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5日下午,广东省消防救援队伍2023年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实战演练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第一高楼横琴国际金融中心举行。“火情”触发合作区火灾突发预案二级响应,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调度珠中江三市专业力量68车300余人跨区域协同扑救,有效检验了我省消防救援队伍专项救援能力。这是近年来我省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举行的最大规模高层建筑实战化火灾扑救演练。
省消防救援总队副总队长罗云庆、省政府横琴办副主任叶真到场观摩指导。

灭火作战剑指合作区第一高楼
横琴国际金融中心大厦位于合作区金融岛,建筑高度339米,集办公、会展、商业、公寓住宅于一体,是合作区第一高楼。此次演练旨在吸取“3.26”香港尖沙咀海员之家俱乐部在建大厦、“9.16”湖南长沙电信大厦等高层建筑火灾教训,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消防救援队伍高层建筑灭火救援能力,加快破解高层建筑灭火救援难题。
演练设置了微型消防站先期处置、辖区力量初战控火、大湾区消防队伍跨市增援等3个主要环节,囊括了火情侦查、人员搜救、火灾扑救、高层供水等在内的18个科目,演练模拟实战、分段实施、同步讲解,现场亮点纷呈。

“数字孪生”技术让灭火救援更智慧
演练模拟横琴国际金融中心19层机房因电气线路故障发生火灾,火势发展迅猛,现场浓烟弥漫,火势蔓延楼道并通过电缆井呈跳跃式发展,多名人员被困。
中心微型消防站力量、辖区消防救援大队、珠海市消防救援支队逐级应急处置,省消防救援总队调派各市灭火救援编队集结待命;参演力量体系庞大,共计出动68辆消防车、300余名指战员。

15时15分,火灾发生后,横琴国际金融中心微型消防站立即响应,启动内部消防设施、开启应急广播、组织人员疏散、开展轻伤人员救助,检验单位员工自救和微型消防站先期处置能力。
15时18分,珠海市消防救援支队接报火警后,调派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专业队和相关作战编队、保障编队、通信编队赶赴现场处置,开展火情侦查、初战控火、高空救助、破拆排烟等救援工作,发挥好合作区险情处置主力军作用。
在出警过程中,带队消防指挥员通过移动三维数字化灭火预案平台,快速获取了着火单位的三维模型、内部结构,周边水源等信息,快速开展灭火作战行动部署。据悉,目前,珠海市消防救援支队横琴消防救援大队作为全省试点,已经对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内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进行了全面的三维建模,并能通过智能AI技术辅助灭火作战行动。演练过程中该系统得到充分利用。
高层建筑救援救人为先同步科学组织扑火。消防员到达起火楼层后立即进行灭火,此时在角落处发现被困人员,消防员通过担架救助等方式,对失去行动能力的人员进行救助,利用逃生面罩对被困人员实施呼吸保护,避免吸入有毒烟气,并将被困人员转移至安全区。

我省消防登高装备最高升限101米
随着“火情”发展变化,扑救工作进入到力量增援与联合处置阶段。15时24分,省消防救援总队接火警报告启动跨区域响应,调派江门、中山支队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专业队到场处置,总队全勤指挥部遂行出动,组织高层供水、破拆排烟、紧急救助、阵地转移等实训项目,检验联合作战能力。
三个市级消防救援支队出动8个举高扑火编队环绕着火建筑执行外围灭火任务,有效压制火势并防止火势蔓延。现场使用的举高喷射消防车具有大跨度、大流量、大角度的特点,可以调节喷雾、直流、开花等射流,能从多个角度灵活地进行火灾扑救;登高平台消防车不仅具有高喷车的特点,在人员被困情况下也能利用登高平台及时转移被困人员。

据悉,目前,全省消防救援队伍配备的登高平台消防车最高升限为101米(按标准楼层计算可达33楼处),共有4辆,分别配备在广州、深圳、东莞、佛山。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配备的登高平台消防车升限为78米;珠海市配套最高升限登高平台消防车升限88米。
另据了解,当前我省高层建筑数量持续增加,以珠海为例,高层建筑已达5054栋,其中100米以上建筑有80栋。在1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持续增加的大背景下,全省消防救援队伍依托精干力量,已分别组建各地市的高层建筑火灾处置专业队,优化配备专用设备,持续开展高层供水能力测试、内攻搜救训练,有效防范和化解了高层建筑火灾风险。

航空救援缓解超高层险情痛点问题
本次演练还加大空地一体化救援实训力度,检验应急联动机制成效。高楼内一名被困群众模拟逃生时腿部骨折无法自行脱困,指挥部立即联动航空救援力量,提供空中支援。
接到指令后,南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立即派出机组参与救援。由于现场风速较大,直升机谨慎选择建筑物降落位置,在确保安全后,救援人员将该伤员转移到医院救助。参与本科目演练的是来自南航通航S-76型直升机,该机型已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平台服务及应急救援,吊挂服务等领域。
约20分钟完成联合扑火与救援
本次演练现场成立联合指挥部,利用三维数字化灭火预案平台、沙盘模型同步推演指挥程序,指挥人员运筹帷幄,还指挥开展了现场警戒安全管控、社会联动力量应急响应等多个战术科目实演,实施道路管控、医疗救助和供水供电保障等联合行动。演练过程层层推进,衔接紧密,紧张有序。经过救援人员全力扑救,截至15时34分历时约20分钟“火灾”被成功扑灭,建筑内人员安全疏散,被困群众全部获救,演练取得圆满成功。
“高层建筑结构复杂,人员密集,火灾发生时蔓延途径多,人员疏散困难,灭火救援难度大,极易造成人员伤亡。本次演练,直面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难点和痛点问题,全面检验了救援队伍的总体实战能力,做到任务根据灾情制定、演练根据灾情开展,演练总体成功有效,起到了示范引导作用。”罗云庆表示,接下来全省消防救援队伍还将不断破解消防救援难题,持之以恒抓好灭火救援工作,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5月25日下午,广东省消防救援队伍2023年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实战演练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第一高楼横琴国际金融中心举行。“火情”触发合作区火灾突发预案二级响应,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调度珠中江三市专业力量68车300余人跨区域协同扑救,有效检验了我省消防救援队伍专项救援能力。这是近年来我省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举行的最大规模高层建筑实战化火灾扑救演练。
省消防救援总队副总队长罗云庆、省政府横琴办副主任叶真到场观摩指导。

灭火作战剑指合作区第一高楼
横琴国际金融中心大厦位于合作区金融岛,建筑高度339米,集办公、会展、商业、公寓住宅于一体,是合作区第一高楼。此次演练旨在吸取“3.26”香港尖沙咀海员之家俱乐部在建大厦、“9.16”湖南长沙电信大厦等高层建筑火灾教训,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消防救援队伍高层建筑灭火救援能力,加快破解高层建筑灭火救援难题。
演练设置了微型消防站先期处置、辖区力量初战控火、大湾区消防队伍跨市增援等3个主要环节,囊括了火情侦查、人员搜救、火灾扑救、高层供水等在内的18个科目,演练模拟实战、分段实施、同步讲解,现场亮点纷呈。

“数字孪生”技术让灭火救援更智慧
演练模拟横琴国际金融中心19层机房因电气线路故障发生火灾,火势发展迅猛,现场浓烟弥漫,火势蔓延楼道并通过电缆井呈跳跃式发展,多名人员被困。
中心微型消防站力量、辖区消防救援大队、珠海市消防救援支队逐级应急处置,省消防救援总队调派各市灭火救援编队集结待命;参演力量体系庞大,共计出动68辆消防车、300余名指战员。

15时15分,火灾发生后,横琴国际金融中心微型消防站立即响应,启动内部消防设施、开启应急广播、组织人员疏散、开展轻伤人员救助,检验单位员工自救和微型消防站先期处置能力。
15时18分,珠海市消防救援支队接报火警后,调派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专业队和相关作战编队、保障编队、通信编队赶赴现场处置,开展火情侦查、初战控火、高空救助、破拆排烟等救援工作,发挥好合作区险情处置主力军作用。
在出警过程中,带队消防指挥员通过移动三维数字化灭火预案平台,快速获取了着火单位的三维模型、内部结构,周边水源等信息,快速开展灭火作战行动部署。据悉,目前,珠海市消防救援支队横琴消防救援大队作为全省试点,已经对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内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进行了全面的三维建模,并能通过智能AI技术辅助灭火作战行动。演练过程中该系统得到充分利用。
高层建筑救援救人为先同步科学组织扑火。消防员到达起火楼层后立即进行灭火,此时在角落处发现被困人员,消防员通过担架救助等方式,对失去行动能力的人员进行救助,利用逃生面罩对被困人员实施呼吸保护,避免吸入有毒烟气,并将被困人员转移至安全区。

我省消防登高装备最高升限101米
随着“火情”发展变化,扑救工作进入到力量增援与联合处置阶段。15时24分,省消防救援总队接火警报告启动跨区域响应,调派江门、中山支队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专业队到场处置,总队全勤指挥部遂行出动,组织高层供水、破拆排烟、紧急救助、阵地转移等实训项目,检验联合作战能力。
三个市级消防救援支队出动8个举高扑火编队环绕着火建筑执行外围灭火任务,有效压制火势并防止火势蔓延。现场使用的举高喷射消防车具有大跨度、大流量、大角度的特点,可以调节喷雾、直流、开花等射流,能从多个角度灵活地进行火灾扑救;登高平台消防车不仅具有高喷车的特点,在人员被困情况下也能利用登高平台及时转移被困人员。

据悉,目前,全省消防救援队伍配备的登高平台消防车最高升限为101米(按标准楼层计算可达33楼处),共有4辆,分别配备在广州、深圳、东莞、佛山。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配备的登高平台消防车升限为78米;珠海市配套最高升限登高平台消防车升限88米。
另据了解,当前我省高层建筑数量持续增加,以珠海为例,高层建筑已达5054栋,其中100米以上建筑有80栋。在1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持续增加的大背景下,全省消防救援队伍依托精干力量,已分别组建各地市的高层建筑火灾处置专业队,优化配备专用设备,持续开展高层供水能力测试、内攻搜救训练,有效防范和化解了高层建筑火灾风险。

航空救援缓解超高层险情痛点问题
本次演练还加大空地一体化救援实训力度,检验应急联动机制成效。高楼内一名被困群众模拟逃生时腿部骨折无法自行脱困,指挥部立即联动航空救援力量,提供空中支援。
接到指令后,南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立即派出机组参与救援。由于现场风速较大,直升机谨慎选择建筑物降落位置,在确保安全后,救援人员将该伤员转移到医院救助。参与本科目演练的是来自南航通航S-76型直升机,该机型已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平台服务及应急救援,吊挂服务等领域。
约20分钟完成联合扑火与救援
本次演练现场成立联合指挥部,利用三维数字化灭火预案平台、沙盘模型同步推演指挥程序,指挥人员运筹帷幄,还指挥开展了现场警戒安全管控、社会联动力量应急响应等多个战术科目实演,实施道路管控、医疗救助和供水供电保障等联合行动。演练过程层层推进,衔接紧密,紧张有序。经过救援人员全力扑救,截至15时34分历时约20分钟“火灾”被成功扑灭,建筑内人员安全疏散,被困群众全部获救,演练取得圆满成功。
“高层建筑结构复杂,人员密集,火灾发生时蔓延途径多,人员疏散困难,灭火救援难度大,极易造成人员伤亡。本次演练,直面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难点和痛点问题,全面检验了救援队伍的总体实战能力,做到任务根据灾情制定、演练根据灾情开展,演练总体成功有效,起到了示范引导作用。”罗云庆表示,接下来全省消防救援队伍还将不断破解消防救援难题,持之以恒抓好灭火救援工作,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