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琴实行分线管理“满月”!琴澳连接更紧,利好持续释放

“在澳门买的叉烧饭,可以打包回横琴了!”“企业在琴澳两地流转设备、开展业务更加方便了!”……3月1日零时起,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式实行货物“一线”放开、“二线”管住,人员进出高度便利的分线管理模式,琴澳一体化开启崭新篇章。

横琴分线管理第1台经横琴大桥查验的车辆。李建束/摄

站在新阶段的起点,如何以更大力度把横琴开发建设推向深入,加快打造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新平台、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空间、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新示范、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高地?合作区实行分线管理首月,用一项项变化回应社会各界期待。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短短的31天里,这片106平方公里的土地随时发生新的变化、孕育新的机遇。合作区铆足干劲,用实力赢得澳门居民、企业的信任和支持,上演一场场美好的“双向奔赴”……

连接更紧

琴澳两地硬联通再升级

从2020年8月横琴口岸新旅检区域正式开通,到今年3月18日横琴口岸30条客货车联合一站式车道正式启用,横琴口岸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实现旅检通道和车检通道均采用“合作查验、一次放行”创新查验模式。

相比传统的“两地两检”模式,横琴口岸实现“琴澳无缝衔接”是通关旅客的最大感受。新车道启用当天,魏先生成为首名驾驶客运大巴经新车道驶入合作区的司机,他高兴地向记者分享了这次全新的通关体验:“现在过关只需采集一次信息,一两分钟就能完成通关流程,真是又快又方便!”

据横琴边检站统计,自3月1日正式实施分线管理以来,经横琴口岸通关车辆超17.5万辆次,其中澳门单牌车约11.6万辆次,占比66%;经横琴口岸出入境人员约172万人次,日均客流超5.5万人次。

横琴分线管理后第一批经横琴大桥出关的车辆。李建束/摄

在“二线”方面,横琴大桥、横琴隧道、深井通道、十字门隧道、横琴码头,广珠城轨延长线横琴站、长隆站等“二线”通道的设施设备启用后,各通道秩序良好、高效畅通。一个月来,随着跨岛公共交通系统的持续优化,合作区对外的交通便利度也不断提升。

“一线”“二线”通行体验的变化,除了让在合作区学习、工作、生活的澳门居民往来更加便利,也为琴澳文旅会展行业协同发展提供更多优势。

实施分线管理首日,澳门旅游业各界考察团先后前往“一线”“二线”实地考察,寻找合作机遇。澳门立法会议员、澳门酒店旅业商会会长张健中认为,随着琴澳“一程多站”旅游线路及产品的完善,分线管理将进一步推动琴澳旅游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优势叠加效应。

此外,根据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此前发布的税收政策,经“二线”进入内地且属于15天内首次出区的旅客可携带8000元以内的免税物品,在此前5000元进境免税额度的标准上进行提升。这意味旅客在澳门购买商品时,能够携带更高额度自用物品经合作区免税带回内地,将为琴澳旅游业带旺人气。

利好更多

释放产业发展强劲动能

合作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政策红利颇受海内外企业关注。实施分线管理后,政策优惠力度进一步加大,对区内经营主体而言,进一步减轻经营压力,带来更大发展空间。

横琴分线管理后第一批经横琴大桥出关的车辆。李建束/摄

一方面,分线管理政策规定,经“一线”进口、可享受免税或保税政策的主体和货物范围有所扩大,且货物不再限定为“用途与生产有关”。这为区内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控制经营成本、降低科研投入提供了新路径。另一方面,政策规定,含进口料件的加工增值30%及以上的货物经“二线”进入内地可免征进口关税,将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对澳资企业而言,合作区成为其试水内地市场的最佳“实验场”。

“我们是澳门少数具备技术能力和资源的IT服务供货商之一,目前在横琴的业务主要围绕网络安全展开,部分设备需要从海外进口。”博维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是合作区首批获批免税进口主体资格的主体之一,该公司执行董事吴鸿祺告诉记者,新政策的落地实施,将进一步降低公司拓展业务的成本。

为及早释放分线管理税收政策红利,横琴税务部门主动开展“政策找人”工作,制作申报指南和操作指引,并为政策适配企业开展“一对一”政策讲解和操作指导。截至目前,合作区有33家企事业单位获免税进口主体资格,货物经“二线”进入合作区视同出口退税业务顺利落地。

与此同时,实施分线管理也为合作区带来持续升温的关注热度。“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地区的行业伙伴,对合作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非常感兴趣。”吴鸿祺直言,得益于分线管理及相关配套政策正式落地,合作区的热点效应为公司带来不少新机遇。

近年来,在投资贸易、金融创新等多重领域的政策创新与开放的推动下,合作区正逐步形成巨大磁吸力,成为境内外企业竞相投资的热土。据统计,截至2023年末,合作区实有企业经营主体5.5万户,同比增长1.6%;其中澳资企业5952户,同比增长11.8%。合作区正式实施分线管理后,多方资源优势持续叠加,可以预见,“到横琴去”将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新选择。

服务更暖

打造趋同澳门的新空间

合作区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有超1万名澳门居民在合作区就业生活居住,同比增长70.4%。随着越来越多澳门居民选择在合作区安居乐业,如何让琴澳双城生活实现“无缝衔接”?

“分线管理政策顺利实施仅仅是开始,更重要更关键的是把政策用好用足,让广大企业和琴澳居民切实感受到政策利好。”合作区执委会主任李伟农表示。

3月1日零时刚过,澳门居民程曦携带一盒水果和叉烧饭经横琴口岸进入合作区,成为首名携带特定动植物产品入境的澳门居民。在合作区学习、就业、创业、生活的澳门居民可携带熟肉、乳制品、蔬菜水果等经“一线”入境,是为合作区和澳门量身定制的便民服务措施,在全国尚属首创。

横琴实施分线管理后,首位携带相关动植物产品经“一线”入境的澳门居民程曦。程霖/摄

此前,根据国家检验检疫相关规定,熟肉类(含脏器类)及其制品、动物源性奶及奶制品、新鲜水果和蔬菜、菌种等动植物及其产品均禁止携带入境。随着合作区分线管理各项配套政策落地,“叉烧饭难题”终于有了解决方案。

程曦现场向记者演示申报流程,用时不超过一分钟,“分线管理后,跨境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了,横琴的人情味也更浓了。”合作区实施分线管理后,符合条件的澳门居民可携带猫、犬类宠物经横琴口岸往返琴澳。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民生琐事,却是影响两地民生融合体验最现实的问题。随着合作区生活环境逐渐趋同澳门,两地民心也在互相融通的平凡日子里越贴越近。

另一方面,分线管理政策也为澳门非政府组织在合作区发展带来机遇。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广东办事处副主任陈伟良向记者透露,“今年我们将在‘澳门新街坊’项目内设立长者服务中心,提供康乐活动、兴趣班、心理辅导和康复治疗等服务。通过申报免税进口主体资格,部分用于开展服务的进口器材就可以免税或者保税引入合作区,将有助于提高中心的社会服务质量。”

同时,陈伟良还关注到3月21日印发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支持人才发展若干措施》。该政策从支持人才集聚发展、人才载体发展、琴澳人才协同发展、完善人才发展环境等四个方面推出16条具体措施,拿出“真金白银”招揽人才。

“新政策补贴力度大,对澳门青年有正面的激励作用,随着合作区不断完善教育、医疗等基础配套设施,将吸引越来越多澳门青年跨过‘一线’,来合作区创业、就业、居住。”陈伟良说。

文字:李美琪 编辑:周晓晴 责任编辑:宋显晖
横琴实行分线管理“满月”!琴澳连接更紧,利好持续释放
珠海特区报 2024-04-01 07:51

“在澳门买的叉烧饭,可以打包回横琴了!”“企业在琴澳两地流转设备、开展业务更加方便了!”……3月1日零时起,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式实行货物“一线”放开、“二线”管住,人员进出高度便利的分线管理模式,琴澳一体化开启崭新篇章。

横琴分线管理第1台经横琴大桥查验的车辆。李建束/摄

站在新阶段的起点,如何以更大力度把横琴开发建设推向深入,加快打造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新平台、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空间、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新示范、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新高地?合作区实行分线管理首月,用一项项变化回应社会各界期待。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短短的31天里,这片106平方公里的土地随时发生新的变化、孕育新的机遇。合作区铆足干劲,用实力赢得澳门居民、企业的信任和支持,上演一场场美好的“双向奔赴”……

连接更紧

琴澳两地硬联通再升级

从2020年8月横琴口岸新旅检区域正式开通,到今年3月18日横琴口岸30条客货车联合一站式车道正式启用,横琴口岸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实现旅检通道和车检通道均采用“合作查验、一次放行”创新查验模式。

相比传统的“两地两检”模式,横琴口岸实现“琴澳无缝衔接”是通关旅客的最大感受。新车道启用当天,魏先生成为首名驾驶客运大巴经新车道驶入合作区的司机,他高兴地向记者分享了这次全新的通关体验:“现在过关只需采集一次信息,一两分钟就能完成通关流程,真是又快又方便!”

据横琴边检站统计,自3月1日正式实施分线管理以来,经横琴口岸通关车辆超17.5万辆次,其中澳门单牌车约11.6万辆次,占比66%;经横琴口岸出入境人员约172万人次,日均客流超5.5万人次。

横琴分线管理后第一批经横琴大桥出关的车辆。李建束/摄

在“二线”方面,横琴大桥、横琴隧道、深井通道、十字门隧道、横琴码头,广珠城轨延长线横琴站、长隆站等“二线”通道的设施设备启用后,各通道秩序良好、高效畅通。一个月来,随着跨岛公共交通系统的持续优化,合作区对外的交通便利度也不断提升。

“一线”“二线”通行体验的变化,除了让在合作区学习、工作、生活的澳门居民往来更加便利,也为琴澳文旅会展行业协同发展提供更多优势。

实施分线管理首日,澳门旅游业各界考察团先后前往“一线”“二线”实地考察,寻找合作机遇。澳门立法会议员、澳门酒店旅业商会会长张健中认为,随着琴澳“一程多站”旅游线路及产品的完善,分线管理将进一步推动琴澳旅游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优势叠加效应。

此外,根据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此前发布的税收政策,经“二线”进入内地且属于15天内首次出区的旅客可携带8000元以内的免税物品,在此前5000元进境免税额度的标准上进行提升。这意味旅客在澳门购买商品时,能够携带更高额度自用物品经合作区免税带回内地,将为琴澳旅游业带旺人气。

利好更多

释放产业发展强劲动能

合作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政策红利颇受海内外企业关注。实施分线管理后,政策优惠力度进一步加大,对区内经营主体而言,进一步减轻经营压力,带来更大发展空间。

横琴分线管理后第一批经横琴大桥出关的车辆。李建束/摄

一方面,分线管理政策规定,经“一线”进口、可享受免税或保税政策的主体和货物范围有所扩大,且货物不再限定为“用途与生产有关”。这为区内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控制经营成本、降低科研投入提供了新路径。另一方面,政策规定,含进口料件的加工增值30%及以上的货物经“二线”进入内地可免征进口关税,将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对澳资企业而言,合作区成为其试水内地市场的最佳“实验场”。

“我们是澳门少数具备技术能力和资源的IT服务供货商之一,目前在横琴的业务主要围绕网络安全展开,部分设备需要从海外进口。”博维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是合作区首批获批免税进口主体资格的主体之一,该公司执行董事吴鸿祺告诉记者,新政策的落地实施,将进一步降低公司拓展业务的成本。

为及早释放分线管理税收政策红利,横琴税务部门主动开展“政策找人”工作,制作申报指南和操作指引,并为政策适配企业开展“一对一”政策讲解和操作指导。截至目前,合作区有33家企事业单位获免税进口主体资格,货物经“二线”进入合作区视同出口退税业务顺利落地。

与此同时,实施分线管理也为合作区带来持续升温的关注热度。“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地区的行业伙伴,对合作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非常感兴趣。”吴鸿祺直言,得益于分线管理及相关配套政策正式落地,合作区的热点效应为公司带来不少新机遇。

近年来,在投资贸易、金融创新等多重领域的政策创新与开放的推动下,合作区正逐步形成巨大磁吸力,成为境内外企业竞相投资的热土。据统计,截至2023年末,合作区实有企业经营主体5.5万户,同比增长1.6%;其中澳资企业5952户,同比增长11.8%。合作区正式实施分线管理后,多方资源优势持续叠加,可以预见,“到横琴去”将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新选择。

服务更暖

打造趋同澳门的新空间

合作区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有超1万名澳门居民在合作区就业生活居住,同比增长70.4%。随着越来越多澳门居民选择在合作区安居乐业,如何让琴澳双城生活实现“无缝衔接”?

“分线管理政策顺利实施仅仅是开始,更重要更关键的是把政策用好用足,让广大企业和琴澳居民切实感受到政策利好。”合作区执委会主任李伟农表示。

3月1日零时刚过,澳门居民程曦携带一盒水果和叉烧饭经横琴口岸进入合作区,成为首名携带特定动植物产品入境的澳门居民。在合作区学习、就业、创业、生活的澳门居民可携带熟肉、乳制品、蔬菜水果等经“一线”入境,是为合作区和澳门量身定制的便民服务措施,在全国尚属首创。

横琴实施分线管理后,首位携带相关动植物产品经“一线”入境的澳门居民程曦。程霖/摄

此前,根据国家检验检疫相关规定,熟肉类(含脏器类)及其制品、动物源性奶及奶制品、新鲜水果和蔬菜、菌种等动植物及其产品均禁止携带入境。随着合作区分线管理各项配套政策落地,“叉烧饭难题”终于有了解决方案。

程曦现场向记者演示申报流程,用时不超过一分钟,“分线管理后,跨境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了,横琴的人情味也更浓了。”合作区实施分线管理后,符合条件的澳门居民可携带猫、犬类宠物经横琴口岸往返琴澳。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民生琐事,却是影响两地民生融合体验最现实的问题。随着合作区生活环境逐渐趋同澳门,两地民心也在互相融通的平凡日子里越贴越近。

另一方面,分线管理政策也为澳门非政府组织在合作区发展带来机遇。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广东办事处副主任陈伟良向记者透露,“今年我们将在‘澳门新街坊’项目内设立长者服务中心,提供康乐活动、兴趣班、心理辅导和康复治疗等服务。通过申报免税进口主体资格,部分用于开展服务的进口器材就可以免税或者保税引入合作区,将有助于提高中心的社会服务质量。”

同时,陈伟良还关注到3月21日印发的《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支持人才发展若干措施》。该政策从支持人才集聚发展、人才载体发展、琴澳人才协同发展、完善人才发展环境等四个方面推出16条具体措施,拿出“真金白银”招揽人才。

“新政策补贴力度大,对澳门青年有正面的激励作用,随着合作区不断完善教育、医疗等基础配套设施,将吸引越来越多澳门青年跨过‘一线’,来合作区创业、就业、居住。”陈伟良说。

文字:李美琪 编辑:周晓晴 责任编辑:宋显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