。”饶凤翔的革命精神和壮烈事迹,得到应有的表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各种原因,饶凤翔误被说成反动官吏,亲属屡受株连。多年来,经笔者及其亲属提供有关资料及一再要求,1987年9月15日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饶凤翔为革命烈士。

【主要生平】

饶凤翔,又名翙梧,乳名德兴,祖籍广东省梅县西厢堡古田乡古田村。

1883年出生。

1923年初,积极参与“潮梅军”的活动,并被大元帅大本营委任为总参议。

1925年3月12日,被推举为汕头市市政厅厅长(即汕头市市长)。5月底,当选国民党汕头市党部执行委员。9月18日,被设计监禁,慷慨赴义,时年42岁。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蓝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