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刚发射的“降水星”,给台风做了个CT

002jiQKGly1hg1z4m3bv9g60jg0dyu1102.gif

“泰利”中心先后于7月17日22时20分前后和7月18日5时45分前后在广东省湛江市南三岛沿海和广西北海两次登陆。我国首颗低倾角轨道降水测量卫星——风云三号G星(降水星)清晰捕捉到此次台风降雨云系的三维立体结构。image.png?x-oss-process=style/w10image.png?x-oss-process=style/w10

从降水测量雷达反演的地面降水率图片中,可清晰看到台风“泰利”第一次登陆前1小时左右的台风降水空间分布情况。通过不同层次降水的三维立体结构展示图,可以发现强降水主要集中在主眼墙西偏北象限,受台风风雨影响,湛江地区小时雨强接近200毫米/小时。image.png?x-oss-process=style/w10

沿台风中心经向和纬向降水廓线可以看到多个垂直的雨柱,北侧雨顶高度最高达到12.5千米,降水粒子主要集中在7.5千米以下,粒子直径普遍小于1.7毫米,部分对流旺盛的降水粒子直径接近2毫米,这代表此时台风眼墙附近降水主要由低浓度小粒径雨滴构成,局部强对流区由高浓度大粒子雨滴构成,降水效率高。

新闻多一点

风云三号G星于4月1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它是国际上第三颗主动降水测量卫星,我国首颗低倾角轨道降水测量卫星。正式投入使用后,有利于更好地监测和预报灾害性降水系统。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宋显晖
微信
朋友圈
4月刚发射的“降水星”,给台风做了个CT
中国气象局微博 2023-07-19 13:57

002jiQKGly1hg1z4m3bv9g60jg0dyu1102.gif

“泰利”中心先后于7月17日22时20分前后和7月18日5时45分前后在广东省湛江市南三岛沿海和广西北海两次登陆。我国首颗低倾角轨道降水测量卫星——风云三号G星(降水星)清晰捕捉到此次台风降雨云系的三维立体结构。image.png?x-oss-process=style/w10image.png?x-oss-process=style/w10

从降水测量雷达反演的地面降水率图片中,可清晰看到台风“泰利”第一次登陆前1小时左右的台风降水空间分布情况。通过不同层次降水的三维立体结构展示图,可以发现强降水主要集中在主眼墙西偏北象限,受台风风雨影响,湛江地区小时雨强接近200毫米/小时。image.png?x-oss-process=style/w10

沿台风中心经向和纬向降水廓线可以看到多个垂直的雨柱,北侧雨顶高度最高达到12.5千米,降水粒子主要集中在7.5千米以下,粒子直径普遍小于1.7毫米,部分对流旺盛的降水粒子直径接近2毫米,这代表此时台风眼墙附近降水主要由低浓度小粒径雨滴构成,局部强对流区由高浓度大粒子雨滴构成,降水效率高。

新闻多一点

风云三号G星于4月1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它是国际上第三颗主动降水测量卫星,我国首颗低倾角轨道降水测量卫星。正式投入使用后,有利于更好地监测和预报灾害性降水系统。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宋显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