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珠海区域文化艺术中心的建设及“文化+”融合发展新模式的推进,珠海文化产业总体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并逐渐成为珠海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统计部门最新数据,截至2022年12月,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规上企业221家,营业收入近360亿元;截至2021年底,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近5000家,其中规上企业216家,营业收入超过350亿元,从业人员近4万人。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产业也一片欣欣向荣,成为珠海城市文化竞争力的表现之一。
在业内人士看来,珠海具有发展音乐产业的优势底蕴,促进音乐产业蓬勃发展,需要厚植创作沃土,整合产业链资源,让更多的珠海旋律“走出去”,打造更多珠海音乐文化品牌IP。
厚植沃土,珠海发展音乐产业正当其时
得知珠海沙滩音乐节将于今年下半年恢复举办,来自成都的小伙李晓第一时间发了一条朋友圈:“等了三年,终于回归。”
去年大学毕业来到珠海工作的李晓,是国内大大小小的音乐节常客,从迷笛音乐节、草莓音乐节、摩登音乐节再到珠海沙滩音乐节,疫情还没到来前,他一有时间便和朋友去各地音乐节看演出,自诩为“音乐节候鸟”。
“珠海沙滩音乐节带给我的体验感是最棒的。”李晓说,很少有一座城市把音乐节办在依山傍海的地方,“我喜欢脚踩着沙滩,吹着海风听摇滚,和一大群乐迷尽情撒欢的感觉。”
因为疫情原因,珠海沙滩音乐节已经连续三年按下“暂停键”。就在不久前,华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郭云飞受访时透露,珠海沙滩音乐节将于今年下半年举办第十八届,目前筹备工作已经展开。
作为国内举办音乐节的先行者,珠海沙滩音乐节已延续了十余年之久,是华南地区持续时间最长、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音乐节,已成为珠海的一张城市文化名片。
近年来,珠海文化产业持续增长,发展迅速。一组统计数据可见其快速增长的趋势——2019年,珠海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45.02亿元,同比增长27.5%,增速居全省第1位,占GDP比重为4.21%,居全省第9位。2016年—2019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24.15%,高于广东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产业汇聚城市创意人群,创造新型文化业态,激活城市文化活力,促进产业升级和文化繁荣。于珠海而言,珠海沙滩音乐节声名远扬,进一步塑造了“青春之城、活力之都”的形象。同时,珠海沙滩音乐节也形成了示范效应,激发了珠海音乐产业发展的动能,带动了演出、培训等产业,成为珠海音乐产业近年来蓬勃发展的缩影。
细数珠海音乐产业链条,处于上游的是乐器制造企业,下游则涵盖了音乐培训、活动组织策划、媒体传播等各类文化企业。在产业载体上,珠海积极推进前山片区金嘉创意谷、乐士文化区等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片区化融合发展,目前形成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特色基地各4个,金嘉创意谷、乐士文化区、V12文化创意产业园、吉莲19艺文空间、左右创意园、北山大院等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及特色基地建设和改造初见成效,通过找准定位、错位发展、完善配套、提升服务,成为孵化音乐文化企业的重要平台。以华发中演大剧院、珠海大剧院为代表,珠海近年来打造高水平演出场地,为举行各类音乐文化演出提供了国内一流的硬件保障。
本土音乐人梁楚是珠海乐坊Livehouse的负责人,曾经作为本土乐队成员活跃于舞台,如今转型成为音乐产业从业者,梁楚对珠海发展音乐产业充满信心。
梁楚坦言,这种信心来自于本土原创音乐的蓬勃发展。一方面,是原创音乐人不断增多。由梁楚发起的“潮汐波动”本地乐队选拔比赛,2022年共征集30支乐队报名,并决出冠亚季军及优秀奖。另一方面,来自大大小小的音乐现场演出也在不断上演,去年,梁楚就策划落地了近百场音乐演出,受众群体的增长也让他感到欣慰。梁楚认为,“珠海毗邻港澳,开放程度高,城市的生活节奏舒适,同时高校众多,汇聚了一批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年轻群体。文化包容性强、城市文旅氛围浓厚、受众群体广泛等是珠海适宜发展音乐产业的天然优势。”
制造业引领珠海音乐产业的另一发展方向。惠威音响、得理乐器等出口型制造企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惠威音响已成为全球知名的高级音响制造公司,而得理乐器是全国最大规模的数码乐器研发制造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将音乐带入千家万户,乐器是最好的载体。2021年,得理乐器在金湾生产了近120万台电子乐器,包括电架子鼓、电钢琴、合成器等拳头产品,80%发往世界各地,20%供应国内市场,总生产量全球排名第一。
得理乐器(珠海)有限公总经理顾冰峰介绍说,其公司拥有具有自主产权的多款音源集成电路,其中部分产品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扬帆出海,珠海“好声音”这样走出去
5月11日-12日,来自珠海的《侨批》作为第五届中国歌剧节参演剧目,在浙江的杭州大剧院“拆封”。
中国歌剧节是我国歌剧领域的国家级艺术盛会,由文化和旅游部牵头主办。在中国歌剧节舞台上,一系列代表国内最高水准的歌剧作品先后登台亮相,向观众呈现了新时代中国歌剧的万千气象。
歌剧《侨批》由中共珠海市委宣传部、珠海高新区管委会出品,珠海演艺集团倾力打造。该剧充分吸纳了近年来中国歌剧艺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全剧通篇以唱段和旋律贯穿,少有念白,通过抒情的咏叹调和宣叙调串联,实现叙事的推进,把主题思想与人物情感凝聚成一曲曲主题旋律。在音乐风格上,该剧以深沉、大气、厚重、抒情为整体音乐风格,以广东音乐作为基调,运用了多种民族乐器,有浓厚的岭南音乐特点;以独唱、重唱、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架构本剧,增强人物的行动性、戏剧性。
《侨批》自2022年10月首演后得到业界充分关注和高度肯定,专家称“《侨批》是一部达到新的水平的歌剧,这是中国歌剧几十年探索的进步”。
酒香不怕巷子深,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珠海音乐文化作品“走出去”,赢得全国观众、乃至海外受众的掌声与喝彩。
去年5月23日,一场特殊的线上音乐会“万水千山总是情”在中国珠海与荷兰阿姆斯特丹同时举办。来自珠海的“好声音”通过“云端”,从亚洲传到欧洲。
当天,在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鹿特丹小交响乐团奏起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我的祖国》;在珠海大剧院音乐厅,金爵士大乐团打造的爵士版粤剧唱段《花好月圆》悠扬轻快,十六分音符女声合唱团献唱一曲热烈奔放的民歌《桃花红杏花白》,将音乐会推向高潮。
这场线上音乐会是为庆祝中荷建交50周年而打造,珠海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艺术家“云端”相遇。演出当晚,通过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频、南方+、触电新闻、观海融媒等多个媒体平台的全程直播,音乐会吸引了超过1200万人次观众的在线欣赏,并得到600多家海外主流新闻媒体网站转载报道,覆盖海外受众超2.2亿人次。
通过音乐,两座城市共同奏响友谊之曲。在海外社交平台上,一位荷兰观众留言说道,“这让我惊叹,来自中国的声音是如此美妙,文明应该相互包容,而不是冲突与碰撞。我想,这两座城市的艺术家为人们找到了共识。”
“走出去”步伐还在加快。记者了解到,由江苏演艺集团、珠海传媒集团、珠海金爵士三方共同打造的“中国腔调”对外文化交流项目发展计划,将致力于把“好声音”传得更好更远。
据介绍,“中国腔调”对外文化交流项目发展计划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底,融合现代音乐要素,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及海外,开展曲目创编、全球巡演、打造国家级文化综合体、打造国家对外文化贸易服务基地以及相关产业项目,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根据合作计划,“中国腔调”对外文化交流项目以珠海传媒集团省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为产业空间,共同打造集“中国腔调”曲目创编基地、中西音乐融合研究院、“梅花奖”“文华奖”等大师工作坊、沉浸式戏剧、音乐文化交流展示空间为一体的国家级音乐文化综合体,该综合体将作为对外音乐文化交流、音乐文化输出的“南窗口”,以珠海作出对外交流的总起点,整合多方资源,打造对外文化交流“出海口”。
整合资源,孕育珠海音乐产业新动能
如何让音乐产业“跳得高”“跑得远”?产业资源整合是第一步。5月19日,珠海市文化产业协会联合珠海市数十家音乐产业企业,共同成立珠海音乐文化产业联盟,为推动珠海音乐产业的蓬勃发展搭建平台。据介绍,该联盟的成员单位包括乐器制造企业、音乐培训机构、演出经济公司、原创音乐团队等,基本涵盖了音乐产业上下游全链条。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产业链各个环节缺乏资源整合能力,是目前制约珠海音乐产业发展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在下游市场,大多数企业、从业者依靠演唱会、音乐节等场外活动来盈利,缺乏与唱片、数字音乐、版权等相关产业的深度合作。
“联盟将凝聚全市音乐产业的各界力量,以解决当前产业链条分散、合作交流不足以及品牌影响力有待提升等问题。” 珠海市文化产业协会秘书长邓星云表示,下一步将集中围绕产业链条整合与协同发展、跨界交流与合作、品牌建设与推广、人才培养与交流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五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加强各会员企业之间的跨界交流与合作,实现全市产业资源的对接与共享,提高珠海音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唱响“珠海声音”。
珠海音乐产业迸发的蓬勃生机,离不开政策的有效引领。以音乐艺术为主要抓手来加强提升城市空间竞争力,已纳入珠海的文化产业发展蓝图。
2019年4月发布《关于促进旅游演艺发展的指导意见》;2021年10月,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印发《珠海市文化繁荣发展专项资金(旅游产业方向)实施细则》;2022年7月,市委宣传部先后制定印发了《珠海市文化发展改革“十四五”规划》《珠海市文化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珠海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支持之下,珠海依托“英才计划”、珠海市宣传文化思想领域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等扶持政策,并在全国范围开展招聘,迅速聚集起一批高层次文艺人才和专业院团带头人。
与此同时,珠海国有文艺院团也正积极改革,探索音乐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特区方案”和“珠海答案”。近年来,珠海民族管弦乐团、珠海歌舞团、珠海话剧团、珠海市粤剧团四个国有文艺院团不断推出民族管弦音乐会《乐从大湾来》、大型民族交响组曲《簕杜鹃与金莲花》、民族歌剧《侨批》等一批舞台艺术精品,打造高品质的文化氛围,持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加速音乐艺术的发展。
音乐产业的繁荣依赖于最基本的音乐创作活动。被誉为“OST女王”的崔子格,是珠海首位引进的特殊人才,也是落户横琴的首位职业歌手。近年来,她不仅屡屡登上重大演出舞台,展示大湾区音乐人的风采,还频出原创佳作,《情侣路》《横琴成岛》《容闳爷爷》等作品声名远扬,用歌声推广着珠海的城市形象。
在崔子格看来,音乐也可以成为代表城市的一张名片。“作为大湾区的音乐人,能够亲口唱出身边的变化和感受,我感到特别地自豪和骄傲。”她说,“多年前,香港、台湾地区依靠音乐娱乐的繁盛,提升着整个城市的影响力,因此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打造属于珠海的音乐,用音乐宣传珠海城市品牌,让不知道、不了解珠海的外地人,通过音乐认识珠海、爱上珠海。”
在珠海这片自由、浪漫的土地上,也总是不缺乏对音乐充满热忱的人,他们彼此相互吸引,自发地聚集在一起,为音乐理想无悔付出。作为一支珠海本土原创乐队“下班乐队”成立的时间不足一年,却已在线上线下平台聚集起一群属于自己的粉丝。“下班乐队”队长Hunter告诉记者,尽管互联网为原创音乐人带来了更多的展示渠道,本土乐队的发展仍然需要更多舞台与机会,“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用音乐去感染更多的年轻观众,让珠海的文化生态发展得越来越好。”
近年来,随着珠海区域文化艺术中心的建设及“文化+”融合发展新模式的推进,珠海文化产业总体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并逐渐成为珠海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统计部门最新数据,截至2022年12月,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规上企业221家,营业收入近360亿元;截至2021年底,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近5000家,其中规上企业216家,营业收入超过350亿元,从业人员近4万人。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产业也一片欣欣向荣,成为珠海城市文化竞争力的表现之一。
在业内人士看来,珠海具有发展音乐产业的优势底蕴,促进音乐产业蓬勃发展,需要厚植创作沃土,整合产业链资源,让更多的珠海旋律“走出去”,打造更多珠海音乐文化品牌IP。
厚植沃土,珠海发展音乐产业正当其时
得知珠海沙滩音乐节将于今年下半年恢复举办,来自成都的小伙李晓第一时间发了一条朋友圈:“等了三年,终于回归。”
去年大学毕业来到珠海工作的李晓,是国内大大小小的音乐节常客,从迷笛音乐节、草莓音乐节、摩登音乐节再到珠海沙滩音乐节,疫情还没到来前,他一有时间便和朋友去各地音乐节看演出,自诩为“音乐节候鸟”。
“珠海沙滩音乐节带给我的体验感是最棒的。”李晓说,很少有一座城市把音乐节办在依山傍海的地方,“我喜欢脚踩着沙滩,吹着海风听摇滚,和一大群乐迷尽情撒欢的感觉。”
因为疫情原因,珠海沙滩音乐节已经连续三年按下“暂停键”。就在不久前,华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郭云飞受访时透露,珠海沙滩音乐节将于今年下半年举办第十八届,目前筹备工作已经展开。
作为国内举办音乐节的先行者,珠海沙滩音乐节已延续了十余年之久,是华南地区持续时间最长、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音乐节,已成为珠海的一张城市文化名片。
近年来,珠海文化产业持续增长,发展迅速。一组统计数据可见其快速增长的趋势——2019年,珠海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45.02亿元,同比增长27.5%,增速居全省第1位,占GDP比重为4.21%,居全省第9位。2016年—2019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24.15%,高于广东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产业汇聚城市创意人群,创造新型文化业态,激活城市文化活力,促进产业升级和文化繁荣。于珠海而言,珠海沙滩音乐节声名远扬,进一步塑造了“青春之城、活力之都”的形象。同时,珠海沙滩音乐节也形成了示范效应,激发了珠海音乐产业发展的动能,带动了演出、培训等产业,成为珠海音乐产业近年来蓬勃发展的缩影。
细数珠海音乐产业链条,处于上游的是乐器制造企业,下游则涵盖了音乐培训、活动组织策划、媒体传播等各类文化企业。在产业载体上,珠海积极推进前山片区金嘉创意谷、乐士文化区等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片区化融合发展,目前形成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文化产业特色基地各4个,金嘉创意谷、乐士文化区、V12文化创意产业园、吉莲19艺文空间、左右创意园、北山大院等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及特色基地建设和改造初见成效,通过找准定位、错位发展、完善配套、提升服务,成为孵化音乐文化企业的重要平台。以华发中演大剧院、珠海大剧院为代表,珠海近年来打造高水平演出场地,为举行各类音乐文化演出提供了国内一流的硬件保障。
本土音乐人梁楚是珠海乐坊Livehouse的负责人,曾经作为本土乐队成员活跃于舞台,如今转型成为音乐产业从业者,梁楚对珠海发展音乐产业充满信心。
梁楚坦言,这种信心来自于本土原创音乐的蓬勃发展。一方面,是原创音乐人不断增多。由梁楚发起的“潮汐波动”本地乐队选拔比赛,2022年共征集30支乐队报名,并决出冠亚季军及优秀奖。另一方面,来自大大小小的音乐现场演出也在不断上演,去年,梁楚就策划落地了近百场音乐演出,受众群体的增长也让他感到欣慰。梁楚认为,“珠海毗邻港澳,开放程度高,城市的生活节奏舒适,同时高校众多,汇聚了一批以大学生为代表的年轻群体。文化包容性强、城市文旅氛围浓厚、受众群体广泛等是珠海适宜发展音乐产业的天然优势。”
制造业引领珠海音乐产业的另一发展方向。惠威音响、得理乐器等出口型制造企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惠威音响已成为全球知名的高级音响制造公司,而得理乐器是全国最大规模的数码乐器研发制造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将音乐带入千家万户,乐器是最好的载体。2021年,得理乐器在金湾生产了近120万台电子乐器,包括电架子鼓、电钢琴、合成器等拳头产品,80%发往世界各地,20%供应国内市场,总生产量全球排名第一。
得理乐器(珠海)有限公总经理顾冰峰介绍说,其公司拥有具有自主产权的多款音源集成电路,其中部分产品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扬帆出海,珠海“好声音”这样走出去
5月11日-12日,来自珠海的《侨批》作为第五届中国歌剧节参演剧目,在浙江的杭州大剧院“拆封”。
中国歌剧节是我国歌剧领域的国家级艺术盛会,由文化和旅游部牵头主办。在中国歌剧节舞台上,一系列代表国内最高水准的歌剧作品先后登台亮相,向观众呈现了新时代中国歌剧的万千气象。
歌剧《侨批》由中共珠海市委宣传部、珠海高新区管委会出品,珠海演艺集团倾力打造。该剧充分吸纳了近年来中国歌剧艺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全剧通篇以唱段和旋律贯穿,少有念白,通过抒情的咏叹调和宣叙调串联,实现叙事的推进,把主题思想与人物情感凝聚成一曲曲主题旋律。在音乐风格上,该剧以深沉、大气、厚重、抒情为整体音乐风格,以广东音乐作为基调,运用了多种民族乐器,有浓厚的岭南音乐特点;以独唱、重唱、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架构本剧,增强人物的行动性、戏剧性。
《侨批》自2022年10月首演后得到业界充分关注和高度肯定,专家称“《侨批》是一部达到新的水平的歌剧,这是中国歌剧几十年探索的进步”。
酒香不怕巷子深,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珠海音乐文化作品“走出去”,赢得全国观众、乃至海外受众的掌声与喝彩。
去年5月23日,一场特殊的线上音乐会“万水千山总是情”在中国珠海与荷兰阿姆斯特丹同时举办。来自珠海的“好声音”通过“云端”,从亚洲传到欧洲。
当天,在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鹿特丹小交响乐团奏起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我的祖国》;在珠海大剧院音乐厅,金爵士大乐团打造的爵士版粤剧唱段《花好月圆》悠扬轻快,十六分音符女声合唱团献唱一曲热烈奔放的民歌《桃花红杏花白》,将音乐会推向高潮。
这场线上音乐会是为庆祝中荷建交50周年而打造,珠海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艺术家“云端”相遇。演出当晚,通过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频、南方+、触电新闻、观海融媒等多个媒体平台的全程直播,音乐会吸引了超过1200万人次观众的在线欣赏,并得到600多家海外主流新闻媒体网站转载报道,覆盖海外受众超2.2亿人次。
通过音乐,两座城市共同奏响友谊之曲。在海外社交平台上,一位荷兰观众留言说道,“这让我惊叹,来自中国的声音是如此美妙,文明应该相互包容,而不是冲突与碰撞。我想,这两座城市的艺术家为人们找到了共识。”
“走出去”步伐还在加快。记者了解到,由江苏演艺集团、珠海传媒集团、珠海金爵士三方共同打造的“中国腔调”对外文化交流项目发展计划,将致力于把“好声音”传得更好更远。
据介绍,“中国腔调”对外文化交流项目发展计划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底,融合现代音乐要素,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及海外,开展曲目创编、全球巡演、打造国家级文化综合体、打造国家对外文化贸易服务基地以及相关产业项目,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根据合作计划,“中国腔调”对外文化交流项目以珠海传媒集团省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为产业空间,共同打造集“中国腔调”曲目创编基地、中西音乐融合研究院、“梅花奖”“文华奖”等大师工作坊、沉浸式戏剧、音乐文化交流展示空间为一体的国家级音乐文化综合体,该综合体将作为对外音乐文化交流、音乐文化输出的“南窗口”,以珠海作出对外交流的总起点,整合多方资源,打造对外文化交流“出海口”。
整合资源,孕育珠海音乐产业新动能
如何让音乐产业“跳得高”“跑得远”?产业资源整合是第一步。5月19日,珠海市文化产业协会联合珠海市数十家音乐产业企业,共同成立珠海音乐文化产业联盟,为推动珠海音乐产业的蓬勃发展搭建平台。据介绍,该联盟的成员单位包括乐器制造企业、音乐培训机构、演出经济公司、原创音乐团队等,基本涵盖了音乐产业上下游全链条。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产业链各个环节缺乏资源整合能力,是目前制约珠海音乐产业发展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在下游市场,大多数企业、从业者依靠演唱会、音乐节等场外活动来盈利,缺乏与唱片、数字音乐、版权等相关产业的深度合作。
“联盟将凝聚全市音乐产业的各界力量,以解决当前产业链条分散、合作交流不足以及品牌影响力有待提升等问题。” 珠海市文化产业协会秘书长邓星云表示,下一步将集中围绕产业链条整合与协同发展、跨界交流与合作、品牌建设与推广、人才培养与交流及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五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加强各会员企业之间的跨界交流与合作,实现全市产业资源的对接与共享,提高珠海音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唱响“珠海声音”。
珠海音乐产业迸发的蓬勃生机,离不开政策的有效引领。以音乐艺术为主要抓手来加强提升城市空间竞争力,已纳入珠海的文化产业发展蓝图。
2019年4月发布《关于促进旅游演艺发展的指导意见》;2021年10月,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印发《珠海市文化繁荣发展专项资金(旅游产业方向)实施细则》;2022年7月,市委宣传部先后制定印发了《珠海市文化发展改革“十四五”规划》《珠海市文化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珠海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支持之下,珠海依托“英才计划”、珠海市宣传文化思想领域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等扶持政策,并在全国范围开展招聘,迅速聚集起一批高层次文艺人才和专业院团带头人。
与此同时,珠海国有文艺院团也正积极改革,探索音乐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特区方案”和“珠海答案”。近年来,珠海民族管弦乐团、珠海歌舞团、珠海话剧团、珠海市粤剧团四个国有文艺院团不断推出民族管弦音乐会《乐从大湾来》、大型民族交响组曲《簕杜鹃与金莲花》、民族歌剧《侨批》等一批舞台艺术精品,打造高品质的文化氛围,持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加速音乐艺术的发展。
音乐产业的繁荣依赖于最基本的音乐创作活动。被誉为“OST女王”的崔子格,是珠海首位引进的特殊人才,也是落户横琴的首位职业歌手。近年来,她不仅屡屡登上重大演出舞台,展示大湾区音乐人的风采,还频出原创佳作,《情侣路》《横琴成岛》《容闳爷爷》等作品声名远扬,用歌声推广着珠海的城市形象。
在崔子格看来,音乐也可以成为代表城市的一张名片。“作为大湾区的音乐人,能够亲口唱出身边的变化和感受,我感到特别地自豪和骄傲。”她说,“多年前,香港、台湾地区依靠音乐娱乐的繁盛,提升着整个城市的影响力,因此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打造属于珠海的音乐,用音乐宣传珠海城市品牌,让不知道、不了解珠海的外地人,通过音乐认识珠海、爱上珠海。”
在珠海这片自由、浪漫的土地上,也总是不缺乏对音乐充满热忱的人,他们彼此相互吸引,自发地聚集在一起,为音乐理想无悔付出。作为一支珠海本土原创乐队“下班乐队”成立的时间不足一年,却已在线上线下平台聚集起一群属于自己的粉丝。“下班乐队”队长Hunter告诉记者,尽管互联网为原创音乐人带来了更多的展示渠道,本土乐队的发展仍然需要更多舞台与机会,“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用音乐去感染更多的年轻观众,让珠海的文化生态发展得越来越好。”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