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在新征程新起点上奋力推进城管服务高质量发展

2023年12月,中共珠海市委九届六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明确提出了“1313”思路举措,为城市管理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珠海各级城管部门感到使命在肩、精神振奋,下一步,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四次全会和市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1313”思路举措和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城市管理服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作用,下足“绣花”功夫,持续提升城市精细化、品质化、智能化水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珠海实践贡献城管力量。

充分发挥城市管理服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作用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珠海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党组团结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围绕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不断深化党建引领和法治城管、为民城管、品质城管、智慧城管、文明城管建设的“1+5”工作思路,奋力推进城管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是党建示范引领成效明显。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建立“路上办”机制。城管服务“典亮夜经济”工作入选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旗帜》“第四届党建创新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全国百优案例、获省“先锋杯”三等奖,局机关党委党建督导做法被推广至全市。

二是城管“四梁八柱”不断夯实。我市坚持“小切口”立法,制定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13部,开创性出台行道树养护技术规范、市政照明设施管养质量要求等3部地方标准。

三是为民服务成效显著。全市1166家公共机构、1388个居民小区、134个公共场所、310个经营场所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实施公园“微改造、精提升、促服务”,优化提升20个城市公园,建成12个城市服务驿站。深化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完成3000余个燃气安全隐患整改,入户安检超97万户。

珠海实施公园“微改造、精提升、促服务”,2023年优化提升20个城市公园,建成12个城市服务驿站。

四是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稳步提升。建立市政领域“月报制度”,城市道路、桥梁、路灯、窨井盖、户外广告和停车场等市政设施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开展直达镇街、覆盖城乡的环卫指数测评,推行“一把扫帚扫到底”环卫机制。统筹补植乔木5800株、地被植物31.3万平方米,打造80个繁花节点。大力治理违法建设,腾出产业发展空间60多万平方米。

五是城市管理智能化日趋完善。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正式运行,数字城管升级推出“全能网格”,率先将外卖骑手纳入网格。探索非接触性执法,香洲区南屏镇噪声实时监测系统、斗门区试点智能视频分析技术成效显著。

六是全力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完成全市586条“四周边”背街小巷市容环卫以及街面秩序乱象“清零”;完成全市31条主次干道、商业大街人力部署图,社会参与率达35%;组织城市道路大清扫、城市家具大清洗、市容环境大清理等深度清洁行动,处理黑点死角14万处。

2023年,全市组织城市道路大清扫、城市家具大清洗、市容环境大清理等深度清洁行动,处理黑点死角14万处。

持续提升城市

精细化、品质化、智能化水平

新的一年,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将充分发挥城市管理服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作用,下足“绣花”功夫,持续提升城市精细化、品质化、智能化水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珠海实践贡献城管力量。

一是着力推动党的建设走深走实。巩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推进城管系统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工作大落实。深化党建品牌和支部工作法创建,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优化“五全”“三联”工作机制,运用“两清单一台账”、城管服务工作日历,锻造一支高素质城管队伍。深化巡视巡察反馈意见和审计反馈意见的整改结果运用,压紧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持续开展廉政风险隐患排查,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二是着力打造“城管服务”品牌。创新打造“1+3+N”城管服务模式,以党建为引领,聚焦服务产业发展、服务民生幸福、服务城市宜居三个方面,总结推广优化N项服务措施。践行“721”工作法,与前端规划、建设管理部门建立协同协作机制,持续深化流程再造,主动靠前为企业项目协调市政、园林、环卫设施配套问题,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完善“路上办”工作机制,及时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三是着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建设。推动全域垃圾分类提质增效,建设简便易行的分类投放体系、完善匹配的分类收运体系、能力充足的分类处理体系,健全“村收集、镇集中、区转运、市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管理机制。推动“一把扫帚扫到底”改革,开展清扫保洁覆盖面普查,构建市、区两级双重监管考核以及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环卫管理体制。开展农村燃气用户入户安检,加强乡镇秩序管控,配合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依托省平台建立市内建筑垃圾信息化管理平台,切实强化建筑垃圾监管。

四是着力推动绿美珠海建设。加快出台《珠海经济特区公园管理办法》,继续开展城市公园“微改造、精提升、促服务”,扎实推进公园优化提升,拓展城市服务驿站服务方式,丰富公园文体、科普、宣传活动内容,形成“一园一特色”的城市公园体系。加强迁移砍伐城市树木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发挥迁移树木资产效益。持续开展绿色版图扩增、城市绿美提升、绿道品质提升、古树名木养护等行动,绘就绿美珠海生态底色。

五是着力加强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加强公共停车场管理,开展停车场备案工作检查,鼓励全市经营性停车场升级改造港澳单牌车通行识别系统,保障“澳车北上”“港车北上”政策实施。持续开展城镇燃气安全整治,压实各方责任,完善管理机制。实施餐饮场所全覆盖燃气入户检查,严肃查处破坏城镇燃气的行为。开展城市管理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检查,紧盯大型桥梁隧道、环卫行业有限空间作业、垃圾堆体和渗滤液处理站等重点领域,加强风险分析研判,提高安全监管力度。

六是着力提升行政执法效能。持续开展城市管理领域政策性文件“立改废”,推动防治扬尘污染管理、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质量管理等政策法规落地见效。加快制定市容环卫、园林绿化领域信用评价实施办法,健全城管领域信用体系。强化执法监督,确保违建新增为零、存量递减,常态化开展案卷评查,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运用信息化、智能化、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构建城市管理行业“一网、一库、一平台”新体系,实现城管行业系统的数据交互、数据联动共享、统一平台决策指挥,提高行业应用智慧化水平。

文字:康振华 图片:吴长赋 编辑:闫宇鹤 责任编辑:蓝辉龙
微信
朋友圈
珠海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在新征程新起点上奋力推进城管服务高质量发展
观海融媒 2024-01-12 08:14

2023年12月,中共珠海市委九届六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明确提出了“1313”思路举措,为城市管理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珠海各级城管部门感到使命在肩、精神振奋,下一步,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四次全会和市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1313”思路举措和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城市管理服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作用,下足“绣花”功夫,持续提升城市精细化、品质化、智能化水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珠海实践贡献城管力量。

充分发挥城市管理服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作用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珠海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党组团结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围绕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不断深化党建引领和法治城管、为民城管、品质城管、智慧城管、文明城管建设的“1+5”工作思路,奋力推进城管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是党建示范引领成效明显。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建立“路上办”机制。城管服务“典亮夜经济”工作入选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旗帜》“第四届党建创新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全国百优案例、获省“先锋杯”三等奖,局机关党委党建督导做法被推广至全市。

二是城管“四梁八柱”不断夯实。我市坚持“小切口”立法,制定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13部,开创性出台行道树养护技术规范、市政照明设施管养质量要求等3部地方标准。

三是为民服务成效显著。全市1166家公共机构、1388个居民小区、134个公共场所、310个经营场所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实施公园“微改造、精提升、促服务”,优化提升20个城市公园,建成12个城市服务驿站。深化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完成3000余个燃气安全隐患整改,入户安检超97万户。

珠海实施公园“微改造、精提升、促服务”,2023年优化提升20个城市公园,建成12个城市服务驿站。

四是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稳步提升。建立市政领域“月报制度”,城市道路、桥梁、路灯、窨井盖、户外广告和停车场等市政设施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开展直达镇街、覆盖城乡的环卫指数测评,推行“一把扫帚扫到底”环卫机制。统筹补植乔木5800株、地被植物31.3万平方米,打造80个繁花节点。大力治理违法建设,腾出产业发展空间60多万平方米。

五是城市管理智能化日趋完善。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正式运行,数字城管升级推出“全能网格”,率先将外卖骑手纳入网格。探索非接触性执法,香洲区南屏镇噪声实时监测系统、斗门区试点智能视频分析技术成效显著。

六是全力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完成全市586条“四周边”背街小巷市容环卫以及街面秩序乱象“清零”;完成全市31条主次干道、商业大街人力部署图,社会参与率达35%;组织城市道路大清扫、城市家具大清洗、市容环境大清理等深度清洁行动,处理黑点死角14万处。

2023年,全市组织城市道路大清扫、城市家具大清洗、市容环境大清理等深度清洁行动,处理黑点死角14万处。

持续提升城市

精细化、品质化、智能化水平

新的一年,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将充分发挥城市管理服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作用,下足“绣花”功夫,持续提升城市精细化、品质化、智能化水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珠海实践贡献城管力量。

一是着力推动党的建设走深走实。巩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推进城管系统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工作大落实。深化党建品牌和支部工作法创建,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优化“五全”“三联”工作机制,运用“两清单一台账”、城管服务工作日历,锻造一支高素质城管队伍。深化巡视巡察反馈意见和审计反馈意见的整改结果运用,压紧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持续开展廉政风险隐患排查,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二是着力打造“城管服务”品牌。创新打造“1+3+N”城管服务模式,以党建为引领,聚焦服务产业发展、服务民生幸福、服务城市宜居三个方面,总结推广优化N项服务措施。践行“721”工作法,与前端规划、建设管理部门建立协同协作机制,持续深化流程再造,主动靠前为企业项目协调市政、园林、环卫设施配套问题,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完善“路上办”工作机制,及时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三是着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建设。推动全域垃圾分类提质增效,建设简便易行的分类投放体系、完善匹配的分类收运体系、能力充足的分类处理体系,健全“村收集、镇集中、区转运、市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管理机制。推动“一把扫帚扫到底”改革,开展清扫保洁覆盖面普查,构建市、区两级双重监管考核以及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环卫管理体制。开展农村燃气用户入户安检,加强乡镇秩序管控,配合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依托省平台建立市内建筑垃圾信息化管理平台,切实强化建筑垃圾监管。

四是着力推动绿美珠海建设。加快出台《珠海经济特区公园管理办法》,继续开展城市公园“微改造、精提升、促服务”,扎实推进公园优化提升,拓展城市服务驿站服务方式,丰富公园文体、科普、宣传活动内容,形成“一园一特色”的城市公园体系。加强迁移砍伐城市树木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发挥迁移树木资产效益。持续开展绿色版图扩增、城市绿美提升、绿道品质提升、古树名木养护等行动,绘就绿美珠海生态底色。

五是着力加强市政基础设施维护。加强公共停车场管理,开展停车场备案工作检查,鼓励全市经营性停车场升级改造港澳单牌车通行识别系统,保障“澳车北上”“港车北上”政策实施。持续开展城镇燃气安全整治,压实各方责任,完善管理机制。实施餐饮场所全覆盖燃气入户检查,严肃查处破坏城镇燃气的行为。开展城市管理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检查,紧盯大型桥梁隧道、环卫行业有限空间作业、垃圾堆体和渗滤液处理站等重点领域,加强风险分析研判,提高安全监管力度。

六是着力提升行政执法效能。持续开展城市管理领域政策性文件“立改废”,推动防治扬尘污染管理、城市市容环境卫生质量管理等政策法规落地见效。加快制定市容环卫、园林绿化领域信用评价实施办法,健全城管领域信用体系。强化执法监督,确保违建新增为零、存量递减,常态化开展案卷评查,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运用信息化、智能化、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构建城市管理行业“一网、一库、一平台”新体系,实现城管行业系统的数据交互、数据联动共享、统一平台决策指挥,提高行业应用智慧化水平。

文字:康振华 图片:吴长赋 编辑:闫宇鹤 责任编辑:蓝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