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新的一年,新的奋斗,新的进发。
2024年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成立3周年、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也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中第一阶段建设成效的“大考”之年。新的一年,重磅政策接连出台,横琴必将迎来更多可喜的巨大变化。
如何进一步丰富合作区的澳门元素?怎样提升“四新”产业活力?“四共”体制优势如何更好彰显?怎样更好推动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兑现落地?唯有用实践作答,才能交出满意答卷。2024年起,“横琴潮”特别推出“2024横琴答卷”栏目,围绕合作区奋力实现《总体方案》第一阶段目标的创新举措,聚焦改革重点,记录奋斗历程,展现横琴努力做好“时代答卷”的奋发姿态。
作为首部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制定的综合性法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促进条例》提到,按照“能放尽放、应放尽放”的原则,建立放权赋能长效机制,最大限度赋予合作区改革发展自主权。对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统计局来说,这意味着既要扎实做好常规统计业务,也要积极创新“一国两制”下的统计工作方式,探索内地与澳门统计规则制度对接衔接,确保统计数据客观准确地反映合作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情况。

近年来,合作区统计局紧扣《总体方案》第一阶段任务目标,坚持统计和发改工作两手抓,让琴澳合作发展的新出路、新机遇和新希望跃然纸上。
聚焦澳人澳企 创新统计方式方法
统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为了更科学地评估合作区与澳门的社会及经济发展进程,合作区统计局在2023年年初印发实施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指标体系(试行)》及《评估办法》,并科学核算合作区“四新”产业数据,破解“四新”产业增加值核算不适用内地现行统计核算方法的问题。
围绕澳资澳企发展现状,合作区统计局首次开展针对澳资(澳门)企业的全面统计调查,编制并实施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澳资(澳门)企业统计报表制度》《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澳资产业增加值核算方案(试行)》,涉及60余项指标,全面了解合作区澳资企业和跨境办公澳门企业经营状况。
在交通出行、居住生活、就业创业等方面,合作区居民的实际体验如何?2022年3月开始,合作区统计局携手澳门特区政府统计暨普查局持续两年开展面向合作区及澳门居民的合作区生活就业环境调查,属于全国首创。2023年调查数据显示,当下琴澳两地居民对合作区满意度持续上升,其中在合作区居住及经商创业群体满意度提升最明显。
此前,合作区统计局积极衔接澳门统计规则和制度,与澳门就将合作区澳资企业投资收益纳入澳门特区GNI(本地居民总收入)核算的事宜达成共识,充分体现“一地两统、结果双用”。围绕GNI跨境统计等创新工作,合作区统计局还将继续研究统计制度规则衔接落实细节,并计划围绕澳门企业对合作区直接投资以及合作区实际吸收澳门资金的异同、澳门与合作区住宿餐饮行业等领域的统计制度规则衔接展开研究。
承担发改职责 优化合作区营商环境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指出,把合作区作为本领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试验田和先行区。2023年以来,合作区统计局积极承担发改职责,统筹推进合作区社会信用体系和营商环境建设。
按照合作区执委会《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关于优化经营主体服务的十条措施》工作安排,合作区统计局近日组建了合作区“营商环境体验员”队伍,以“需求导向”推动合作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提升。据悉,首届“营商环境体验员”队伍由内地和港澳人士共同构成,分别来自金融、法律、医疗、商贸、建筑及咨询等多个领域,将聚焦合作区营商环境的痛点堵点,深入全面开展相关调查并提出工作建议,共同助力合作区营商环境改革建设取得新成效。
2024年是合作区第一阶段建设发展成效的验收之年,合作区统计局又将如何把握当下发展机遇,发挥好合作区发改职能作用?
“作为发改部门,我们将重点从构建营商环境体系、深化与港澳交流合作、强化区域协调发展、加强规划保障等方面推动合作区持续深化改革。”合作区统计局局长李国辉表示,接下来将针对《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提出的营商环境和信用体系方面问题,联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符合合作区实际情况的政策体系,为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其中,合作区统计局将开展信用体系建设专题研究,进一步研究明确合作区信用体系管理顶层架构、总体思路,优化升级“信用横琴”网站功能,并积极开展“合作区营商环境体验员”活动,组织开展合作区营商环境评价,争取成为广东省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试点。


编者按:新的一年,新的奋斗,新的进发。
2024年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成立3周年、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也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中第一阶段建设成效的“大考”之年。新的一年,重磅政策接连出台,横琴必将迎来更多可喜的巨大变化。
如何进一步丰富合作区的澳门元素?怎样提升“四新”产业活力?“四共”体制优势如何更好彰显?怎样更好推动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兑现落地?唯有用实践作答,才能交出满意答卷。2024年起,“横琴潮”特别推出“2024横琴答卷”栏目,围绕合作区奋力实现《总体方案》第一阶段目标的创新举措,聚焦改革重点,记录奋斗历程,展现横琴努力做好“时代答卷”的奋发姿态。
作为首部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制定的综合性法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促进条例》提到,按照“能放尽放、应放尽放”的原则,建立放权赋能长效机制,最大限度赋予合作区改革发展自主权。对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统计局来说,这意味着既要扎实做好常规统计业务,也要积极创新“一国两制”下的统计工作方式,探索内地与澳门统计规则制度对接衔接,确保统计数据客观准确地反映合作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情况。

近年来,合作区统计局紧扣《总体方案》第一阶段任务目标,坚持统计和发改工作两手抓,让琴澳合作发展的新出路、新机遇和新希望跃然纸上。
聚焦澳人澳企 创新统计方式方法
统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为了更科学地评估合作区与澳门的社会及经济发展进程,合作区统计局在2023年年初印发实施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指标体系(试行)》及《评估办法》,并科学核算合作区“四新”产业数据,破解“四新”产业增加值核算不适用内地现行统计核算方法的问题。
围绕澳资澳企发展现状,合作区统计局首次开展针对澳资(澳门)企业的全面统计调查,编制并实施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澳资(澳门)企业统计报表制度》《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澳资产业增加值核算方案(试行)》,涉及60余项指标,全面了解合作区澳资企业和跨境办公澳门企业经营状况。
在交通出行、居住生活、就业创业等方面,合作区居民的实际体验如何?2022年3月开始,合作区统计局携手澳门特区政府统计暨普查局持续两年开展面向合作区及澳门居民的合作区生活就业环境调查,属于全国首创。2023年调查数据显示,当下琴澳两地居民对合作区满意度持续上升,其中在合作区居住及经商创业群体满意度提升最明显。
此前,合作区统计局积极衔接澳门统计规则和制度,与澳门就将合作区澳资企业投资收益纳入澳门特区GNI(本地居民总收入)核算的事宜达成共识,充分体现“一地两统、结果双用”。围绕GNI跨境统计等创新工作,合作区统计局还将继续研究统计制度规则衔接落实细节,并计划围绕澳门企业对合作区直接投资以及合作区实际吸收澳门资金的异同、澳门与合作区住宿餐饮行业等领域的统计制度规则衔接展开研究。
承担发改职责 优化合作区营商环境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指出,把合作区作为本领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试验田和先行区。2023年以来,合作区统计局积极承担发改职责,统筹推进合作区社会信用体系和营商环境建设。
按照合作区执委会《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关于优化经营主体服务的十条措施》工作安排,合作区统计局近日组建了合作区“营商环境体验员”队伍,以“需求导向”推动合作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提升。据悉,首届“营商环境体验员”队伍由内地和港澳人士共同构成,分别来自金融、法律、医疗、商贸、建筑及咨询等多个领域,将聚焦合作区营商环境的痛点堵点,深入全面开展相关调查并提出工作建议,共同助力合作区营商环境改革建设取得新成效。
2024年是合作区第一阶段建设发展成效的验收之年,合作区统计局又将如何把握当下发展机遇,发挥好合作区发改职能作用?
“作为发改部门,我们将重点从构建营商环境体系、深化与港澳交流合作、强化区域协调发展、加强规划保障等方面推动合作区持续深化改革。”合作区统计局局长李国辉表示,接下来将针对《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提出的营商环境和信用体系方面问题,联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符合合作区实际情况的政策体系,为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其中,合作区统计局将开展信用体系建设专题研究,进一步研究明确合作区信用体系管理顶层架构、总体思路,优化升级“信用横琴”网站功能,并积极开展“合作区营商环境体验员”活动,组织开展合作区营商环境评价,争取成为广东省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试点。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