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面孔 | 林举到:海岛“拓荒牛”,边境“守门人”

【人物印象】林举到是珠海边检总站湾仔边检站执勤三队三级高级警长,也是单位民警们口中亲切的“到叔”。从警四十余载,到叔开过荒山,守过海岛,战过台风,多次面对生死考验,见证了每一条珠澳跨境客运航线的通航。到叔的专业与敬业为他赢得了许多嘉奖与声名,他仍谦逊依旧,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岗位上。如今,到叔退休在即,他的故事将由他守护的这片山海继续讲述下去。

周末的桂山岛,码头一片繁忙。自今年7月15日珠海桂山岛往返澳门氹仔海上客运航线开通以来,岛上接待澳门游客的数量持续攀升,整座小岛也充满了夏日的活力。

“你看岛上现在多热闹,我退休前的心愿,没想到真的实现了。”湾仔边检站执勤三队三级高级警长林举到“到叔”指着人来人往的码头和街道,向记者说道。阳光洒在他黝黑的笑脸上,晒出道道岁月的沟壑。

到叔的心愿,就是有朝一日在桂山岛的万山港口岸为登岛的港澳同胞乃至国际游客提供通关服务。从1982年首次踏足桂山岛,来到祖国的边境线上,到叔从警四十余年来见证了珠海与澳门每一条海上跨境客运航线的通航。

如今,退休在即的到叔再次回到了“一切开始的地方”。看着这片熟悉的山和海,曾经的峥嵘岁月重新浮现在他眼前……

桂山岛的“拓荒牛”

1982年11月4日,年仅19岁的到叔参军入伍,在海警部队服役,这是他第一次穿上梦寐以求的军装。“参军报国,无上光荣。当兵,是我从小的梦想。”到叔说,那时没有人不向往部队里的军旅生活。

1985年,浙江宁波的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水面船艇学校(今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海警学院)正式开始招生,到叔因工作表现突出获准远赴浙江进修提干,成为该校培养的第一批专业人才。毕业后,到叔被分配到桂山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从此开启了一路与山海为伴的职业生涯。

“当时桂山边检站刚刚成立,条件十分艰苦,只有三五间平房,设施简陋,交通也不方便。我们就在岛上劳动搞建设,一干就是好几年。”到叔回忆,刚刚登上桂山岛时,站里的电力供应全靠柴油发电机发电,甚至连战士们每天所需的食物和淡水,都需要靠船从市区运送过来。说桂山岛营区是他们这群人“一锄头、一铁锹”开荒开出来的,一点也不为过。

到叔检查船舶停放工作

彼时正值偷渡犯罪猖獗,到叔和战友们驻守桂山岛片区海域,打击偷渡犯罪分子,守卫着祖国的“海上大门”。

根据到叔的描述,海上执法巡查的工作条件比岛上更加艰苦。八十年代的执法艇上没有冰箱也没有空调,到叔和战友十几个人挤在逼仄的船舱里,持续忍受十余天的闷热和汗水。遇上风高浪大时,执法艇就像大海里的浮萍,在海浪上颠簸得厉害,水性再好的到叔也会忍不住晕船“狂吐一地”。

“白天执法巡查、劳动建设,晚上躺在甲板上看星星。”就这样,到叔和战友们在岛上守了整整四年,也建设了整整四年。回望往事,苦尽甘来。桂山岛营区的一砖一瓦,都是那段艰苦岁月的见证者,宛若世外桃源的桂山岛也从此多了一批战士们的坚实守护。

珠澳客运航线的“见证人”

1984年8月,珠海湾仔口岸正式开通直航澳门的轮渡,成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珠澳1号、2号、3号”等3艘渡轮从那时候起,就接送着珠澳两岸的出入境旅客,直至2015年才光荣“退役”。

“通航的时候,我刚到湾仔的海警三大队(当年与边检站同属广东边防总队)工作。当时每天只有上下午各一班船,但澳门居民都很高兴,以前他们想到珠海只能从拱北口岸过关。”到叔说,这3艘载客量约为50人的小小渡轮,让珠澳两地的时空距离更近了。直到现在,仍有许多居住在珠海的澳门学童和劳工,每天都要经过湾仔口岸往返两地。

到叔开船巡逻

有趣的是,到叔曾经还是闻名濠江两岸的“护花使者”。湾仔素有“鲜花之乡”的美誉,在湾仔口岸刚刚启用时,当地的花农常常乘船将鲜花销往澳门。到叔每天早上6点都会准时地开着执法艇,一路护送花农安全过关。直至2016年1月17日,运行30余年的湾仔口岸暂时关停,到叔“护花”的使命才告一段落。

2020年,湾仔口岸经历四年的建设与优化,重新恢复通关通航。口岸每日通关时长从原来的8时至16时30分,延长为7时至22时,预设通关能力由原来的每天600人次增至5万人次。在濠江两岸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到叔是建设者,也是见证人。小小的口岸,连接着珠澳两地的情真意切和血脉相融。

2020年3月,第二条珠澳跨境海上客运航线——珠海九洲港往返澳门氹仔航线正式开通。“这条航线属于商务旅游航线,航程约25分钟。因客流不足,航线于2021年8月7日停航。”提起这条客运航线,到叔惋惜道:“都是疫情惹的祸。”

到叔检修机舱

随着今年珠海桂山岛至澳门氹仔海上客运航线的正式通航,澳门终于有了首条直航内地海岛的客运航线。“这是我当年在桂山岛执勤时想都不敢想的事,也是我这些年的心愿。”到叔说,1998年4月,桂山岛就有了万山港口岸,并曾经先后开了两次香港航班,但由于旅游配套设施不到位,游客较少,都不得已停航了。

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旅游资源的开发,以桂山岛为代表的万山群岛已经成为风景迷人、服务周到的“度假圣地”,还于今年6月获评全国首批“和美海岛”。“我们十分期待越来越多的港澳乃至外国游客登岛旅游。”到叔乐呵呵地说,脸上绽放着光彩。

到叔检查消防设施

台风中的“逆行者”

到叔在湾仔边检站的32年间,站里经历了10任站长,营区换了一处又一处,执勤点开了一茬又一茬,民警更是换了一拨又一拨,但到叔还是那个坚守在濠江畔、与心爱的船艇和码头不离不弃的到叔,“铁打的‘到叔’流水的兵”已经成为湾仔边检站的一句趣谈。

为什么一直坚守湾仔?到叔说,因为放不下、离不开,因为他早已把湾仔边检站当作了第二个家。

1992年7月,到叔刚刚调入湾仔边检站工作两年,就遭遇了强力台风。狂风肆虐,暴雨如注,不断上涨的海水倒灌进到叔家中,他的妻子也正处于预产期,需要家人看护。而此时的到叔就在两公里开外的湾仔边检站码头,和战友们一同驾驶着船艇逆风顶浪,减少风浪对船艇的冲击与破坏,在站里一守就是好几天。

数十年来,到叔先后“迎战”了“黑格比”“天鸽”“山竹”等强台风,屡战屡胜。个人二等功1次,集体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2次,优秀党务工作者4次,优秀共产党员2次、珠海边检总站“五一”先进工作者……数不清的荣誉背后,是到叔在岗位上数十年如一日的全力以赴,也是他用一次次行动书写的责任与担当。

到叔把自己全部的青春和激情都奉献给了边防事业,守卫着国家领土安全。他自己对这份旷日持久的坚持却不以为意,“我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

今年10月,到叔就将圆满卸任,迎接闲适的退休生活。但望着熟悉的码头、口岸,和可爱的战友、船艇,他心中满是不舍。“珍惜在站里的每一天,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以后常回家来看看!”到叔如此说道。

文字:李美琪 实习生 叶曈曈 图片:陈佳哲 编辑:王朝辉 黄青芳 责任编辑:孙宁
新闻卡片
微信
朋友圈
今日面孔 | 林举到:海岛“拓荒牛”,边境“守门人”

【人物印象】林举到是珠海边检总站湾仔边检站执勤三队三级高级警长,也是单位民警们口中亲切的“到叔”。从警四十余载,到叔开过荒山,守过海岛,战过台风,多次面对生死考验,见证了每一条珠澳跨境客运航线的通航。到叔的专业与敬业为他赢得了许多嘉奖与声名,他仍谦逊依旧,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岗位上。如今,到叔退休在即,他的故事将由他守护的这片山海继续讲述下去。

周末的桂山岛,码头一片繁忙。自今年7月15日珠海桂山岛往返澳门氹仔海上客运航线开通以来,岛上接待澳门游客的数量持续攀升,整座小岛也充满了夏日的活力。

“你看岛上现在多热闹,我退休前的心愿,没想到真的实现了。”湾仔边检站执勤三队三级高级警长林举到“到叔”指着人来人往的码头和街道,向记者说道。阳光洒在他黝黑的笑脸上,晒出道道岁月的沟壑。

到叔的心愿,就是有朝一日在桂山岛的万山港口岸为登岛的港澳同胞乃至国际游客提供通关服务。从1982年首次踏足桂山岛,来到祖国的边境线上,到叔从警四十余年来见证了珠海与澳门每一条海上跨境客运航线的通航。

如今,退休在即的到叔再次回到了“一切开始的地方”。看着这片熟悉的山和海,曾经的峥嵘岁月重新浮现在他眼前……

桂山岛的“拓荒牛”

1982年11月4日,年仅19岁的到叔参军入伍,在海警部队服役,这是他第一次穿上梦寐以求的军装。“参军报国,无上光荣。当兵,是我从小的梦想。”到叔说,那时没有人不向往部队里的军旅生活。

1985年,浙江宁波的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水面船艇学校(今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海警学院)正式开始招生,到叔因工作表现突出获准远赴浙江进修提干,成为该校培养的第一批专业人才。毕业后,到叔被分配到桂山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从此开启了一路与山海为伴的职业生涯。

“当时桂山边检站刚刚成立,条件十分艰苦,只有三五间平房,设施简陋,交通也不方便。我们就在岛上劳动搞建设,一干就是好几年。”到叔回忆,刚刚登上桂山岛时,站里的电力供应全靠柴油发电机发电,甚至连战士们每天所需的食物和淡水,都需要靠船从市区运送过来。说桂山岛营区是他们这群人“一锄头、一铁锹”开荒开出来的,一点也不为过。

到叔检查船舶停放工作

彼时正值偷渡犯罪猖獗,到叔和战友们驻守桂山岛片区海域,打击偷渡犯罪分子,守卫着祖国的“海上大门”。

根据到叔的描述,海上执法巡查的工作条件比岛上更加艰苦。八十年代的执法艇上没有冰箱也没有空调,到叔和战友十几个人挤在逼仄的船舱里,持续忍受十余天的闷热和汗水。遇上风高浪大时,执法艇就像大海里的浮萍,在海浪上颠簸得厉害,水性再好的到叔也会忍不住晕船“狂吐一地”。

“白天执法巡查、劳动建设,晚上躺在甲板上看星星。”就这样,到叔和战友们在岛上守了整整四年,也建设了整整四年。回望往事,苦尽甘来。桂山岛营区的一砖一瓦,都是那段艰苦岁月的见证者,宛若世外桃源的桂山岛也从此多了一批战士们的坚实守护。

珠澳客运航线的“见证人”

1984年8月,珠海湾仔口岸正式开通直航澳门的轮渡,成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珠澳1号、2号、3号”等3艘渡轮从那时候起,就接送着珠澳两岸的出入境旅客,直至2015年才光荣“退役”。

“通航的时候,我刚到湾仔的海警三大队(当年与边检站同属广东边防总队)工作。当时每天只有上下午各一班船,但澳门居民都很高兴,以前他们想到珠海只能从拱北口岸过关。”到叔说,这3艘载客量约为50人的小小渡轮,让珠澳两地的时空距离更近了。直到现在,仍有许多居住在珠海的澳门学童和劳工,每天都要经过湾仔口岸往返两地。

到叔开船巡逻

有趣的是,到叔曾经还是闻名濠江两岸的“护花使者”。湾仔素有“鲜花之乡”的美誉,在湾仔口岸刚刚启用时,当地的花农常常乘船将鲜花销往澳门。到叔每天早上6点都会准时地开着执法艇,一路护送花农安全过关。直至2016年1月17日,运行30余年的湾仔口岸暂时关停,到叔“护花”的使命才告一段落。

2020年,湾仔口岸经历四年的建设与优化,重新恢复通关通航。口岸每日通关时长从原来的8时至16时30分,延长为7时至22时,预设通关能力由原来的每天600人次增至5万人次。在濠江两岸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到叔是建设者,也是见证人。小小的口岸,连接着珠澳两地的情真意切和血脉相融。

2020年3月,第二条珠澳跨境海上客运航线——珠海九洲港往返澳门氹仔航线正式开通。“这条航线属于商务旅游航线,航程约25分钟。因客流不足,航线于2021年8月7日停航。”提起这条客运航线,到叔惋惜道:“都是疫情惹的祸。”

到叔检修机舱

随着今年珠海桂山岛至澳门氹仔海上客运航线的正式通航,澳门终于有了首条直航内地海岛的客运航线。“这是我当年在桂山岛执勤时想都不敢想的事,也是我这些年的心愿。”到叔说,1998年4月,桂山岛就有了万山港口岸,并曾经先后开了两次香港航班,但由于旅游配套设施不到位,游客较少,都不得已停航了。

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旅游资源的开发,以桂山岛为代表的万山群岛已经成为风景迷人、服务周到的“度假圣地”,还于今年6月获评全国首批“和美海岛”。“我们十分期待越来越多的港澳乃至外国游客登岛旅游。”到叔乐呵呵地说,脸上绽放着光彩。

到叔检查消防设施

台风中的“逆行者”

到叔在湾仔边检站的32年间,站里经历了10任站长,营区换了一处又一处,执勤点开了一茬又一茬,民警更是换了一拨又一拨,但到叔还是那个坚守在濠江畔、与心爱的船艇和码头不离不弃的到叔,“铁打的‘到叔’流水的兵”已经成为湾仔边检站的一句趣谈。

为什么一直坚守湾仔?到叔说,因为放不下、离不开,因为他早已把湾仔边检站当作了第二个家。

1992年7月,到叔刚刚调入湾仔边检站工作两年,就遭遇了强力台风。狂风肆虐,暴雨如注,不断上涨的海水倒灌进到叔家中,他的妻子也正处于预产期,需要家人看护。而此时的到叔就在两公里开外的湾仔边检站码头,和战友们一同驾驶着船艇逆风顶浪,减少风浪对船艇的冲击与破坏,在站里一守就是好几天。

数十年来,到叔先后“迎战”了“黑格比”“天鸽”“山竹”等强台风,屡战屡胜。个人二等功1次,集体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2次,优秀党务工作者4次,优秀共产党员2次、珠海边检总站“五一”先进工作者……数不清的荣誉背后,是到叔在岗位上数十年如一日的全力以赴,也是他用一次次行动书写的责任与担当。

到叔把自己全部的青春和激情都奉献给了边防事业,守卫着国家领土安全。他自己对这份旷日持久的坚持却不以为意,“我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

今年10月,到叔就将圆满卸任,迎接闲适的退休生活。但望着熟悉的码头、口岸,和可爱的战友、船艇,他心中满是不舍。“珍惜在站里的每一天,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以后常回家来看看!”到叔如此说道。

文字:李美琪 实习生 叶曈曈 图片:陈佳哲 编辑:王朝辉 黄青芳 责任编辑:孙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