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的说丨着力推进“双减”关键还在观念扭转

8月2日,记者从香洲区教育局获悉,根据群众举报,该局近日查处3起校外培训机构暑假期间违规开展校外培训的行为。香洲区教育局表示,将持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深入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做到有举报必核查、有违规必查处。(详见《珠江晚报》8月3日02版)

正值暑假,但并非所有的孩子都能如自己希望的那样,度过一个美好的假期,因为他们的暑期生活很可能被各种补习、培训所占据了,即便是在着力推进“双减”,坚决杜绝校外学科类培训的当下,类似情况依然不在少数。究其原因,表面上是培训机构为了利益顶风“作案”,但拨开表象,根儿其实还在不少家长的教育观念上。简单地理解,没有需求,哪来的供给呢?

要正确扭转家长的教育观念,首先要改变以往那种将学习成绩与孩子未来发展挂钩的传统观点。孩子们的成长离不开各类学习,但学习成绩的好坏真就能决定他们的人生吗?正反面的例子随便一搜,都能列出一堆,答案的不确定性充分说明了学习成绩与个人发展并不能挂钩——成绩只不过能代表一时一地的学习能力和状态,怎么可能决定未来的样子?在孩子们的成长中,最关键的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的习惯、掌握的方法、建立的理念和价值观,这些才是影响孩子们最终“长成什么样子”的决定性因素。

可能有家长会说,学习成绩的好坏即便不能决定孩子以后的人生,但至少代表了孩子对于当前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那么,学得不够好,有针对性的进行补习有什么不对呢?这话咋一听没毛病,但是,成绩好坏与补课与否能划等号吗?这根本就不是一回事!这依然是把学习成绩视为评价孩子成长唯一标准的外在表现——校外学科类培训,针对的是应试能力培养,着力的是提前学习。这种为了考试而补课的做法真的是为了孩子吗?恐怕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满足某些家长不可言表的虚荣心,是在转嫁某种自身的缺憾。

当下,中考、高考确实还是以成绩来论英雄,成绩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学校的选择。但是,我们要看到,考试成绩的占比已经在逐年调整,日常学习、德育、美育以及体育等的考核占比正逐渐提升,对于学生素质考核的全面性正不断完善。由此,与其逼着孩子在假期里去上各种补习班,还不如结合他们自身的兴趣,引导孩子们去更好地提升自身兴趣爱好,强化自主学习,带动他们健康发展、全面成长,这才是对孩子真正负责的态度。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贯穿他们人生的漫长过程,成败都需要经历,好坏都是成长的养料。作为家长,可能更应该做的,是相信孩子,是陪伴、支持和鼓励,而不是“我是为你好”式的强迫性给予,更不是“人家都在学,你也得跟上”式的各种“内卷”!

文字:李勇智 编辑:王芳 王朝辉 责任编辑:张燕红
媒的说丨着力推进“双减”关键还在观念扭转

8月2日,记者从香洲区教育局获悉,根据群众举报,该局近日查处3起校外培训机构暑假期间违规开展校外培训的行为。香洲区教育局表示,将持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深入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做到有举报必核查、有违规必查处。(详见《珠江晚报》8月3日02版)

正值暑假,但并非所有的孩子都能如自己希望的那样,度过一个美好的假期,因为他们的暑期生活很可能被各种补习、培训所占据了,即便是在着力推进“双减”,坚决杜绝校外学科类培训的当下,类似情况依然不在少数。究其原因,表面上是培训机构为了利益顶风“作案”,但拨开表象,根儿其实还在不少家长的教育观念上。简单地理解,没有需求,哪来的供给呢?

要正确扭转家长的教育观念,首先要改变以往那种将学习成绩与孩子未来发展挂钩的传统观点。孩子们的成长离不开各类学习,但学习成绩的好坏真就能决定他们的人生吗?正反面的例子随便一搜,都能列出一堆,答案的不确定性充分说明了学习成绩与个人发展并不能挂钩——成绩只不过能代表一时一地的学习能力和状态,怎么可能决定未来的样子?在孩子们的成长中,最关键的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的习惯、掌握的方法、建立的理念和价值观,这些才是影响孩子们最终“长成什么样子”的决定性因素。

可能有家长会说,学习成绩的好坏即便不能决定孩子以后的人生,但至少代表了孩子对于当前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那么,学得不够好,有针对性的进行补习有什么不对呢?这话咋一听没毛病,但是,成绩好坏与补课与否能划等号吗?这根本就不是一回事!这依然是把学习成绩视为评价孩子成长唯一标准的外在表现——校外学科类培训,针对的是应试能力培养,着力的是提前学习。这种为了考试而补课的做法真的是为了孩子吗?恐怕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满足某些家长不可言表的虚荣心,是在转嫁某种自身的缺憾。

当下,中考、高考确实还是以成绩来论英雄,成绩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学校的选择。但是,我们要看到,考试成绩的占比已经在逐年调整,日常学习、德育、美育以及体育等的考核占比正逐渐提升,对于学生素质考核的全面性正不断完善。由此,与其逼着孩子在假期里去上各种补习班,还不如结合他们自身的兴趣,引导孩子们去更好地提升自身兴趣爱好,强化自主学习,带动他们健康发展、全面成长,这才是对孩子真正负责的态度。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贯穿他们人生的漫长过程,成败都需要经历,好坏都是成长的养料。作为家长,可能更应该做的,是相信孩子,是陪伴、支持和鼓励,而不是“我是为你好”式的强迫性给予,更不是“人家都在学,你也得跟上”式的各种“内卷”!

文字:李勇智 编辑:王芳 王朝辉 责任编辑:张燕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