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门区充分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增创发展新优势 以实干实绩高质量推进现代化“大斗门”建设

眼下,斗门区乾务镇新村村千亩油菜花、格桑花盛放,花满田野、春意盎然。

再过几天,立春节气就要到了。岭南大地,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越来越有力。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全年起点、四季前列。

“走在前列”成为这个春天的主旋律。

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1313”思路举措,这里的“1”即锚定“走在前列”总目标,就像春天一样,拉开了一年的奋发之幕。这是再启新程的定向领航,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提供了方向指引、磅礴伟力。

斗门区五届四次党代会明确:新的一年,斗门区将提高政治站位,感恩奋进,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珠海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一体学习领会、整体贯彻落实,自觉以“走在前列”总目标统领各项工作,充分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增创发展新优势,以实干实绩高质量推进现代化“大斗门”建设,以新担当新作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走在前列。

斗门区预制菜产业园。

要求

以“走在前列”统领各项工作

新村村的千亩油菜花、格桑花,岭南大地百草园里盛放的玫瑰花、三角梅……无不展示出浓浓的春意。

再过几天,立春节气就到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走在前列”成为这个春天的主旋律。

新的一年,斗门区如何“走在前列”?

“我们要把斗门发展放在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珠海的战略定位上,放在全国全省全市大局中思考和谋划,认清肩负的沉甸甸的历史责任,进一步明确我们要向哪里出发、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达到怎样的高度,让前进道路越走越坚定、越走越宽广。”斗门区委书记苏虎表示。

新的一年,斗门区将提高政治站位,感恩奋进,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珠海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一体学习领会、整体贯彻落实,自觉以“走在前列”总目标统领各项工作,充分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增创发展新优势,以实干实绩高质量推进现代化“大斗门”建设,以新担当新作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走在前列。

在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走在前列。积极参与建设“数字湾区”“轨道上的大湾区”,加快推动珠肇高铁、珠海中心站(鹤洲)等重点项目,积极跟进落实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一体化建设方案,助力珠海打造珠江口西岸轨道交通中心。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主线,强化产业配套、空间预留、要素保障,优化全区产业链整体布局,推动各类要素资源在斗门集聚,深入打造合作区战略拓展区,助力全市做强澳珠极点能级量级。

在高标准实施“百千万工程”上走在前列。坚持制造业当家和落实“百千万工程”是一体两翼的关系,锚定“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改变”目标,保持头号工程的势头和力度,把斗门的好山好水用起来,解放思想、多动脑筋,三步并作两步走,千方百计打造特色亮点,用心用情用力抓好县域经济、城镇提质、兴村富民、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改革攻坚、党建引领等工作,以率先实现全域现代化的更高标准推动“百千万工程”,高标准建设全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区。

在高质量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上走在前列。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围绕“工业+农业”双轮驱动,以四大园区为载体,紧盯“3+1”主导产业方向,以数字化赋能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强化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支撑,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在以创新驱动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上走在前列。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一体推进教育、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区建设,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的创新生态链。培育引进更多在重要细分领域和关键环节具有影响力控制力的“小巨人”“专精特新”“隐形冠军”,全链条、全方位壮大科技型企业群体。

在全面提升城乡规划建设水平上走在前列。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功能分布和资源配置,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坚持基础设施先行,持续推动市政、物流、水利等基础设施提级扩能和城区高水平扩容提质,逐步构建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城市精细化、品质化、智能化治理水平,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在以改革开放引领释放发展动能上走在前列。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协同攻坚,打造一批叫得响、过得硬、推得开的改革品牌。

在绘就全面乡村振兴壮美画卷上走在前列。坚守让村集体经济增收、农民致富、基层党组织建设固本强基的初心和使命,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高水平打造乡村振兴全国示范样板。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增色、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在高标高质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上走在前列。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领域、全地域、全过程、全方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结合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和珠海实践“九大行动”,涵养生态优势、转化发展优势,建设山水相融的秀美斗门。

在用心用情用力增进民生福祉上走在前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加大民生投入,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斗门人民,建设具有斗门特色的民生幸福样板城市。

在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上走在前列。聚焦深入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始终保持政治敏锐性,全面、系统、整体落实党的领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贯穿斗门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各方面。

斗门镇上洲村。

回首2023

“百千万工程”实现良好开局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这一年,斗门区全力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战略拓展区,加快构建“大产业、大城市、大交通”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推进现代化“大斗门”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2023年斗门区重点抓了5件大事:

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细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不折不扣把党中央及省委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要求落到实处。

2.认真组织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明显成效。

3.坚持制造业当家,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纲举目张做好全年工作。

4.以头号工程的势头和力度推动“百千万工程”实现良好开局,1区1镇32村入选全省首批典型区镇村。

5.不折不扣抓好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坚决做到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

□产业发展实现破局起势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全市第一;

新签约5000万元以上项目88个;

建成197万平方米5.0产业新空间;

开工建设定制化厂房46万平方米;

7个产业立柱项目签约落地;

预制菜产业园二期完成竣工备案。

□以头号工程的势头和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

1区1镇32村入选全省首批典型区镇村;

完成莲江村榕树种植和昭信村“美丽渔场”样板建设;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7464亩;

珠肇高铁全线开工建设;

新增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3家;

白蕉镇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

华发渔光互补项目启动建设。

□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

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经验入选全省典型做法;

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完成33个试点项目;

格创·龙蟠坊打造村集体与国企合作新模式;

全区外资企业达915家;

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9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3家;

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

3家企业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新增就业8995人;

新增公办学位3240个;

组建10个教育集团;

打造全市首个紧密型医共体示范点;

建成6个镇(街)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和129个村(居)居家养老服务站。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精准整顿4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总收入同比增长10%;

8家公立医院落实党建入章,60家学校规范设置领导职数;

成立全区首个新就业群体党组织。

展望2024

狠抓工作落实 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为政贵在行。新的一年,需要新的奋斗目标。

2024年斗门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确定为6.5%,在实际工作中努力争取更好结果。具体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以改革开放为牵引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建设合作区战略拓展区。紧扣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的全新定位,锚定规划纲要的阶段性重点任务,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和项目清单,细化每项任务的时间表、路线图,全力支持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

以头号工程的势头和力度,加快建设全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区镇村。紧扣“见典型、出实效”,将省“百千万工程”专项督查、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和建设“百千万工程”典型示范线路作为开展工作的两个维度,推动各项工作提档升级。全域建设美丽圩镇,大力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统筹用好“百千万工程”资金,高标准做好组织动员工作。

始终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快建设以新质生产力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加快5.0产业新空间投产运营,把握建设珠海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机遇,做细做实企业服务,加强土地整备,为产业发展留足空间。

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不断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推进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发展。

以交通提升引领城市跨越,持续提升城市承载力和辐射力。积极参与珠江口“黄金内湾”建设,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跨区域一体化发展。支持配合好珠肇高铁、广珠澳高铁、市际轨道交通环线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加强与市级部门就面向2049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工作的衔接,全力推动珠海西部开发战略,推动城市智慧化提升,推进未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高水平打造乡村振兴全国示范样板。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三农”工作水平。要坚持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改革释放基层活力潜能,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促进村庄增“颜值”、提“气质”、升“品质”,绘就“处处见美、美美与共”的城乡新画卷。

全面开展“绿美广东”建设斗门实践,擦亮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山水相融的秀美斗门,以高质量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扎实推进文化强区建设,打造具有斗门特色的人文之城。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不断增强市民家园意识和主人翁精神,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斗门实践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用心用情抓好社会民生事业,持之以恒增进民生福祉。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建立更广覆盖、更高质量、更加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坚持就业优先导向,加快打造西部医疗高地,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

坚定不移维护安全稳定,扎实推进平安法治建设。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文字:张帆 图片:梁冠贤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帅云
微信
朋友圈
斗门区充分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增创发展新优势 以实干实绩高质量推进现代化“大斗门”建设
珠海特区报 2024-01-30 10:56

眼下,斗门区乾务镇新村村千亩油菜花、格桑花盛放,花满田野、春意盎然。

再过几天,立春节气就要到了。岭南大地,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越来越有力。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全年起点、四季前列。

“走在前列”成为这个春天的主旋律。

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1313”思路举措,这里的“1”即锚定“走在前列”总目标,就像春天一样,拉开了一年的奋发之幕。这是再启新程的定向领航,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提供了方向指引、磅礴伟力。

斗门区五届四次党代会明确:新的一年,斗门区将提高政治站位,感恩奋进,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珠海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一体学习领会、整体贯彻落实,自觉以“走在前列”总目标统领各项工作,充分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增创发展新优势,以实干实绩高质量推进现代化“大斗门”建设,以新担当新作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走在前列。

斗门区预制菜产业园。

要求

以“走在前列”统领各项工作

新村村的千亩油菜花、格桑花,岭南大地百草园里盛放的玫瑰花、三角梅……无不展示出浓浓的春意。

再过几天,立春节气就到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走在前列”成为这个春天的主旋律。

新的一年,斗门区如何“走在前列”?

“我们要把斗门发展放在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珠海的战略定位上,放在全国全省全市大局中思考和谋划,认清肩负的沉甸甸的历史责任,进一步明确我们要向哪里出发、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达到怎样的高度,让前进道路越走越坚定、越走越宽广。”斗门区委书记苏虎表示。

新的一年,斗门区将提高政治站位,感恩奋进,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珠海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一体学习领会、整体贯彻落实,自觉以“走在前列”总目标统领各项工作,充分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增创发展新优势,以实干实绩高质量推进现代化“大斗门”建设,以新担当新作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走在前列。

在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走在前列。积极参与建设“数字湾区”“轨道上的大湾区”,加快推动珠肇高铁、珠海中心站(鹤洲)等重点项目,积极跟进落实珠江口西岸都市圈一体化建设方案,助力珠海打造珠江口西岸轨道交通中心。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主线,强化产业配套、空间预留、要素保障,优化全区产业链整体布局,推动各类要素资源在斗门集聚,深入打造合作区战略拓展区,助力全市做强澳珠极点能级量级。

在高标准实施“百千万工程”上走在前列。坚持制造业当家和落实“百千万工程”是一体两翼的关系,锚定“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改变”目标,保持头号工程的势头和力度,把斗门的好山好水用起来,解放思想、多动脑筋,三步并作两步走,千方百计打造特色亮点,用心用情用力抓好县域经济、城镇提质、兴村富民、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改革攻坚、党建引领等工作,以率先实现全域现代化的更高标准推动“百千万工程”,高标准建设全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区。

在高质量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上走在前列。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围绕“工业+农业”双轮驱动,以四大园区为载体,紧盯“3+1”主导产业方向,以数字化赋能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强化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支撑,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在以创新驱动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上走在前列。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一体推进教育、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区建设,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的创新生态链。培育引进更多在重要细分领域和关键环节具有影响力控制力的“小巨人”“专精特新”“隐形冠军”,全链条、全方位壮大科技型企业群体。

在全面提升城乡规划建设水平上走在前列。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功能分布和资源配置,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坚持基础设施先行,持续推动市政、物流、水利等基础设施提级扩能和城区高水平扩容提质,逐步构建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城市精细化、品质化、智能化治理水平,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在以改革开放引领释放发展动能上走在前列。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协同攻坚,打造一批叫得响、过得硬、推得开的改革品牌。

在绘就全面乡村振兴壮美画卷上走在前列。坚守让村集体经济增收、农民致富、基层党组织建设固本强基的初心和使命,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高水平打造乡村振兴全国示范样板。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增色、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在高标高质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上走在前列。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领域、全地域、全过程、全方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结合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和珠海实践“九大行动”,涵养生态优势、转化发展优势,建设山水相融的秀美斗门。

在用心用情用力增进民生福祉上走在前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加大民生投入,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斗门人民,建设具有斗门特色的民生幸福样板城市。

在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上走在前列。聚焦深入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始终保持政治敏锐性,全面、系统、整体落实党的领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贯穿斗门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各方面。

斗门镇上洲村。

回首2023

“百千万工程”实现良好开局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这一年,斗门区全力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战略拓展区,加快构建“大产业、大城市、大交通”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推进现代化“大斗门”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2023年斗门区重点抓了5件大事:

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细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不折不扣把党中央及省委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要求落到实处。

2.认真组织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明显成效。

3.坚持制造业当家,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纲举目张做好全年工作。

4.以头号工程的势头和力度推动“百千万工程”实现良好开局,1区1镇32村入选全省首批典型区镇村。

5.不折不扣抓好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坚决做到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

□产业发展实现破局起势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全市第一;

新签约5000万元以上项目88个;

建成197万平方米5.0产业新空间;

开工建设定制化厂房46万平方米;

7个产业立柱项目签约落地;

预制菜产业园二期完成竣工备案。

□以头号工程的势头和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

1区1镇32村入选全省首批典型区镇村;

完成莲江村榕树种植和昭信村“美丽渔场”样板建设;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7464亩;

珠肇高铁全线开工建设;

新增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3家;

白蕉镇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

华发渔光互补项目启动建设。

□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

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经验入选全省典型做法;

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完成33个试点项目;

格创·龙蟠坊打造村集体与国企合作新模式;

全区外资企业达915家;

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9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3家;

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

3家企业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新增就业8995人;

新增公办学位3240个;

组建10个教育集团;

打造全市首个紧密型医共体示范点;

建成6个镇(街)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中心和129个村(居)居家养老服务站。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精准整顿4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总收入同比增长10%;

8家公立医院落实党建入章,60家学校规范设置领导职数;

成立全区首个新就业群体党组织。

展望2024

狠抓工作落实 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为政贵在行。新的一年,需要新的奋斗目标。

2024年斗门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确定为6.5%,在实际工作中努力争取更好结果。具体做好以下重点工作:

以改革开放为牵引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快建设合作区战略拓展区。紧扣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的全新定位,锚定规划纲要的阶段性重点任务,制定年度工作要点和项目清单,细化每项任务的时间表、路线图,全力支持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

以头号工程的势头和力度,加快建设全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区镇村。紧扣“见典型、出实效”,将省“百千万工程”专项督查、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和建设“百千万工程”典型示范线路作为开展工作的两个维度,推动各项工作提档升级。全域建设美丽圩镇,大力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统筹用好“百千万工程”资金,高标准做好组织动员工作。

始终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快建设以新质生产力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加快5.0产业新空间投产运营,把握建设珠海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机遇,做细做实企业服务,加强土地整备,为产业发展留足空间。

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不断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推进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发展。

以交通提升引领城市跨越,持续提升城市承载力和辐射力。积极参与珠江口“黄金内湾”建设,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跨区域一体化发展。支持配合好珠肇高铁、广珠澳高铁、市际轨道交通环线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加强与市级部门就面向2049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工作的衔接,全力推动珠海西部开发战略,推动城市智慧化提升,推进未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高水平打造乡村振兴全国示范样板。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三农”工作水平。要坚持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改革释放基层活力潜能,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促进村庄增“颜值”、提“气质”、升“品质”,绘就“处处见美、美美与共”的城乡新画卷。

全面开展“绿美广东”建设斗门实践,擦亮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山水相融的秀美斗门,以高质量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扎实推进文化强区建设,打造具有斗门特色的人文之城。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推动文化繁荣发展,不断增强市民家园意识和主人翁精神,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斗门实践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用心用情抓好社会民生事业,持之以恒增进民生福祉。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建立更广覆盖、更高质量、更加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坚持就业优先导向,加快打造西部医疗高地,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

坚定不移维护安全稳定,扎实推进平安法治建设。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文字:张帆 图片:梁冠贤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