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绣花”功夫不断提升城市颜值,香洲城管交上靓丽“答卷”

推窗见景、开门见绿、出门进园的城市景观越来越多;背街小巷治理更加精细,明沟暗渠疏挖治理到位,保障了市民出行环境安全;垃圾分类纵深推进,市民满意率越来越高;共享单车秩序井然,诗意出行正在照进现实画卷,让市民于细微处感受到城市更新向美而行的温度……

作为珠海主城区的香洲区助推城市蝶变,勾画出一幅“文明、宜居、绿色、智慧”的新画卷,擦亮了城市生活的“心名片”,香洲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以下称:香洲城管)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香洲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聚焦城市管理提质增效、行业管理规范提升,积极推进“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认真抓好绿美香洲、城镇燃气安全、交通综合管理、涉水治污、垃圾分类等大事要事,城市管理工作迈出新步伐。

市民悠然自得地在公园里散步,供孩子游玩的设施也变得更加丰富。

走在珠海市香洲区街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花香,与城市的现代气息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在城区骑行时,可以发现道路平坦整洁,两旁绿树成荫,路灯排列整齐。公园里,市民们悠然自得地散步,欣赏着美丽的景色,植被更加茂盛,供孩子游玩的设施也变得更加丰富。这些元素共同为市民们创造了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在这不知不觉的变化背后,是香洲城管人孜孜不倦的付出和锲而不舍的坚守。

2023年,按照城市“绿化、净化、序化、亮化、美化”原则,香洲城管着力“绿化科学增绿、环境洁净有序、设施更新找补”,全面加强全区1975万平方米道路清扫保洁,严格136座垃圾压缩站、1115座环保垃圾屋、113座公厕日常管理;保障全区573万平方米绿化带、8.4万株行道树,高标准做好163座各类公园管理;做好全区1300万平方米市政道路、5.9万盏路灯维护,持续扮靓主城区颜值、提升城市形象。

关键词:“精细化”

香洲城管坚持以绣花般的细心、精心、恒心切实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出台“刚四条”压实养护单位责任,不断推动新进展新成效。

精细化打造园林绿化。香洲城管按照《香洲区城市管理精细化标准》组织指导园林绿化管养单位开展施肥增绿、补植换种、疏枝摘果以及修剪、水肥等日常园林养护工作,充分挖掘道路绿地现状存量低效公共空间,科学增绿添彩,打造繁花节点37个,改造提升绿地面积4.10万平方米。组织开展12场义务植树活动,完成植树4846株。针对树木缺失、长势不良等情况,共补植乔木1000余株、灌木3990株,整治公共绿地黄土裸露现象24684平方米。

为探索“绿美香洲”共建共治共享新路径,香洲城管成功牵头举办香洲区首届园艺景观大赛,赛事设置“绿美街巷”“街头景观”“理想花园”“花植风采”“艺术插花”5个子项,在“绿美香洲”全民参与、政企共建、社会共享上开展有益探索,广泛发动企业、学校、社会团体、市民参与比赛、融入比赛,共撬动社会资金47万元,完成10条街巷3300米的背街小巷综合提升,高质量落实迎宾路、梅华路、105国道、拱北口岸、南屏工业园等7处主次干道公共绿地重要节点景观改造,丰富绿地景观、提升城市颜值,实现了“城市主干道-公园绿地-背街小巷-市民阳台”的广域覆盖提升。

全面加强道路清扫保洁。

精细化提升环境卫生。为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和氛围,香洲城管多点发力、补足短板、清理死角、扫除盲区,以“九无三净一通”为标准开展路面清扫、清洗,保证道路干净整洁,冲洗地面人行道43642条次,清理卫生死角122477处,清洗垃圾设施183908个。优化垃圾清运工作,加强短途驳运,采取优化作业线路、增加作业频次等有效措施,重点区域清运均保持每日2次以上。

精细化打磨市政管护。香洲城管对辖区内的市政管养范围开展“精修细补”式的管养,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共修补沥青路面1.2万平方米,沥青路面灌缝7.8万平方米,修复人行道1.5万平方米、护栏1.5万米,施划道路热熔标线标识4.5万平方米。对辖区内15条车行隧道开展美化整治工作,用高压喷枪清洗墙体3.1万平方米,修补黄黑警示标志1.6万平方米,维修更换照明设备,构建安全、舒适、整洁的车行隧道出行环境。

精细化升级背街小巷。背街小巷是城市的“里子”,关系到市民出行和生活的“最后一公里”。香洲城管推进背街小巷焕新工作,对道路、路灯、绿化等进行持续优化,同时灵活运用绿植、花卉、墙绘、灯光等特色元素,让原有的街巷焕然一新。2023年共完成10条绿美街巷打造和南屏北山正街、香湾香埠路2条特色街巷提升,开展背街小巷路灯、路牌设施短板提升工作,完成16条无名街巷命名工作,并落实了78条背街小巷路名牌安装工作,确保路牌安装位置好找易记,方便群众出行。开展道路照明亮化提升、村道路灯点亮行动,现已完成101条背街小巷路灯提升工作。

关键词:“更”

公厕设施投放更加完善。为充分响应群众需求,香洲城管在情侣路沿线新增4个公厕,全区安装598个公厕指示牌,对49座装配式(吊装式)公厕安装闭门器。另一方面,认真落实民生实事,加快推进公园无障碍设施改造,已完成11座公园无障碍设施改造,剩余87座公园已开启所有作业面,涉及位拆改、工具房改造的公园公厕基本完成硬装铺装,在2033年年底前完成。

垃圾分类推进更加深入。转变思路,系统升级,香洲城管紧抓“垃圾收集点至垃圾收集站”关键环节,重塑责任链条、重造管理流程,建立“垃圾收集站倒逼”“红黑榜检验”两套机制,构建“物业履责—企业清运—政府监管”的垃圾分类多元共治体系,打造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全链条监管模式。自2023年9月1日起在翠香街道兴业社区开展试点工作,试点前后厨余垃圾分出量对比提升显著,由10.4吨逐步提升至15.3吨,待试点工作成熟后,向全区进行推广,可有效提升厨余垃圾分类率。

垃圾分类推进更加深入。

城市管理执法力度更强。2023年,香洲城管始终坚持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城管执法守护香洲秩序,共接收重大案件26宗,已开具处罚决定书26份。违建治理严格按照“减存量、控增量”原则,对违法建设坚持发现一宗、查处一宗,2023年香洲区共拆除各类违法建筑549宗,面积15.627853万平方米,完成进度101.03%,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市容环境严格执法,联动住建部门从管理端、执法端从严规范工地行为,检查工地场所16054个,教育整改1221宗,立案处罚无证夜间施工223宗、1727000元,立案处罚建筑施工噪音5宗、90000元,立案处罚道路遗撒、抛洒污染3宗、21000元。

共享单车管理更加规范。共享单车正逐渐成为香洲区市民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为保障市民用车需求,香洲城管引进北斗定位卫星技术,全面实施入栏停放,大力推进共享单车科学化、智慧化管理,2023年重点推进停车点位规范管理工作,对全区共享单车停车点位进行查漏补缺,以路为单位,根据停车框使用情况对香洲区共享单车停车框进行编号和分类,设置标识牌,实施台账管理,并同步到单车企业平台,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共享单车管理更加规范。

关键词:“畅通”

2023年,香洲城管坚持系统思维为上,畅通“脉络”促发展。

交通综合治理治堵点、活路网。香洲区配合市交通治理市中心城区交通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有序开展2023年市中心城区交通治理工作,香洲区实施共53项任务,目前已完成43项,完成率81.1%,其余任务也正按计划推进中。加快拥堵节点整治。列入市十件民生实事的12处交通拥堵节点治理,其中9处节点工程由香洲区负责实施,目前已全部完成。打通更多“次支”路网。优先解决新建学校、医疗机构、新建住宅区出行及市政道路配套需求,推进17条断头、半幅路建设及粤海中路等人行天桥建设工作,目前已全部完成,在主城区形成更多相互联通、相互支持的路网结构。完善路段交通设施。已完成海燕桥至情侣路段铺装改造项目、梅华东路香山苑段交通改善工作项目及城轨明珠站交通服务提升项目。提升公交网络服务活性。实地调研、统筹推进南屏镇、南屏科技园、三溪科创小镇“微公交”开通工作,已开通华发新城Z12路线共8条微公交路线,切实增强群众出行幸福感。

停车场管理强统筹,重实效。香洲城管牵头建立香洲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错时对外开放机制,大力推广错时停车,按照“应开尽开”原则,推动区行政中心等33个行政场所实行错时停车。完善“澳车北上”和“港车北上”停车配套服务,全面推进香洲区停车场车牌识别设备升级,总计1232个停车场港车、澳车可便捷进入,覆盖率达到100%。推广“珠海e停车”智慧管理平台,统筹推进“珠海e停车”平台建设,平台接入停车场732个,累计为3.45万名车主提供停车导航服务。

涉水治污固根本、提水质。香洲城管统筹推进香洲区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前山河石角咀国考断面全年平均水质为Ⅲ类,完成省市目标,主要污染物氨氮值同比下降10%,比治理前的2018年削减71%。加快提升管网收集效能,开展管网建设、修复、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坚持举一反三、多措并举提升劣五类问题河涌水质,整治南屏西排洪渠,积极推进南屏西下游段活水工作,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整治水浸点11个,水安全风险大幅消减。有序推进排水管理“三进”工作,优化排水许可证办理流程,排水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关键词:“安全”

2023年,香洲城管坚持安全生产为本,筑牢“堤坝”护稳定。

拧紧燃气“安全阀”。推进城镇燃气安全隐患整治,成立香洲区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专班,统筹指导各镇街、各区直部门深入排查整治“问题瓶”“问题阀”“问题软管”等燃气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重点针对餐饮企业、学校、建筑工地食堂等用气场所进行排查,已实现隐患排查、隐患整治两个100%。

筑牢设施“安全网”。强化城市运行安全保障,对香洲区内管养的6.1万个井盖约进行全面排查,存在安全隐患的均已整改完毕,同时督促管网养护单位持续进行破损井盖更换和防坠网维修工作。完善井盖设施管理,在涉水治污项目设计阶段明确新建井盖须安装防坠落设施,实施阶段作为验收必备条件。全面加强市政设施病害整治,开展人行道积水整治、沥青路面病害整治等专项工作,确保人行车行路面安全。开展44座桥梁桥梁常态化检查、定期检测和长期监测工作,完成粤海西路桥、二中人行通道等7座桥涵病害整治维修,以提前预防为主,对有病害的桥梁及时维修处理。

为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珠海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精神,香洲城管聚焦两个方面的工作推进落实。

一是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 深化“大城管”理念,实现全香洲地域、全领域、全行业覆盖的城市管理,抓紧推进“一网统管”城市管理应用场景建设,探索“智慧城市”的发展路径。

二是深入推进绿美珠海生态建设,以“宁静香洲”二期项目破解辖区噪声扰民难题,以“绿美香洲”生态建设推进绿化攻坚和共建共享,以高质量治水治污全面提升水环境品质,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美丽环境。

2024年,香洲城管将深入贯彻落实“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的要求,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3”思路举措,重点聚焦“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大力推进路灯暗改亮、无障碍设施建设、交通治堵、垃圾分类等重点工作,进一步筑牢实干担当思想根基、优化管理管养考核制度、提升城市精细化工作水平,奋力推进城市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

文字:康振华 图片:吴长赋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蓝辉龙
新闻卡片
微信
朋友圈
用“绣花”功夫不断提升城市颜值,香洲城管交上靓丽“答卷”
珠海特区报 2024-01-10 09:02

推窗见景、开门见绿、出门进园的城市景观越来越多;背街小巷治理更加精细,明沟暗渠疏挖治理到位,保障了市民出行环境安全;垃圾分类纵深推进,市民满意率越来越高;共享单车秩序井然,诗意出行正在照进现实画卷,让市民于细微处感受到城市更新向美而行的温度……

作为珠海主城区的香洲区助推城市蝶变,勾画出一幅“文明、宜居、绿色、智慧”的新画卷,擦亮了城市生活的“心名片”,香洲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以下称:香洲城管)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香洲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聚焦城市管理提质增效、行业管理规范提升,积极推进“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认真抓好绿美香洲、城镇燃气安全、交通综合管理、涉水治污、垃圾分类等大事要事,城市管理工作迈出新步伐。

市民悠然自得地在公园里散步,供孩子游玩的设施也变得更加丰富。

走在珠海市香洲区街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花香,与城市的现代气息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在城区骑行时,可以发现道路平坦整洁,两旁绿树成荫,路灯排列整齐。公园里,市民们悠然自得地散步,欣赏着美丽的景色,植被更加茂盛,供孩子游玩的设施也变得更加丰富。这些元素共同为市民们创造了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在这不知不觉的变化背后,是香洲城管人孜孜不倦的付出和锲而不舍的坚守。

2023年,按照城市“绿化、净化、序化、亮化、美化”原则,香洲城管着力“绿化科学增绿、环境洁净有序、设施更新找补”,全面加强全区1975万平方米道路清扫保洁,严格136座垃圾压缩站、1115座环保垃圾屋、113座公厕日常管理;保障全区573万平方米绿化带、8.4万株行道树,高标准做好163座各类公园管理;做好全区1300万平方米市政道路、5.9万盏路灯维护,持续扮靓主城区颜值、提升城市形象。

关键词:“精细化”

香洲城管坚持以绣花般的细心、精心、恒心切实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出台“刚四条”压实养护单位责任,不断推动新进展新成效。

精细化打造园林绿化。香洲城管按照《香洲区城市管理精细化标准》组织指导园林绿化管养单位开展施肥增绿、补植换种、疏枝摘果以及修剪、水肥等日常园林养护工作,充分挖掘道路绿地现状存量低效公共空间,科学增绿添彩,打造繁花节点37个,改造提升绿地面积4.10万平方米。组织开展12场义务植树活动,完成植树4846株。针对树木缺失、长势不良等情况,共补植乔木1000余株、灌木3990株,整治公共绿地黄土裸露现象24684平方米。

为探索“绿美香洲”共建共治共享新路径,香洲城管成功牵头举办香洲区首届园艺景观大赛,赛事设置“绿美街巷”“街头景观”“理想花园”“花植风采”“艺术插花”5个子项,在“绿美香洲”全民参与、政企共建、社会共享上开展有益探索,广泛发动企业、学校、社会团体、市民参与比赛、融入比赛,共撬动社会资金47万元,完成10条街巷3300米的背街小巷综合提升,高质量落实迎宾路、梅华路、105国道、拱北口岸、南屏工业园等7处主次干道公共绿地重要节点景观改造,丰富绿地景观、提升城市颜值,实现了“城市主干道-公园绿地-背街小巷-市民阳台”的广域覆盖提升。

全面加强道路清扫保洁。

精细化提升环境卫生。为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和氛围,香洲城管多点发力、补足短板、清理死角、扫除盲区,以“九无三净一通”为标准开展路面清扫、清洗,保证道路干净整洁,冲洗地面人行道43642条次,清理卫生死角122477处,清洗垃圾设施183908个。优化垃圾清运工作,加强短途驳运,采取优化作业线路、增加作业频次等有效措施,重点区域清运均保持每日2次以上。

精细化打磨市政管护。香洲城管对辖区内的市政管养范围开展“精修细补”式的管养,提升城市品质,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共修补沥青路面1.2万平方米,沥青路面灌缝7.8万平方米,修复人行道1.5万平方米、护栏1.5万米,施划道路热熔标线标识4.5万平方米。对辖区内15条车行隧道开展美化整治工作,用高压喷枪清洗墙体3.1万平方米,修补黄黑警示标志1.6万平方米,维修更换照明设备,构建安全、舒适、整洁的车行隧道出行环境。

精细化升级背街小巷。背街小巷是城市的“里子”,关系到市民出行和生活的“最后一公里”。香洲城管推进背街小巷焕新工作,对道路、路灯、绿化等进行持续优化,同时灵活运用绿植、花卉、墙绘、灯光等特色元素,让原有的街巷焕然一新。2023年共完成10条绿美街巷打造和南屏北山正街、香湾香埠路2条特色街巷提升,开展背街小巷路灯、路牌设施短板提升工作,完成16条无名街巷命名工作,并落实了78条背街小巷路名牌安装工作,确保路牌安装位置好找易记,方便群众出行。开展道路照明亮化提升、村道路灯点亮行动,现已完成101条背街小巷路灯提升工作。

关键词:“更”

公厕设施投放更加完善。为充分响应群众需求,香洲城管在情侣路沿线新增4个公厕,全区安装598个公厕指示牌,对49座装配式(吊装式)公厕安装闭门器。另一方面,认真落实民生实事,加快推进公园无障碍设施改造,已完成11座公园无障碍设施改造,剩余87座公园已开启所有作业面,涉及位拆改、工具房改造的公园公厕基本完成硬装铺装,在2033年年底前完成。

垃圾分类推进更加深入。转变思路,系统升级,香洲城管紧抓“垃圾收集点至垃圾收集站”关键环节,重塑责任链条、重造管理流程,建立“垃圾收集站倒逼”“红黑榜检验”两套机制,构建“物业履责—企业清运—政府监管”的垃圾分类多元共治体系,打造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全链条监管模式。自2023年9月1日起在翠香街道兴业社区开展试点工作,试点前后厨余垃圾分出量对比提升显著,由10.4吨逐步提升至15.3吨,待试点工作成熟后,向全区进行推广,可有效提升厨余垃圾分类率。

垃圾分类推进更加深入。

城市管理执法力度更强。2023年,香洲城管始终坚持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的城管执法守护香洲秩序,共接收重大案件26宗,已开具处罚决定书26份。违建治理严格按照“减存量、控增量”原则,对违法建设坚持发现一宗、查处一宗,2023年香洲区共拆除各类违法建筑549宗,面积15.627853万平方米,完成进度101.03%,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市容环境严格执法,联动住建部门从管理端、执法端从严规范工地行为,检查工地场所16054个,教育整改1221宗,立案处罚无证夜间施工223宗、1727000元,立案处罚建筑施工噪音5宗、90000元,立案处罚道路遗撒、抛洒污染3宗、21000元。

共享单车管理更加规范。共享单车正逐渐成为香洲区市民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为保障市民用车需求,香洲城管引进北斗定位卫星技术,全面实施入栏停放,大力推进共享单车科学化、智慧化管理,2023年重点推进停车点位规范管理工作,对全区共享单车停车点位进行查漏补缺,以路为单位,根据停车框使用情况对香洲区共享单车停车框进行编号和分类,设置标识牌,实施台账管理,并同步到单车企业平台,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共享单车管理更加规范。

关键词:“畅通”

2023年,香洲城管坚持系统思维为上,畅通“脉络”促发展。

交通综合治理治堵点、活路网。香洲区配合市交通治理市中心城区交通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有序开展2023年市中心城区交通治理工作,香洲区实施共53项任务,目前已完成43项,完成率81.1%,其余任务也正按计划推进中。加快拥堵节点整治。列入市十件民生实事的12处交通拥堵节点治理,其中9处节点工程由香洲区负责实施,目前已全部完成。打通更多“次支”路网。优先解决新建学校、医疗机构、新建住宅区出行及市政道路配套需求,推进17条断头、半幅路建设及粤海中路等人行天桥建设工作,目前已全部完成,在主城区形成更多相互联通、相互支持的路网结构。完善路段交通设施。已完成海燕桥至情侣路段铺装改造项目、梅华东路香山苑段交通改善工作项目及城轨明珠站交通服务提升项目。提升公交网络服务活性。实地调研、统筹推进南屏镇、南屏科技园、三溪科创小镇“微公交”开通工作,已开通华发新城Z12路线共8条微公交路线,切实增强群众出行幸福感。

停车场管理强统筹,重实效。香洲城管牵头建立香洲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错时对外开放机制,大力推广错时停车,按照“应开尽开”原则,推动区行政中心等33个行政场所实行错时停车。完善“澳车北上”和“港车北上”停车配套服务,全面推进香洲区停车场车牌识别设备升级,总计1232个停车场港车、澳车可便捷进入,覆盖率达到100%。推广“珠海e停车”智慧管理平台,统筹推进“珠海e停车”平台建设,平台接入停车场732个,累计为3.45万名车主提供停车导航服务。

涉水治污固根本、提水质。香洲城管统筹推进香洲区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前山河石角咀国考断面全年平均水质为Ⅲ类,完成省市目标,主要污染物氨氮值同比下降10%,比治理前的2018年削减71%。加快提升管网收集效能,开展管网建设、修复、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坚持举一反三、多措并举提升劣五类问题河涌水质,整治南屏西排洪渠,积极推进南屏西下游段活水工作,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整治水浸点11个,水安全风险大幅消减。有序推进排水管理“三进”工作,优化排水许可证办理流程,排水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关键词:“安全”

2023年,香洲城管坚持安全生产为本,筑牢“堤坝”护稳定。

拧紧燃气“安全阀”。推进城镇燃气安全隐患整治,成立香洲区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专班,统筹指导各镇街、各区直部门深入排查整治“问题瓶”“问题阀”“问题软管”等燃气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重点针对餐饮企业、学校、建筑工地食堂等用气场所进行排查,已实现隐患排查、隐患整治两个100%。

筑牢设施“安全网”。强化城市运行安全保障,对香洲区内管养的6.1万个井盖约进行全面排查,存在安全隐患的均已整改完毕,同时督促管网养护单位持续进行破损井盖更换和防坠网维修工作。完善井盖设施管理,在涉水治污项目设计阶段明确新建井盖须安装防坠落设施,实施阶段作为验收必备条件。全面加强市政设施病害整治,开展人行道积水整治、沥青路面病害整治等专项工作,确保人行车行路面安全。开展44座桥梁桥梁常态化检查、定期检测和长期监测工作,完成粤海西路桥、二中人行通道等7座桥涵病害整治维修,以提前预防为主,对有病害的桥梁及时维修处理。

为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珠海市第九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精神,香洲城管聚焦两个方面的工作推进落实。

一是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 深化“大城管”理念,实现全香洲地域、全领域、全行业覆盖的城市管理,抓紧推进“一网统管”城市管理应用场景建设,探索“智慧城市”的发展路径。

二是深入推进绿美珠海生态建设,以“宁静香洲”二期项目破解辖区噪声扰民难题,以“绿美香洲”生态建设推进绿化攻坚和共建共享,以高质量治水治污全面提升水环境品质,打造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美丽环境。

2024年,香洲城管将深入贯彻落实“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的要求,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3”思路举措,重点聚焦“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大力推进路灯暗改亮、无障碍设施建设、交通治堵、垃圾分类等重点工作,进一步筑牢实干担当思想根基、优化管理管养考核制度、提升城市精细化工作水平,奋力推进城市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

文字:康振华 图片:吴长赋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蓝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