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澳门“1+4”适度多元发展策略,横琴“四新”产业蓬勃发展

澳门特区政府11月1日正式公布《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规划(2024—2028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澳门特别行政区首个全面系统的产业发展规划,是澳门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做好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这道“必做题”的重大纲领性文件。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李建束 摄

根据《规划》,澳门特别行政区提出“1+4”适度多元发展策略,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其中,“1”是指按照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目标要求,促进综合旅游休闲多元发展,做优做精做强综合旅游休闲业;“4”指的是持续推动中医药大健康、现代金融、高新技术、会展商贸及文化体育等四大重点产业板块发展,着力构建符合澳门实际且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

记者梳理发现,《规划》对接国家“十四五”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二五”规划,以“1+4”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策略为依据,对各产业未来五年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

根据《规划》,2024至2028年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主要预期性目标为非博彩业增加值比重占60%左右,博彩业在澳门产业结构中的整体占比将进一步降低。具体而言,《规划》提出澳门特区政府将在未来五年内大幅增加对科创研发的投入,累计不少于50亿(澳门元),以及继续扩大澳门高等院校学生规模,同时增加与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现代金融业、高新技术产业、商贸及文化体育产业相关的高等教育课程等具体目标与措施。

《规划》指出,由于基础薄弱、疫情冲击,以及客观条件限制,澳门的产业多元发展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和不足。中医药产业规模尚未形成,大健康产业还在起步阶段,金融业还是以传统业态为主,科技产业企业体量较小,创新动能、产学研机制及制度有待加强,会展商贸及文化体育产业还存在市场、空间、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问题。

《规划》提到,从澳门自身发展看,一方面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实现长期繁荣稳定;另一方面要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发挥作用,因此“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不是选择题,是必做题。”

为此,澳门特别行政区将根据《规划》提出的措施,引导社会投资方向及居民发展方向,从政策、人力、财力等方面多管齐下,聚力攻坚,积极促进发展新的产业,巩固和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增强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效应,切实增强澳门经济发展动能和综合实力。

横琴“四新”产业蓬勃发展

合作区自挂牌成立以来,紧紧围绕《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赋予合作区的战略定位,大力发展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文旅会展商贸以及现代金融产业的四大新产业,与澳门“1+4”适度多元发展策略高度协同。

粤澳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

在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领域,创新要素加速聚集。目前,合作区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82家,其中澳资企业16家;国家及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1家,其中澳资企业4家。合作区已建成多个产业园区,吸引更多科技企业入驻发展。随着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产学研示范基地以及四个澳门国家重点实验室分部落户合作区,“澳门研发+横琴转化”链条日趋完善,促使琴澳更多科研成果加快落地转化。今年以来,琴澳还通过合办国际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导入更多优质科创资源。

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

合作区积极探索“澳门注册+横琴生产”等发展模式,为澳门中医药大健康企业解决产业工业场地不足的现况提供了新路径。目前,合作区能够为澳门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包括协助澳门企业进行产品开发和技术升级、提升“澳门监造”“澳门监制”“澳门设计”标志的影响力等,实现从落地进驻到产业化阶段全覆盖。

聚焦琴澳文旅会展产业方向,合作区在会展项目、会展企业、会展人才、会展发展基础等方面与澳门会展产业形成优势互补、资源互通的融合发展格局,共同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展会平台。在“一会展两地”、会展人员培训、会展协作机制衔接、联合举办会展推介活动等方面,琴澳共同携手的“默契度”越来越高。未来,合作区将继续联合澳门到海外推广“一会两地”模式,帮助更多会展项目落户。

合作区大力推动文旅产业与澳门协同创新,在旅游产品开发、执业培训等多个领域取得积极进展,有力支持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建设。近年,琴澳两地旅游业界共同发布首批“琴澳联合旅游产品”,重点整合两地旅游资源,推动“一程多站”旅游产品走向国内国际市场。目前已有773名港澳旅游从业人员可在合作区实际执业。未来,合作区还将通过举办各项大型文体赛事活动,进一步深化两地在体育、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多元融合发展。

合作区围绕澳门所需,不断拓展两地金融协同创新发展空间,一批“区域独有”、彰显“创新突破”的多项创新举措纷纷落地。今年10月,澳门金琴国际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在澳门正式开业,琴澳融资租赁企业将携手探索跨境租赁模式,助力澳门融资租赁产业发展。聚焦民生互联互通,粤澳跨境数据验证平台不断拓展功能,陆续上线个人资产、企业资产和核数证明验证场景,琴澳居民办理跨境资信业务愈加便利。

截至2023年9月底,合作区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达19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合作区多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以投带引”,为横琴引入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及集成电路领域等项目,“金融活水”有效助力产业发展。

加快构建琴澳联动发展新格局

《规划》第七章专门提到,要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与澳门联动发展提供保障。其中指出,要更好发挥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体制优势,积极探索和推动澳琴两地的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与粤方共同研究并推动制定适用于合作区的各项法律法规,为合作区与澳门产业联动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同时,在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推动创新要素明显集聚、促进各类要素跨境流动高效便捷、进一步提升澳琴一体化发展水平,以及联合招商、跨境基建互联、宣传推广等方面加强协作,落实澳琴产业联动发展的重点项目,实现互惠共赢、成果共享。

当前,合作区发展势头正盛,政策红利正足,“四新”产业蓬勃发展,琴澳携手招商引资成效日益彰显,琴澳联动发展新格局正加速形成。

为配合澳门特别行政区“1+4”适度多元发展策略,琴澳携手出海招商引资已成新常态,今年以来,琴澳双方已先后组团前往东南亚、葡萄牙、西班牙等地,推广琴澳融合发展新机遇,取得显著效果,一批海外企业与境外投资者也陆续回访合作区,开展更深层次的考察交流。

记者了解到,为更好充分发挥琴澳两地资源优势,进一步激发产业发展活力,促进更多澳资澳企加速落地横琴,合作区正抓紧制定新的人才政策与科技创新政策,释放更多政策红利,扶持“四新”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提供更多有力支持。

文字:张伟宁 图片:曾遥 编辑:庞晓丹 孙宁 责任编辑:孙宁
微信
朋友圈
支持澳门“1+4”适度多元发展策略,横琴“四新”产业蓬勃发展
珠海特区报 2023-11-03 10:22

澳门特区政府11月1日正式公布《澳门特别行政区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规划(2024—2028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澳门特别行政区首个全面系统的产业发展规划,是澳门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做好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这道“必做题”的重大纲领性文件。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李建束 摄

根据《规划》,澳门特别行政区提出“1+4”适度多元发展策略,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其中,“1”是指按照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目标要求,促进综合旅游休闲多元发展,做优做精做强综合旅游休闲业;“4”指的是持续推动中医药大健康、现代金融、高新技术、会展商贸及文化体育等四大重点产业板块发展,着力构建符合澳门实际且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

记者梳理发现,《规划》对接国家“十四五”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二五”规划,以“1+4”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策略为依据,对各产业未来五年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

根据《规划》,2024至2028年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主要预期性目标为非博彩业增加值比重占60%左右,博彩业在澳门产业结构中的整体占比将进一步降低。具体而言,《规划》提出澳门特区政府将在未来五年内大幅增加对科创研发的投入,累计不少于50亿(澳门元),以及继续扩大澳门高等院校学生规模,同时增加与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现代金融业、高新技术产业、商贸及文化体育产业相关的高等教育课程等具体目标与措施。

《规划》指出,由于基础薄弱、疫情冲击,以及客观条件限制,澳门的产业多元发展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和不足。中医药产业规模尚未形成,大健康产业还在起步阶段,金融业还是以传统业态为主,科技产业企业体量较小,创新动能、产学研机制及制度有待加强,会展商贸及文化体育产业还存在市场、空间、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问题。

《规划》提到,从澳门自身发展看,一方面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实现长期繁荣稳定;另一方面要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发挥作用,因此“推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不是选择题,是必做题。”

为此,澳门特别行政区将根据《规划》提出的措施,引导社会投资方向及居民发展方向,从政策、人力、财力等方面多管齐下,聚力攻坚,积极促进发展新的产业,巩固和提升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增强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效应,切实增强澳门经济发展动能和综合实力。

横琴“四新”产业蓬勃发展

合作区自挂牌成立以来,紧紧围绕《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赋予合作区的战略定位,大力发展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文旅会展商贸以及现代金融产业的四大新产业,与澳门“1+4”适度多元发展策略高度协同。

粤澳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

在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领域,创新要素加速聚集。目前,合作区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82家,其中澳资企业16家;国家及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1家,其中澳资企业4家。合作区已建成多个产业园区,吸引更多科技企业入驻发展。随着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产学研示范基地以及四个澳门国家重点实验室分部落户合作区,“澳门研发+横琴转化”链条日趋完善,促使琴澳更多科研成果加快落地转化。今年以来,琴澳还通过合办国际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导入更多优质科创资源。

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

合作区积极探索“澳门注册+横琴生产”等发展模式,为澳门中医药大健康企业解决产业工业场地不足的现况提供了新路径。目前,合作区能够为澳门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包括协助澳门企业进行产品开发和技术升级、提升“澳门监造”“澳门监制”“澳门设计”标志的影响力等,实现从落地进驻到产业化阶段全覆盖。

聚焦琴澳文旅会展产业方向,合作区在会展项目、会展企业、会展人才、会展发展基础等方面与澳门会展产业形成优势互补、资源互通的融合发展格局,共同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展会平台。在“一会展两地”、会展人员培训、会展协作机制衔接、联合举办会展推介活动等方面,琴澳共同携手的“默契度”越来越高。未来,合作区将继续联合澳门到海外推广“一会两地”模式,帮助更多会展项目落户。

合作区大力推动文旅产业与澳门协同创新,在旅游产品开发、执业培训等多个领域取得积极进展,有力支持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建设。近年,琴澳两地旅游业界共同发布首批“琴澳联合旅游产品”,重点整合两地旅游资源,推动“一程多站”旅游产品走向国内国际市场。目前已有773名港澳旅游从业人员可在合作区实际执业。未来,合作区还将通过举办各项大型文体赛事活动,进一步深化两地在体育、旅游和文化产业的多元融合发展。

合作区围绕澳门所需,不断拓展两地金融协同创新发展空间,一批“区域独有”、彰显“创新突破”的多项创新举措纷纷落地。今年10月,澳门金琴国际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在澳门正式开业,琴澳融资租赁企业将携手探索跨境租赁模式,助力澳门融资租赁产业发展。聚焦民生互联互通,粤澳跨境数据验证平台不断拓展功能,陆续上线个人资产、企业资产和核数证明验证场景,琴澳居民办理跨境资信业务愈加便利。

截至2023年9月底,合作区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达19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合作区多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以投带引”,为横琴引入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及集成电路领域等项目,“金融活水”有效助力产业发展。

加快构建琴澳联动发展新格局

《规划》第七章专门提到,要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与澳门联动发展提供保障。其中指出,要更好发挥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体制优势,积极探索和推动澳琴两地的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与粤方共同研究并推动制定适用于合作区的各项法律法规,为合作区与澳门产业联动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同时,在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推动创新要素明显集聚、促进各类要素跨境流动高效便捷、进一步提升澳琴一体化发展水平,以及联合招商、跨境基建互联、宣传推广等方面加强协作,落实澳琴产业联动发展的重点项目,实现互惠共赢、成果共享。

当前,合作区发展势头正盛,政策红利正足,“四新”产业蓬勃发展,琴澳携手招商引资成效日益彰显,琴澳联动发展新格局正加速形成。

为配合澳门特别行政区“1+4”适度多元发展策略,琴澳携手出海招商引资已成新常态,今年以来,琴澳双方已先后组团前往东南亚、葡萄牙、西班牙等地,推广琴澳融合发展新机遇,取得显著效果,一批海外企业与境外投资者也陆续回访合作区,开展更深层次的考察交流。

记者了解到,为更好充分发挥琴澳两地资源优势,进一步激发产业发展活力,促进更多澳资澳企加速落地横琴,合作区正抓紧制定新的人才政策与科技创新政策,释放更多政策红利,扶持“四新”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提供更多有力支持。

文字:张伟宁 图片:曾遥 编辑:庞晓丹 孙宁 责任编辑:孙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