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灾害风险,金湾区加快完善城市安全发展体系

防灾减灾关系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安全福祉。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6日-12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连日来,金湾区紧扣“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区普及防灾减灾知识,不断提高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避险自救能力。

2023年是金湾区的“应急能力提升年”。今年以来,金湾区以省级安全发展示范试点城市创建工作为契机,全力构建完善“大预案”“大储备”“双重预防”三大体系,加快完善城市安全发展体系,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南水镇开展森林防灭火应急演练。

夯基

全方位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走进模拟“火灾现场”寻找“逃生之门”,现场教学实操练习急救技能,线上答题比拼“防灾减灾”知识……近日,由金湾区减灾委员会办公室(金湾区应急管理局)联合相关部门举办的2023年“全国防灾减灾”主题宣传活动在金湾华发商都开展,丰富有趣的互动活动吸引了市民积极参与,同时也把防灾避险的安全意识传播开来。

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是一方面,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是另一方面。记者了解到,金湾区42个行政村(社区)已全部完成行政村(社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十个有”建设,完成率达100%。同时,金湾区扎实推进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工作,对已完成全国综合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的村(社区)动态管理,引导村(社区)更加重视创建后的日常防灾减灾工作,全面提升全区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截至目前,金湾区已完成全国综合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的村(社区)达23个。

平沙镇组织开展2023年三防应急抢险救援演练现场。

良好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和建设,是灾害发生时群众得以有序有效避难的重要保障。截至目前,金湾区已建有避难场所104个(其中室内避难场70个,室外避难场所34个),总面积超80万平方米,可容纳超40万人,并明确了各避难场所责任人和联系人。为进一步规范全区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工作,金湾区今年依照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对各应急避难场所标识牌、指示引导牌、功能设施、日常运行、预案编制及演练情况等开展了详细抽查和整改督导,全面提高应急避难场所公共服务效能。

此外,为进一步提高全区抢险救灾能力,金湾区还创新推动了城市消防和森林消防力量整合,组建4支共120人的基层森林消防队伍(综合应急救援队),并依托联港公司组建了1支40人的区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同时将全区其他40支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全部纳入应急指挥体系,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学习。

提质

加快创建省级安全发展示范试点城市

开展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对于全面提升城市安全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去年底,省安委会在全省179个区县(镇域)中挑选出党政领导重视、安全形势平稳、安全基础较好的13个区县(镇域)开展首批省级安全发展示范试点城市创建工作,金湾区成功入选。

眼下,省级安全发展示范试点城市创建工作已被纳入金湾区委、区政府全年重点工作,着力构建更为完善的城市安全发展体系。为此,金湾区不仅成立了由区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分管区领导及36个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创安工作领导小组,还组建了工作专班,在区应急管理局设为创安办公室。

“今年我们将重点实施‘应急能力提升’计划,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各方责任。”金湾区相关负责人透露,该计划主要包含建立和完善“大预案”“大储备”“双重预防”三大体系。

具体而言,“大预案”体系包括完善全区总体应急预案,指导督促各镇、各部门梳理本辖区、本行业领域各类应急预案。“大储备”体系包括强化应急抢险救援专业力量配备,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原则配齐补足全区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确保人员、装备、物资能随时指挥调动,提升全覆盖的应急救援能力。“双重预防”体系,则主要指推动属地镇政府、行业监管部门、企业建立风险清单,不断优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在此基础上,金湾区还将实施强化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三年行动计划,按照第一年示范带动、第二年全面推广、第三年总结提升,督促指导企业建立和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完善产业“政策网” 把好执法“源头关”

金湾区以法治营商环境助力更高质量发展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定心丸”。今年以来,紧扣金湾区打造珠海产业第一“主阵地”的目标,金湾司法局依托全区法制资源,不断完善产业发展“政策网”,规范涉企执法,加速化解涉企行政纠纷,以法治营商环境助力产业更高质量发展。

今年初,金湾区在市级产业扶持政策下放和资金管理模式调整的背景下,亟需出台政府规范性文件,专项扶持内外经贸及工业经济发展。“我们得抓紧时间出台区级文件,确保政策扶持不断档,帮助企业顺利渡过疫情难关……”电话那头,文件起草单位的负责同志向金湾司法局审核人员诉说着加快出台涉企政策的迫切需要。

为了确保产业政策快速出台且真正发挥实效,审核人员与起草单位的负责同志始终保持密切沟通,从前期论证到印发备案,从制发流程到条款内容,逐字逐句反复推敲,深度参与政策制定出台的每一个环节。不久后,《金湾区(开发区)促进内外经贸发展暂行办法》《金湾区(开发区)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暂行办法》)正式印发,及时为金湾区推动相关产业稳定增长,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提供了政策支撑。

据悉,为了跑出服务“产业第一”“加速度”,完善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产业政策体系,金湾司法局不断优化产业类规范性文件审核工作,通过“提前介入”“容缺受理”“优先审查”三大机制,推动产业政策文件快速出台,以制度建设促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去年以来,金湾司法局已从快审结11件次产业类规范性文件,助力出台建筑、生物医药、人才引进等领域金融扶持、财政奖补政策,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增强企业创新力和支撑力。

同时,为了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软环境,金湾区还通过优化执法监督力量,完善监督方式,定期开展执法案卷评查工作,以检促改,不断提高各部门执法人员业务素质与执法能力,进一步防范涉企执法风险。在市司法局组织的2022年度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中,金湾区被评为优秀等次,位列各区排名第一。

前不久,一场行政复议案件听证会在金湾区市民服务中心进行。A企业不服相关部门所作工伤认定,认为应由B企业承担受伤职工的工伤保险责任,遂申请行政复议。金湾司法局依法举行听证会,对存在疑点的证据听取复议申请人、被申请人、第三人的意见,全面复盘案件情况。通过严谨、细致地分析,案情逐渐明朗,经办案人员释法说理主动协调,A企业最终表示理解相关部门的工伤认定,愿意依法依规承担受伤职员的工伤保险责任,B企业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企业行政诉累减轻,行政争议得到实质性化解。

“推动涉企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有助于最大限度减少对涉案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金湾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复议+调解”模式各环节释法说理,该局去年以来已实现59宗涉企行政复议案件的快审快结。接下来,金湾司法局将不断探索创新,积极推进重点产业领域文件制定工作,完善涉企复议审理机制,强化涉企执法监督,提升法治服务满意度,为金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更多内容,请点击阅读>>>

文字:宋一诺 图片:张洲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蓝辉龙
新闻卡片
微信
朋友圈
防范灾害风险,金湾区加快完善城市安全发展体系
珠海特区报 2023-05-12 12:44

防灾减灾关系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安全福祉。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6日-12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连日来,金湾区紧扣“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区普及防灾减灾知识,不断提高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避险自救能力。

2023年是金湾区的“应急能力提升年”。今年以来,金湾区以省级安全发展示范试点城市创建工作为契机,全力构建完善“大预案”“大储备”“双重预防”三大体系,加快完善城市安全发展体系,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南水镇开展森林防灭火应急演练。

夯基

全方位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走进模拟“火灾现场”寻找“逃生之门”,现场教学实操练习急救技能,线上答题比拼“防灾减灾”知识……近日,由金湾区减灾委员会办公室(金湾区应急管理局)联合相关部门举办的2023年“全国防灾减灾”主题宣传活动在金湾华发商都开展,丰富有趣的互动活动吸引了市民积极参与,同时也把防灾避险的安全意识传播开来。

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是一方面,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是另一方面。记者了解到,金湾区42个行政村(社区)已全部完成行政村(社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十个有”建设,完成率达100%。同时,金湾区扎实推进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工作,对已完成全国综合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的村(社区)动态管理,引导村(社区)更加重视创建后的日常防灾减灾工作,全面提升全区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截至目前,金湾区已完成全国综合示范社区创建工作的村(社区)达23个。

平沙镇组织开展2023年三防应急抢险救援演练现场。

良好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和建设,是灾害发生时群众得以有序有效避难的重要保障。截至目前,金湾区已建有避难场所104个(其中室内避难场70个,室外避难场所34个),总面积超80万平方米,可容纳超40万人,并明确了各避难场所责任人和联系人。为进一步规范全区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工作,金湾区今年依照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对各应急避难场所标识牌、指示引导牌、功能设施、日常运行、预案编制及演练情况等开展了详细抽查和整改督导,全面提高应急避难场所公共服务效能。

此外,为进一步提高全区抢险救灾能力,金湾区还创新推动了城市消防和森林消防力量整合,组建4支共120人的基层森林消防队伍(综合应急救援队),并依托联港公司组建了1支40人的区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同时将全区其他40支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全部纳入应急指挥体系,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学习。

提质

加快创建省级安全发展示范试点城市

开展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对于全面提升城市安全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去年底,省安委会在全省179个区县(镇域)中挑选出党政领导重视、安全形势平稳、安全基础较好的13个区县(镇域)开展首批省级安全发展示范试点城市创建工作,金湾区成功入选。

眼下,省级安全发展示范试点城市创建工作已被纳入金湾区委、区政府全年重点工作,着力构建更为完善的城市安全发展体系。为此,金湾区不仅成立了由区主要领导任组长,各分管区领导及36个相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创安工作领导小组,还组建了工作专班,在区应急管理局设为创安办公室。

“今年我们将重点实施‘应急能力提升’计划,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各方责任。”金湾区相关负责人透露,该计划主要包含建立和完善“大预案”“大储备”“双重预防”三大体系。

具体而言,“大预案”体系包括完善全区总体应急预案,指导督促各镇、各部门梳理本辖区、本行业领域各类应急预案。“大储备”体系包括强化应急抢险救援专业力量配备,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原则配齐补足全区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确保人员、装备、物资能随时指挥调动,提升全覆盖的应急救援能力。“双重预防”体系,则主要指推动属地镇政府、行业监管部门、企业建立风险清单,不断优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在此基础上,金湾区还将实施强化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三年行动计划,按照第一年示范带动、第二年全面推广、第三年总结提升,督促指导企业建立和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完善产业“政策网” 把好执法“源头关”

金湾区以法治营商环境助力更高质量发展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定心丸”。今年以来,紧扣金湾区打造珠海产业第一“主阵地”的目标,金湾司法局依托全区法制资源,不断完善产业发展“政策网”,规范涉企执法,加速化解涉企行政纠纷,以法治营商环境助力产业更高质量发展。

今年初,金湾区在市级产业扶持政策下放和资金管理模式调整的背景下,亟需出台政府规范性文件,专项扶持内外经贸及工业经济发展。“我们得抓紧时间出台区级文件,确保政策扶持不断档,帮助企业顺利渡过疫情难关……”电话那头,文件起草单位的负责同志向金湾司法局审核人员诉说着加快出台涉企政策的迫切需要。

为了确保产业政策快速出台且真正发挥实效,审核人员与起草单位的负责同志始终保持密切沟通,从前期论证到印发备案,从制发流程到条款内容,逐字逐句反复推敲,深度参与政策制定出台的每一个环节。不久后,《金湾区(开发区)促进内外经贸发展暂行办法》《金湾区(开发区)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暂行办法》)正式印发,及时为金湾区推动相关产业稳定增长,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提供了政策支撑。

据悉,为了跑出服务“产业第一”“加速度”,完善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产业政策体系,金湾司法局不断优化产业类规范性文件审核工作,通过“提前介入”“容缺受理”“优先审查”三大机制,推动产业政策文件快速出台,以制度建设促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去年以来,金湾司法局已从快审结11件次产业类规范性文件,助力出台建筑、生物医药、人才引进等领域金融扶持、财政奖补政策,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增强企业创新力和支撑力。

同时,为了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软环境,金湾区还通过优化执法监督力量,完善监督方式,定期开展执法案卷评查工作,以检促改,不断提高各部门执法人员业务素质与执法能力,进一步防范涉企执法风险。在市司法局组织的2022年度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中,金湾区被评为优秀等次,位列各区排名第一。

前不久,一场行政复议案件听证会在金湾区市民服务中心进行。A企业不服相关部门所作工伤认定,认为应由B企业承担受伤职工的工伤保险责任,遂申请行政复议。金湾司法局依法举行听证会,对存在疑点的证据听取复议申请人、被申请人、第三人的意见,全面复盘案件情况。通过严谨、细致地分析,案情逐渐明朗,经办案人员释法说理主动协调,A企业最终表示理解相关部门的工伤认定,愿意依法依规承担受伤职员的工伤保险责任,B企业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企业行政诉累减轻,行政争议得到实质性化解。

“推动涉企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有助于最大限度减少对涉案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金湾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复议+调解”模式各环节释法说理,该局去年以来已实现59宗涉企行政复议案件的快审快结。接下来,金湾司法局将不断探索创新,积极推进重点产业领域文件制定工作,完善涉企复议审理机制,强化涉企执法监督,提升法治服务满意度,为金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更多内容,请点击阅读>>>

文字:宋一诺 图片:张洲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蓝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