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监测系统为港珠澳大桥保驾护航!“国之重器”再次经受强台风考验

9月2日15时30分,成功抵御强台风“苏拉”袭击的港珠澳大桥全面恢复通行。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副局长段国钦表示:“大桥能迅速恢复通行,除了台风渐远和大桥建设质量可靠外,还得益于运营期间的智能维护和智能系统的实时监测、预警和诊断。”

2日上午10点30分,港珠澳大桥管理局路政人员深入大桥现场巡查。(大桥局供图)

1日21时许,港珠澳大桥主桥近30公里长的桥面上,1280盏绵延的路灯宛如一串美丽的珠链映亮伶仃洋上的夜空。此时,“苏拉”势如奔雷直扑珠海东部海域,最终于2日3时30分以强台风级在距离港珠澳大桥约50公里处的珠海市金湾区沿海登陆。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党委副书记韦东庆说:“当晚,港珠澳大桥进入12级风圈影响范围,现场监测到最大阵风14级,大桥实时监测预警系统没有发出预警提示,证明大桥是安全的。

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港珠澳大桥是粤港澳三地通力合作、共同建设的“国之重器”。在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港珠澳大桥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要用好管好大桥,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港珠澳大桥(资料图) 李建束 摄

如今,在“澳车北上”“港车北上”政策助力下,港澳加速融入大湾区,港珠澳大桥正成为大湾区经贸新通道。

“运行近5年的港珠澳大桥,其机电设备会不会出现疲劳性损坏?”段国钦告诉记者,台风过后,2日10时许,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组织养护、安全、路政工作人员上桥,全面开展巡查并对主桥安全进行评估。

“从大桥收费站到东人工岛,刚刚经历过狂风暴雨的大桥,路面光洁,路灯挺立,交通提示牌完好。”在段国钦巡查时,记者在港珠澳大桥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一边与他连线通话,一边通过大桥监控系统查看桥面情况。

港珠澳大桥自2018年9月经受强台风“山竹”考验后,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用好管好大桥”嘱托,积极运用5G、大数据、实时在线监测和评估预警系统等智能化运维手段,按技术规范开展大桥养护工作,确保检测全面、诊断精准,科学维护大桥健康。

“大桥有了健康的体魄,才能经受住自然灾害的考验。”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景强说,这次“苏拉”掠过时,港珠澳大桥录得最大阵风14级,与港珠澳大桥设计的基准抗风能力16级以上的超强台风相比,“大桥不怕‘苏拉’”。

2日10时50分,在巡查得知桥面和隧道无异常后,结合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给出的分析评估结果:大桥机电系统和桥、岛、隧结构未受影响,全桥主体结构及交通工程附属设施完好无损。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应急指挥中心果断作出判断:主桥完全具备恢复通行条件。随后上报港珠澳大桥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港珠澳三地有关部门召开视频协商会议 陈新年 摄

2日12时15分,港珠澳三地有关部门召开视频协商会议,综合考虑当时各地天气等情况,最终确定港珠澳大桥于当日15时30分恢复通行。

图片:陈新年 李建束 部分图片由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提供
文字:陈新年 孙宁 编辑:周晓晴 责任编辑:孟鑫
智能监测系统为港珠澳大桥保驾护航!“国之重器”再次经受强台风考验
珠海特区报 2023-09-03 07:51

9月2日15时30分,成功抵御强台风“苏拉”袭击的港珠澳大桥全面恢复通行。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副局长段国钦表示:“大桥能迅速恢复通行,除了台风渐远和大桥建设质量可靠外,还得益于运营期间的智能维护和智能系统的实时监测、预警和诊断。”

2日上午10点30分,港珠澳大桥管理局路政人员深入大桥现场巡查。(大桥局供图)

1日21时许,港珠澳大桥主桥近30公里长的桥面上,1280盏绵延的路灯宛如一串美丽的珠链映亮伶仃洋上的夜空。此时,“苏拉”势如奔雷直扑珠海东部海域,最终于2日3时30分以强台风级在距离港珠澳大桥约50公里处的珠海市金湾区沿海登陆。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党委副书记韦东庆说:“当晚,港珠澳大桥进入12级风圈影响范围,现场监测到最大阵风14级,大桥实时监测预警系统没有发出预警提示,证明大桥是安全的。

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港珠澳大桥是粤港澳三地通力合作、共同建设的“国之重器”。在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港珠澳大桥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要用好管好大桥,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港珠澳大桥(资料图) 李建束 摄

如今,在“澳车北上”“港车北上”政策助力下,港澳加速融入大湾区,港珠澳大桥正成为大湾区经贸新通道。

“运行近5年的港珠澳大桥,其机电设备会不会出现疲劳性损坏?”段国钦告诉记者,台风过后,2日10时许,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组织养护、安全、路政工作人员上桥,全面开展巡查并对主桥安全进行评估。

“从大桥收费站到东人工岛,刚刚经历过狂风暴雨的大桥,路面光洁,路灯挺立,交通提示牌完好。”在段国钦巡查时,记者在港珠澳大桥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一边与他连线通话,一边通过大桥监控系统查看桥面情况。

港珠澳大桥自2018年9月经受强台风“山竹”考验后,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用好管好大桥”嘱托,积极运用5G、大数据、实时在线监测和评估预警系统等智能化运维手段,按技术规范开展大桥养护工作,确保检测全面、诊断精准,科学维护大桥健康。

“大桥有了健康的体魄,才能经受住自然灾害的考验。”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景强说,这次“苏拉”掠过时,港珠澳大桥录得最大阵风14级,与港珠澳大桥设计的基准抗风能力16级以上的超强台风相比,“大桥不怕‘苏拉’”。

2日10时50分,在巡查得知桥面和隧道无异常后,结合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给出的分析评估结果:大桥机电系统和桥、岛、隧结构未受影响,全桥主体结构及交通工程附属设施完好无损。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应急指挥中心果断作出判断:主桥完全具备恢复通行条件。随后上报港珠澳大桥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港珠澳三地有关部门召开视频协商会议 陈新年 摄

2日12时15分,港珠澳三地有关部门召开视频协商会议,综合考虑当时各地天气等情况,最终确定港珠澳大桥于当日15时30分恢复通行。

图片:陈新年 李建束 部分图片由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提供
文字:陈新年 孙宁 编辑:周晓晴 责任编辑:孟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