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用海项目“拎包入住”!专家学者探讨珠海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新路径

6月8日下午举办的“逐梦深蓝,向海而‘新’”——聚焦海洋新质生产力主题沙龙上,来自政府部门、学术界、产业界等领域5位专家学者进行圆桌对话,紧扣珠海海洋新质生产力发展现状、趋势、技术创新及市场应用,围绕“如何发挥‘三海联动’效应”“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海岛经济”“如何用足用好重大科研平台优势”“如何推动涉海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等重点议题,探讨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的新路径、新思路。

“逐梦深蓝,向海而‘新’”——聚焦海洋新质生产力主题沙龙上,来自政府部门、学术界、产业界等领域5位专家学者进行圆桌对话。 资料图,吴长赋 摄

瞄准建设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这一定位,珠海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单独成立市海洋发展局,优化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管理体制机制,组建省内第一家地级市海洋集团,形成“三海联动”新格局。珠海市海洋发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跃朋认为,这一体制机制创新深化了“三海联动”的协同机制,形成了“用海一张图”,有助于大力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充分体现了珠海要争创“海上新广东”主舞台的决心。他透露,目前珠海正加快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的建设规划,加快建设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同时加快海洋立法,构建海洋科教创新共同体。在探索资源要素支撑上,强化用海要素的规划引领,推广用海项目“拎包入住”,探索无人居民海岛使用的简化报批,以及拓展涉海蓝色金融等,整体打造“一带贯通、两核引领,全域联动”的海洋产业发展空间格局。

发展海洋经济,离不开创新平台支撑。今年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支持南方海洋实验室统筹国家战略和地方所需,聚焦海洋科技重点研发领域开展创新。“南方海洋实验室如今聚集了一大批海洋科技创新的人才,也取得了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尤其在海洋科学、海洋技术和海洋工程领域,为未来珠海海洋科技和海洋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副主任孙东柏教授表示,下一步南方海洋实验室将围绕“海洋牧场与健康养殖、海洋工程与智能装备、海洋安全与防灾减灾、海洋生态环境与碳汇”四大任务,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解决关键“卡脖子”问题,同时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加快形成海洋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力。

“逐梦深蓝,向海而‘新’”——聚焦海洋新质生产力主题沙龙上,来自政府部门、学术界、产业界等领域5位专家学者进行圆桌对话。

珠海如何构建全过程创新产业链,进一步挖掘海洋、天空等各方面应用场景,在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中体现珠海科创特色?珠海市科技创新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伞景辉表示,经略海洋的重点在于原始创新。2021年8月1日,全新修订的《珠海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促进条例》,为珠海全链条创新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工作遵循。“我们的创新链条主要围绕企业来布局,把工作重点放在企业的培育上。例如,由企业牵头,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同组成创新联合体,参与市级核心技术攻关、产学研合作等,共同推动珠海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同时鼓励企业自建研发平台,加大研发投入,把研发平台向公众开放,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

当前,珠海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海洋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滨海旅游等海洋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海岛经济。“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也是珠海发展的优势所在、空间所在、潜力所在。”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副总经理魏顺兵谈到,珠海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相对完善的海洋产业以及先进的海工装备生产力,以及能够为产业科研创新形成“强支撑”的科研院所,已初步形成“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双轮驱动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目前,珠海海洋集团已统筹养殖海域近10000亩,正同步开展建设隘洲岛片区、小蜘洲岛片区、横洲岛片区、三角岛片区四个海洋牧场以及九洲一号养殖工船,在万山海域初步形成“四区一船”的布局。在他看来,要推动海洋产业集聚成势,关键在于不断提速提质,促进科技与产业发展的双向奔赴。

加快建设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离不开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持”。中国联通智慧海洋军团总经理助理、广东联通智慧农业中心总经理岳强表示,我国海洋产业正朝着生态化、装备化、规模化和智慧化智慧海洋的方向发展。围绕这几大趋势,中国联通智慧海洋军团也在积极谋划,立足于构建海上新质生产力的方向,提升海上网络服务、构建“数字海洋”的新基座,打造“空天地海”和数字一体化的感知平台,推动海洋大数据中心的构建,实现人工智能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字:佘映薇 施展华 郑振华 图片:吴长赋 编辑:张文单 责任编辑:王朝辉
推广用海项目“拎包入住”!专家学者探讨珠海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新路径
观海融媒 2024-06-08 21:34

6月8日下午举办的“逐梦深蓝,向海而‘新’”——聚焦海洋新质生产力主题沙龙上,来自政府部门、学术界、产业界等领域5位专家学者进行圆桌对话,紧扣珠海海洋新质生产力发展现状、趋势、技术创新及市场应用,围绕“如何发挥‘三海联动’效应”“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海岛经济”“如何用足用好重大科研平台优势”“如何推动涉海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等重点议题,探讨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的新路径、新思路。

“逐梦深蓝,向海而‘新’”——聚焦海洋新质生产力主题沙龙上,来自政府部门、学术界、产业界等领域5位专家学者进行圆桌对话。 资料图,吴长赋 摄

瞄准建设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这一定位,珠海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单独成立市海洋发展局,优化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管理体制机制,组建省内第一家地级市海洋集团,形成“三海联动”新格局。珠海市海洋发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苏跃朋认为,这一体制机制创新深化了“三海联动”的协同机制,形成了“用海一张图”,有助于大力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充分体现了珠海要争创“海上新广东”主舞台的决心。他透露,目前珠海正加快区域性海洋中心城市的建设规划,加快建设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同时加快海洋立法,构建海洋科教创新共同体。在探索资源要素支撑上,强化用海要素的规划引领,推广用海项目“拎包入住”,探索无人居民海岛使用的简化报批,以及拓展涉海蓝色金融等,整体打造“一带贯通、两核引领,全域联动”的海洋产业发展空间格局。

发展海洋经济,离不开创新平台支撑。今年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支持南方海洋实验室统筹国家战略和地方所需,聚焦海洋科技重点研发领域开展创新。“南方海洋实验室如今聚集了一大批海洋科技创新的人才,也取得了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尤其在海洋科学、海洋技术和海洋工程领域,为未来珠海海洋科技和海洋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副主任孙东柏教授表示,下一步南方海洋实验室将围绕“海洋牧场与健康养殖、海洋工程与智能装备、海洋安全与防灾减灾、海洋生态环境与碳汇”四大任务,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解决关键“卡脖子”问题,同时进一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加快形成海洋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力。

“逐梦深蓝,向海而‘新’”——聚焦海洋新质生产力主题沙龙上,来自政府部门、学术界、产业界等领域5位专家学者进行圆桌对话。

珠海如何构建全过程创新产业链,进一步挖掘海洋、天空等各方面应用场景,在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中体现珠海科创特色?珠海市科技创新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伞景辉表示,经略海洋的重点在于原始创新。2021年8月1日,全新修订的《珠海经济特区科技创新促进条例》,为珠海全链条创新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工作遵循。“我们的创新链条主要围绕企业来布局,把工作重点放在企业的培育上。例如,由企业牵头,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同组成创新联合体,参与市级核心技术攻关、产学研合作等,共同推动珠海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同时鼓励企业自建研发平台,加大研发投入,把研发平台向公众开放,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

当前,珠海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海洋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滨海旅游等海洋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海岛经济。“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也是珠海发展的优势所在、空间所在、潜力所在。”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副总经理魏顺兵谈到,珠海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相对完善的海洋产业以及先进的海工装备生产力,以及能够为产业科研创新形成“强支撑”的科研院所,已初步形成“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双轮驱动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目前,珠海海洋集团已统筹养殖海域近10000亩,正同步开展建设隘洲岛片区、小蜘洲岛片区、横洲岛片区、三角岛片区四个海洋牧场以及九洲一号养殖工船,在万山海域初步形成“四区一船”的布局。在他看来,要推动海洋产业集聚成势,关键在于不断提速提质,促进科技与产业发展的双向奔赴。

加快建设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离不开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持”。中国联通智慧海洋军团总经理助理、广东联通智慧农业中心总经理岳强表示,我国海洋产业正朝着生态化、装备化、规模化和智慧化智慧海洋的方向发展。围绕这几大趋势,中国联通智慧海洋军团也在积极谋划,立足于构建海上新质生产力的方向,提升海上网络服务、构建“数字海洋”的新基座,打造“空天地海”和数字一体化的感知平台,推动海洋大数据中心的构建,实现人工智能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字:佘映薇 施展华 郑振华 图片:吴长赋 编辑:张文单 责任编辑:王朝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