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届见!听听教博会闭幕式上8名代表参会心声

11月21日上午,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闭幕式举行。活动现场,校长、教师、学生、教研员、媒体、公益机构等8名代表分享参加本届教博会的心得体会,展望下一届教博会以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

闭幕式现场

“教博会对克拉玛依教育人意义非凡、格外珍贵。”新疆克拉玛依市教育局局长李国莲回顾了克拉玛依近年来参加教博会的历程:2018年将围绕区域教育转型变革创作的情景剧《教育突围》搬上教博会的舞台,2019年教师创新实践成果“组建导师联盟,提升教师变革领导力”荣获serve大奖……她说:“教博会让我们看到了全国教育同行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我们该怎么做。感谢主办方,把全国教育创新成果带到我们面前,让我们来自大西北的教育人,也能看到理想教育的模样!”

今年是重庆市沙坪坝区凤鸣山小学校长杨红第三次参加教博会了,每一次参加教博会,她都收获满满、激动满怀。杨红说,第一次激动是因为一名一年级孩子看到学校关于教博会的宣传报道后,告诉她说长大后要考北师大。这一次激动于学校“全科美育”的教育教学创新成果走上“校长讲坛”。“最令我激动的是,在这里我看到了中国教育的新生力量。当看到我们‘全科美育’展区前围满了北师大的孩子们,有的孩子每天都要来我们这里看一阵子,跟老师们聊一会天,他们眼睛里闪烁着好奇和憧憬的目光,让我坚信中国教育的未来有了新的希望。”

“教博会是一次教育盛会,教育研究成果的饕餮大餐,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研究中心主任宋世云评价道,本届教博会创新成果多,深度报告多,名人大家多,展示形式多,活动场次多,覆盖教育治理、学校办学、课程建设、教学变革、评价改革、队伍建设、学生发展、家庭教育、教育数字化等教育全方位、全视域的研究,更有许多品牌论坛,彰显了教育研究的空前繁荣。

“本届教博会是一次教育智慧交融与思想碰撞的盛会!”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阿戛镇亮岩小学彭召云说,本届教博会期间,他聆听了专家的前沿报告,观摩了全国各地的优秀成果,还将《为了教好每一堂课:山区乡镇联组教研的模式构建与实践创新》这一成果向全国同行进行展示、分享和交流。“今后,我将继续扎根乡村,躬耕教坛,助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也希望各位领导、专家、同仁能持续关注山区教育的发展。”

北京亿方公益基金会绘览童书乡村儿童阅读项目主编甄珍讲述了展会上的一个动人小故事。在教博会上,甄珍结识了一位来自云南山区的幼儿园老师,当她看到绘览童书公益项目后非常欣喜,热切地表达了她的需求。这名教师说,她来自少数民族聚集区,那里有很多留守儿童,孩子们的语言能力较差,普通话说得不标准,因此她想在幼儿园开展绘本课,用有趣的故事引导孩子们爱上阅读。然而,绘本对他们来说太昂贵了,而甄珍所在的公益机构,恰好可以为他们提供免费的优质绘本资源。“这是一个看似简单的交集,却体现出教博会极大的价值。它是一座桥梁,连接了有资源的人和有需求的人,让教育资源更公平、更精准地流动。”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弘文书院学生悦满田园是本届教博会北师大“强师工程”板块的讲解志愿者。她说,每次为来宾讲解时,看到他们认真倾听的样子,她的内心都十分欢喜,因为感受到他们关心北师大,期待看到北师大等一批教师教育特色高校走向世界一流,期待看到中国教育事业创新发展成果。“通过本次志愿活动,我相信所有志愿者都和我一样,不仅增长了实践能力,更通过观察、聆听讲座等拓宽了学术视野,加深了思维深度。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十分难得的实践教学和成长机会。”

“自教博会2018年落户珠海后,教博会就成为我职业中两年一度的大事。”南方日报记者冉小平生动讲述他把开幕式上莫言老师8000多字的主题报告浓缩成800字短小精悍的报道,并把教博会的声音立体化、多角度地传播到南粤大地甚至全国大地的故事。他表示:“作为媒体人,我期待教博会在打造‘永不落幕’的分享平台上有更多的探索与实践,传递更多的教育理念,通过网络渠道服务亿万师生家长,扎实推进教育高质量建设。”

珠海市教研院副院长兼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郭宏才引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及“兴有荣焉,国之盛庆”三句话总结本届教博会。他表示,本届盛会让教育界相遇、相知、相互学习,感受教育界汇聚的力量、共享的喜悦、创新的辉煌,“作为珠海代表,欢迎大家再来珠海,期待珠海与全国各地的朋友们在教育领域有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为推动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文字:陈雁南 图片:吴长赋 编辑:王朝辉 吴佳佳 责任编辑:应立枫
微信
朋友圈
下届见!听听教博会闭幕式上8名代表参会心声
观海融媒 2023-11-21 20:55

11月21日上午,第六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闭幕式举行。活动现场,校长、教师、学生、教研员、媒体、公益机构等8名代表分享参加本届教博会的心得体会,展望下一届教博会以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未来。

闭幕式现场

“教博会对克拉玛依教育人意义非凡、格外珍贵。”新疆克拉玛依市教育局局长李国莲回顾了克拉玛依近年来参加教博会的历程:2018年将围绕区域教育转型变革创作的情景剧《教育突围》搬上教博会的舞台,2019年教师创新实践成果“组建导师联盟,提升教师变革领导力”荣获serve大奖……她说:“教博会让我们看到了全国教育同行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我们该怎么做。感谢主办方,把全国教育创新成果带到我们面前,让我们来自大西北的教育人,也能看到理想教育的模样!”

今年是重庆市沙坪坝区凤鸣山小学校长杨红第三次参加教博会了,每一次参加教博会,她都收获满满、激动满怀。杨红说,第一次激动是因为一名一年级孩子看到学校关于教博会的宣传报道后,告诉她说长大后要考北师大。这一次激动于学校“全科美育”的教育教学创新成果走上“校长讲坛”。“最令我激动的是,在这里我看到了中国教育的新生力量。当看到我们‘全科美育’展区前围满了北师大的孩子们,有的孩子每天都要来我们这里看一阵子,跟老师们聊一会天,他们眼睛里闪烁着好奇和憧憬的目光,让我坚信中国教育的未来有了新的希望。”

“教博会是一次教育盛会,教育研究成果的饕餮大餐,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研究中心主任宋世云评价道,本届教博会创新成果多,深度报告多,名人大家多,展示形式多,活动场次多,覆盖教育治理、学校办学、课程建设、教学变革、评价改革、队伍建设、学生发展、家庭教育、教育数字化等教育全方位、全视域的研究,更有许多品牌论坛,彰显了教育研究的空前繁荣。

“本届教博会是一次教育智慧交融与思想碰撞的盛会!”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阿戛镇亮岩小学彭召云说,本届教博会期间,他聆听了专家的前沿报告,观摩了全国各地的优秀成果,还将《为了教好每一堂课:山区乡镇联组教研的模式构建与实践创新》这一成果向全国同行进行展示、分享和交流。“今后,我将继续扎根乡村,躬耕教坛,助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也希望各位领导、专家、同仁能持续关注山区教育的发展。”

北京亿方公益基金会绘览童书乡村儿童阅读项目主编甄珍讲述了展会上的一个动人小故事。在教博会上,甄珍结识了一位来自云南山区的幼儿园老师,当她看到绘览童书公益项目后非常欣喜,热切地表达了她的需求。这名教师说,她来自少数民族聚集区,那里有很多留守儿童,孩子们的语言能力较差,普通话说得不标准,因此她想在幼儿园开展绘本课,用有趣的故事引导孩子们爱上阅读。然而,绘本对他们来说太昂贵了,而甄珍所在的公益机构,恰好可以为他们提供免费的优质绘本资源。“这是一个看似简单的交集,却体现出教博会极大的价值。它是一座桥梁,连接了有资源的人和有需求的人,让教育资源更公平、更精准地流动。”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弘文书院学生悦满田园是本届教博会北师大“强师工程”板块的讲解志愿者。她说,每次为来宾讲解时,看到他们认真倾听的样子,她的内心都十分欢喜,因为感受到他们关心北师大,期待看到北师大等一批教师教育特色高校走向世界一流,期待看到中国教育事业创新发展成果。“通过本次志愿活动,我相信所有志愿者都和我一样,不仅增长了实践能力,更通过观察、聆听讲座等拓宽了学术视野,加深了思维深度。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十分难得的实践教学和成长机会。”

“自教博会2018年落户珠海后,教博会就成为我职业中两年一度的大事。”南方日报记者冉小平生动讲述他把开幕式上莫言老师8000多字的主题报告浓缩成800字短小精悍的报道,并把教博会的声音立体化、多角度地传播到南粤大地甚至全国大地的故事。他表示:“作为媒体人,我期待教博会在打造‘永不落幕’的分享平台上有更多的探索与实践,传递更多的教育理念,通过网络渠道服务亿万师生家长,扎实推进教育高质量建设。”

珠海市教研院副院长兼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郭宏才引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及“兴有荣焉,国之盛庆”三句话总结本届教博会。他表示,本届盛会让教育界相遇、相知、相互学习,感受教育界汇聚的力量、共享的喜悦、创新的辉煌,“作为珠海代表,欢迎大家再来珠海,期待珠海与全国各地的朋友们在教育领域有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为推动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文字:陈雁南 图片:吴长赋 编辑:王朝辉 吴佳佳 责任编辑:应立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