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丨张建春:老纪是个老实人

张建春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诗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出版散文集《向阳草暖》等。曾获安徽省社科奖(文学类)、中国微型小说年度奖等。

 

老纪捡了捆树苗,一大捆,手指头粗细的桂花苗,怕有五百棵。老纪是在马路上捡的,为这老纪耽误了半天的功夫,蹴在路边等丢失的人来,等到天黑没见失主,才“吭哧、吭哧”地背了回来。

 

天黑透时,老纪摸进了家,心中恨恨地骂了句,“噗”的一声将大捆的树苗扔到了地上,激起了不小的灰尘。

 

老纪一夜没睡着,老是听着门,怕睡死了听不到门的动静,他在等找树苗的人,老纪在路边留了纸条,上面写着自家的门牌号码,字条压在一块石头下。

 

老纪一个人过日子,老伴进城带孙子,他一个人将就着糊口。一大捆桂花苗要值不少钱的,一棵两元,也值上一千的。老纪为丢树苗的人着急,盼着失主找上门来。

 

老纪一直等了五天,失主影子也没见。虽是初冬的天,树苗在休眠,老纪还是天天对着树苗的根喷水,生怕苗子受了委屈。庄稼人惜乎一禾一苗的。

 

到了第七天,老纪死心了,丢苗的人一定不会找来了。

 

不能让树苗死了。老纪在房前屋后转了一圈,门前有块空地,原先是打谷场,现在长满了杂草,老纪决定把这些桂花苗栽进去。

 

老纪六十刚出头,还是有一把劲的,除草、挖坑,小半天功夫就挖下了上百个树坑。

 

除草、挖坑,老纪累得一头汗。抬头时,发现邻家旺叔对着他不阴不阳地笑。

 

旺叔袖着手也不问个长短,围着老纪挖好的树坑打转,转了一圈又一圈,蹲下身子捏捏土,屁股一拍走人了。

 

旺叔走时没忘深深地剜上老纪一眼,这让老纪不舒服。

 

老纪不管这些,中午饭也没吃,一直忙到太阳落山,才将一捆树苗栽完了,乘着大月亮头,给五百棵栽下的桂花苗浇下了定根水。确实是五百棵,密密麻麻,老纪一棵棵数过的。

 

五百棵苗子占地一片,老纪栽得讲究,整整齐齐的,在月光下煞是好看,老纪的心暖暖的。但突然心中打了个“咯噔”,要是丢苗的人找上门咋办?大不了拔了去,老纪很快有了答案。

 

第二天早晨,老纪起得迟了,老胳膊老腿干了一天活,不听话了。老纪没想到,一大早旺叔也忙了起来,也在门前的场地上除草、挖坑,架势拉得更大,看样子也是要栽树。老纪凑了过去,讨好般地问:叔,栽树呀?旺叔头不抬,“嗯”了一声。

 

果然,十点多钟,旺叔的儿子回来了,还捡回了一小四轮树苗,树苗比老纪捡回的树苗大多了,一人多高,老纪认识是樟树。

 

旺叔的儿子帮着旺叔栽树,栽得潦草,东倒西歪。老纪看不过去,走过去帮忙,旺叔没说什么,意味深长地看了老纪几眼。倒是旺叔的儿子说:不劳驾,不劳驾,不指望它们活。这让老纪大吃一惊。

 

旺叔栽下的树高高的,老纪的树低低的,都在场地上戳着,很是惹眼,好在樟树和桂花树有绿叶,招摇的是青青的风。

 

村子热闹了起来,平时撂棍打不到人,进城的人竟三三两两地往回赶,回来就干一件事情,栽树。

 

先是在房前屋后栽,随后在青青麦地里栽,树有大有小,还有果树,和旺叔家一样,栽得潦草。不仅潦草,还栽得密,排蒜插葱一样。

 

让老纪不解的是,栽树的人碰上老纪目光一律怪怪的,连个招呼也不打。

 

老纪是个老实人,老实且木讷,什么都能放心里。不打招呼就不打招呼,没什么的。黑夜里儿子打来电话,劈头劈脑就问:爸,可栽树了?老纪愣了半天回话:栽了。老纪想多说几句,可没说出口。

 

有些话还是传了出来。说村子要征迁了,老纪得到了消息,把树率先栽上,老纪心深,没锯头的葫芦,谁也不说。

 

理由有二。一是老纪深夜背回树苗,做小贼样,怕人知道。二是老纪上面有人,偷偷把征迁消息透露给了他。说老纪上面有人,是指当年老纪父亲救助过一个知青,这知青如今做了大官。

 

老纪有点坐不住了,见人就解释,树是捡来的,怕死了栽下的。人家回答得也俏皮:捡了个狗头金吧,五百棵桂花树,征迁按棵数,还不是个狗头金?老纪老实个头,就知自己发财,瞒天瞒地不该瞒乡亲。

 

老纪对天赌咒发誓,谁相信?

 

等着征迁吧。

 

一个月过去,两个月过去,半年过去,风也没雨也没。而村子里潦潦草草栽下的树没活几棵,栽在田里的树还耽误了一季庄稼。

 

村里人屁股拍肿了,树苗花钱,耽误的一季是钱,功夫是钱,都是老纪惹的祸,可没人说出口。

 

倒是老纪的五百棵桂花树棵棵见青,到了秋天出了大捧的花,将一个村庄浸透了。

 

老纪的桂花树还真有人出高价来买,五百棵桂花树长得整齐,是好料。

 

老纪不愿卖,老纪说不差这几个钱,就想闻闻香。老纪心中有个小九九,他老想着树不是自己的。

 

旺叔的目光又开始怪怪的了。

封面图(资料图):吴长赋
编辑:黄青芳 责任编辑:孙宁
微信
朋友圈
湾韵丨张建春:老纪是个老实人
珠海特区报 2024-04-15 13:19

张建春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诗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出版散文集《向阳草暖》等。曾获安徽省社科奖(文学类)、中国微型小说年度奖等。

 

老纪捡了捆树苗,一大捆,手指头粗细的桂花苗,怕有五百棵。老纪是在马路上捡的,为这老纪耽误了半天的功夫,蹴在路边等丢失的人来,等到天黑没见失主,才“吭哧、吭哧”地背了回来。

 

天黑透时,老纪摸进了家,心中恨恨地骂了句,“噗”的一声将大捆的树苗扔到了地上,激起了不小的灰尘。

 

老纪一夜没睡着,老是听着门,怕睡死了听不到门的动静,他在等找树苗的人,老纪在路边留了纸条,上面写着自家的门牌号码,字条压在一块石头下。

 

老纪一个人过日子,老伴进城带孙子,他一个人将就着糊口。一大捆桂花苗要值不少钱的,一棵两元,也值上一千的。老纪为丢树苗的人着急,盼着失主找上门来。

 

老纪一直等了五天,失主影子也没见。虽是初冬的天,树苗在休眠,老纪还是天天对着树苗的根喷水,生怕苗子受了委屈。庄稼人惜乎一禾一苗的。

 

到了第七天,老纪死心了,丢苗的人一定不会找来了。

 

不能让树苗死了。老纪在房前屋后转了一圈,门前有块空地,原先是打谷场,现在长满了杂草,老纪决定把这些桂花苗栽进去。

 

老纪六十刚出头,还是有一把劲的,除草、挖坑,小半天功夫就挖下了上百个树坑。

 

除草、挖坑,老纪累得一头汗。抬头时,发现邻家旺叔对着他不阴不阳地笑。

 

旺叔袖着手也不问个长短,围着老纪挖好的树坑打转,转了一圈又一圈,蹲下身子捏捏土,屁股一拍走人了。

 

旺叔走时没忘深深地剜上老纪一眼,这让老纪不舒服。

 

老纪不管这些,中午饭也没吃,一直忙到太阳落山,才将一捆树苗栽完了,乘着大月亮头,给五百棵栽下的桂花苗浇下了定根水。确实是五百棵,密密麻麻,老纪一棵棵数过的。

 

五百棵苗子占地一片,老纪栽得讲究,整整齐齐的,在月光下煞是好看,老纪的心暖暖的。但突然心中打了个“咯噔”,要是丢苗的人找上门咋办?大不了拔了去,老纪很快有了答案。

 

第二天早晨,老纪起得迟了,老胳膊老腿干了一天活,不听话了。老纪没想到,一大早旺叔也忙了起来,也在门前的场地上除草、挖坑,架势拉得更大,看样子也是要栽树。老纪凑了过去,讨好般地问:叔,栽树呀?旺叔头不抬,“嗯”了一声。

 

果然,十点多钟,旺叔的儿子回来了,还捡回了一小四轮树苗,树苗比老纪捡回的树苗大多了,一人多高,老纪认识是樟树。

 

旺叔的儿子帮着旺叔栽树,栽得潦草,东倒西歪。老纪看不过去,走过去帮忙,旺叔没说什么,意味深长地看了老纪几眼。倒是旺叔的儿子说:不劳驾,不劳驾,不指望它们活。这让老纪大吃一惊。

 

旺叔栽下的树高高的,老纪的树低低的,都在场地上戳着,很是惹眼,好在樟树和桂花树有绿叶,招摇的是青青的风。

 

村子热闹了起来,平时撂棍打不到人,进城的人竟三三两两地往回赶,回来就干一件事情,栽树。

 

先是在房前屋后栽,随后在青青麦地里栽,树有大有小,还有果树,和旺叔家一样,栽得潦草。不仅潦草,还栽得密,排蒜插葱一样。

 

让老纪不解的是,栽树的人碰上老纪目光一律怪怪的,连个招呼也不打。

 

老纪是个老实人,老实且木讷,什么都能放心里。不打招呼就不打招呼,没什么的。黑夜里儿子打来电话,劈头劈脑就问:爸,可栽树了?老纪愣了半天回话:栽了。老纪想多说几句,可没说出口。

 

有些话还是传了出来。说村子要征迁了,老纪得到了消息,把树率先栽上,老纪心深,没锯头的葫芦,谁也不说。

 

理由有二。一是老纪深夜背回树苗,做小贼样,怕人知道。二是老纪上面有人,偷偷把征迁消息透露给了他。说老纪上面有人,是指当年老纪父亲救助过一个知青,这知青如今做了大官。

 

老纪有点坐不住了,见人就解释,树是捡来的,怕死了栽下的。人家回答得也俏皮:捡了个狗头金吧,五百棵桂花树,征迁按棵数,还不是个狗头金?老纪老实个头,就知自己发财,瞒天瞒地不该瞒乡亲。

 

老纪对天赌咒发誓,谁相信?

 

等着征迁吧。

 

一个月过去,两个月过去,半年过去,风也没雨也没。而村子里潦潦草草栽下的树没活几棵,栽在田里的树还耽误了一季庄稼。

 

村里人屁股拍肿了,树苗花钱,耽误的一季是钱,功夫是钱,都是老纪惹的祸,可没人说出口。

 

倒是老纪的五百棵桂花树棵棵见青,到了秋天出了大捧的花,将一个村庄浸透了。

 

老纪的桂花树还真有人出高价来买,五百棵桂花树长得整齐,是好料。

 

老纪不愿卖,老纪说不差这几个钱,就想闻闻香。老纪心中有个小九九,他老想着树不是自己的。

 

旺叔的目光又开始怪怪的了。

封面图(资料图):吴长赋
编辑:黄青芳 责任编辑:孙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