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遵协作“六新体系”带动“组团式”帮扶医院四个明显提升

按照《中共中央组织部等关于印发<“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人民医院工作方案>的通知》部署要求,珠海市人民医院医疗“组团式”帮扶团队聚焦“四个明显提升”(诊疗环境明显提升、健康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明显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推出“六新体系”建设,践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之路,助力提高正安县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

多方合力,建设医院发展新平台

帮扶团队进驻后,发现正安县人民医院旧院区空间狭小、建筑陈旧,难以满足医院发展需要,而新院区建设2019年停工。市、县工作组和帮扶团队联动,主动对接上级部门协调各方资源,经过多方共同努力,2023年6月30日,正安县人民医院顺利完成整体搬迁,圆了正安县人民等待7年的梦。新院区启用后,医院的硬件环境和软件设施得到了全面改善,当地群众拥有了宽敞舒适的就医环境,也为医疗“组团式”帮扶工作的有效开展拓展了新空间。

建章立制,提升管理新效能

帮扶团队积极探索管理新模式,在提升医院管理效能上下功夫。优化架构。调整领导班子分工,整合医院内部各职能部门,建立“大部制”,推进扁平化管理。新成立质量管理部并与信息科整合,将运营管理和智慧医院建设融合;整合医教部与人事资源部,将医疗技术提升与人才培养结合。健全制度。新制定行政例会制度、院长查房制度、职能部门月度第一议题制度等医院管理制度27项,新修订医院管理制度240项,通过完善管理制度保障医院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成效。

整合资源,构建多维度帮扶新机制

与珠海市医师协会、珠海市护理协会、珠海市医学会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多维度帮扶,目前固定返聘专家2名,帮扶银铃专家6名,珠海市医疗专家累计到院开展柔性帮扶67人次。同时,作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对口协作县,正安还邀请澳门医务人员协会会长何舜发教授到正安县人民医院实地调研和帮扶,这也是首位来到正安开展医疗帮扶的澳门医生。

培养人才,激发内生新动力

在学科管理能力培养上,举行了正安县人民医院中层干部能力提升“珠海班”,对64名科室主任和护士长进行轮训,让医院的中层管理干部亲身感受广东的改革创新精神、珠海的特区精神、高水平医院的精益求精精神,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医疗技术能力培养上,建立了“师带徒”和“珠海银龄专家传承人”培养机制,并先后选派正安县人民医院20名骨干医生到珠海进修学习;在医疗学术交流上,打造“义海情天”东西部医学学术会议、“务正道”医学学术沙龙和“务本堂”医学大讲堂三个学术交流品牌;截止2023年10月,共开展各类培训117场、线下培训1905人次、线上培训4450人次。

理念先行,引领技术新趋势

树立“内科外科化、外科微创化”理念,逐步补齐正安县人民医院的医疗技术短板。在选派的第一批帮扶团队中,以心脏介入技术、外科腹腔镜技术和骨科椎间孔镜技术的医疗专家为主;在选派的第二批帮扶团队中,则以外科腹腔镜技术、关节镜技术和放疗技术的医疗专家为主,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完善医院的微创介入诊疗技术。

精准发力,打造智慧新医疗

聚焦危害基层老百姓健康的慢病和急危重病,启动县域远程心电、远程脑电、远程超声、远程血压四大智慧医疗体系建设,打造珠海市人民医院+正安县人民医院+正安县乡镇卫生院的“1+1+N”远程智慧医疗帮扶新模式,实现珠海和正安两地医疗资源共建共享。为进一步深化智慧医疗帮扶,2023年3月正安县人民医院成立了遵义市首家、贵州省县域首家“远程超声医学中心”,该工作得到了贵州省省长李炳军的充分肯定。截至目前,“远程超声医学中心”共完成远程医疗6941例。

帮扶一年来,“组团式”帮扶团队已顺利开展经皮左心耳封堵术、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以及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等微创介入新技术共42项;2021年县医院心血管内科获批贵州省重点建设专科,2022年普外科获批贵州省重点建设专科,2023年泌尿外科和神经外科获批贵州省重点建设专科,呼吸与危重医学科等三个专科分别获批遵义市重点建设专科;2023年9月份县医院正式获得贵州省卫健委直线加速器大型设备配置许可证,成为贵州省县级医院中第三个获得该资质的医院;2023年获得省、市级科研课题立项9项,是医院既往10年的4倍;县医院(包括组团式团队)拥有研究生29人、正高职称18人、副高职称85人,高级职称人才103人,较2021年增加47.1%。

(来源:珠遵协作微信公众号)

编辑:吴佳佳 责任编辑:田海
微信
朋友圈
珠遵协作“六新体系”带动“组团式”帮扶医院四个明显提升
观海融媒 2023-12-29 20:10

按照《中共中央组织部等关于印发<“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人民医院工作方案>的通知》部署要求,珠海市人民医院医疗“组团式”帮扶团队聚焦“四个明显提升”(诊疗环境明显提升、健康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明显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推出“六新体系”建设,践行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之路,助力提高正安县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

多方合力,建设医院发展新平台

帮扶团队进驻后,发现正安县人民医院旧院区空间狭小、建筑陈旧,难以满足医院发展需要,而新院区建设2019年停工。市、县工作组和帮扶团队联动,主动对接上级部门协调各方资源,经过多方共同努力,2023年6月30日,正安县人民医院顺利完成整体搬迁,圆了正安县人民等待7年的梦。新院区启用后,医院的硬件环境和软件设施得到了全面改善,当地群众拥有了宽敞舒适的就医环境,也为医疗“组团式”帮扶工作的有效开展拓展了新空间。

建章立制,提升管理新效能

帮扶团队积极探索管理新模式,在提升医院管理效能上下功夫。优化架构。调整领导班子分工,整合医院内部各职能部门,建立“大部制”,推进扁平化管理。新成立质量管理部并与信息科整合,将运营管理和智慧医院建设融合;整合医教部与人事资源部,将医疗技术提升与人才培养结合。健全制度。新制定行政例会制度、院长查房制度、职能部门月度第一议题制度等医院管理制度27项,新修订医院管理制度240项,通过完善管理制度保障医院工作有目标、有计划、有成效。

整合资源,构建多维度帮扶新机制

与珠海市医师协会、珠海市护理协会、珠海市医学会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多维度帮扶,目前固定返聘专家2名,帮扶银铃专家6名,珠海市医疗专家累计到院开展柔性帮扶67人次。同时,作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对口协作县,正安还邀请澳门医务人员协会会长何舜发教授到正安县人民医院实地调研和帮扶,这也是首位来到正安开展医疗帮扶的澳门医生。

培养人才,激发内生新动力

在学科管理能力培养上,举行了正安县人民医院中层干部能力提升“珠海班”,对64名科室主任和护士长进行轮训,让医院的中层管理干部亲身感受广东的改革创新精神、珠海的特区精神、高水平医院的精益求精精神,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医疗技术能力培养上,建立了“师带徒”和“珠海银龄专家传承人”培养机制,并先后选派正安县人民医院20名骨干医生到珠海进修学习;在医疗学术交流上,打造“义海情天”东西部医学学术会议、“务正道”医学学术沙龙和“务本堂”医学大讲堂三个学术交流品牌;截止2023年10月,共开展各类培训117场、线下培训1905人次、线上培训4450人次。

理念先行,引领技术新趋势

树立“内科外科化、外科微创化”理念,逐步补齐正安县人民医院的医疗技术短板。在选派的第一批帮扶团队中,以心脏介入技术、外科腹腔镜技术和骨科椎间孔镜技术的医疗专家为主;在选派的第二批帮扶团队中,则以外科腹腔镜技术、关节镜技术和放疗技术的医疗专家为主,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完善医院的微创介入诊疗技术。

精准发力,打造智慧新医疗

聚焦危害基层老百姓健康的慢病和急危重病,启动县域远程心电、远程脑电、远程超声、远程血压四大智慧医疗体系建设,打造珠海市人民医院+正安县人民医院+正安县乡镇卫生院的“1+1+N”远程智慧医疗帮扶新模式,实现珠海和正安两地医疗资源共建共享。为进一步深化智慧医疗帮扶,2023年3月正安县人民医院成立了遵义市首家、贵州省县域首家“远程超声医学中心”,该工作得到了贵州省省长李炳军的充分肯定。截至目前,“远程超声医学中心”共完成远程医疗6941例。

帮扶一年来,“组团式”帮扶团队已顺利开展经皮左心耳封堵术、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以及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等微创介入新技术共42项;2021年县医院心血管内科获批贵州省重点建设专科,2022年普外科获批贵州省重点建设专科,2023年泌尿外科和神经外科获批贵州省重点建设专科,呼吸与危重医学科等三个专科分别获批遵义市重点建设专科;2023年9月份县医院正式获得贵州省卫健委直线加速器大型设备配置许可证,成为贵州省县级医院中第三个获得该资质的医院;2023年获得省、市级科研课题立项9项,是医院既往10年的4倍;县医院(包括组团式团队)拥有研究生29人、正高职称18人、副高职称85人,高级职称人才103人,较2021年增加47.1%。

(来源:珠遵协作微信公众号)

编辑:吴佳佳 责任编辑: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