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30-1平台完成五年特检,为大湾区持续注入“绿色动力”

在珠海市金湾区以南约240公里的南海东部海域,一场特殊的“大考”刚刚结束。

6月26日,记者从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旗下位于金湾区的白云天然气作业公司南海东部油田番禺30-1平台近日顺利完成第三次导管架水下结构五年特检作业,持续为平台安全生产夯实根基,全力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发电、工业和民生用气需求,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绿色动力”。

番禺30-1平台。

五年特检

为平台“健康”护航

南海东部蕴含丰富的油气资源,是国内海上重要的油气产区。位于珠江口盆地的番禺30-1平台是我国首座位于南海海域水深200米的固定式导管架海洋平台结构,其开发设施包括1座综合平台、3条海底管线,于2009年3月18日投产。白云气田所产天然气主要将通过海底管线输往位于珠海市金湾区的天然气终端处理厂(高栏终端)。在经过进一步的处理后,合格的天然气通过中国海油建设的天然气管网输送到广东省的燃气电厂、工业企业和居民家中,贯穿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大半个地区。

海洋油气生产平台是保障能源供给的重要装备。直立海底的导管架,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平台上部组块的全部重量,“健康”是其必备素质,而定期检验则能有效保障平台“健康”。根据国际海事组织的法规和我国相关的规定、标准,海上平台每五年必须进行一次特别定期检验,简称“五年特检”。

“‘五年特检’对于平台安全运行非常重要。”白云天然气作业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平台导管架以开放的方式长期工作在海水中,在海生物的大量附着代谢、积垢等影响下,平台结构有效直径、表面粗糙度及波浪流荷载不断增大,在增加结构重量的同时,也会加快结构腐蚀,导致平台结构支撑能力下降,缩短平台使用寿命。

深潜30米

为平台扫清障碍

番禺30-1导管架曾以其水深199米位居亚洲最大海上油气田平台导管架。创造奇迹的是人,为奇迹再续辉煌的仍然是人。

“蛙人”在进行导管架水下结构检测作业。

记者了解到,在此次“五年特检”中,番禺30-1导管架水下部分的结构检测通过派“蛙人”以潜水作业的方式进入水下开展。

潜水作业是人类所从事的最危险的工作之一。潜水员除了面临呼吸问题,还要面对高压、黑暗、水流、涌浪、有害海洋生物等恶劣作业环境。

此次“五年特检”中,潜水员身着专业潜水设备,携带专用检修工具,潜入30多米深的水下,在平台作业人员的配合下,一同完成水下结构的腐蚀和损伤情况检查。在测量海生物厚度、评估海生物清除周期的同时,潜水员还对附着的海生物进行清理。

面对作业期间海况不稳定,作业周期长、交叉作业多等复杂情况,白云天然气作业公司积极应对,统筹部署各项作业,为潜水作业提供“黄金窗口期”,以保障作业安全高效开展。

“番禺30-1平台作为南海东部油田白云气田群的一分子,在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稳定的天然气清洁能源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白云天然气作业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将定期开展导管架海生物清除、牺牲阳极检测更换、结构测厚、水下目视检验、电位测量等多项重点作业,有效为平台“减负”,提升平台安全系数,保障平台的“健康”。

据了解,白云天然气作业公司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担负着粤港澳大湾区九市供气任务。该公司现有气田9个,天然气从珠海市金湾区上岸并深加工处理供应粤港澳大湾区居民用气,近几年天然气年产量均保持在60亿立方米以上,天然气外输量占广东省天然气销售总量近五分之一。

更多内容,请点击阅读>>>

文字:蒋毅槿 通讯员 王玥
图片:张洲 通讯员 张俊山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丹梅
新闻卡片
微信
朋友圈
番禺30-1平台完成五年特检,为大湾区持续注入“绿色动力”
珠海特区报 2023-06-27 10:34

在珠海市金湾区以南约240公里的南海东部海域,一场特殊的“大考”刚刚结束。

6月26日,记者从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旗下位于金湾区的白云天然气作业公司南海东部油田番禺30-1平台近日顺利完成第三次导管架水下结构五年特检作业,持续为平台安全生产夯实根基,全力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发电、工业和民生用气需求,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绿色动力”。

番禺30-1平台。

五年特检

为平台“健康”护航

南海东部蕴含丰富的油气资源,是国内海上重要的油气产区。位于珠江口盆地的番禺30-1平台是我国首座位于南海海域水深200米的固定式导管架海洋平台结构,其开发设施包括1座综合平台、3条海底管线,于2009年3月18日投产。白云气田所产天然气主要将通过海底管线输往位于珠海市金湾区的天然气终端处理厂(高栏终端)。在经过进一步的处理后,合格的天然气通过中国海油建设的天然气管网输送到广东省的燃气电厂、工业企业和居民家中,贯穿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大半个地区。

海洋油气生产平台是保障能源供给的重要装备。直立海底的导管架,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平台上部组块的全部重量,“健康”是其必备素质,而定期检验则能有效保障平台“健康”。根据国际海事组织的法规和我国相关的规定、标准,海上平台每五年必须进行一次特别定期检验,简称“五年特检”。

“‘五年特检’对于平台安全运行非常重要。”白云天然气作业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平台导管架以开放的方式长期工作在海水中,在海生物的大量附着代谢、积垢等影响下,平台结构有效直径、表面粗糙度及波浪流荷载不断增大,在增加结构重量的同时,也会加快结构腐蚀,导致平台结构支撑能力下降,缩短平台使用寿命。

深潜30米

为平台扫清障碍

番禺30-1导管架曾以其水深199米位居亚洲最大海上油气田平台导管架。创造奇迹的是人,为奇迹再续辉煌的仍然是人。

“蛙人”在进行导管架水下结构检测作业。

记者了解到,在此次“五年特检”中,番禺30-1导管架水下部分的结构检测通过派“蛙人”以潜水作业的方式进入水下开展。

潜水作业是人类所从事的最危险的工作之一。潜水员除了面临呼吸问题,还要面对高压、黑暗、水流、涌浪、有害海洋生物等恶劣作业环境。

此次“五年特检”中,潜水员身着专业潜水设备,携带专用检修工具,潜入30多米深的水下,在平台作业人员的配合下,一同完成水下结构的腐蚀和损伤情况检查。在测量海生物厚度、评估海生物清除周期的同时,潜水员还对附着的海生物进行清理。

面对作业期间海况不稳定,作业周期长、交叉作业多等复杂情况,白云天然气作业公司积极应对,统筹部署各项作业,为潜水作业提供“黄金窗口期”,以保障作业安全高效开展。

“番禺30-1平台作为南海东部油田白云气田群的一分子,在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稳定的天然气清洁能源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白云天然气作业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将定期开展导管架海生物清除、牺牲阳极检测更换、结构测厚、水下目视检验、电位测量等多项重点作业,有效为平台“减负”,提升平台安全系数,保障平台的“健康”。

据了解,白云天然气作业公司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担负着粤港澳大湾区九市供气任务。该公司现有气田9个,天然气从珠海市金湾区上岸并深加工处理供应粤港澳大湾区居民用气,近几年天然气年产量均保持在60亿立方米以上,天然气外输量占广东省天然气销售总量近五分之一。

更多内容,请点击阅读>>>

文字:蒋毅槿 通讯员 王玥
图片:张洲 通讯员 张俊山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