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青霞:人工智能赋能危机干预,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往往觉得见义勇为等壮举才能救人于危难之中,殊不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就可在无声无息中救人一命。在第六届教博会上,好心情学院执行院长、政企事业部总经理潘青霞女士接受记者专访,讲述了他们如何利用好心情数字化危机干预系统拯救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故事。

潘青霞

潘青霞提到,由好心情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黄智生教授发起并创立的“树洞救援”公益项目,通过人工智能(AI)算法识别、筛选、分析出社交媒体上的疑似自杀风险信息,在茫茫人海中找出那些具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并基于知识图谱技术的自杀风险识别与分级进行及时干预。”潘总告诉记者,“树洞救援”这个公益项目从2015年发起至今,截至目前已经成功救助6千多名自杀人群。

此外,潘青霞还提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好心情在实践中,基于人工智能的危机干预系统,将“树洞救援”项目中的知识图谱及自杀预防技术成功应用到校园危机预警和自杀干预中。比如当有的学生在网络上说觉得生活没有意义,而且这种描述高频发生,并多次去关注、观看类似厌世轻生之类的内容和文章视频,系统会自动的关注和锁定,并触发预警,我们会联动有关部门和医院,提供紧急救助。

此外,在教博会家庭展台上,好心情的智能陪伴机器人特别引人注目。“心心”和“晴朗”这两个数字人物形象,他们是基于元宇宙技术的虚拟数字人。

关于智能陪伴机器人,潘青霞讲到,青少年遇到一些心理问题时,往往羞于和老师、家长沟通,而跟同龄人沟通往往也得不到理解和渴望得到的支持。而这个机器人就解决了这个问题,青少年可以敞开心扉和它沟通,既可以做到实时的倾听陪伴又可以解决部分轻量的心理咨询服务。目前,这种AI智能机器人已经应用到我们整个平台上,积累了2万多的真实数据,精准度很高。它是一个懂一点心理专业知识的好朋友,会接纳情绪,认知倾听用户的心声,给予适度的回应。

文字:康振华 实习生黄梦欣 图片:黄梦欣 编辑:古春婷 黄青芳 责任编辑:应立枫
潘青霞:人工智能赋能危机干预,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
观海融媒 2023-11-21 19:20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往往觉得见义勇为等壮举才能救人于危难之中,殊不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就可在无声无息中救人一命。在第六届教博会上,好心情学院执行院长、政企事业部总经理潘青霞女士接受记者专访,讲述了他们如何利用好心情数字化危机干预系统拯救一个个鲜活生命的故事。

潘青霞

潘青霞提到,由好心情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黄智生教授发起并创立的“树洞救援”公益项目,通过人工智能(AI)算法识别、筛选、分析出社交媒体上的疑似自杀风险信息,在茫茫人海中找出那些具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并基于知识图谱技术的自杀风险识别与分级进行及时干预。”潘总告诉记者,“树洞救援”这个公益项目从2015年发起至今,截至目前已经成功救助6千多名自杀人群。

此外,潘青霞还提到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好心情在实践中,基于人工智能的危机干预系统,将“树洞救援”项目中的知识图谱及自杀预防技术成功应用到校园危机预警和自杀干预中。比如当有的学生在网络上说觉得生活没有意义,而且这种描述高频发生,并多次去关注、观看类似厌世轻生之类的内容和文章视频,系统会自动的关注和锁定,并触发预警,我们会联动有关部门和医院,提供紧急救助。

此外,在教博会家庭展台上,好心情的智能陪伴机器人特别引人注目。“心心”和“晴朗”这两个数字人物形象,他们是基于元宇宙技术的虚拟数字人。

关于智能陪伴机器人,潘青霞讲到,青少年遇到一些心理问题时,往往羞于和老师、家长沟通,而跟同龄人沟通往往也得不到理解和渴望得到的支持。而这个机器人就解决了这个问题,青少年可以敞开心扉和它沟通,既可以做到实时的倾听陪伴又可以解决部分轻量的心理咨询服务。目前,这种AI智能机器人已经应用到我们整个平台上,积累了2万多的真实数据,精准度很高。它是一个懂一点心理专业知识的好朋友,会接纳情绪,认知倾听用户的心声,给予适度的回应。

文字:康振华 实习生黄梦欣 图片:黄梦欣 编辑:古春婷 黄青芳 责任编辑:应立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