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第二十届文博会闭幕

5月27日,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闭幕。本届文博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切实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努力推动以新质生产力全面赋能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彰显了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气象,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深圳特区报记者 胡蕾 摄

办展规模盛大,交易成果丰硕。本届文博会主会场设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展览面积为16万平方米,同比增加33%。展会期间,共有6015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吸引来自60个国家和地区、302家海外展商线上线下参展,组织邀请108个国家和地区、3万余名海外专业观众参会。展会期间,共有超12万件文化产品,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除主会场外,全市52个分会场共开展近400项展示交易活动。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主会场、分会场、各相关活动点总参与人数再创新高,主会场单日参观人数首次突破14万人次。

文博会人流如织,众多市民前来打卡。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摄

配套活动丰富多彩,多元魅力尽显。23-24日,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主会场举办,光明日报社和经济日报社联合发布第十六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和“2024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名单。此外,展会期间共举办了100多场创新项目及新品发布会、20多场招商会、推介会、订货会等重大配套活动,为展商搭建文化产业交流交易平台。

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现场。深圳特区报记者 胡蕾 摄

数字技术全面赋能,新质生产力成新热点。本届文博会吸引了历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以及海内外超220家头部文化企业参展,行业“顶流”和“新势力”同台绽放;AI、AR等多媒体结合,推动数字技术全面赋能文化产业;首次设立艺术·设计国潮展、文旅融合·文化消费展等主题展区,“文化+”深度融合;高端、智能、绿色、低碳产品不断涌现,深受市民青睐。

文博会深圳展区,格物互动装置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体验。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摄

线上线下融合引领,文化消费迸发新活力。本届展会联合淘宝直播、抖音直播团队等互联网头部直播达人现场带货,首设的“文创中国”专题展区共展出300多件文创产品,重点展示了文化“双创”发展的最新成果;国内顶流越剧青年演员陈丽君、李云霄亮相展会,引流的同时,活跃了相关展区交易氛围。此外,潮汕英歌舞、敦煌飞天舞等文化场景,充分展现了地域特色文化。

《乐动敦煌》表演吸引大批观众观赏。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羽洁 摄

文化交融持续深化,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本届展会首次设立国际文化贸易展。国际展区面积从上届3000平方米扩大至本届2万平方米,18个驻华使领馆组团参展。英国爱丁堡市市长亲率9家优秀企业代表团亮相文博会,全球规模最大的出版行业展会——德国法兰克福书展首次携特色图书参展。

文博会国际创作者大道展区,各国艺术家在此交流创作。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摄

社会各界好评如潮,展会热度居高不下。据悉,本届文博会受到社会各界持续关注,品牌影响大幅提升:顶流大咖云集打Call,搭建文化产业“顶流场”;首设的非遗美食展区,开启展会“味蕾狂欢”;首次发行文博会文创周边产品,现场销售火爆。“有看头”“有逛头”“有吃头”“有买头”的展会新形象得到广泛传播。

文博会人气旺。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羽洁 摄

据了解,本届文博会共吸引约180多家媒体2800多名记者参与报道,全网阅读量超50亿人次,交易盛况4次登上央视新闻联播。展会对外报道达2000余篇,全网覆盖超5亿人次。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宋显晖
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第二十届文博会闭幕
读特客户端 2024-05-28 07:37

5月27日,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闭幕。本届文博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切实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努力推动以新质生产力全面赋能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彰显了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气象,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深圳特区报记者 胡蕾 摄

办展规模盛大,交易成果丰硕。本届文博会主会场设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展览面积为16万平方米,同比增加33%。展会期间,共有6015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吸引来自60个国家和地区、302家海外展商线上线下参展,组织邀请108个国家和地区、3万余名海外专业观众参会。展会期间,共有超12万件文化产品,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除主会场外,全市52个分会场共开展近400项展示交易活动。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主会场、分会场、各相关活动点总参与人数再创新高,主会场单日参观人数首次突破14万人次。

文博会人流如织,众多市民前来打卡。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摄

配套活动丰富多彩,多元魅力尽显。23-24日,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主会场举办,光明日报社和经济日报社联合发布第十六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和“2024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30强”名单。此外,展会期间共举办了100多场创新项目及新品发布会、20多场招商会、推介会、订货会等重大配套活动,为展商搭建文化产业交流交易平台。

2024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现场。深圳特区报记者 胡蕾 摄

数字技术全面赋能,新质生产力成新热点。本届文博会吸引了历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以及海内外超220家头部文化企业参展,行业“顶流”和“新势力”同台绽放;AI、AR等多媒体结合,推动数字技术全面赋能文化产业;首次设立艺术·设计国潮展、文旅融合·文化消费展等主题展区,“文化+”深度融合;高端、智能、绿色、低碳产品不断涌现,深受市民青睐。

文博会深圳展区,格物互动装置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体验。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摄

线上线下融合引领,文化消费迸发新活力。本届展会联合淘宝直播、抖音直播团队等互联网头部直播达人现场带货,首设的“文创中国”专题展区共展出300多件文创产品,重点展示了文化“双创”发展的最新成果;国内顶流越剧青年演员陈丽君、李云霄亮相展会,引流的同时,活跃了相关展区交易氛围。此外,潮汕英歌舞、敦煌飞天舞等文化场景,充分展现了地域特色文化。

《乐动敦煌》表演吸引大批观众观赏。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羽洁 摄

文化交融持续深化,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本届展会首次设立国际文化贸易展。国际展区面积从上届3000平方米扩大至本届2万平方米,18个驻华使领馆组团参展。英国爱丁堡市市长亲率9家优秀企业代表团亮相文博会,全球规模最大的出版行业展会——德国法兰克福书展首次携特色图书参展。

文博会国际创作者大道展区,各国艺术家在此交流创作。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龙 摄

社会各界好评如潮,展会热度居高不下。据悉,本届文博会受到社会各界持续关注,品牌影响大幅提升:顶流大咖云集打Call,搭建文化产业“顶流场”;首设的非遗美食展区,开启展会“味蕾狂欢”;首次发行文博会文创周边产品,现场销售火爆。“有看头”“有逛头”“有吃头”“有买头”的展会新形象得到广泛传播。

文博会人气旺。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羽洁 摄

据了解,本届文博会共吸引约180多家媒体2800多名记者参与报道,全网阅读量超50亿人次,交易盛况4次登上央视新闻联播。展会对外报道达2000余篇,全网覆盖超5亿人次。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宋显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