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全速推进“古镇新业”!通桥医疗“未来工厂”显雏形

在珠海高新区北围片区,随着桩基工程的完工,一栋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的建筑已见雏形。这里是珠海通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桥医疗)于去年11月奠基的创新基地项目,建成后将用于神经血管颅内植介入医疗器械研发和生产。

“我们将通过部署统一的智能制造平台与自动生产、自动检测产线,实现生产、质检、灭菌、包装等全流程智能管理,打造万物互联、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的‘未来工厂’。”通桥医疗总经理李峥表示。

推动有效投资落地落实
发力“古镇新业”

今年是广东启动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第一年,开局关乎全局。高新区锚定珠海高质量发展样板和经济增长极定位,正大力实施产业提速攻坚,全速推进“古镇新业”,壮大“3+3+1”产业体系,全力推动有效投资落地落实,整体打造千亿级科创智造产业轴带和千亿级创新生态活力轴带。

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作为珠海高新区“3+3+1”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截至目前已成功集聚高成长、创新型企业近百家,其中上市企业3家、规上企业28家,均占珠海市产业领域数量的“半壁江山”,产业集群以及规模化效应加速显现。

通桥医疗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自2016年成立以来,通桥医疗始终致力于神经血管植介入医疗器械自主研发、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发展,迅速发展成为珠海市独角兽种子企业,并持续创新突破,推动产品迭代,打破国外垄断局面。

“我们共申请了200余项专利和商标,前瞻布局了超30项新产品的研发。通桥医疗组建的‘广东省神经血管植入介入医疗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成功入选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名单,接下来将加快推进研发与成果转化的深度融合。”李峥告诉记者。

据了解,截至目前,通桥医疗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1张、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张,3个产品获欧盟CE认证。2020年,其取栓支架产品成为全国第89个获批上市的创新医疗器械产品,这也是广东省第一个神经介入创新产品、珠海市唯一的医疗器械创新审批产品。

李峥表示,通桥医疗将通过此次增资扩产项目,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数字化、信息化,打造“未来工厂”,扩大产业规模,稳步提升产能,进一步增强自主研发核心竞争力,以持续的国产技术进步,不断打破高端医疗器械被外企垄断的“坚冰”。

以“百千万工程”为契机
壮大产业体系

“未来工厂”的落地建设,既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蕴含着通桥医疗对珠海高新区产业发展环境的认可。

“在企业刚刚成立时,珠海高新区帮我们找办公空间,给予租金补贴,还有一对一的产业与人才政策指导,帮助企业成长壮大。每年很多员工都享受到高新区‘凤凰人才’政策的支持,产业人才最高能拿到80万元补贴。”李峥表示,珠海高新区对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视由来已久,通桥医疗因此获益匪浅,得以在短短六七年间突飞猛进发展。

项目效果图

据了解,近年来,珠海高新区先后成立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协会、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致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为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珠海高新区以打造大湾区最佳服务型政府为重点,着力构建优质的营商环境和创新生态。去年3月,珠海高新区成立了全市首个企业服务中心,一站式“保姆式”服务企业。

为强化政策优势对产业产生的“引力波”,珠海高新区还出台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制定市、区两级差异化扶持条款,针对优质企业最高奖励3000万元、新引进项目最高补贴1亿元,进一步吸引产业集聚。仅去年一年,珠海高新区便兑现生物医药产业扶持政策资金超6300万元,同比实现倍增。

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作为珠海高新区“3+3+1”现代产业体系中的特色产业集群之一,正加快形成血液净化、基因重组药物、生命监护、医学影像、体外诊断试剂、植介入医疗器械等六大特色细分产业。目前,高新区已集聚广东医谷医疗产业加速基地、医疗器械生物医药产业园等众多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空间。

接下来,珠海高新区将以“百千万工程”为契机,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部署,按照广东省发展生物医药与健康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五年行动计划要求,加快打造唐家湾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基地。

文字:宋雪梅 实习生 黄锦婷 图片:吴长赋 编辑:王朝辉 梁蔼欣 责任编辑:应立枫
微信
朋友圈
高新区全速推进“古镇新业”!通桥医疗“未来工厂”显雏形
观海融媒 2023-06-26 18:22

在珠海高新区北围片区,随着桩基工程的完工,一栋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的建筑已见雏形。这里是珠海通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桥医疗)于去年11月奠基的创新基地项目,建成后将用于神经血管颅内植介入医疗器械研发和生产。

“我们将通过部署统一的智能制造平台与自动生产、自动检测产线,实现生产、质检、灭菌、包装等全流程智能管理,打造万物互联、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的‘未来工厂’。”通桥医疗总经理李峥表示。

推动有效投资落地落实
发力“古镇新业”

今年是广东启动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第一年,开局关乎全局。高新区锚定珠海高质量发展样板和经济增长极定位,正大力实施产业提速攻坚,全速推进“古镇新业”,壮大“3+3+1”产业体系,全力推动有效投资落地落实,整体打造千亿级科创智造产业轴带和千亿级创新生态活力轴带。

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作为珠海高新区“3+3+1”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截至目前已成功集聚高成长、创新型企业近百家,其中上市企业3家、规上企业28家,均占珠海市产业领域数量的“半壁江山”,产业集群以及规模化效应加速显现。

通桥医疗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自2016年成立以来,通桥医疗始终致力于神经血管植介入医疗器械自主研发、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发展,迅速发展成为珠海市独角兽种子企业,并持续创新突破,推动产品迭代,打破国外垄断局面。

“我们共申请了200余项专利和商标,前瞻布局了超30项新产品的研发。通桥医疗组建的‘广东省神经血管植入介入医疗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成功入选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名单,接下来将加快推进研发与成果转化的深度融合。”李峥告诉记者。

据了解,截至目前,通桥医疗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1张、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2张,3个产品获欧盟CE认证。2020年,其取栓支架产品成为全国第89个获批上市的创新医疗器械产品,这也是广东省第一个神经介入创新产品、珠海市唯一的医疗器械创新审批产品。

李峥表示,通桥医疗将通过此次增资扩产项目,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数字化、信息化,打造“未来工厂”,扩大产业规模,稳步提升产能,进一步增强自主研发核心竞争力,以持续的国产技术进步,不断打破高端医疗器械被外企垄断的“坚冰”。

以“百千万工程”为契机
壮大产业体系

“未来工厂”的落地建设,既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蕴含着通桥医疗对珠海高新区产业发展环境的认可。

“在企业刚刚成立时,珠海高新区帮我们找办公空间,给予租金补贴,还有一对一的产业与人才政策指导,帮助企业成长壮大。每年很多员工都享受到高新区‘凤凰人才’政策的支持,产业人才最高能拿到80万元补贴。”李峥表示,珠海高新区对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视由来已久,通桥医疗因此获益匪浅,得以在短短六七年间突飞猛进发展。

项目效果图

据了解,近年来,珠海高新区先后成立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协会、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致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发展。为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珠海高新区以打造大湾区最佳服务型政府为重点,着力构建优质的营商环境和创新生态。去年3月,珠海高新区成立了全市首个企业服务中心,一站式“保姆式”服务企业。

为强化政策优势对产业产生的“引力波”,珠海高新区还出台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制定市、区两级差异化扶持条款,针对优质企业最高奖励3000万元、新引进项目最高补贴1亿元,进一步吸引产业集聚。仅去年一年,珠海高新区便兑现生物医药产业扶持政策资金超6300万元,同比实现倍增。

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作为珠海高新区“3+3+1”现代产业体系中的特色产业集群之一,正加快形成血液净化、基因重组药物、生命监护、医学影像、体外诊断试剂、植介入医疗器械等六大特色细分产业。目前,高新区已集聚广东医谷医疗产业加速基地、医疗器械生物医药产业园等众多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空间。

接下来,珠海高新区将以“百千万工程”为契机,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部署,按照广东省发展生物医药与健康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五年行动计划要求,加快打造唐家湾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基地。

文字:宋雪梅 实习生 黄锦婷 图片:吴长赋 编辑:王朝辉 梁蔼欣 责任编辑:应立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