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澳Top Talk”!这些网络大咖,在珠海开讲

从0到300多万粉丝,百万电商主播如何在活力之都珠海成长和蜕变?昆曲《牡丹亭》里,有什么“澳门密码”?一位外国姑娘眼中的珠海是什么样子?港珠澳大桥为珠港双城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从日料厨师跨界职业摄影师,他如何用镜头记录粤港澳城市风光?

12月26日下午,“珠澳Top Talk”网络大咖演讲分享会在珠海举办,“老钟驾到”钟婉等5位活跃在互联网平台、在珠澳地区颇具影响力的网络大咖登台开展TED式演讲,讲述在粤港澳大湾区澳珠一极这片热土上,他们与珠澳双向奔赴的动人故事。

一起来听听
这些网络大咖们
是如何与珠海澳门
双向奔赴、互相成就的
↓↓↓

钟婉,人称“老钟”,是珠海美妆电商品牌“老钟驾到”的创始人。

“珠海对于我来说,是梦想开始的地方。”分享会上,钟婉从创业初衷谈起,到经历的三次电商改革,再到人生感悟、心得分享,讲述了她19年的创业之路和所思所想。

回忆2003年珠海读大学期间,为了赚下一年学费,钟婉从电商下单焗油帽在线下售卖,获得了第一桶金。随后,钟婉自己上电商开店,成为最早一批投身互联网电商大潮的创业者。

“从没有人认识我是谁,到现在拥有三百多万的忠实用户。”一路走来,面临着货架电商、内容电商、直播电商的多次行业变革,钟婉分享了两点秘诀:做人要强韧,做事要深耕。“能深耕、敢破局、懂持续,就能成为自己人生的真正掌控者。”

钟婉表示,她很感恩珠海这座城市的包容性,并不是说这个城市有多发达,而是任何从五湖四海来的人不仅能在这里赚到钱,还能迅速融入这里的文化,在这里安居乐业。“在珠海,追逐梦想,未来可期!”

行腔婉转,身姿绰约……今年是澳门青年李卉茵学习昆曲的第十一年。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副主席、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戏剧协会会长、澳门文化传播大使,李卉茵以“传承戏剧国粹,从青年爱好者做起”为主题,讲述了她与昆曲结缘,并致力让更多的澳门年轻人接触昆曲、爱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

李卉茵之所以会迷上昆曲,源于2005年青春版《牡丹亭》在澳门上演,“明明台上只有两位演员,他们却唱出了满园春色。”一颗在澳门种下的昆曲种子在悄悄发芽。几经辗转,李卉茵加入了戏曲名家裘彩萍的网络课堂,开始系统性地学习昆曲,并爱上了昆曲。

有一次,李卉茵在翻阅文献时发现,汤显祖曾去过澳门,其《牡丹亭》中提到的“多宝寺”就是“圣保罗书院和圣保罗教堂”以及今天澳门的“大三巴牌坊”。为此她创作出一部跨界融合的全新剧作沉浸式昆话剧《梦影·牡丹亭》,“我们加入了光影、投影等科技元素,希望吸引更多的年轻人。”

在李卉茵看来,当前国潮文化盛行,这为昆曲的推广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珠海,毗邻澳门、接轨世界,传统与现代交融、东西方文化碰撞,正成为推动大湾区文化融合与创新的重要力量。“希望能够依托珠澳,让更多的年轻人尤其是澳门年轻人接触到昆曲,爱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一位外国姑娘眼中的珠海,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如果要向更多的国际友人介绍珠海,我们可以从何说起?八年前,中国国际马戏节的舞台成为了起点,开启了外籍主持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安泽与珠海的故事。

每一届中国国际马戏节,除了国内马戏界代表队伍外,还有来自十几个国家的全球顶尖杂技马戏表演团队。分享会上,安泽说:“他们把自己精湛的技艺带到中国、带到珠海,比赛过后再把在中国的美好回忆带回家乡。这是开放的世界,是民心相通。”

在安泽看来,中国国际马戏节打造了一个充满欢乐与温暖氛围的独特空间,是一个“无国界”的交流平台。“无论我们是谁、来自哪里,欢乐时光和美好生活是我们共同的向往与追求。”

“港珠澳大桥不仅仅是一座桥梁建筑,更是我们港澳青年的逐梦之桥。”香港青年、“粤港越精彩”工作室创办人黄锐权在分享会上,讲述了自己与港珠澳大桥共成长的故事。

2017年,黄锐权来到珠海读大学,那时,港珠澳大桥还未完工,他对大桥的印象是只闻其名。2018年,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黄锐权仍清楚地记得第一次乘车经过大桥时的激动心情。“我被眼前的景观所征服,面对如此伟大的世纪工程,感觉就是做梦一般。”

在港珠澳大桥互联互通的背景下,黄锐权发现,在互联网传播领域,同样需要促进港珠澳青年相互了解的文化桥梁。为了减少珠港澳青年之间的信息差,吸引港澳青年主动接触珠海、了解珠海、走进珠海,黄锐权创办了“粤港越精彩”工作室,把关于珠海的实用信息以港澳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出来,针对港澳青年来到珠海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提供真实有效的解决方法。

“我们将继续以港澳青年的视角去观察珠海,持续向国内外输出优质作品,进一步架起大湾区的文化大桥。” 黄锐权说道。

曾经是一名日料厨师,误打误撞进入摄影界,如今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他就是珠海职业摄影师、粤港澳城市风光短视频创作者薛海丰。

分享会上,薛海丰说,他的摄影之路源自一次意外的出圈,他创作了一条关于珠海情侣路的短视频,没想到短短几天内达到破千万的播放量,有很多粉丝在后台私信表达:“珠海是我们的家,每一砖每一瓦的背后都有我们的汗水,希望通过更多短视频来回忆过往。”这让薛海丰感受到了创作和分享的意义,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摄影常常带给薛海丰意想不到的惊喜,他分享了一张他很难忘的照片。他说,当天很早起去情侣路拍日出,结果刚架起设备就下雨了,本以为这次摄影要以失败告终,没想到一转身看到,两条彩虹出现在天空,刚好与珠海大剧院同框。薛海丰立刻拿起手上的无人机,把这一美好的瞬间记录下来。

“每当太阳升起或落下,阳光洒在大海,都是摄影师心中最激动与兴奋的时刻。珠海的海滨风光,更是让摄影作品极具艺术感和生命力。” 薛海丰说,很荣幸有那么多人通过我的镜头感受到珠海、感受到大湾区的魅力。

不同的分享视角,同一份对大湾区的热爱!本次分享会,正是为了让这份热爱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展现广大有志之士在珠澳这片热土上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彰显珠澳深厚的城市底蕴和多元文化魅力,提升珠澳的城市知名度和吸引力,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增添更多的色彩。

“没想到能这么近距离听网络大咖们分享他们的创业经历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很有感触。”参加活动的观众周女士说,这也给了她很大的启示:在自媒体时代,我们更要勇于创新,拥抱变化。

“每个分享者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特别是当看到职业摄影师把珠海的美用镜头呈现出来的时候,太震撼了!”观众龙女士表示,希望以后举办更多这样的活动。

据悉,本次分享会活动由珠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指导,珠海市网络文化协会主办,旨在依托珠澳的地域优势、资源优势、人文优势,通过与网络大咖合作,对外讲述粤港澳大湾区澳珠一极故事,让珠海、澳门故事通过互联网跨越时空、连通世界。

文字:戴丹梅 林琦琦 图片:叶秋明 制图:刘轶男 编辑:彭晶 梁蔼欣 责任编辑:田海
新闻卡片
微信
朋友圈
“珠澳Top Talk”!这些网络大咖,在珠海开讲
观海融媒 2023-12-26 17:38

从0到300多万粉丝,百万电商主播如何在活力之都珠海成长和蜕变?昆曲《牡丹亭》里,有什么“澳门密码”?一位外国姑娘眼中的珠海是什么样子?港珠澳大桥为珠港双城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从日料厨师跨界职业摄影师,他如何用镜头记录粤港澳城市风光?

12月26日下午,“珠澳Top Talk”网络大咖演讲分享会在珠海举办,“老钟驾到”钟婉等5位活跃在互联网平台、在珠澳地区颇具影响力的网络大咖登台开展TED式演讲,讲述在粤港澳大湾区澳珠一极这片热土上,他们与珠澳双向奔赴的动人故事。

一起来听听
这些网络大咖们
是如何与珠海澳门
双向奔赴、互相成就的
↓↓↓

钟婉,人称“老钟”,是珠海美妆电商品牌“老钟驾到”的创始人。

“珠海对于我来说,是梦想开始的地方。”分享会上,钟婉从创业初衷谈起,到经历的三次电商改革,再到人生感悟、心得分享,讲述了她19年的创业之路和所思所想。

回忆2003年珠海读大学期间,为了赚下一年学费,钟婉从电商下单焗油帽在线下售卖,获得了第一桶金。随后,钟婉自己上电商开店,成为最早一批投身互联网电商大潮的创业者。

“从没有人认识我是谁,到现在拥有三百多万的忠实用户。”一路走来,面临着货架电商、内容电商、直播电商的多次行业变革,钟婉分享了两点秘诀:做人要强韧,做事要深耕。“能深耕、敢破局、懂持续,就能成为自己人生的真正掌控者。”

钟婉表示,她很感恩珠海这座城市的包容性,并不是说这个城市有多发达,而是任何从五湖四海来的人不仅能在这里赚到钱,还能迅速融入这里的文化,在这里安居乐业。“在珠海,追逐梦想,未来可期!”

行腔婉转,身姿绰约……今年是澳门青年李卉茵学习昆曲的第十一年。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副主席、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戏剧协会会长、澳门文化传播大使,李卉茵以“传承戏剧国粹,从青年爱好者做起”为主题,讲述了她与昆曲结缘,并致力让更多的澳门年轻人接触昆曲、爱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

李卉茵之所以会迷上昆曲,源于2005年青春版《牡丹亭》在澳门上演,“明明台上只有两位演员,他们却唱出了满园春色。”一颗在澳门种下的昆曲种子在悄悄发芽。几经辗转,李卉茵加入了戏曲名家裘彩萍的网络课堂,开始系统性地学习昆曲,并爱上了昆曲。

有一次,李卉茵在翻阅文献时发现,汤显祖曾去过澳门,其《牡丹亭》中提到的“多宝寺”就是“圣保罗书院和圣保罗教堂”以及今天澳门的“大三巴牌坊”。为此她创作出一部跨界融合的全新剧作沉浸式昆话剧《梦影·牡丹亭》,“我们加入了光影、投影等科技元素,希望吸引更多的年轻人。”

在李卉茵看来,当前国潮文化盛行,这为昆曲的推广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珠海,毗邻澳门、接轨世界,传统与现代交融、东西方文化碰撞,正成为推动大湾区文化融合与创新的重要力量。“希望能够依托珠澳,让更多的年轻人尤其是澳门年轻人接触到昆曲,爱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一位外国姑娘眼中的珠海,是一座怎样的城市?如果要向更多的国际友人介绍珠海,我们可以从何说起?八年前,中国国际马戏节的舞台成为了起点,开启了外籍主持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安泽与珠海的故事。

每一届中国国际马戏节,除了国内马戏界代表队伍外,还有来自十几个国家的全球顶尖杂技马戏表演团队。分享会上,安泽说:“他们把自己精湛的技艺带到中国、带到珠海,比赛过后再把在中国的美好回忆带回家乡。这是开放的世界,是民心相通。”

在安泽看来,中国国际马戏节打造了一个充满欢乐与温暖氛围的独特空间,是一个“无国界”的交流平台。“无论我们是谁、来自哪里,欢乐时光和美好生活是我们共同的向往与追求。”

“港珠澳大桥不仅仅是一座桥梁建筑,更是我们港澳青年的逐梦之桥。”香港青年、“粤港越精彩”工作室创办人黄锐权在分享会上,讲述了自己与港珠澳大桥共成长的故事。

2017年,黄锐权来到珠海读大学,那时,港珠澳大桥还未完工,他对大桥的印象是只闻其名。2018年,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黄锐权仍清楚地记得第一次乘车经过大桥时的激动心情。“我被眼前的景观所征服,面对如此伟大的世纪工程,感觉就是做梦一般。”

在港珠澳大桥互联互通的背景下,黄锐权发现,在互联网传播领域,同样需要促进港珠澳青年相互了解的文化桥梁。为了减少珠港澳青年之间的信息差,吸引港澳青年主动接触珠海、了解珠海、走进珠海,黄锐权创办了“粤港越精彩”工作室,把关于珠海的实用信息以港澳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出来,针对港澳青年来到珠海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提供真实有效的解决方法。

“我们将继续以港澳青年的视角去观察珠海,持续向国内外输出优质作品,进一步架起大湾区的文化大桥。” 黄锐权说道。

曾经是一名日料厨师,误打误撞进入摄影界,如今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他就是珠海职业摄影师、粤港澳城市风光短视频创作者薛海丰。

分享会上,薛海丰说,他的摄影之路源自一次意外的出圈,他创作了一条关于珠海情侣路的短视频,没想到短短几天内达到破千万的播放量,有很多粉丝在后台私信表达:“珠海是我们的家,每一砖每一瓦的背后都有我们的汗水,希望通过更多短视频来回忆过往。”这让薛海丰感受到了创作和分享的意义,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摄影常常带给薛海丰意想不到的惊喜,他分享了一张他很难忘的照片。他说,当天很早起去情侣路拍日出,结果刚架起设备就下雨了,本以为这次摄影要以失败告终,没想到一转身看到,两条彩虹出现在天空,刚好与珠海大剧院同框。薛海丰立刻拿起手上的无人机,把这一美好的瞬间记录下来。

“每当太阳升起或落下,阳光洒在大海,都是摄影师心中最激动与兴奋的时刻。珠海的海滨风光,更是让摄影作品极具艺术感和生命力。” 薛海丰说,很荣幸有那么多人通过我的镜头感受到珠海、感受到大湾区的魅力。

不同的分享视角,同一份对大湾区的热爱!本次分享会,正是为了让这份热爱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展现广大有志之士在珠澳这片热土上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彰显珠澳深厚的城市底蕴和多元文化魅力,提升珠澳的城市知名度和吸引力,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增添更多的色彩。

“没想到能这么近距离听网络大咖们分享他们的创业经历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很有感触。”参加活动的观众周女士说,这也给了她很大的启示:在自媒体时代,我们更要勇于创新,拥抱变化。

“每个分享者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特别是当看到职业摄影师把珠海的美用镜头呈现出来的时候,太震撼了!”观众龙女士表示,希望以后举办更多这样的活动。

据悉,本次分享会活动由珠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指导,珠海市网络文化协会主办,旨在依托珠澳的地域优势、资源优势、人文优势,通过与网络大咖合作,对外讲述粤港澳大湾区澳珠一极故事,让珠海、澳门故事通过互联网跨越时空、连通世界。

文字:戴丹梅 林琦琦 图片:叶秋明 制图:刘轶男 编辑:彭晶 梁蔼欣 责任编辑: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