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面孔|守护非遗文化,从泥土里烧出“星辰大海”

【人物印象】走进禅心窑,果木的香气扑面而来,那是金湾本地的龙眼木、荔枝木、相思木在柴烧窑里促成陶泥发生化学反应的味道。自从2010年在珠海金湾建立禅心窑,孙先军已经与这样的香味作伴十余年,烧制出了无数具有金湾本地特色的陶艺作品。他在作品中使用的深海贝壳,经过窑变,常常成为如星辰大海般的图案。2023年,他成功推动金湾柴烧陶进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孙先军小的时候,就常常跟着在砖瓦陶盆陶缸厂工作的爷爷和父亲身后,在他看来,年少时的耳濡目染对于自己的成长有着极大影响。“有些人看柴烧陶作品,觉得它高不可攀,但以我的经历看,只要有兴趣,愿意花时间,就可以自己做。”孙先军说。在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实践中,柴烧陶已经成为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早晨起来,孙先军会先给自己蒸几个馒头,再去看看窑炉的情况,适当加柴,等待的时候就用自己烧制的茶具泡一壶茶。到点了,就开窑,迎接每一次窑变带来的惊喜。

孙先军在窑炉查看。

与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瓷器很不一样,金湾柴烧陶作品没有光滑的釉面,没有工巧的均匀和对称,而是更讲究自然天成和粗犷原始之美。在个别茶具上,还可以看到与粗糙表面形成鲜明对比的精致的星空或流水釉面图案——就是这种看似“漫不经心”制作而成的作品,却往往需要柴烧匠人多年的经验积累。

“一直以来,我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创新,因为人类从几千年前就会做陶器了,我们必须问自己——现代人需要什么样的陶器?”孙先军说。而在他看来,问题的答案就在脚下的土地里。“金湾柴烧陶用的泥料和薪柴都十分具有本地特色,这也是让我们的陶器与众不同的主要原因。”他说。

孙先军的陶艺作品。

孙先军以珠海金湾本地的山泥、塘泥、佛山陶泥为基底,加入金湾色彩斑斓的深海贝壳,其自然的落灰釉在近1300度高温的煅烧下产生自然窑变,变化出宛若宇宙星河般绚烂的效果,在显微镜下,还可以看到一朵朵五彩结晶花,就像是有一只“无形的手”,在窑炉里悄悄给陶器画上了画。

孙先军与待烧制的陶艺作品。

在薪柴的选择上,孙先军用珠海金湾本地的龙眼木、荔枝木、相思木等木材,烧窑前中后期使用不同尺寸的木柴。用含有果木香气的木柴烧出的茶器具遇热水后,可以自然释放出封存的香气。

一个月前,禅心窑又传来一个好消息,金湾柴烧陶第一次烧制出了天青色和柚子色。孙先军把过去在海边捡回来的漂浮木晾干当做薪柴,开窑时就为眼前全新的色彩所惊艳,天青色由深到浅,加上自然形成的纹路,像常春藤爬满了陶器。

“这些漂浮木大多数是台风之后捡回来的,当时环卫工人还很高兴,觉得有人来帮忙收垃圾了。”孙先军笑着说,“这其实也是柴烧陶对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尝试吧,在别人眼中是垃圾的漂浮木,却可以用来进行艺术创作。”

待烧制的陶艺作品。
待烧制的陶艺作品。

“当然,创新不是异想天开就行了,一开始我自己做的茶壶,连盖子都打不开。后来买别人的作品来研究,到处拜师学习,自己反复实验,才有了今天比较成熟的金湾柴烧陶。”孙先军一直保留着这个做坏了的茶壶,时刻提醒自己,在创新传承的过程中不能闭门造车。

一门手艺,可以在一个人的手里得到创新,又如何让它继续在更多人的手中“活”下去呢?

小朋友在孙先军禅心窑体验陶艺制作乐趣。

孙先军认为,“要让这门技艺继续传承下去,就需要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兴趣,让更多人爱上柴烧陶。”为此,他和金湾区文化馆、三灶镇一起,开设陶艺公益课,每周都带领当地中小学生走进陶泥的艺术世界。

“前几天有一个孩子来上课,他说,孙老师我想做一个超人,你可以教教我吗?我的心瞬间就被‘萌化’了。”谈到课堂上遇到的孩子们,孙先军总是很高兴,而孩子们的奇思妙想也常常让他感到惊叹,“孩子们的作品里是有故事的,这个小人在做什么,在说什么,他都用陶泥按照自己的想法捏出来。”

“说不定未来,这里的某个孩子就成为了金湾柴烧陶的传承人。”孙先军说。

文字:金璐 图片:张洲 编辑:刘辉 唐祺珍 责任编辑:丹梅
今日面孔|守护非遗文化,从泥土里烧出“星辰大海”

【人物印象】走进禅心窑,果木的香气扑面而来,那是金湾本地的龙眼木、荔枝木、相思木在柴烧窑里促成陶泥发生化学反应的味道。自从2010年在珠海金湾建立禅心窑,孙先军已经与这样的香味作伴十余年,烧制出了无数具有金湾本地特色的陶艺作品。他在作品中使用的深海贝壳,经过窑变,常常成为如星辰大海般的图案。2023年,他成功推动金湾柴烧陶进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孙先军小的时候,就常常跟着在砖瓦陶盆陶缸厂工作的爷爷和父亲身后,在他看来,年少时的耳濡目染对于自己的成长有着极大影响。“有些人看柴烧陶作品,觉得它高不可攀,但以我的经历看,只要有兴趣,愿意花时间,就可以自己做。”孙先军说。在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实践中,柴烧陶已经成为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早晨起来,孙先军会先给自己蒸几个馒头,再去看看窑炉的情况,适当加柴,等待的时候就用自己烧制的茶具泡一壶茶。到点了,就开窑,迎接每一次窑变带来的惊喜。

孙先军在窑炉查看。

与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瓷器很不一样,金湾柴烧陶作品没有光滑的釉面,没有工巧的均匀和对称,而是更讲究自然天成和粗犷原始之美。在个别茶具上,还可以看到与粗糙表面形成鲜明对比的精致的星空或流水釉面图案——就是这种看似“漫不经心”制作而成的作品,却往往需要柴烧匠人多年的经验积累。

“一直以来,我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创新,因为人类从几千年前就会做陶器了,我们必须问自己——现代人需要什么样的陶器?”孙先军说。而在他看来,问题的答案就在脚下的土地里。“金湾柴烧陶用的泥料和薪柴都十分具有本地特色,这也是让我们的陶器与众不同的主要原因。”他说。

孙先军的陶艺作品。

孙先军以珠海金湾本地的山泥、塘泥、佛山陶泥为基底,加入金湾色彩斑斓的深海贝壳,其自然的落灰釉在近1300度高温的煅烧下产生自然窑变,变化出宛若宇宙星河般绚烂的效果,在显微镜下,还可以看到一朵朵五彩结晶花,就像是有一只“无形的手”,在窑炉里悄悄给陶器画上了画。

孙先军与待烧制的陶艺作品。

在薪柴的选择上,孙先军用珠海金湾本地的龙眼木、荔枝木、相思木等木材,烧窑前中后期使用不同尺寸的木柴。用含有果木香气的木柴烧出的茶器具遇热水后,可以自然释放出封存的香气。

一个月前,禅心窑又传来一个好消息,金湾柴烧陶第一次烧制出了天青色和柚子色。孙先军把过去在海边捡回来的漂浮木晾干当做薪柴,开窑时就为眼前全新的色彩所惊艳,天青色由深到浅,加上自然形成的纹路,像常春藤爬满了陶器。

“这些漂浮木大多数是台风之后捡回来的,当时环卫工人还很高兴,觉得有人来帮忙收垃圾了。”孙先军笑着说,“这其实也是柴烧陶对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尝试吧,在别人眼中是垃圾的漂浮木,却可以用来进行艺术创作。”

待烧制的陶艺作品。
待烧制的陶艺作品。

“当然,创新不是异想天开就行了,一开始我自己做的茶壶,连盖子都打不开。后来买别人的作品来研究,到处拜师学习,自己反复实验,才有了今天比较成熟的金湾柴烧陶。”孙先军一直保留着这个做坏了的茶壶,时刻提醒自己,在创新传承的过程中不能闭门造车。

一门手艺,可以在一个人的手里得到创新,又如何让它继续在更多人的手中“活”下去呢?

小朋友在孙先军禅心窑体验陶艺制作乐趣。

孙先军认为,“要让这门技艺继续传承下去,就需要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兴趣,让更多人爱上柴烧陶。”为此,他和金湾区文化馆、三灶镇一起,开设陶艺公益课,每周都带领当地中小学生走进陶泥的艺术世界。

“前几天有一个孩子来上课,他说,孙老师我想做一个超人,你可以教教我吗?我的心瞬间就被‘萌化’了。”谈到课堂上遇到的孩子们,孙先军总是很高兴,而孩子们的奇思妙想也常常让他感到惊叹,“孩子们的作品里是有故事的,这个小人在做什么,在说什么,他都用陶泥按照自己的想法捏出来。”

“说不定未来,这里的某个孩子就成为了金湾柴烧陶的传承人。”孙先军说。

文字:金璐 图片:张洲 编辑:刘辉 唐祺珍 责任编辑: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