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提升优质服务之年。一年来,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以下简称“省医珠海医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四个安全”管理理念,以创建等级医院和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抓手,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开创医院高水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加快打造珠海西部医疗新高地。

关键词1:党建引领
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创新实施“6+3”工作模式
加强公立医院党建质量,是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政治保证,也是公立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一年来,省医珠海医院党委以新时期公立医院党的建设要求为指导,强化“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党建就是抓业务”理念,创新实施“6+3”工作模式,即医院党建与机制健全、学科建设、队伍培育、运行管理、文化建设、作风建设同向发力、多维嵌入、深度融合,同时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切实把党建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从区域短板和新兴学科入手,省医珠海医院找准党建与业务结合的突破口,助力学科建设不断加速。如,借助全托管办医模式及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和综合干预项目”,省医珠海医院建立了集医防融合、规范诊疗、急危重症救治、心脏康复为一体的心血管疾病系统化诊疗模式,开展的微创胸腔镜三尖瓣膜成形术、心脏不停跳微创冠脉搭桥术、极简式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等多项技术填补区域空白。
聚焦党员、中层干部、学科带头人三支队伍,省医珠海医院开启了融合式培育。党支部书记由科室负责人或党委委员担任,实现党建、业务“一肩挑”,党委的管理理念更好地融入党支部。强化“又红又专”的用人导向,通过设置“伯乐奖”全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积极培育“内生”优才,多措涵养学科带头人“蓄水池”。
医院还先后派出党员干部远赴我国云南、贵州及非洲参与医疗帮扶,组织党团志愿者到社区、校园、企业开展义诊活动。2023年,医院组织各类义诊和健康讲座活动60余场,惠及群众2万余人。
在党建引领下,省医珠海医院在业务技术提升、人才队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项目和新技术开展、党建+医联体打造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与突破,实现了从“速度”向“效益”,从“数量”向“质量”,从“立院”向“强院”的转变。
关键词2:强化提升
生命通道更加畅通
补齐西区急危重症救治短板
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是医疗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以前,由于珠海西部地区缺少大型三级综合医院,基层医院急危重症救治力量又相对薄弱,急危重症患者的宝贵救治时间往往耽误在路上。
省医珠海医院自成立以来,就狠抓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提升,创新提出急诊双通道、十米半径“一站式”抢救理念。这十米半径的抢救单元内,配备有导管室、抢救室、手术室、重症监护室、DR、CT、MRI等和一系列先进的抢救设备,可让急危重症患者迅速、精准地完成所需的全部检查,节省宝贵的救治时间。加上急诊、ICU、省医专家团队为一体的多学科联动快速反应急危重症学科体系,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得到显著提高。
6月29日,在珠海西区居住的梁先生(59岁)早餐后胸口突然开始疼,起初他并没在意,但胸闷、胸痛不停发作,心跳也慢了下来。家属赶紧带梁先生来到家附近医院就诊,检查提示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黄金救治时间为发病后120分钟内,且救治时间越早越好。当地医院以最快速度将梁先生转诊至省医珠海医院,省医珠海医院马上启动绿色通道,通过介入治疗迅速帮其打通血管。在这次联合救治过程中,该患者DTB(心梗患者从进入医院到血管打开、血流恢复的时间)仅为29分钟,远低于国家胸痛中心要求的90分钟。
2023年,省医珠海医院收治的危重患者救治成功率达95.5%;急诊抢救1488人次,抢救成功率96.77%。综合心跳骤停ROSC恢复率达到50-60%,远高于国内平均约20%的水平。
在这里,胸痛病人平均DTB时间仅50-60分钟,最短只要20分钟。卒中患者从进入医院到完成CT检查平均只需10分钟,远低于美国国立卫生院要求的25分钟内。DNT(即卒中患者从进入医院到溶栓的时间)平均只需51分钟,远低于中国卒中诊治指南要求的60分钟。2023年,医院通过国家防治卒中中心认证,被授予国家级“防治卒中中心”称号。

2023年11月,省医珠海医院与金湾区西湖消防救援站联动的“珠海120西湖急救分站”及“西湖消防救援站先遣急救分队”正式成立运行,这是珠海西区首个依托消防站设立的“消防+急救”的联动急救分站,开启了消防救援和医疗急救同步响应、协同处置的“一体化”应急救援联勤联战新模式。
关键词3:流程再造
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以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为导向
2023年5月,根据国家卫健委及省、市、区关于“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的一系列部署,省医珠海医院对医院环境和就医流程进行了全面改造,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保民群众享有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成果。
在服务能力提升方面,省医珠海医院全面实行“无假日”医院,延长门诊出诊时间,开设夜间门诊,方便“上班族”就医。增设睡眠、儿童神经、儿童生长发育、脑血管、屈光、天灸、女性盆底康复中心等11个专病门诊,建立专病MDT(多学科协作)团队10个,让群众挂一次号就可以看多个专科。医院还开设了珠海西区首个公立医院影像专家门诊、影像会诊门诊,以及金湾区首个疼痛睡眠门诊、医学美容中心、中医康复中心,开展不用住院的“日间手术”,打造“一站式”体检服务中心,不断满足群众多层次的就医需求。
在就医感受方面,省医珠海医院对停车场进行了优化调整,切实解决了患者停车难问题。着眼医疗流程优化,不断完善智能导检系统,手机上即可完成报到、缴费、门诊共济签约、疫苗预约等,取号、缴费、打印报告等环节的总平均等候时间由50分钟缩短至23分钟,CT、MR等大型设备检查开单当日即可完成,健康管理中心可在2小时内完成全面体检。
此外,省医珠海医院还将医保窗口与大爱无疆窗口整合,群众办理医保业务不用再两处跑,推动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为出行不便的患者提供八大类上门护理服务,群众就医感受明显提升。

关键词4:资源下沉
群众“家门口”看省级名医
医联体成员协同发展
作为广东省人民医院的托管医院和金湾区医联体建设牵头医院之一,省医珠海医院近年来以省医本部强大的专科力量以及庞大的专家资源为依托,推动省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金湾,带动金湾各医联体成员单位共同发展,不断提高金湾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区域医疗救治水平。
目前,省医珠海医院52个专科都有省医专家出诊、查房、手术、会诊和带教,解决了患者到省级大医院看专家“预约难、床位难、费用高”的三大难题。截至2023年,省医专家门诊量累计超16.22万人次,手术962台。
8岁的阳阳出生后即发现“动脉导管未闭”,持续多年均未改善。去年9月,阳阳来到省医珠海医院就诊,该院立即启动“省医专家直通车”,请在广州一号难求的先心病“大咖”潘微来此诊治。考虑到患者年龄小,手术的风险极高,医护团队在潘微主任医师带领下,对手术过程反复预演,做了充分的预处理方案。最终,在导管室、麻醉科的通力协助下,潘微主任带领的手术团队顺利完成了省医珠海医院首例“联合的右心和左心导管置入+经皮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
依托信息化建设,省医珠海医院还将金湾区的基层医疗机构纳入了由其搭建的包含广东省人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顶尖三甲医院在内的远程会诊体系和转诊体系,可以为患者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目前,省医珠海医院还在推动建立影像医联体新模式,即患者在基层医院进行放射、超声、心电图等的检查,直接由上级医院医生审核出具报告,以此推动区域诊疗服务同质化和一体化的新模式。
据了解,省医珠海医院目前已经与三灶医院、红旗医院签订了共建医联体协议和双向转诊协议,在原有技术协作的基础上,拓展延伸到“下沉出诊、业务带教、病历讨论、技术指导”,一方面无偿接收医联体成员单位业务骨干“组团式”的轮岗培训,另一方面通过转诊“绿色通道”,为基层医院预留专家号源,对上转患者提供免挂号直接开单、优先预约检查、优先安排床位等便利。截至目前,省医珠海医院已接收下级医院46人进修,派出83人次到下级医院出诊。接收上转患者2131人,下转康复期患者16人。
此外,由省医珠海医院承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国家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已为33454位居住在金湾区的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进行了免费检查,筛出需要治疗的患者3970人,筛出需要长期随访干预的患者8049人,医院为他们提供免费的全程随访和早期干预服务。
关键词5:内外兼修
医疗服务能力再上新台阶
优设备育人才
高水平的医疗服务,离不开先进的医疗设备。省医珠海医院近年来不断引进先进医疗设备,已覆盖全学科诊疗需求。目前,医院配置有14台先进的大型放射类医疗设备,包含1台128排双源螺旋CT、1台64排CT、1台1.5T磁共振成像系统、1台DSA、1台乳腺钼靶、多台DR等大型设备。配备用于开展高尖端心脏手术所需的人工心肺机系统、自体血回输机、ECMO、IABP等设备。开展微创精准手术所需的胸腔镜、宫腔镜、电子胆道镜、高清手术系统等,还有先进电子胃镜、电子肠镜、电子支气管镜、超声胃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眼科OCT、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血液透析机等一批高精尖检查、治疗设备。
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同样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撑。一方面,省医珠海医院积极打造人才培养交流平台,鼓励职工外出进修学习。另一方面,充分借助广东省人民医院深厚的人才资源,由省医本部定期选派业务骨干到金湾开展门诊、查房、手术、培训、带教等业务工作,培养金湾本地的年轻骨干医护人员。通过外引内培,2023年,省医珠海医院引进专业学科带头人、硕博高学历和高职称人才共20人,目前医院在职职工中,医疗技术人员占比达81.8%。医师队伍中,副高及以上职称占比31.9%,硕士以上学历占48.2%,其中博士20人。
关键词6:笃行不怠
更好守护群众生命健康
加快打造西部医疗新高地
省医珠海医院从2017年7月全面开科以来,经过多年积累和沉淀,已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正在加快成为珠海西部医疗新高地。数据显示,2017年至今,医院门急诊诊疗人次增长8.6倍,住院人次增长3.7倍,医院三、四级手术量增长6.6倍,微创手术量增长7倍,疑难病例数增长29倍。
2023年,医院发展进一步提速,1-11月门诊、急诊量达到35万人次,同比上年增长12%。住院1.5万人次,同比上年增长83.5%;病床使用率74.91%,同比上年增长70.92%。与此同时,“药占比(药品费用在总医疗费用中的占比)”在近5年里下降21.43%,“耗占比”下降25.08%,在诊疗量、手术量大幅增长的同时,患者就医负担不断下降。
与此同时,省医珠海医院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不断促进新技术、新项目落地金湾。医院目前可以开展四级医疗技术217项,三级医疗技术604项。开展限制类医疗技术,如冠心病心导管介入治疗技术、先天性心脏病心导管介入治疗技术、心律失常心内电生理介入治疗技术、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等13项。
2023年,省医珠海医院开展了珠海西区首例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手术、珠海西部地区首例Shockwave冲击波球囊技术、珠海市西区首例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和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微创介入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
省医珠海医院荣誉墙
医院党委获评珠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广东省健康促进示范医院;
珠海市抗击新冠肺炎先进集体;
2022年度医疗机构县级医院最佳十强雇主;
急危重症医学部、药剂科获评珠海市青年文明号;
健康管理中心、重症监护室获评珠海市巾帼文明岗;
参与对外医疗帮扶的医护人员先后获几内亚共和国勋章、贡山荣誉市民;
2023年4月,医院获心血管高危筛查工作“2022年度全国先进单位”、珠海市“2022年度药械不良反应优秀上报集体”称号;
2023年5月,医院被评定为广东省医院感染管理专业质量控制中心哨点医院;
2023年7月,医院被确定为广东省第二批县(区)级心血管病防治中心;
2023年9月,医院通过国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规范化建设项目评审,并被认定为“优秀单位”;
2023年10月,医院《创新实施“6+3”工作模式 党建业务相融合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案例获第三届广东基层党建创新案例遴选“全省最具传播影响力案例”奖;
2023年10月,顺利通过广东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备案,成为省级职业健康检查定点医疗机构;
2023年11月,医院被授予“防治卒中中心”称号,正式成为国家级防治卒中中心;
2023年12月,医院被确定为“珠海市金湾区慢性呼吸疾病防治中心”。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提升优质服务之年。一年来,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以下简称“省医珠海医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四个安全”管理理念,以创建等级医院和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为抓手,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开创医院高水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加快打造珠海西部医疗新高地。

关键词1:党建引领
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创新实施“6+3”工作模式
加强公立医院党建质量,是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政治保证,也是公立医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一年来,省医珠海医院党委以新时期公立医院党的建设要求为指导,强化“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党建就是抓业务”理念,创新实施“6+3”工作模式,即医院党建与机制健全、学科建设、队伍培育、运行管理、文化建设、作风建设同向发力、多维嵌入、深度融合,同时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切实把党建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从区域短板和新兴学科入手,省医珠海医院找准党建与业务结合的突破口,助力学科建设不断加速。如,借助全托管办医模式及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和综合干预项目”,省医珠海医院建立了集医防融合、规范诊疗、急危重症救治、心脏康复为一体的心血管疾病系统化诊疗模式,开展的微创胸腔镜三尖瓣膜成形术、心脏不停跳微创冠脉搭桥术、极简式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等多项技术填补区域空白。
聚焦党员、中层干部、学科带头人三支队伍,省医珠海医院开启了融合式培育。党支部书记由科室负责人或党委委员担任,实现党建、业务“一肩挑”,党委的管理理念更好地融入党支部。强化“又红又专”的用人导向,通过设置“伯乐奖”全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积极培育“内生”优才,多措涵养学科带头人“蓄水池”。
医院还先后派出党员干部远赴我国云南、贵州及非洲参与医疗帮扶,组织党团志愿者到社区、校园、企业开展义诊活动。2023年,医院组织各类义诊和健康讲座活动60余场,惠及群众2万余人。
在党建引领下,省医珠海医院在业务技术提升、人才队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项目和新技术开展、党建+医联体打造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与突破,实现了从“速度”向“效益”,从“数量”向“质量”,从“立院”向“强院”的转变。
关键词2:强化提升
生命通道更加畅通
补齐西区急危重症救治短板
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是医疗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以前,由于珠海西部地区缺少大型三级综合医院,基层医院急危重症救治力量又相对薄弱,急危重症患者的宝贵救治时间往往耽误在路上。
省医珠海医院自成立以来,就狠抓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提升,创新提出急诊双通道、十米半径“一站式”抢救理念。这十米半径的抢救单元内,配备有导管室、抢救室、手术室、重症监护室、DR、CT、MRI等和一系列先进的抢救设备,可让急危重症患者迅速、精准地完成所需的全部检查,节省宝贵的救治时间。加上急诊、ICU、省医专家团队为一体的多学科联动快速反应急危重症学科体系,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得到显著提高。
6月29日,在珠海西区居住的梁先生(59岁)早餐后胸口突然开始疼,起初他并没在意,但胸闷、胸痛不停发作,心跳也慢了下来。家属赶紧带梁先生来到家附近医院就诊,检查提示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黄金救治时间为发病后120分钟内,且救治时间越早越好。当地医院以最快速度将梁先生转诊至省医珠海医院,省医珠海医院马上启动绿色通道,通过介入治疗迅速帮其打通血管。在这次联合救治过程中,该患者DTB(心梗患者从进入医院到血管打开、血流恢复的时间)仅为29分钟,远低于国家胸痛中心要求的90分钟。
2023年,省医珠海医院收治的危重患者救治成功率达95.5%;急诊抢救1488人次,抢救成功率96.77%。综合心跳骤停ROSC恢复率达到50-60%,远高于国内平均约20%的水平。
在这里,胸痛病人平均DTB时间仅50-60分钟,最短只要20分钟。卒中患者从进入医院到完成CT检查平均只需10分钟,远低于美国国立卫生院要求的25分钟内。DNT(即卒中患者从进入医院到溶栓的时间)平均只需51分钟,远低于中国卒中诊治指南要求的60分钟。2023年,医院通过国家防治卒中中心认证,被授予国家级“防治卒中中心”称号。

2023年11月,省医珠海医院与金湾区西湖消防救援站联动的“珠海120西湖急救分站”及“西湖消防救援站先遣急救分队”正式成立运行,这是珠海西区首个依托消防站设立的“消防+急救”的联动急救分站,开启了消防救援和医疗急救同步响应、协同处置的“一体化”应急救援联勤联战新模式。
关键词3:流程再造
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以改善群众就医体验为导向
2023年5月,根据国家卫健委及省、市、区关于“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的一系列部署,省医珠海医院对医院环境和就医流程进行了全面改造,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保民群众享有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成果。
在服务能力提升方面,省医珠海医院全面实行“无假日”医院,延长门诊出诊时间,开设夜间门诊,方便“上班族”就医。增设睡眠、儿童神经、儿童生长发育、脑血管、屈光、天灸、女性盆底康复中心等11个专病门诊,建立专病MDT(多学科协作)团队10个,让群众挂一次号就可以看多个专科。医院还开设了珠海西区首个公立医院影像专家门诊、影像会诊门诊,以及金湾区首个疼痛睡眠门诊、医学美容中心、中医康复中心,开展不用住院的“日间手术”,打造“一站式”体检服务中心,不断满足群众多层次的就医需求。
在就医感受方面,省医珠海医院对停车场进行了优化调整,切实解决了患者停车难问题。着眼医疗流程优化,不断完善智能导检系统,手机上即可完成报到、缴费、门诊共济签约、疫苗预约等,取号、缴费、打印报告等环节的总平均等候时间由50分钟缩短至23分钟,CT、MR等大型设备检查开单当日即可完成,健康管理中心可在2小时内完成全面体检。
此外,省医珠海医院还将医保窗口与大爱无疆窗口整合,群众办理医保业务不用再两处跑,推动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为出行不便的患者提供八大类上门护理服务,群众就医感受明显提升。

关键词4:资源下沉
群众“家门口”看省级名医
医联体成员协同发展
作为广东省人民医院的托管医院和金湾区医联体建设牵头医院之一,省医珠海医院近年来以省医本部强大的专科力量以及庞大的专家资源为依托,推动省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金湾,带动金湾各医联体成员单位共同发展,不断提高金湾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区域医疗救治水平。
目前,省医珠海医院52个专科都有省医专家出诊、查房、手术、会诊和带教,解决了患者到省级大医院看专家“预约难、床位难、费用高”的三大难题。截至2023年,省医专家门诊量累计超16.22万人次,手术962台。
8岁的阳阳出生后即发现“动脉导管未闭”,持续多年均未改善。去年9月,阳阳来到省医珠海医院就诊,该院立即启动“省医专家直通车”,请在广州一号难求的先心病“大咖”潘微来此诊治。考虑到患者年龄小,手术的风险极高,医护团队在潘微主任医师带领下,对手术过程反复预演,做了充分的预处理方案。最终,在导管室、麻醉科的通力协助下,潘微主任带领的手术团队顺利完成了省医珠海医院首例“联合的右心和左心导管置入+经皮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
依托信息化建设,省医珠海医院还将金湾区的基层医疗机构纳入了由其搭建的包含广东省人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顶尖三甲医院在内的远程会诊体系和转诊体系,可以为患者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目前,省医珠海医院还在推动建立影像医联体新模式,即患者在基层医院进行放射、超声、心电图等的检查,直接由上级医院医生审核出具报告,以此推动区域诊疗服务同质化和一体化的新模式。
据了解,省医珠海医院目前已经与三灶医院、红旗医院签订了共建医联体协议和双向转诊协议,在原有技术协作的基础上,拓展延伸到“下沉出诊、业务带教、病历讨论、技术指导”,一方面无偿接收医联体成员单位业务骨干“组团式”的轮岗培训,另一方面通过转诊“绿色通道”,为基层医院预留专家号源,对上转患者提供免挂号直接开单、优先预约检查、优先安排床位等便利。截至目前,省医珠海医院已接收下级医院46人进修,派出83人次到下级医院出诊。接收上转患者2131人,下转康复期患者16人。
此外,由省医珠海医院承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国家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已为33454位居住在金湾区的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进行了免费检查,筛出需要治疗的患者3970人,筛出需要长期随访干预的患者8049人,医院为他们提供免费的全程随访和早期干预服务。
关键词5:内外兼修
医疗服务能力再上新台阶
优设备育人才
高水平的医疗服务,离不开先进的医疗设备。省医珠海医院近年来不断引进先进医疗设备,已覆盖全学科诊疗需求。目前,医院配置有14台先进的大型放射类医疗设备,包含1台128排双源螺旋CT、1台64排CT、1台1.5T磁共振成像系统、1台DSA、1台乳腺钼靶、多台DR等大型设备。配备用于开展高尖端心脏手术所需的人工心肺机系统、自体血回输机、ECMO、IABP等设备。开展微创精准手术所需的胸腔镜、宫腔镜、电子胆道镜、高清手术系统等,还有先进电子胃镜、电子肠镜、电子支气管镜、超声胃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眼科OCT、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血液透析机等一批高精尖检查、治疗设备。
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同样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支撑。一方面,省医珠海医院积极打造人才培养交流平台,鼓励职工外出进修学习。另一方面,充分借助广东省人民医院深厚的人才资源,由省医本部定期选派业务骨干到金湾开展门诊、查房、手术、培训、带教等业务工作,培养金湾本地的年轻骨干医护人员。通过外引内培,2023年,省医珠海医院引进专业学科带头人、硕博高学历和高职称人才共20人,目前医院在职职工中,医疗技术人员占比达81.8%。医师队伍中,副高及以上职称占比31.9%,硕士以上学历占48.2%,其中博士20人。
关键词6:笃行不怠
更好守护群众生命健康
加快打造西部医疗新高地
省医珠海医院从2017年7月全面开科以来,经过多年积累和沉淀,已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正在加快成为珠海西部医疗新高地。数据显示,2017年至今,医院门急诊诊疗人次增长8.6倍,住院人次增长3.7倍,医院三、四级手术量增长6.6倍,微创手术量增长7倍,疑难病例数增长29倍。
2023年,医院发展进一步提速,1-11月门诊、急诊量达到35万人次,同比上年增长12%。住院1.5万人次,同比上年增长83.5%;病床使用率74.91%,同比上年增长70.92%。与此同时,“药占比(药品费用在总医疗费用中的占比)”在近5年里下降21.43%,“耗占比”下降25.08%,在诊疗量、手术量大幅增长的同时,患者就医负担不断下降。
与此同时,省医珠海医院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不断促进新技术、新项目落地金湾。医院目前可以开展四级医疗技术217项,三级医疗技术604项。开展限制类医疗技术,如冠心病心导管介入治疗技术、先天性心脏病心导管介入治疗技术、心律失常心内电生理介入治疗技术、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等13项。
2023年,省医珠海医院开展了珠海西区首例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手术、珠海西部地区首例Shockwave冲击波球囊技术、珠海市西区首例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和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微创介入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术。
省医珠海医院荣誉墙
医院党委获评珠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广东省健康促进示范医院;
珠海市抗击新冠肺炎先进集体;
2022年度医疗机构县级医院最佳十强雇主;
急危重症医学部、药剂科获评珠海市青年文明号;
健康管理中心、重症监护室获评珠海市巾帼文明岗;
参与对外医疗帮扶的医护人员先后获几内亚共和国勋章、贡山荣誉市民;
2023年4月,医院获心血管高危筛查工作“2022年度全国先进单位”、珠海市“2022年度药械不良反应优秀上报集体”称号;
2023年5月,医院被评定为广东省医院感染管理专业质量控制中心哨点医院;
2023年7月,医院被确定为广东省第二批县(区)级心血管病防治中心;
2023年9月,医院通过国家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规范化建设项目评审,并被认定为“优秀单位”;
2023年10月,医院《创新实施“6+3”工作模式 党建业务相融合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案例获第三届广东基层党建创新案例遴选“全省最具传播影响力案例”奖;
2023年10月,顺利通过广东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备案,成为省级职业健康检查定点医疗机构;
2023年11月,医院被授予“防治卒中中心”称号,正式成为国家级防治卒中中心;
2023年12月,医院被确定为“珠海市金湾区慢性呼吸疾病防治中心”。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