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3年珠海不动产登记十大创新举措

2023年,珠海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夯实制度基础、优化工作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借力互联网、信息化技术,进一步缩短业务链条,促进信息共享和协同联动,在压缩时限、精简材料、数智应用、网域合作等方面大胆创新,倾力打造让企业和群众办事越来越方便,办事体验感越来越好的不动产登记“珠海样板”。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盘点2023年珠海不动产登记创新举措,看看哪些使您印象深刻。

一、全国首创破产企业不动产“一网通查、一网通控、多轮查封一裁通”联动机制

珠海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与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动,实现破产管理人对破产企业不动产“一网通查”、破产案件受理法院对破产案件财产实现“一网通控”、“多轮查封一裁通”,有效解决破产企业“查询难”“解封难”问题,对加速土地房产等重要生产要素的流通,及时救助困境企业、实现债权人权益的具有重要保障意义。该创新举措入选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全省不动产登记队伍作风和素质提升十个典型案例。

二、全国首创“法拍房税证一网通办”执行协作联动机制

珠海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与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国家税务总局香洲区税务局三方携手通过搭建“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法院+税务”数据共享平台,打破部门数据壁垒,实现三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作联动,高效解决买受人垫付过户税费、办证时间长、办证成本高的难题,打通不动产网络司法拍卖的“最后一公里”。

三、深化不动产“带押过户”

不动产“带押过户”从“同行办”发展到“跨行办”,二手房拓展到一手房,抵押权注销登记、二手房买卖转移登记、抵押权首次登记三项业务办理时限由5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涉及金融业务在内的二手房过户全流程压缩至两周内。全年32家银行可办理不动产“带押过户”,办理业务逾1700宗,抵押金额超22亿元。一手房带押过户改革举措得到《2023年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报告》肯定。

四、延伸“不动产登记+”

首创“不动产登记+权籍与测绘服务”,各测绘所服务窗口设置“不动产权籍便民服务窗口”,不动产登记权籍业务延伸到更前端的测绘部门,缩短商品房从预售到取得产权证的时间。升级“不动产登记+公证服务”,合作公证机构设置“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窗口”,一次办好公证、缴税、房产过户三件事。启用“不动产登记+公安服务”,提高破案查询查控效率。推出“不动产登记+公积金服务”,推动与公积金相关登记信息的深度共享利用。

五、上线“珠小登”智能咨询服务和监护人身份备案线上查询

依托“珠海不动产”微信公众号推出24小时智能客服“珠小登”和监护人线上查询被监护人不动产登记信息服务。“珠小登”提供十大类约300道常见咨询问题的详细解答,实现不动产登记咨询全天候“不打烊”,自上线以来为约6000人次提供近2万次业务咨询。通过“珠海不动产”微信公众号完成备案的监护人可自助查询被监护人名下不动产登记信息并开具证明,解决了未成年人等被监护人不动产登记信息线上查询问题,2023年办理监护人身份备案逾2000宗。

六、深化“跨域(境)通办”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更大范围内的不动产登记“跨域(境)通办”,2023年港澳金融机构“不出关”办理跨境抵押权登记近1500宗,涉及融资金额超187亿元,在线办理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等业务超3.7万次,业务量同比增加50%。全年通过省“总对总”平台办理各类业务超5万宗。与省内八市、省外六省十三市建立了“异地代收代办”的通办机制,业务范围涵盖所有法定登记类型,全年办理业务近50宗。

七、推行“一网通办、全程网办”

采用人脸识别、电子签名、音视频双录、电子证照、在线支付等技术,实现一手房、二手房网签和转移登记及抵押权登记等高频登记业务在PC端和移动端的“一网通办、全程网办”,做到“指尖办、零跑腿”。不动产交易、登记、缴税与用水、用电、用气等民生服务多个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至2023年末,可网上办理的登记业务占比超90%,抵押权登记“智能秒办”占比近70%。

八、推出二手房交易线上“一窗办理”新模式

在实现二手房交易登记税务线下“一窗办理”的基础上,创新推出“线上一窗——全程网办”和“线上一窗—预审核验”两种新模式。

采用“全程网办”模式的,交易双方网上进行合同签约并采用电子签名和电子证照申报转移登记和缴税事项,登记和税务部门在线并联审核,交易双方线上缴纳税费后领取不动产权电子证书或选择邮寄送证,实现二手房交易“一网申请、并联审核、税费同缴、零次跑动”。

采用“预审核验”模式的,交易双方网上进行合同签约并申报转移登记和缴税事项,登记和税务部门在线并联审核后,交易双方提交申请材料原件到不动产登记窗口核验缴税后领证,实现二手房交易的“一网申请、并联审核、税费同缴、只跑一次”。2023年办理“全程网办”业务1378宗,“预审核验”业务近5000宗。

九、深化“三交即发证”服务

深化“三交即发证”(即“交房即发证”“交地即发证”“交验即发证”)服务,“交房即发证”升级到2.0,业主现场可刷脸领证,推动经营性用地出让文件中加入“交房即发证”条款,从源头推进“交房即发证”工作。2023年,13宗产业项目实现“交地即发证”,涉及用地面积51.56万平方米;14宗产业项目实现“交验即发证”,涉及建筑面积81.3万平方米。

十、优化“企业服务专窗”

与税务部门共建“企业专窗”工作服务小组,为企业提供咨询、受理、审核、登簿、收费、发证的“一窗式”集成服务,企业间存量非住宅转移登记1小时办结、抵押权登记半小时办结、其他业务1个工作日办结,可选电子证书或免费邮寄送证,平均每月服务企业约800家次。

编辑:吴芊芊 责任编辑:扶志新
微信
朋友圈
盘点!2023年珠海不动产登记十大创新举措
珠海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2024-01-27 17:46

2023年,珠海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夯实制度基础、优化工作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借力互联网、信息化技术,进一步缩短业务链条,促进信息共享和协同联动,在压缩时限、精简材料、数智应用、网域合作等方面大胆创新,倾力打造让企业和群众办事越来越方便,办事体验感越来越好的不动产登记“珠海样板”。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盘点2023年珠海不动产登记创新举措,看看哪些使您印象深刻。

一、全国首创破产企业不动产“一网通查、一网通控、多轮查封一裁通”联动机制

珠海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与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动,实现破产管理人对破产企业不动产“一网通查”、破产案件受理法院对破产案件财产实现“一网通控”、“多轮查封一裁通”,有效解决破产企业“查询难”“解封难”问题,对加速土地房产等重要生产要素的流通,及时救助困境企业、实现债权人权益的具有重要保障意义。该创新举措入选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全省不动产登记队伍作风和素质提升十个典型案例。

二、全国首创“法拍房税证一网通办”执行协作联动机制

珠海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与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国家税务总局香洲区税务局三方携手通过搭建“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法院+税务”数据共享平台,打破部门数据壁垒,实现三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作联动,高效解决买受人垫付过户税费、办证时间长、办证成本高的难题,打通不动产网络司法拍卖的“最后一公里”。

三、深化不动产“带押过户”

不动产“带押过户”从“同行办”发展到“跨行办”,二手房拓展到一手房,抵押权注销登记、二手房买卖转移登记、抵押权首次登记三项业务办理时限由5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涉及金融业务在内的二手房过户全流程压缩至两周内。全年32家银行可办理不动产“带押过户”,办理业务逾1700宗,抵押金额超22亿元。一手房带押过户改革举措得到《2023年广东省营商环境评价报告》肯定。

四、延伸“不动产登记+”

首创“不动产登记+权籍与测绘服务”,各测绘所服务窗口设置“不动产权籍便民服务窗口”,不动产登记权籍业务延伸到更前端的测绘部门,缩短商品房从预售到取得产权证的时间。升级“不动产登记+公证服务”,合作公证机构设置“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窗口”,一次办好公证、缴税、房产过户三件事。启用“不动产登记+公安服务”,提高破案查询查控效率。推出“不动产登记+公积金服务”,推动与公积金相关登记信息的深度共享利用。

五、上线“珠小登”智能咨询服务和监护人身份备案线上查询

依托“珠海不动产”微信公众号推出24小时智能客服“珠小登”和监护人线上查询被监护人不动产登记信息服务。“珠小登”提供十大类约300道常见咨询问题的详细解答,实现不动产登记咨询全天候“不打烊”,自上线以来为约6000人次提供近2万次业务咨询。通过“珠海不动产”微信公众号完成备案的监护人可自助查询被监护人名下不动产登记信息并开具证明,解决了未成年人等被监护人不动产登记信息线上查询问题,2023年办理监护人身份备案逾2000宗。

六、深化“跨域(境)通办”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更大范围内的不动产登记“跨域(境)通办”,2023年港澳金融机构“不出关”办理跨境抵押权登记近1500宗,涉及融资金额超187亿元,在线办理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等业务超3.7万次,业务量同比增加50%。全年通过省“总对总”平台办理各类业务超5万宗。与省内八市、省外六省十三市建立了“异地代收代办”的通办机制,业务范围涵盖所有法定登记类型,全年办理业务近50宗。

七、推行“一网通办、全程网办”

采用人脸识别、电子签名、音视频双录、电子证照、在线支付等技术,实现一手房、二手房网签和转移登记及抵押权登记等高频登记业务在PC端和移动端的“一网通办、全程网办”,做到“指尖办、零跑腿”。不动产交易、登记、缴税与用水、用电、用气等民生服务多个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至2023年末,可网上办理的登记业务占比超90%,抵押权登记“智能秒办”占比近70%。

八、推出二手房交易线上“一窗办理”新模式

在实现二手房交易登记税务线下“一窗办理”的基础上,创新推出“线上一窗——全程网办”和“线上一窗—预审核验”两种新模式。

采用“全程网办”模式的,交易双方网上进行合同签约并采用电子签名和电子证照申报转移登记和缴税事项,登记和税务部门在线并联审核,交易双方线上缴纳税费后领取不动产权电子证书或选择邮寄送证,实现二手房交易“一网申请、并联审核、税费同缴、零次跑动”。

采用“预审核验”模式的,交易双方网上进行合同签约并申报转移登记和缴税事项,登记和税务部门在线并联审核后,交易双方提交申请材料原件到不动产登记窗口核验缴税后领证,实现二手房交易的“一网申请、并联审核、税费同缴、只跑一次”。2023年办理“全程网办”业务1378宗,“预审核验”业务近5000宗。

九、深化“三交即发证”服务

深化“三交即发证”(即“交房即发证”“交地即发证”“交验即发证”)服务,“交房即发证”升级到2.0,业主现场可刷脸领证,推动经营性用地出让文件中加入“交房即发证”条款,从源头推进“交房即发证”工作。2023年,13宗产业项目实现“交地即发证”,涉及用地面积51.56万平方米;14宗产业项目实现“交验即发证”,涉及建筑面积81.3万平方米。

十、优化“企业服务专窗”

与税务部门共建“企业专窗”工作服务小组,为企业提供咨询、受理、审核、登簿、收费、发证的“一窗式”集成服务,企业间存量非住宅转移登记1小时办结、抵押权登记半小时办结、其他业务1个工作日办结,可选电子证书或免费邮寄送证,平均每月服务企业约800家次。

编辑:吴芊芊 责任编辑:扶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