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茵:比邻而居丨“无限黑河融媒+”文化艺术创作汇

近日,黑河作家李志茵受邀黑河市融媒体中心(黑河广播电视台)“无限黑河融媒+”文化艺术创作汇,创作了题为《比邻而居》的散文,述说了与花楸树的相遇相望与相伴。

——或许我可以化作一片云,与花楸倾心相见,两手相牵,看鸟语花香,听小溪潺潺,让风花再添几笔相思的字眼......

比邻而居

清晨,飘起了雪花。那一刻,一丝牵念的味道轻轻弥漫,不由行至俄罗斯商品街,想问候一下与我为邻的伙伴,那四棵花楸树。

花楸住在俄罗斯商品街一家商铺橱窗前,店门两侧各两棵。因我的办公室在商铺对面,四棵花楸成了我的邻居,与我隔街相望,近在咫尺。我与花楸相识二十二年,相伴十个年头,结下了深厚友谊。

今冬,黑河多雪。雪映花楸,相约成趣,点缀小城,别有一番风味儿。

花楸树前,悠悠风中雪花纷纷飞落,你争我抢似的在花楸果上寻一处合适的位置,停下了脚步。快乐的雪花,犹如冬的精灵,飘落的瞬间,把花楸装扮得如此多娇。那四棵花楸静寂无声,仿佛心在日月下,情在风雪中,渲染了红尘,醉了我心。

这条小街有60家商铺,装饰以欧式风格为主,格调素雅,整齐划一。在黑河有几句为人熟知的顺口溜:小城不大,风景如画;楼房不高,有尖有包;街道不长,灯火辉煌;故事不多,有舞有歌;一江两国,友谊良多。这几句顺口溜将小城风貌展露无余。每当临近新年,小街上各家商铺都会将冻货摆放在门外。店里面俄罗斯的各种酒,糖果、巧克力、咖啡、饼干各色食品,俄罗斯紫金、蜜蜡、玉石、琥珀各样首饰,俄罗斯皮草,精美的酒具,工艺品,日用小百货琳琅满目。常常是问询声、还价声、笑谈声不绝于耳,黑河人文明也乐观。这时节,小街格外热闹。

十年前,我因工作调动,有缘与四棵花楸朝夕相处,比邻而居。记得,那是花楸满树繁花的季节,盛开的花楸美如云霞,花香宜人,香味悠长。这条小街,石板路上曾经的故事,缭乱了我的思绪。眼前“中俄文化大集”的盛况,活跃热闹的贸易场面,络绎不绝的游客,各具特色的展览,小街入口处体育馆里激动人心的赛事,好似昨天。过去的岁月,铭记了一场盛世花开的倾心眷恋。

我之前有些疑惑,商铺门前为啥要栽花楸,种上一些花草岂不更好。逐渐熟悉了花楸后才明白其中缘故。花楸原产于我国,是珍贵树种,但在俄罗斯也受到高度尊敬和崇拜,还有一个关于花楸的民间传说,传说中花楸树具有特殊的魔力,红亮的果实被视为雷神的象征,可以用于驱鬼辟邪。在俄罗斯农村,人们根据花楸树开花的情况来判断天气和农作物是否能丰收,因此它也被视为一道吉兆。花楸,材貌双全,有百木之王的美誉。花楸是珍贵木材树种,经济价值很高。司马迁在《史记》中有:“河济之间千树楸,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的记载。意思是大面积栽种楸树的人家,都成富甲一方的大户。在我国古代的民间也有:“房前屋后一树楸,子孙后代不用愁”这样的谚语,由此可见花楸在古代有多值钱。论容貌,花楸高大挺拔,树形秀美,叶子大而茂密,遮阴效果好。古代被栽在皇家园林和王公贵族的庭院之中,观赏价值非常高。如今,在小城黑河的公园、马路边、驿路小镇,时常能找到花楸树的踪迹。现在花楸已融入并造福寻常百姓的生活。正如我的邻居,这四棵花楸树,为主人遮光,阻隔噪音,抑制细菌,净化空气,保护着主人家的健康环境,二十年如一日,情意非同寻常。

花楸的树叶、嫩芽、花朵可以食用;树皮、树叶、根茎以及种子可以入药;根系有利于防风固沙,保护河道,防止水土流失;花楸生长虽慢,但寿命很长;花楸也是爱情的象征,有北国红豆之称。花楸积极、勇敢、执着、忠贞的品质,恰似小城儿女,不管行走生命的那一时段,始终信心充盈,痴心不改,坚守初衷,不离不弃。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离开小城,千里行云去不还,该怎样与花楸续写情缘?我想,或许我可以化作一缕清风,挣脱俗世的牵绊,青山碧水间相挽,相濡以沫,洒下一路清欢;我想,或许我可以化作一根琴弦,让弦音里的轻叹,填满深深的思念,无需多言,无需刻意与走远,无声便是所有;我想,或许我可以化作一只飞翔的雁,摘取几瓣心香,寻一处港湾,细研水墨,落笔成行,捎书遥寄相思意,诉说心中语万千;我想,或许我可以化作一片云,用我永远的孤独换取与花楸倾心相见,两手相牵,看鸟语花香,听小溪潺潺,删减山高水阔的印记,让风花再添几笔相思的字眼......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带走花楸,泊在了江南。相伴一起去看雨,看蝶舞兰轩,看月华漫天,还有那十里柳烟。不知花楸能否习惯陌生的环境,不知它可愿放弃这红尘三千……

我想,如果世上真有缘分一说,我愿做缘分这条船上的桅杆,把握好方向,继续携手行人生之路,品苦辣酸甜。

张九龄有诗:“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我想,我不必一定要带走花楸,该让它陪伴小城儿女,该让它自在坦然的生活。它若快乐,我便安然。

雪不停的飞着,花楸果上雪花越积越多。在这凉薄一季,花楸怀抱冰雪,从不失约,也从未远离。静待苦冬生暖色,遍尝寒暑历人寰。因为它知道只有努力才是幸福唯一的请柬,因为它懂得用心去体会最真实的美好。

飞雪中,花楸在凝眸浅笑,我的心儿醉意浅浅。风起时,花楸无叶的树枝在摆晃,红亮的果实依恋着雪花在飞动,徐徐缓缓,似近还远,心心念念,随卿流连……

李志茵,女,1970年7月出生于黑龙江省讷河市,中共党员,黑河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黑河市作协会员,黑龙江省第22届、23届中青年作家班线上学员。文学创作主要是散文、诗歌,2021年至今发表散文13篇,诗歌11首。发表的各类业务论文共计23篇,内容涉及文化教育、电子政务、人才引进、物流业发展、农民工权益、公共管理、文博研究多个领域。先后获国家级优秀科研成果奖2次,省级优秀科研成果奖7次。

编辑:梁蔼欣 责任编辑:应立枫
李志茵:比邻而居丨“无限黑河融媒+”文化艺术创作汇
黑河市融媒体中心(黑河广播电视台) 2023-12-24 21:40

近日,黑河作家李志茵受邀黑河市融媒体中心(黑河广播电视台)“无限黑河融媒+”文化艺术创作汇,创作了题为《比邻而居》的散文,述说了与花楸树的相遇相望与相伴。

——或许我可以化作一片云,与花楸倾心相见,两手相牵,看鸟语花香,听小溪潺潺,让风花再添几笔相思的字眼......

比邻而居

清晨,飘起了雪花。那一刻,一丝牵念的味道轻轻弥漫,不由行至俄罗斯商品街,想问候一下与我为邻的伙伴,那四棵花楸树。

花楸住在俄罗斯商品街一家商铺橱窗前,店门两侧各两棵。因我的办公室在商铺对面,四棵花楸成了我的邻居,与我隔街相望,近在咫尺。我与花楸相识二十二年,相伴十个年头,结下了深厚友谊。

今冬,黑河多雪。雪映花楸,相约成趣,点缀小城,别有一番风味儿。

花楸树前,悠悠风中雪花纷纷飞落,你争我抢似的在花楸果上寻一处合适的位置,停下了脚步。快乐的雪花,犹如冬的精灵,飘落的瞬间,把花楸装扮得如此多娇。那四棵花楸静寂无声,仿佛心在日月下,情在风雪中,渲染了红尘,醉了我心。

这条小街有60家商铺,装饰以欧式风格为主,格调素雅,整齐划一。在黑河有几句为人熟知的顺口溜:小城不大,风景如画;楼房不高,有尖有包;街道不长,灯火辉煌;故事不多,有舞有歌;一江两国,友谊良多。这几句顺口溜将小城风貌展露无余。每当临近新年,小街上各家商铺都会将冻货摆放在门外。店里面俄罗斯的各种酒,糖果、巧克力、咖啡、饼干各色食品,俄罗斯紫金、蜜蜡、玉石、琥珀各样首饰,俄罗斯皮草,精美的酒具,工艺品,日用小百货琳琅满目。常常是问询声、还价声、笑谈声不绝于耳,黑河人文明也乐观。这时节,小街格外热闹。

十年前,我因工作调动,有缘与四棵花楸朝夕相处,比邻而居。记得,那是花楸满树繁花的季节,盛开的花楸美如云霞,花香宜人,香味悠长。这条小街,石板路上曾经的故事,缭乱了我的思绪。眼前“中俄文化大集”的盛况,活跃热闹的贸易场面,络绎不绝的游客,各具特色的展览,小街入口处体育馆里激动人心的赛事,好似昨天。过去的岁月,铭记了一场盛世花开的倾心眷恋。

我之前有些疑惑,商铺门前为啥要栽花楸,种上一些花草岂不更好。逐渐熟悉了花楸后才明白其中缘故。花楸原产于我国,是珍贵树种,但在俄罗斯也受到高度尊敬和崇拜,还有一个关于花楸的民间传说,传说中花楸树具有特殊的魔力,红亮的果实被视为雷神的象征,可以用于驱鬼辟邪。在俄罗斯农村,人们根据花楸树开花的情况来判断天气和农作物是否能丰收,因此它也被视为一道吉兆。花楸,材貌双全,有百木之王的美誉。花楸是珍贵木材树种,经济价值很高。司马迁在《史记》中有:“河济之间千树楸,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的记载。意思是大面积栽种楸树的人家,都成富甲一方的大户。在我国古代的民间也有:“房前屋后一树楸,子孙后代不用愁”这样的谚语,由此可见花楸在古代有多值钱。论容貌,花楸高大挺拔,树形秀美,叶子大而茂密,遮阴效果好。古代被栽在皇家园林和王公贵族的庭院之中,观赏价值非常高。如今,在小城黑河的公园、马路边、驿路小镇,时常能找到花楸树的踪迹。现在花楸已融入并造福寻常百姓的生活。正如我的邻居,这四棵花楸树,为主人遮光,阻隔噪音,抑制细菌,净化空气,保护着主人家的健康环境,二十年如一日,情意非同寻常。

花楸的树叶、嫩芽、花朵可以食用;树皮、树叶、根茎以及种子可以入药;根系有利于防风固沙,保护河道,防止水土流失;花楸生长虽慢,但寿命很长;花楸也是爱情的象征,有北国红豆之称。花楸积极、勇敢、执着、忠贞的品质,恰似小城儿女,不管行走生命的那一时段,始终信心充盈,痴心不改,坚守初衷,不离不弃。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离开小城,千里行云去不还,该怎样与花楸续写情缘?我想,或许我可以化作一缕清风,挣脱俗世的牵绊,青山碧水间相挽,相濡以沫,洒下一路清欢;我想,或许我可以化作一根琴弦,让弦音里的轻叹,填满深深的思念,无需多言,无需刻意与走远,无声便是所有;我想,或许我可以化作一只飞翔的雁,摘取几瓣心香,寻一处港湾,细研水墨,落笔成行,捎书遥寄相思意,诉说心中语万千;我想,或许我可以化作一片云,用我永远的孤独换取与花楸倾心相见,两手相牵,看鸟语花香,听小溪潺潺,删减山高水阔的印记,让风花再添几笔相思的字眼......

我想,如果有一天我带走花楸,泊在了江南。相伴一起去看雨,看蝶舞兰轩,看月华漫天,还有那十里柳烟。不知花楸能否习惯陌生的环境,不知它可愿放弃这红尘三千……

我想,如果世上真有缘分一说,我愿做缘分这条船上的桅杆,把握好方向,继续携手行人生之路,品苦辣酸甜。

张九龄有诗:“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我想,我不必一定要带走花楸,该让它陪伴小城儿女,该让它自在坦然的生活。它若快乐,我便安然。

雪不停的飞着,花楸果上雪花越积越多。在这凉薄一季,花楸怀抱冰雪,从不失约,也从未远离。静待苦冬生暖色,遍尝寒暑历人寰。因为它知道只有努力才是幸福唯一的请柬,因为它懂得用心去体会最真实的美好。

飞雪中,花楸在凝眸浅笑,我的心儿醉意浅浅。风起时,花楸无叶的树枝在摆晃,红亮的果实依恋着雪花在飞动,徐徐缓缓,似近还远,心心念念,随卿流连……

李志茵,女,1970年7月出生于黑龙江省讷河市,中共党员,黑河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黑河市作协会员,黑龙江省第22届、23届中青年作家班线上学员。文学创作主要是散文、诗歌,2021年至今发表散文13篇,诗歌11首。发表的各类业务论文共计23篇,内容涉及文化教育、电子政务、人才引进、物流业发展、农民工权益、公共管理、文博研究多个领域。先后获国家级优秀科研成果奖2次,省级优秀科研成果奖7次。

编辑:梁蔼欣 责任编辑:应立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