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的说丨期待更多“喜憨儿”式助残遍地开花
12月12日,位于珠海市金湾区航空新城汇华KingOne邻里中心的喜憨儿洗车中心正式开业,6名特殊青年上岗工作。位于同一地点的金湾区残疾人就业创业培训基地也同时揭牌成立。(详见《珠江晚报》12月13日02版)

媒的说.jpg

一个专门聘用残障人士提供洗车服务的洗车店,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却已经悄然在神州大地扎根生长,不仅从无到有,从深圳开到了珠海,还在全国开出了37家门店。喜憨儿洗车中心的发展之路,可以说走出了一条帮助残疾人就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这样的良好范例无疑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但更值得学习和思考的是这个范例背后的新思路新思维——有针对性地帮扶,完全可以助力残疾人群体找到适合其自身能力的就业创业项目,真正实现“授人与渔”。

喜憨儿洗车中心为什么能成功?首先是选对了项目,要根据残疾人群体的实际情况找准其融入社会的切入点。在机动车拥有量仍在增长的当下,洗车是需求量最大的服务项目之一,其对服务人员的技术要求也相对较低,只要有耐心、肯坚持,即便是部分肢体残缺、轻度脑瘫等残疾人群也能较好地掌握技能。从2015年首个喜憨儿洗车中心项目创办至今,多家门店的接连开设及持续运营不仅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也验证了其成功经验的可复制性。

有针对性地助残帮扶,需要更多的爱心和耐心。以洗车店为依托,有针对性地打造适合残疾人的技能培训平台,帮助他们依靠自身技能自食其力,这无疑是一种有益尝试,但这种尝试为何到2015年才出现第一个成功范例呢?是没人想到吗?问题的关键在于不仅要找到适合残疾人的专业技能,更要有丰盈的爱心与持久的耐心,不仅需要公益慈善人士的长久坚守,更需要社会大众对于这种新型助残方式的认可和支持。深圳到珠海,不过间隔着一个海湾,但喜憨儿洗车中心实现跨越两地的发展,却经过了8年时间,这足以说明一种新的助残方式要取得成功是何等不易,又需要何等的坚持和付出!

有针对性地助残,帮助残疾人群自食其力,最重要的是要确保帮扶项目可以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收益实现长期健康运营,能为残疾人员工提供稳定、安心、有保障的就业环境。对此,不仅需要政府部门在政策、服务等方面的大力支持,需要公益机构及团体的持续探索和实践,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推动,要用自身行动鼓励和支持更多类似喜憨儿洗车中心这样的助残项目不断涌现,让残疾人群真正感受到挥洒汗水的收获与喜悦,体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劳动成就感和获得感。

文字:李勇智 编辑:盘超萍 刘辉 责任编辑:张燕红
微信
朋友圈
媒的说丨期待更多“喜憨儿”式助残遍地开花
12月12日,位于珠海市金湾区航空新城汇华KingOne邻里中心的喜憨儿洗车中心正式开业,6名特殊青年上岗工作。位于同一地点的金湾区残疾人就业创业培训基地也同时揭牌成立。(详见《珠江晚报》12月13日02版)

媒的说.jpg

一个专门聘用残障人士提供洗车服务的洗车店,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却已经悄然在神州大地扎根生长,不仅从无到有,从深圳开到了珠海,还在全国开出了37家门店。喜憨儿洗车中心的发展之路,可以说走出了一条帮助残疾人就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这样的良好范例无疑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但更值得学习和思考的是这个范例背后的新思路新思维——有针对性地帮扶,完全可以助力残疾人群体找到适合其自身能力的就业创业项目,真正实现“授人与渔”。

喜憨儿洗车中心为什么能成功?首先是选对了项目,要根据残疾人群体的实际情况找准其融入社会的切入点。在机动车拥有量仍在增长的当下,洗车是需求量最大的服务项目之一,其对服务人员的技术要求也相对较低,只要有耐心、肯坚持,即便是部分肢体残缺、轻度脑瘫等残疾人群也能较好地掌握技能。从2015年首个喜憨儿洗车中心项目创办至今,多家门店的接连开设及持续运营不仅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也验证了其成功经验的可复制性。

有针对性地助残帮扶,需要更多的爱心和耐心。以洗车店为依托,有针对性地打造适合残疾人的技能培训平台,帮助他们依靠自身技能自食其力,这无疑是一种有益尝试,但这种尝试为何到2015年才出现第一个成功范例呢?是没人想到吗?问题的关键在于不仅要找到适合残疾人的专业技能,更要有丰盈的爱心与持久的耐心,不仅需要公益慈善人士的长久坚守,更需要社会大众对于这种新型助残方式的认可和支持。深圳到珠海,不过间隔着一个海湾,但喜憨儿洗车中心实现跨越两地的发展,却经过了8年时间,这足以说明一种新的助残方式要取得成功是何等不易,又需要何等的坚持和付出!

有针对性地助残,帮助残疾人群自食其力,最重要的是要确保帮扶项目可以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收益实现长期健康运营,能为残疾人员工提供稳定、安心、有保障的就业环境。对此,不仅需要政府部门在政策、服务等方面的大力支持,需要公益机构及团体的持续探索和实践,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推动,要用自身行动鼓励和支持更多类似喜憨儿洗车中心这样的助残项目不断涌现,让残疾人群真正感受到挥洒汗水的收获与喜悦,体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劳动成就感和获得感。

文字:李勇智 编辑:盘超萍 刘辉 责任编辑:张燕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