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珠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胜利闭幕。会上,《珠海市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获到会代表高票通过。
报告指出,过去一年,我市坚持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突出制造业当家,聚焦高质量发展,努力推动经济总体回升向好,财政收支执行情况总体较好。2024年,我市将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3”思路举措,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目标为500亿元,增长3.6%,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目标为712.19亿元,增长6%,重点用于纵深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支持珠海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做强城市功能、支持民生事业发展等方面,为高质量发展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珠海实践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
担当特区使命
助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澳珠极点
在全力支持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方面,预算安排11.49亿元保障互联互通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资金需求,推动珠肇高铁珠海至江门段、黄茅海跨海通道、珠海机场改扩建、金琴快线北延段、石角咀水闸重建工程、澳门珠海水资源保障工程等关键项目建设。此外,预算安排2.75亿元支持加快与合作区共建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支持建设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预算安排2.98亿元保障港珠澳大桥连接线通行,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和综合保税区建设,持续完善各项物流配套设施。
持续推动珠澳港合作走深走实,预算安排3.4亿元保障口岸通关顺畅,支持用好“澳车北上”“港车北上”政策。
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
整合设立“百千万工程”重点任务保障专项资金,5年统筹100亿元,支持做大做强各区经济、增强镇联城带村节点功能、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和绿美珠海生态建设,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支持典型区镇村建设,根据我市实际,研究制定典型区镇村建设具体支持措施,确保资金落实到位、资金落到具体项目。
加快建设“绿美珠海”,预算安排节能环保重点支出4.93亿元,持续推进“美丽中国”珠海实践、绿美珠海生态建设。预算安排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工程资金0.77亿元,支持开展红树林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持续擦亮绿美珠海生态名片。
建设特色型现代海洋城市,预算安排5亿元用于重点海岛开发、海洋产业发展,推进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预算安排3.29亿元支持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加快建设,推动研发机构更好服务地方产业发展。
助力实施“制造业当家”
支持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方面,预算安排招商引资资金30亿元,强化产业链关键环节和关键供应链布局,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推进产业立柱项目建设,抓好5.0产业新空间的建设运营管理。
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预算安排6.29亿元支持各实验室研究院所发展,支持开展自主创新和科学项目研究,推动其更好服务珠海经济社会发展。安排科技创新专项资金1.73亿元,推动产业核心和关键技术攻关,实施“高企培育”行动。预算安排人才专项资金2.4亿元,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
全面推进“产业新工匠”培育工程,统筹安排就业创业资金1.13亿元,继续推进“广东技工”工程,落实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支持“百万行”三年行动计划和助力实施“产业新工匠”培育工程。
支持办好第十五届中国航展,预算统筹安排0.5亿元,保障扎实做好第十五届中国航展筹备工作,助力发展“低空经济”。
发挥政府投资效益
促进内外需协调发展
积极争取新增债券资金服务政府投资,2024年省提前转贷我市158亿元新增债券资金,为历年提前转贷规模最高。
预算安排政府投资计划资金132.5亿元,推动市级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教育、医疗、交通、农村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外资外贸与区域消费良性发展,预算安排内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1.15亿元,鼓励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支持企业抢抓订单,培育现代物流产业,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推动外资外贸企稳回升。
持续增强城市功能
推动城市品质“提档升级”
全力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预算安排27.06亿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35亿元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加快兴业快线(南段)、珠海隧道工程等交通项目建设,加快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预算安排8.4亿元用于常规公交补贴。
支持城市功能完善,预算安排城乡社区重点支出3.19亿元,补助居民管道天然气气价,保持市容环境整洁,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强化城市网格化管理,提升城市精细化、品质化、智能化治理水平。预算安排0.8亿元,加快改造一批老旧小区。
丰富城市文化内涵,预算安排文体重点支出2.46亿元,扩大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供给。其中,预算安排珠海市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和珠海市文化繁荣发展专项资金1.33亿元,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预算安排社会保障重点支出26.26亿元,支持深化实施“一老一小”优养优育计划,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保障体系。
支持推进“有业有住有家”计划,预算统筹安排住房保障支出1.79亿元,支持推进珠海新市民、青年人和产业工人住有所居。
支持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预算安排教育类支出58.53亿元,其中教育攻坚项目资金14.46亿元,继续开展基础教育学位攻坚行动,推动新改扩建学校28个,新增公办学位不少于2.8万个,保障好教育公共服务的供给。
支持完善卫生健康体系,预算安排卫生健康类支出18.56亿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东西部均衡布局,支持人民医院、中大五院、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建设高水平医院和区域医疗中心,保障落实生育支持政策,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

2月1日,珠海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胜利闭幕。会上,《珠海市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获到会代表高票通过。
报告指出,过去一年,我市坚持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突出制造业当家,聚焦高质量发展,努力推动经济总体回升向好,财政收支执行情况总体较好。2024年,我市将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3”思路举措,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目标为500亿元,增长3.6%,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目标为712.19亿元,增长6%,重点用于纵深推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支持珠海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做强城市功能、支持民生事业发展等方面,为高质量发展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珠海实践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
担当特区使命
助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澳珠极点
在全力支持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方面,预算安排11.49亿元保障互联互通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资金需求,推动珠肇高铁珠海至江门段、黄茅海跨海通道、珠海机场改扩建、金琴快线北延段、石角咀水闸重建工程、澳门珠海水资源保障工程等关键项目建设。此外,预算安排2.75亿元支持加快与合作区共建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支持建设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预算安排2.98亿元保障港珠澳大桥连接线通行,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和综合保税区建设,持续完善各项物流配套设施。
持续推动珠澳港合作走深走实,预算安排3.4亿元保障口岸通关顺畅,支持用好“澳车北上”“港车北上”政策。
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
整合设立“百千万工程”重点任务保障专项资金,5年统筹100亿元,支持做大做强各区经济、增强镇联城带村节点功能、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和绿美珠海生态建设,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支持典型区镇村建设,根据我市实际,研究制定典型区镇村建设具体支持措施,确保资金落实到位、资金落到具体项目。
加快建设“绿美珠海”,预算安排节能环保重点支出4.93亿元,持续推进“美丽中国”珠海实践、绿美珠海生态建设。预算安排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工程资金0.77亿元,支持开展红树林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持续擦亮绿美珠海生态名片。
建设特色型现代海洋城市,预算安排5亿元用于重点海岛开发、海洋产业发展,推进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预算安排3.29亿元支持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加快建设,推动研发机构更好服务地方产业发展。
助力实施“制造业当家”
支持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方面,预算安排招商引资资金30亿元,强化产业链关键环节和关键供应链布局,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推进产业立柱项目建设,抓好5.0产业新空间的建设运营管理。
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预算安排6.29亿元支持各实验室研究院所发展,支持开展自主创新和科学项目研究,推动其更好服务珠海经济社会发展。安排科技创新专项资金1.73亿元,推动产业核心和关键技术攻关,实施“高企培育”行动。预算安排人才专项资金2.4亿元,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
全面推进“产业新工匠”培育工程,统筹安排就业创业资金1.13亿元,继续推进“广东技工”工程,落实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支持“百万行”三年行动计划和助力实施“产业新工匠”培育工程。
支持办好第十五届中国航展,预算统筹安排0.5亿元,保障扎实做好第十五届中国航展筹备工作,助力发展“低空经济”。
发挥政府投资效益
促进内外需协调发展
积极争取新增债券资金服务政府投资,2024年省提前转贷我市158亿元新增债券资金,为历年提前转贷规模最高。
预算安排政府投资计划资金132.5亿元,推动市级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教育、医疗、交通、农村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外资外贸与区域消费良性发展,预算安排内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1.15亿元,鼓励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支持企业抢抓订单,培育现代物流产业,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推动外资外贸企稳回升。
持续增强城市功能
推动城市品质“提档升级”
全力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预算安排27.06亿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35亿元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加快兴业快线(南段)、珠海隧道工程等交通项目建设,加快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预算安排8.4亿元用于常规公交补贴。
支持城市功能完善,预算安排城乡社区重点支出3.19亿元,补助居民管道天然气气价,保持市容环境整洁,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强化城市网格化管理,提升城市精细化、品质化、智能化治理水平。预算安排0.8亿元,加快改造一批老旧小区。
丰富城市文化内涵,预算安排文体重点支出2.46亿元,扩大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供给。其中,预算安排珠海市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和珠海市文化繁荣发展专项资金1.33亿元,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预算安排社会保障重点支出26.26亿元,支持深化实施“一老一小”优养优育计划,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保障体系。
支持推进“有业有住有家”计划,预算统筹安排住房保障支出1.79亿元,支持推进珠海新市民、青年人和产业工人住有所居。
支持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预算安排教育类支出58.53亿元,其中教育攻坚项目资金14.46亿元,继续开展基础教育学位攻坚行动,推动新改扩建学校28个,新增公办学位不少于2.8万个,保障好教育公共服务的供给。
支持完善卫生健康体系,预算安排卫生健康类支出18.56亿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东西部均衡布局,支持人民医院、中大五院、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建设高水平医院和区域医疗中心,保障落实生育支持政策,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