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个电话被骗走4万多元!还不止一例!香洲法院提醒→

“您好,我是X东金融网贷专员,请问你需要贷款吗?”这句看似简洁的开场白,却是一场骗局的开始……近日,香洲法院审结一起冒充某金融平台客服实施诈骗的案件,被告人廖某伟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五千元,被责令退赔诈骗所得人民币五万余元。

人在家中坐,电话来了

午后,小张接到一个境外的来电,对方自称是X东金融网贷专员,询问小张是否有贷款需求,还说小张有三万元贷款额度,可以加个微信方便沟通。正巧小张刚注册了X东金融账号,也准备贷款,便顺势添加了廖某伟的微信。

专员廖某伟主动建了一个“监管”微信群,解释称贷款过程需要在“监管”之下进行,又发了一条链接给小张,让小张重新下载“X东金融”APP。小张下载完“X东金融”APP,发现贷款页面与自己此前下载的APP界面完全一样,便在廖某伟的指导下,仔细填写用户名、银行卡号等信息,顺利提交了贷款3万元的申请,只等贷款进账。

微信多番聊,只为提现

贷款第二天就批下来了。小张却发现账上的钱不能提现。廖某伟告诉小张,他要先转入1088元激活账户,办好之后提现到账总金额是31088元。小张立即照办,并将电子回单截图发给廖某伟。两三分钟后,小张还是没能提现。

小张发现,自己的银行账号填少了一位数。询问廖某伟后,廖某伟以耽误放款进度、无法及时还款为由,让小张自行修改账户,更正之后再联系财务重新打款。然而,小张无法自行操作修改银行账号,廖某伟让小张赶紧联系“经理”。“经理”先后以“修正账号”“更改失败”“征信不行”为由,让小张向三个不同的账户转账共计43800元。

这期间,小张对不停变换收款账户渐生疑虑,“经理”只说因为是专用账户,都有使用时效性,催促小张尽快转账。直到“经理”第四次要求小张转账28000元,并称不转账只能提现40%的款项时,小张终于意识到上当了……

“手把手”背后,都是套路

原来,所谓X东金融网贷专员廖某伟,并不是真的X东金融平台工作人员。此前廖某伟跟着玩手游时认识的好友来到缅甸打工赚钱,当过网游客服,开过早餐店,还在二手车行卖过车,都赚得不多。在二手车行老板的介绍下,廖某伟进入缅甸一家公司做起了“贷款客服”。

公司老板负责招募“推手”,由“推手”物色国内急需贷款的潜在“客户”;经理负责管理和培训“专员”,“专员”根据“推手”提供的信息,冒充贷款客服通过电话或微信联系有贷款需要的中国境内“客户”,然后通过微信发送虚假X东金融贷款APP链接给“客户”下载,等到“客户”按要求申请贷款但发现不能提现时,再要求“客户”注册会员并转账988元、1088元不等的激活费才可以提现。此后还会以不同的借口要求“客户”继续转账,直到“客户”发现被骗为止。9个月的时间里,廖某伟实施了五宗诈骗案件,最少的骗了988元,最多的骗了44888元。

香洲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廖某伟构成诈骗罪,且属数额巨大。因被告人廖某伟是从犯,根据其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犯罪情节以及认罪态度,依法作出前述判决。

法官提醒:这些防诈重点请做好笔记

▶摸清套路:

第一步,亮身份。诈骗分子冒充网贷客服,询问需求,有时还提供伪造的工作证、国家文件,获取信任。

第二步,抓痛点。利用急需贷款的迫切,配合“方便”“快捷”“低息”“无担保”的优惠,筛选潜在“客户”。

第三步,诱上钩。通过添加微信好友,指引下载虚假APP申请贷款,以“办理会员”“激活账户”“征信不够”等理由进行诈骗。

▶见招拆招:

不要被“疾声厉色”的话语吓着;

什么违反国家政策、关乎个人资质、追究刑事责任、个人信息泄露、违规使用账户、注意资金安全、影响征信、污点……都是脚本、剧本、话术本。

不要被“专业贴心”的人设诓骗;

什么官方客服、优惠额度、加个微信、专人服务、实时监管、帮您转接、帮您跟进……都是虚拟身份、搭台演戏、手机串号。不要被“一知半解”的热词震住;什么安全账户、专门APP、激活返现、清算认证中、资金保护中、被冻结……都是高仿网站、犯罪手法、到账方案。

文字:佘映薇 通讯员 肖辉燕 李宇欣 编辑:刘辉 梁蔼欣 责任编辑:赵思华
微信
朋友圈
接个电话被骗走4万多元!还不止一例!香洲法院提醒→
观海融媒 2023-07-17 19:55

“您好,我是X东金融网贷专员,请问你需要贷款吗?”这句看似简洁的开场白,却是一场骗局的开始……近日,香洲法院审结一起冒充某金融平台客服实施诈骗的案件,被告人廖某伟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五千元,被责令退赔诈骗所得人民币五万余元。

人在家中坐,电话来了

午后,小张接到一个境外的来电,对方自称是X东金融网贷专员,询问小张是否有贷款需求,还说小张有三万元贷款额度,可以加个微信方便沟通。正巧小张刚注册了X东金融账号,也准备贷款,便顺势添加了廖某伟的微信。

专员廖某伟主动建了一个“监管”微信群,解释称贷款过程需要在“监管”之下进行,又发了一条链接给小张,让小张重新下载“X东金融”APP。小张下载完“X东金融”APP,发现贷款页面与自己此前下载的APP界面完全一样,便在廖某伟的指导下,仔细填写用户名、银行卡号等信息,顺利提交了贷款3万元的申请,只等贷款进账。

微信多番聊,只为提现

贷款第二天就批下来了。小张却发现账上的钱不能提现。廖某伟告诉小张,他要先转入1088元激活账户,办好之后提现到账总金额是31088元。小张立即照办,并将电子回单截图发给廖某伟。两三分钟后,小张还是没能提现。

小张发现,自己的银行账号填少了一位数。询问廖某伟后,廖某伟以耽误放款进度、无法及时还款为由,让小张自行修改账户,更正之后再联系财务重新打款。然而,小张无法自行操作修改银行账号,廖某伟让小张赶紧联系“经理”。“经理”先后以“修正账号”“更改失败”“征信不行”为由,让小张向三个不同的账户转账共计43800元。

这期间,小张对不停变换收款账户渐生疑虑,“经理”只说因为是专用账户,都有使用时效性,催促小张尽快转账。直到“经理”第四次要求小张转账28000元,并称不转账只能提现40%的款项时,小张终于意识到上当了……

“手把手”背后,都是套路

原来,所谓X东金融网贷专员廖某伟,并不是真的X东金融平台工作人员。此前廖某伟跟着玩手游时认识的好友来到缅甸打工赚钱,当过网游客服,开过早餐店,还在二手车行卖过车,都赚得不多。在二手车行老板的介绍下,廖某伟进入缅甸一家公司做起了“贷款客服”。

公司老板负责招募“推手”,由“推手”物色国内急需贷款的潜在“客户”;经理负责管理和培训“专员”,“专员”根据“推手”提供的信息,冒充贷款客服通过电话或微信联系有贷款需要的中国境内“客户”,然后通过微信发送虚假X东金融贷款APP链接给“客户”下载,等到“客户”按要求申请贷款但发现不能提现时,再要求“客户”注册会员并转账988元、1088元不等的激活费才可以提现。此后还会以不同的借口要求“客户”继续转账,直到“客户”发现被骗为止。9个月的时间里,廖某伟实施了五宗诈骗案件,最少的骗了988元,最多的骗了44888元。

香洲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廖某伟构成诈骗罪,且属数额巨大。因被告人廖某伟是从犯,根据其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犯罪情节以及认罪态度,依法作出前述判决。

法官提醒:这些防诈重点请做好笔记

▶摸清套路:

第一步,亮身份。诈骗分子冒充网贷客服,询问需求,有时还提供伪造的工作证、国家文件,获取信任。

第二步,抓痛点。利用急需贷款的迫切,配合“方便”“快捷”“低息”“无担保”的优惠,筛选潜在“客户”。

第三步,诱上钩。通过添加微信好友,指引下载虚假APP申请贷款,以“办理会员”“激活账户”“征信不够”等理由进行诈骗。

▶见招拆招:

不要被“疾声厉色”的话语吓着;

什么违反国家政策、关乎个人资质、追究刑事责任、个人信息泄露、违规使用账户、注意资金安全、影响征信、污点……都是脚本、剧本、话术本。

不要被“专业贴心”的人设诓骗;

什么官方客服、优惠额度、加个微信、专人服务、实时监管、帮您转接、帮您跟进……都是虚拟身份、搭台演戏、手机串号。不要被“一知半解”的热词震住;什么安全账户、专门APP、激活返现、清算认证中、资金保护中、被冻结……都是高仿网站、犯罪手法、到账方案。

文字:佘映薇 通讯员 肖辉燕 李宇欣 编辑:刘辉 梁蔼欣 责任编辑:赵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