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丨大家(2024年4月15日)
登泰山记(上)

□ 于 坚

虽然这个时代最时髦的登山方向是朝着海拔去,人们穿着德国或美国设计、中国制造的登山鞋,朝珠穆朗玛峰去,朝阿尔卑斯山去。但泰山依然是中国最伟大的圣山,至少在普通人心目中。登泰山不难,不必有什么登山装备,甩着两只手,最多在山门那里花5元钱买根竹手杖。泰山的一个意思,就是任何人都可以登上去。“泰,安”《字汇》“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庄子·庚桑楚》“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此山如果不泰,而是奇险危绝,那么大多数人是爬不上去的。比如华山,现在旅游的人多了,因为开通了缆车,过去能够登上去的,基本上是探险家。泰是一种普遍广大深厚永恒的定力,共享的范围广阔。所以登泰山是一种赶庙会式的活动,红男绿女、南腔北调、扶老携幼,浩浩荡荡、摩肩接踵,不是去探险,而是回家,回到某种永恒的怀抱中,安于泰。所以《公羊传》:曷为祭泰山河海?山川有能润于百里者,天子秩而祭之。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唯泰山尔。

孔子登泰山,想必与今日大多数人登泰山一样,悠悠晃晃,一路妙语论道,述而不作,把老生常谈说得字字珠玑。在松荫下听一阵雾,走一段,又卧在肥石上听一阵溪唱,再走一段。边走边思,思路,必须安之若泰,如果每走一步都要惊魂半晌不定,“畏产生于敞开了的未来,惧形成于丧失了的当前”(海德格尔)就没法思了。“存在之思是一种高级的漫游……幽僻小径,它拒绝成为一条拯救之道,也不会带来什么簇新的智慧。这条小径至多不过是一条田间小路。”我曾经去过德国海德堡,那里的山上有一条“哲学家小路”,据说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海德格尔……都走过。我在一个黄昏上去走了一段,今日回想起来,那山也是泰山似的安泰。只是冬天不能走,因为小路用石块铺起来,冬天一结冰,行走就非常危险了,所以路口赫然有一块牌子告诫,冬天有生命危险,不得进入。哲学家们在冬天,只好像熊一样冬眠。

上泰山的路有很多条,只有孔夫子的老乡——本地居民知道。大多数游客都只有走用石阶修起来的,要收门票的这条。泰山本是舒缓陡峻地势不同的,登山的直线一修,山势就成了一直达山顶的陡坡,省略了原始山路的七弯八拐,时间也快多了。但许多路段很无趣,石阶一蹬接着一蹬,登山者喘气喘得像是在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年轻人还要比赛,最短时间抵达山顶成了登山的唯一目的。我估计孔子当年登山,必是依着山势的之字攀登,“仁者乐山”如何乐得,乐的就是它是山,山有山的路,要在林泉松壑之间绕行,顺着地势,它高你高,它矮你矮,它平你平,它陡你陡;它雾出高岫,你拨雾而深,它泉过低谷,你涉水而湿;水一样地随物赋形,顺着山之路,而不是一条强行霸占的直线,泰山没有这种直线。登顶也不是唯一目的,对山势本身的体会才是登山之乐。现代人虽然不登珠峰,但心思与登山队员还是一样,只盼着登顶这条“拯救之道”,而忽略“途中”。更快的,还可以直接坐车子到山腰,再乘缆车,几分钟就可直奔山顶,省略了登山。泰山之顶,如果不是盖了许多庙宇,原始的样子,最高处就是几块枯石,就像失去了头发的秃子。

我们一行,也逃不脱“抢占制高点”这种时代哲学的影响,第一日上山就错过了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石刻,那石刻在登山直线的一侧,旁枝逸出处,泰山的一条缝里面,秘藏于松树之间。眼见行人个个低头赶路,就担心自己走慢了泰山就要被高速列车运走似的。

孟子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易经上说“泰,小往大来。吉,亨。”孟子超越性地阐释了孔子的登山之旅,“登泰山而小天下”,将泰山形而上了。泰山在孟子这里,不是一座实实在在的山,而是一座圣山。“拯救之道”。所以给我这个读书人一种印象,泰山似乎像西奈山那样,寸草不生、只有石刻、不朽的文字、神迹。我为泰山准备的不是脚底板而是磕膝头。

当我在一个春天抵达泰山时,发现它其实草木葱茏,流水潺潺,满山鲜花,松、柏、柳、杨、槐、梧桐、瓦松、山柳、花楸、垂枝朴、石竹、麻栎、海棠、野樱花、核桃树、枣树、杏树、桃树……万木林立,山谷苍翠。飞禽走兽想必也是有的,只是躲着我们。最美的是山北的泰山美人梨,正大群大群地开着花,像是刚刚下了一场小雪。山谷中到处是敦实的美石肥岩,深厚浑圆,其间溪流潺潺,山景柳暗花明,峰回路转,雾去云生,真是一座可以颐养生命的灵山。据说历代帝王来泰山封禅,都要“食素斋,整洁身心”,素斋,就是大地的原生态,生命的本源。齐鲁大地,呆板的大平原上忽然出现这样一座天赐的花果松柏清泉美石之山,那就不仅是给养,也是启示。世界已经如何,世界应当如何,泰山是一种准绳。道法自然不是乱法,上善若水,法的是泰山。“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如果荒山绝岭,大漠孤烟,孔子大约也生不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的哲思吧。这就是泰。

如果把满山的松比作笔,把满山的巨石比作墨,流水青天,那么登泰山就像是在文房四宝中行走,何况历代文人还在山石上刻了那么多字。在石头上刻字是大事,那石头本是黑暗之身,字一旦镌入石皮,石头就被文身了,文明了,被文照亮了。石头本来不朽,但现在升华到更高层次的不朽,在我们这些一代代生下来又死去的人类中不朽了。每一代人都知道泰山石刻,登泰之路就是一部中国书法史,山脚是近代的,力道气息奄奄。到了山顶,写字的是秦朝的李斯,遒劲刚健。内容也不同,近代的文人,小聪明多,有个秀才题在岩石上的字是“虫二”,什么意思,同行中有智者,猜出是“风月无边”。山顶有唐玄宗亲自撰写的《纪泰山铭》,《尔雅》曰:“泰山为东岳。”《周官》曰:“兖州之镇山。实为天帝之孙,群灵之府。”“其方处万物之始,故称岱焉;其位居五岳之伯,故称宗焉。自昔王者受命易姓,于是乎启天地,荐成功,序图录,纪氏号。朕统承先王,兹率厥典,实欲报元天之眷命,为苍生之祈福,岂敢高视千古,自比九皇哉。故设坛场于山下,受群方之助祭;躬封燎于山上,冀一献之通神。”浩浩荡荡,光明磊落,又大气又谦卑。就是天下第一人,也还是战战兢兢:“岂敢高视千古,自比九皇。”李斯的字,意思看不明白了,只剩一笔一画越发苍凉雄劲,似乎上天被这文字的神力感动,风吹雨刷,雷摹电刻,日日夜夜跟着描画,无数岁月后,李斯无奈,又把他的字还给了天,可谓天书。

 

于坚 字之白,昆明人。1970年开始写作,著有长诗《0档案》《飞行》《哀滇池》、长篇散文坚记系列、小说《赤裸着午餐》《文石》《翡翠蜥蜴》、摄影集《大象 岩石 档案》等诗集、文集五十余种。中国第三代诗歌主要代表、先锋派文学重要作家之一。曾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鲁迅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等多种奖项。

登高望远(绢斑蝶)

陈敢清 摄
老纪是个老实人

□ 张建春

老纪捡了捆树苗,一大捆,手指头粗细的桂花苗,怕有五百棵。老纪是在马路上捡的,为这老纪耽误了半天的功夫,蹴在路边等丢失的人来,等到天黑没见失主,才“吭哧、吭哧”地背了回来。

天黑透时,老纪摸进了家,心中恨恨地骂了句,“噗”的一声将大捆的树苗扔到了地上,激起了不小的灰尘。

老纪一夜没睡着,老是听着门,怕睡死了听不到门的动静,他在等找树苗的人,老纪在路边留了纸条,上面写着自家的门牌号码,字条压在一块石头下。

老纪一个人过日子,老伴进城带孙子,他一个人将就着糊口。一大捆桂花苗要值不少钱的,一棵两元,也值上一千的。老纪为丢树苗的人着急,盼着失主找上门来。

老纪一直等了五天,失主影子也没见。虽是初冬的天,树苗在休眠,老纪还是天天对着树苗的根喷水,生怕苗子受了委屈。庄稼人惜乎一禾一苗的。

到了第七天,老纪死心了,丢苗的人一定不会找来了。

不能让树苗死了。老纪在房前屋后转了一圈,门前有块空地,原先是打谷场,现在长满了杂草,老纪决定把这些桂花苗栽进去。

老纪六十刚出头,还是有一把劲的,除草、挖坑,小半天功夫就挖下了上百个树坑。

除草、挖坑,老纪累得一头汗。抬头时,发现邻家旺叔对着他不阴不阳地笑。

旺叔袖着手也不问个长短,围着老纪挖好的树坑打转,转了一圈又一圈,蹲下身子捏捏土,屁股一拍走人了。

旺叔走时没忘深深地剜上老纪一眼,这让老纪不舒服。

老纪不管这些,中午饭也没吃,一直忙到太阳落山,才将一捆树苗栽完了,乘着大月亮头,给五百棵栽下的桂花苗浇下了定根水。确实是五百棵,密密麻麻,老纪一棵棵数过的。

五百棵苗子占地一片,老纪栽得讲究,整整齐齐的,在月光下煞是好看,老纪的心暖暖的。但突然心中打了个“咯噔”,要是丢苗的人找上门咋办?大不了拔了去,老纪很快有了答案。

第二天早晨,老纪起得迟了,老胳膊老腿干了一天活,不听话了。老纪没想到,一大早旺叔也忙了起来,也在门前的场地上除草、挖坑,架势拉得更大,看样子也是要栽树。老纪凑了过去,讨好般地问:叔,栽树呀?旺叔头不抬,“嗯”了一声。

果然,十点多钟,旺叔的儿子回来了,还捡回了一小四轮树苗,树苗比老纪捡回的树苗大多了,一人多高,老纪认识是樟树。

旺叔的儿子帮着旺叔栽树,栽得潦草,东倒西歪。老纪看不过去,走过去帮忙,旺叔没说什么,意味深长地看了老纪几眼。倒是旺叔的儿子说:不劳驾,不劳驾,不指望它们活。这让老纪大吃一惊。

旺叔栽下的树高高的,老纪的树低低的,都在场地上戳着,很是惹眼,好在樟树和桂花树有绿叶,招摇的是青青的风。

村子热闹了起来,平时撂棍打不到人,进城的人竟三三两两地往回赶,回来就干一件事情,栽树。

先是在房前屋后栽,随后在青青麦地里栽,树有大有小,还有果树,和旺叔家一样,栽得潦草。不仅潦草,还栽得密,排蒜插葱一样。

让老纪不解的是,栽树的人碰上老纪目光一律怪怪的,连个招呼也不打。

老纪是个老实人,老实且木讷,什么都能放心里。不打招呼就不打招呼,没什么的。黑夜里儿子打来电话,劈头劈脑就问:爸,可栽树了?老纪愣了半天回话:栽了。老纪想多说几句,可没说出口。

有些话还是传了出来。说村子要征迁了,老纪得到了消息,把树率先栽上,老纪心深,没锯头的葫芦,谁也不说。

理由有二。一是老纪深夜背回树苗,做小贼样,怕人知道。二是老纪上面有人,偷偷把征迁消息透露给了他。说老纪上面有人,是指当年老纪父亲救助过一个知青,这知青如今做了大官。

老纪有点坐不住了,见人就解释,树是捡来的,怕死了栽下的。人家回答得也俏皮:捡了个狗头金吧,五百棵桂花树,征迁按棵数,还不是个狗头金?老纪老实个头,就知自己发财,瞒天瞒地不该瞒乡亲。

老纪对天赌咒发誓,谁相信?

等着征迁吧。

一个月过去,两个月过去,半年过去,风也没雨也没。而村子里潦潦草草栽下的树没活几棵,栽在田里的树还耽误了一季庄稼。

村里人屁股拍肿了,树苗花钱,耽误的一季是钱,功夫是钱,都是老纪惹的祸,可没人说出口。

倒是老纪的五百棵桂花树棵棵见青,到了秋天出了大捧的花,将一个村庄浸透了。

老纪的桂花树还真有人出高价来买,五百棵桂花树长得整齐,是好料。

老纪不愿卖,老纪说不差这几个钱,就想闻闻香。老纪心中有个小九九,他老想着树不是自己的。

旺叔的目光又开始怪怪的了。

 

 

张建春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诗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出版散文集《向阳草暖》等。曾获安徽省社科奖(文学类)、中国微型小说年度奖等。

 

蓝马车(外一首)

□ 彭惊宇

寥廓人间,天涯漫漫长路

我的蓝马车正行驶在荒远的中途

岁月渐已苍老,辙痕如纵深的木刻版画

如倒仆于西疆黄沙碛野之上的千年胡杨

我的蓝马车,乘坐的新娘已变成了旧娘

为何她一路沉默无语,方巾遮住了华发的容颜

那恢明于世的阳光竟也苍凉如水

倒映我的蓝马车,恍若一架怪异的连体鹰鹫

嘚嘚马蹄声,匆匆掠过一张石英钟虚幻的脸

我闻到了汗马一身的咸腥味,浓烈似醇酒

我看见那高头辕马的昂鬃仍持有不倦的热情

我感觉那日渐松散的辐轮仍持有不倦的热情

唱它一嗓子《马车夫之歌》罢。这般静寞的人世

也许真会有山水清音,和路旁猩红野花的歌语

——渐行又渐远,我的蓝马车,我华发早生的新娘

看那苍茫尽途,一片蓝色云霭会轻轻覆盖我们的今生

蓝鲸之歌

你是这个蓝色星球上最庞大、最沉重的生命

你是巨型的蓝精灵,发育并成长了大海的蓝

从中美洲西海岸哥斯达黎加到阿拉斯加

从南极冷水海域到北极冰缘海域

从太平洋到大西洋,从印度洋到南冰洋

你深苍灰蓝的体背,仿佛时隐时现的宇宙岛屿

我看见你在浩渺无垠的海上自由自在地游弋

我看见你巨大肺容量呼起的水柱胜过了广场喷泉

我看见你举起的尾鳍如同稍瞬即逝的时光圣杯

我看见你像碧海蓝天里的波音式飞艇,穿越了另一时空

是蓝鲸在歌唱,还是忧郁的人类在歌唱

我竟幻觉无数身着蓝兽皮的土著,垒成巍峨鲸体

蓝鲸的舌头延展成主会场,未来奥运之歌在回荡

蓝色星球的弓曲是你,波动的海平面是你

似流线性的剃刀,深深划过海蓝宝石的是你

可让胖硕婴儿在粗壮的动脉里任意游动的是你

在濒危物种的红色列表中,你闪着莹莹伤逝的蓝光

你越发雄浑、深沉的歌声,仍是人类的终极歌声

 

彭惊宇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新疆兵团作家协会副主席,《绿风》诗刊社长、主编。在《诗刊》《星星》《诗探索》《飞天》等报刊杂志发表作品。诗歌多年入选不同版本的中国年度诗选。出版诗集《苍蓝的太阳》《最高的星辰》《西域诗草》,文学评论集《北国诗品》等。诗集《最高的星辰》获昌耀诗歌奖、新疆政府奖天山文艺奖。

巨型风车(组诗)

□ 邱红根

地米菜

大风刮了一夜

江汉平原没有遮拦

田野上的麦子、高粱、茄子、青椒

这些骄傲、高高站着的植物

折断了腰

塑料薄膜、黄沙、碎纸、瓦片

这些轻浮的无根的东西

被大风吹跑

那片地米菜能独善其身

它们紧紧地趴在地上,开出白色的小花

并把根深深扎进地下

巨型风车

我想伸出手拨动它的扇叶

我想让它转起来

我想让它看看这绝美的人间

可我的手没有那么长

这百米多高的巨大之物

站在对面的山顶上

这巨型风车的扇叶太长啊

它只能被百里荒的大风吹动

 

邱红根 湖北汉川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萤火虫研究》《叙述与颂歌》,小小说集《窗外的玉兰花》。主编《中国精短诗选》(2021年卷、2022年卷)。现居湖北宜昌。

大浪湾的海(油画)

刘文伟 作品
编辑:黄青芳 责任编辑:孙宁
湾韵丨大家(2024年4月15日)
珠海特区报 2024-04-15 09:16
登泰山记(上)

□ 于 坚

虽然这个时代最时髦的登山方向是朝着海拔去,人们穿着德国或美国设计、中国制造的登山鞋,朝珠穆朗玛峰去,朝阿尔卑斯山去。但泰山依然是中国最伟大的圣山,至少在普通人心目中。登泰山不难,不必有什么登山装备,甩着两只手,最多在山门那里花5元钱买根竹手杖。泰山的一个意思,就是任何人都可以登上去。“泰,安”《字汇》“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庄子·庚桑楚》“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此山如果不泰,而是奇险危绝,那么大多数人是爬不上去的。比如华山,现在旅游的人多了,因为开通了缆车,过去能够登上去的,基本上是探险家。泰是一种普遍广大深厚永恒的定力,共享的范围广阔。所以登泰山是一种赶庙会式的活动,红男绿女、南腔北调、扶老携幼,浩浩荡荡、摩肩接踵,不是去探险,而是回家,回到某种永恒的怀抱中,安于泰。所以《公羊传》:曷为祭泰山河海?山川有能润于百里者,天子秩而祭之。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唯泰山尔。

孔子登泰山,想必与今日大多数人登泰山一样,悠悠晃晃,一路妙语论道,述而不作,把老生常谈说得字字珠玑。在松荫下听一阵雾,走一段,又卧在肥石上听一阵溪唱,再走一段。边走边思,思路,必须安之若泰,如果每走一步都要惊魂半晌不定,“畏产生于敞开了的未来,惧形成于丧失了的当前”(海德格尔)就没法思了。“存在之思是一种高级的漫游……幽僻小径,它拒绝成为一条拯救之道,也不会带来什么簇新的智慧。这条小径至多不过是一条田间小路。”我曾经去过德国海德堡,那里的山上有一条“哲学家小路”,据说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海德格尔……都走过。我在一个黄昏上去走了一段,今日回想起来,那山也是泰山似的安泰。只是冬天不能走,因为小路用石块铺起来,冬天一结冰,行走就非常危险了,所以路口赫然有一块牌子告诫,冬天有生命危险,不得进入。哲学家们在冬天,只好像熊一样冬眠。

上泰山的路有很多条,只有孔夫子的老乡——本地居民知道。大多数游客都只有走用石阶修起来的,要收门票的这条。泰山本是舒缓陡峻地势不同的,登山的直线一修,山势就成了一直达山顶的陡坡,省略了原始山路的七弯八拐,时间也快多了。但许多路段很无趣,石阶一蹬接着一蹬,登山者喘气喘得像是在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年轻人还要比赛,最短时间抵达山顶成了登山的唯一目的。我估计孔子当年登山,必是依着山势的之字攀登,“仁者乐山”如何乐得,乐的就是它是山,山有山的路,要在林泉松壑之间绕行,顺着地势,它高你高,它矮你矮,它平你平,它陡你陡;它雾出高岫,你拨雾而深,它泉过低谷,你涉水而湿;水一样地随物赋形,顺着山之路,而不是一条强行霸占的直线,泰山没有这种直线。登顶也不是唯一目的,对山势本身的体会才是登山之乐。现代人虽然不登珠峰,但心思与登山队员还是一样,只盼着登顶这条“拯救之道”,而忽略“途中”。更快的,还可以直接坐车子到山腰,再乘缆车,几分钟就可直奔山顶,省略了登山。泰山之顶,如果不是盖了许多庙宇,原始的样子,最高处就是几块枯石,就像失去了头发的秃子。

我们一行,也逃不脱“抢占制高点”这种时代哲学的影响,第一日上山就错过了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石刻,那石刻在登山直线的一侧,旁枝逸出处,泰山的一条缝里面,秘藏于松树之间。眼见行人个个低头赶路,就担心自己走慢了泰山就要被高速列车运走似的。

孟子说:“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易经上说“泰,小往大来。吉,亨。”孟子超越性地阐释了孔子的登山之旅,“登泰山而小天下”,将泰山形而上了。泰山在孟子这里,不是一座实实在在的山,而是一座圣山。“拯救之道”。所以给我这个读书人一种印象,泰山似乎像西奈山那样,寸草不生、只有石刻、不朽的文字、神迹。我为泰山准备的不是脚底板而是磕膝头。

当我在一个春天抵达泰山时,发现它其实草木葱茏,流水潺潺,满山鲜花,松、柏、柳、杨、槐、梧桐、瓦松、山柳、花楸、垂枝朴、石竹、麻栎、海棠、野樱花、核桃树、枣树、杏树、桃树……万木林立,山谷苍翠。飞禽走兽想必也是有的,只是躲着我们。最美的是山北的泰山美人梨,正大群大群地开着花,像是刚刚下了一场小雪。山谷中到处是敦实的美石肥岩,深厚浑圆,其间溪流潺潺,山景柳暗花明,峰回路转,雾去云生,真是一座可以颐养生命的灵山。据说历代帝王来泰山封禅,都要“食素斋,整洁身心”,素斋,就是大地的原生态,生命的本源。齐鲁大地,呆板的大平原上忽然出现这样一座天赐的花果松柏清泉美石之山,那就不仅是给养,也是启示。世界已经如何,世界应当如何,泰山是一种准绳。道法自然不是乱法,上善若水,法的是泰山。“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如果荒山绝岭,大漠孤烟,孔子大约也生不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的哲思吧。这就是泰。

如果把满山的松比作笔,把满山的巨石比作墨,流水青天,那么登泰山就像是在文房四宝中行走,何况历代文人还在山石上刻了那么多字。在石头上刻字是大事,那石头本是黑暗之身,字一旦镌入石皮,石头就被文身了,文明了,被文照亮了。石头本来不朽,但现在升华到更高层次的不朽,在我们这些一代代生下来又死去的人类中不朽了。每一代人都知道泰山石刻,登泰之路就是一部中国书法史,山脚是近代的,力道气息奄奄。到了山顶,写字的是秦朝的李斯,遒劲刚健。内容也不同,近代的文人,小聪明多,有个秀才题在岩石上的字是“虫二”,什么意思,同行中有智者,猜出是“风月无边”。山顶有唐玄宗亲自撰写的《纪泰山铭》,《尔雅》曰:“泰山为东岳。”《周官》曰:“兖州之镇山。实为天帝之孙,群灵之府。”“其方处万物之始,故称岱焉;其位居五岳之伯,故称宗焉。自昔王者受命易姓,于是乎启天地,荐成功,序图录,纪氏号。朕统承先王,兹率厥典,实欲报元天之眷命,为苍生之祈福,岂敢高视千古,自比九皇哉。故设坛场于山下,受群方之助祭;躬封燎于山上,冀一献之通神。”浩浩荡荡,光明磊落,又大气又谦卑。就是天下第一人,也还是战战兢兢:“岂敢高视千古,自比九皇。”李斯的字,意思看不明白了,只剩一笔一画越发苍凉雄劲,似乎上天被这文字的神力感动,风吹雨刷,雷摹电刻,日日夜夜跟着描画,无数岁月后,李斯无奈,又把他的字还给了天,可谓天书。

 

于坚 字之白,昆明人。1970年开始写作,著有长诗《0档案》《飞行》《哀滇池》、长篇散文坚记系列、小说《赤裸着午餐》《文石》《翡翠蜥蜴》、摄影集《大象 岩石 档案》等诗集、文集五十余种。中国第三代诗歌主要代表、先锋派文学重要作家之一。曾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奖、鲁迅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等多种奖项。

登高望远(绢斑蝶)

陈敢清 摄
老纪是个老实人

□ 张建春

老纪捡了捆树苗,一大捆,手指头粗细的桂花苗,怕有五百棵。老纪是在马路上捡的,为这老纪耽误了半天的功夫,蹴在路边等丢失的人来,等到天黑没见失主,才“吭哧、吭哧”地背了回来。

天黑透时,老纪摸进了家,心中恨恨地骂了句,“噗”的一声将大捆的树苗扔到了地上,激起了不小的灰尘。

老纪一夜没睡着,老是听着门,怕睡死了听不到门的动静,他在等找树苗的人,老纪在路边留了纸条,上面写着自家的门牌号码,字条压在一块石头下。

老纪一个人过日子,老伴进城带孙子,他一个人将就着糊口。一大捆桂花苗要值不少钱的,一棵两元,也值上一千的。老纪为丢树苗的人着急,盼着失主找上门来。

老纪一直等了五天,失主影子也没见。虽是初冬的天,树苗在休眠,老纪还是天天对着树苗的根喷水,生怕苗子受了委屈。庄稼人惜乎一禾一苗的。

到了第七天,老纪死心了,丢苗的人一定不会找来了。

不能让树苗死了。老纪在房前屋后转了一圈,门前有块空地,原先是打谷场,现在长满了杂草,老纪决定把这些桂花苗栽进去。

老纪六十刚出头,还是有一把劲的,除草、挖坑,小半天功夫就挖下了上百个树坑。

除草、挖坑,老纪累得一头汗。抬头时,发现邻家旺叔对着他不阴不阳地笑。

旺叔袖着手也不问个长短,围着老纪挖好的树坑打转,转了一圈又一圈,蹲下身子捏捏土,屁股一拍走人了。

旺叔走时没忘深深地剜上老纪一眼,这让老纪不舒服。

老纪不管这些,中午饭也没吃,一直忙到太阳落山,才将一捆树苗栽完了,乘着大月亮头,给五百棵栽下的桂花苗浇下了定根水。确实是五百棵,密密麻麻,老纪一棵棵数过的。

五百棵苗子占地一片,老纪栽得讲究,整整齐齐的,在月光下煞是好看,老纪的心暖暖的。但突然心中打了个“咯噔”,要是丢苗的人找上门咋办?大不了拔了去,老纪很快有了答案。

第二天早晨,老纪起得迟了,老胳膊老腿干了一天活,不听话了。老纪没想到,一大早旺叔也忙了起来,也在门前的场地上除草、挖坑,架势拉得更大,看样子也是要栽树。老纪凑了过去,讨好般地问:叔,栽树呀?旺叔头不抬,“嗯”了一声。

果然,十点多钟,旺叔的儿子回来了,还捡回了一小四轮树苗,树苗比老纪捡回的树苗大多了,一人多高,老纪认识是樟树。

旺叔的儿子帮着旺叔栽树,栽得潦草,东倒西歪。老纪看不过去,走过去帮忙,旺叔没说什么,意味深长地看了老纪几眼。倒是旺叔的儿子说:不劳驾,不劳驾,不指望它们活。这让老纪大吃一惊。

旺叔栽下的树高高的,老纪的树低低的,都在场地上戳着,很是惹眼,好在樟树和桂花树有绿叶,招摇的是青青的风。

村子热闹了起来,平时撂棍打不到人,进城的人竟三三两两地往回赶,回来就干一件事情,栽树。

先是在房前屋后栽,随后在青青麦地里栽,树有大有小,还有果树,和旺叔家一样,栽得潦草。不仅潦草,还栽得密,排蒜插葱一样。

让老纪不解的是,栽树的人碰上老纪目光一律怪怪的,连个招呼也不打。

老纪是个老实人,老实且木讷,什么都能放心里。不打招呼就不打招呼,没什么的。黑夜里儿子打来电话,劈头劈脑就问:爸,可栽树了?老纪愣了半天回话:栽了。老纪想多说几句,可没说出口。

有些话还是传了出来。说村子要征迁了,老纪得到了消息,把树率先栽上,老纪心深,没锯头的葫芦,谁也不说。

理由有二。一是老纪深夜背回树苗,做小贼样,怕人知道。二是老纪上面有人,偷偷把征迁消息透露给了他。说老纪上面有人,是指当年老纪父亲救助过一个知青,这知青如今做了大官。

老纪有点坐不住了,见人就解释,树是捡来的,怕死了栽下的。人家回答得也俏皮:捡了个狗头金吧,五百棵桂花树,征迁按棵数,还不是个狗头金?老纪老实个头,就知自己发财,瞒天瞒地不该瞒乡亲。

老纪对天赌咒发誓,谁相信?

等着征迁吧。

一个月过去,两个月过去,半年过去,风也没雨也没。而村子里潦潦草草栽下的树没活几棵,栽在田里的树还耽误了一季庄稼。

村里人屁股拍肿了,树苗花钱,耽误的一季是钱,功夫是钱,都是老纪惹的祸,可没人说出口。

倒是老纪的五百棵桂花树棵棵见青,到了秋天出了大捧的花,将一个村庄浸透了。

老纪的桂花树还真有人出高价来买,五百棵桂花树长得整齐,是好料。

老纪不愿卖,老纪说不差这几个钱,就想闻闻香。老纪心中有个小九九,他老想着树不是自己的。

旺叔的目光又开始怪怪的了。

 

 

张建春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诗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出版散文集《向阳草暖》等。曾获安徽省社科奖(文学类)、中国微型小说年度奖等。

 

蓝马车(外一首)

□ 彭惊宇

寥廓人间,天涯漫漫长路

我的蓝马车正行驶在荒远的中途

岁月渐已苍老,辙痕如纵深的木刻版画

如倒仆于西疆黄沙碛野之上的千年胡杨

我的蓝马车,乘坐的新娘已变成了旧娘

为何她一路沉默无语,方巾遮住了华发的容颜

那恢明于世的阳光竟也苍凉如水

倒映我的蓝马车,恍若一架怪异的连体鹰鹫

嘚嘚马蹄声,匆匆掠过一张石英钟虚幻的脸

我闻到了汗马一身的咸腥味,浓烈似醇酒

我看见那高头辕马的昂鬃仍持有不倦的热情

我感觉那日渐松散的辐轮仍持有不倦的热情

唱它一嗓子《马车夫之歌》罢。这般静寞的人世

也许真会有山水清音,和路旁猩红野花的歌语

——渐行又渐远,我的蓝马车,我华发早生的新娘

看那苍茫尽途,一片蓝色云霭会轻轻覆盖我们的今生

蓝鲸之歌

你是这个蓝色星球上最庞大、最沉重的生命

你是巨型的蓝精灵,发育并成长了大海的蓝

从中美洲西海岸哥斯达黎加到阿拉斯加

从南极冷水海域到北极冰缘海域

从太平洋到大西洋,从印度洋到南冰洋

你深苍灰蓝的体背,仿佛时隐时现的宇宙岛屿

我看见你在浩渺无垠的海上自由自在地游弋

我看见你巨大肺容量呼起的水柱胜过了广场喷泉

我看见你举起的尾鳍如同稍瞬即逝的时光圣杯

我看见你像碧海蓝天里的波音式飞艇,穿越了另一时空

是蓝鲸在歌唱,还是忧郁的人类在歌唱

我竟幻觉无数身着蓝兽皮的土著,垒成巍峨鲸体

蓝鲸的舌头延展成主会场,未来奥运之歌在回荡

蓝色星球的弓曲是你,波动的海平面是你

似流线性的剃刀,深深划过海蓝宝石的是你

可让胖硕婴儿在粗壮的动脉里任意游动的是你

在濒危物种的红色列表中,你闪着莹莹伤逝的蓝光

你越发雄浑、深沉的歌声,仍是人类的终极歌声

 

彭惊宇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新疆兵团作家协会副主席,《绿风》诗刊社长、主编。在《诗刊》《星星》《诗探索》《飞天》等报刊杂志发表作品。诗歌多年入选不同版本的中国年度诗选。出版诗集《苍蓝的太阳》《最高的星辰》《西域诗草》,文学评论集《北国诗品》等。诗集《最高的星辰》获昌耀诗歌奖、新疆政府奖天山文艺奖。

巨型风车(组诗)

□ 邱红根

地米菜

大风刮了一夜

江汉平原没有遮拦

田野上的麦子、高粱、茄子、青椒

这些骄傲、高高站着的植物

折断了腰

塑料薄膜、黄沙、碎纸、瓦片

这些轻浮的无根的东西

被大风吹跑

那片地米菜能独善其身

它们紧紧地趴在地上,开出白色的小花

并把根深深扎进地下

巨型风车

我想伸出手拨动它的扇叶

我想让它转起来

我想让它看看这绝美的人间

可我的手没有那么长

这百米多高的巨大之物

站在对面的山顶上

这巨型风车的扇叶太长啊

它只能被百里荒的大风吹动

 

邱红根 湖北汉川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萤火虫研究》《叙述与颂歌》,小小说集《窗外的玉兰花》。主编《中国精短诗选》(2021年卷、2022年卷)。现居湖北宜昌。

大浪湾的海(油画)

刘文伟 作品
编辑:黄青芳 责任编辑:孙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