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方阵!龙腾狮舞!淇澳端午祈福巡游民俗活动仪式感满满

非遗文化传承、端午祈福巡游、文创礼盒助兴……6月10日上午,久雨放晴,为庆祝我国第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推进珠海文化强市建设,2024年珠海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启动仪式暨淇澳端午祈福巡游民俗活动在淇澳岛隆重举行。在端午节到来之际,当“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碰上“端午祈福巡游”,多彩非遗活动点亮游客端午假期,给足市民游客传统佳节仪式感。

本次活动由珠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珠海市文化馆(珠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珠海高新区社会事业局、珠海市唐家湾镇人民政府承办。活动以“保护传承非遗,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时代华章”为主题,以省级非遗项目“淇澳端午祈福巡游”为契机,全面展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新进展、新成效,进一步推动珠海民俗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8点20分, 2024年珠海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启动仪式正式开始,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介绍2024年珠海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概况。随后主礼嘉宾共同上台,进行剪彩启动仪式,标志着珠海市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正式开启,首场活动就是淇澳端午祈福巡游。

淇澳端午祈福巡游,源于清代,在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淇澳人民抗英战争期间,形成端午祈福巡游形式;至同治三年(1863年)纪念抗英战争三十周年时,已成为淇澳民俗节庆;2013年,入选珠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5年,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每年从农历五月初一到五月初五,淇澳村民们集体祭祀、互访、庆祝、巡游,将流传近二百年的端午民俗延续至今。

巡游开始前,由淇澳乡亲代表敬献供品,感恩淇澳神灵护佑,百姓丰衣足食、家国安宁,供品由三头烧猪和五生五熟组成,五生是由一只生猪的内脏做成的独特祭品。猪肚做寿星公,寓意长命百岁;猪肝、猪心做龟,象征延年益寿;猪小肚做寿桃,寓意福气安康;猪肺做孔雀,寓意百业兴盛;猪肠做拱门、猪腰做鲤鱼,寓意鱼跃龙门,步步高升。五熟则是由大蕉、枇杷、菠萝、桃子、李子等时令水果组成。

切金猪祭酒仪式为淇澳特色,切下烧猪肉放置于酒碗中,朝天地三敬酒,祈愿天下太平,淇澳风调雨顺,子孙昌盛,幸福安康。敬酒后,淇澳村民们将祖庙、东澳古庙、天后宫的水潮爷爷、天后娘娘、诸葛武侯、蔡二将军等菩萨们端放在轿内。

随后,鞭炮齐鸣,锣鼓开路,甲辰年淇澳端午祈福巡游正式开始。由淇澳村民、学生和市民游客组成的七大巡游方阵从祖庙出发,沿村中道路开始巡游,途经文昌阁、东澳古庙、观音阁、天后宫和白石街,最后回到祖庙。沿途村民燃放炮仗、敬奉供品,祈求家宅平安、生意兴隆。巡游过程中,淇澳广场、东澳古庙、天后宫将举行醒狮表演,热闹非凡。还有穿长衫的老人为游客、村民派发平安米、平安茶、平安符,将福运传递。

为让市民游客切身感受这项省级非遗民俗的魅力所在,本次淇澳端午祈福巡游还特设市民方阵和学生方阵。市民方阵由50名经过线上招募报名成功的市民游客组成,让更多市民朋友可以多角度、全方位、有深度地体验非遗民俗;学生方阵则是由兆征纪念学校优秀学生代表组成,旗色特制适合小学生手持的小头牌、小锣伞、小单彩,上书“智勇双全、学业进步”等祈语,祈愿青少年儿童健康茁壮昂扬向上快乐成长。

“活动浓郁的传统文化特色特别‘中式’特别有韵味。”“我从西安来,第一次看到这么有地方特色的端午巡游,细节感拉满。”“这么有‘中国味’的非遗项目应该大力弘扬。”……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围观欣赏,大家纷纷发出赞叹,并不停拍照在朋友圈分享传播非遗文化。

“今年巡游我们还推出了淇澳端午祈福巡游文创礼盒,希望市民在深度体验了淇澳非遗特色之后,还能把淇澳特有的平安米和平安茶以及祈福巡游的碗筷等文创礼品带回家,从而进一步扩大对本土非遗文化的宣传。”珠海高新区文化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杨洋告诉记者,接下来,珠海高新区将接续做好非遗传承传播工作,同时将非遗和文旅进行深度融合,增设非遗研学文旅线路,让非遗文化为珠海高新区文旅添热度,让更多人通过对非遗文化的了解爱上珠海高新区,让非遗文化连接现代生活,增强全社会非遗保护意识,营造非遗传承的浓厚社会氛围,让“唐家湾记忆”绽放更迷人光彩。

文字:宋雪梅 图片:吴长赋 编辑:张文单 王朝辉 责任编辑:王朝辉
七大方阵!龙腾狮舞!淇澳端午祈福巡游民俗活动仪式感满满
观海融媒 2024-06-10 15:40

非遗文化传承、端午祈福巡游、文创礼盒助兴……6月10日上午,久雨放晴,为庆祝我国第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推进珠海文化强市建设,2024年珠海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启动仪式暨淇澳端午祈福巡游民俗活动在淇澳岛隆重举行。在端午节到来之际,当“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碰上“端午祈福巡游”,多彩非遗活动点亮游客端午假期,给足市民游客传统佳节仪式感。

本次活动由珠海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珠海市文化馆(珠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珠海高新区社会事业局、珠海市唐家湾镇人民政府承办。活动以“保护传承非遗,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时代华章”为主题,以省级非遗项目“淇澳端午祈福巡游”为契机,全面展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新进展、新成效,进一步推动珠海民俗文化与自然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8点20分, 2024年珠海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启动仪式正式开始,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介绍2024年珠海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概况。随后主礼嘉宾共同上台,进行剪彩启动仪式,标志着珠海市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正式开启,首场活动就是淇澳端午祈福巡游。

淇澳端午祈福巡游,源于清代,在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淇澳人民抗英战争期间,形成端午祈福巡游形式;至同治三年(1863年)纪念抗英战争三十周年时,已成为淇澳民俗节庆;2013年,入选珠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5年,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每年从农历五月初一到五月初五,淇澳村民们集体祭祀、互访、庆祝、巡游,将流传近二百年的端午民俗延续至今。

巡游开始前,由淇澳乡亲代表敬献供品,感恩淇澳神灵护佑,百姓丰衣足食、家国安宁,供品由三头烧猪和五生五熟组成,五生是由一只生猪的内脏做成的独特祭品。猪肚做寿星公,寓意长命百岁;猪肝、猪心做龟,象征延年益寿;猪小肚做寿桃,寓意福气安康;猪肺做孔雀,寓意百业兴盛;猪肠做拱门、猪腰做鲤鱼,寓意鱼跃龙门,步步高升。五熟则是由大蕉、枇杷、菠萝、桃子、李子等时令水果组成。

切金猪祭酒仪式为淇澳特色,切下烧猪肉放置于酒碗中,朝天地三敬酒,祈愿天下太平,淇澳风调雨顺,子孙昌盛,幸福安康。敬酒后,淇澳村民们将祖庙、东澳古庙、天后宫的水潮爷爷、天后娘娘、诸葛武侯、蔡二将军等菩萨们端放在轿内。

随后,鞭炮齐鸣,锣鼓开路,甲辰年淇澳端午祈福巡游正式开始。由淇澳村民、学生和市民游客组成的七大巡游方阵从祖庙出发,沿村中道路开始巡游,途经文昌阁、东澳古庙、观音阁、天后宫和白石街,最后回到祖庙。沿途村民燃放炮仗、敬奉供品,祈求家宅平安、生意兴隆。巡游过程中,淇澳广场、东澳古庙、天后宫将举行醒狮表演,热闹非凡。还有穿长衫的老人为游客、村民派发平安米、平安茶、平安符,将福运传递。

为让市民游客切身感受这项省级非遗民俗的魅力所在,本次淇澳端午祈福巡游还特设市民方阵和学生方阵。市民方阵由50名经过线上招募报名成功的市民游客组成,让更多市民朋友可以多角度、全方位、有深度地体验非遗民俗;学生方阵则是由兆征纪念学校优秀学生代表组成,旗色特制适合小学生手持的小头牌、小锣伞、小单彩,上书“智勇双全、学业进步”等祈语,祈愿青少年儿童健康茁壮昂扬向上快乐成长。

“活动浓郁的传统文化特色特别‘中式’特别有韵味。”“我从西安来,第一次看到这么有地方特色的端午巡游,细节感拉满。”“这么有‘中国味’的非遗项目应该大力弘扬。”……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围观欣赏,大家纷纷发出赞叹,并不停拍照在朋友圈分享传播非遗文化。

“今年巡游我们还推出了淇澳端午祈福巡游文创礼盒,希望市民在深度体验了淇澳非遗特色之后,还能把淇澳特有的平安米和平安茶以及祈福巡游的碗筷等文创礼品带回家,从而进一步扩大对本土非遗文化的宣传。”珠海高新区文化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杨洋告诉记者,接下来,珠海高新区将接续做好非遗传承传播工作,同时将非遗和文旅进行深度融合,增设非遗研学文旅线路,让非遗文化为珠海高新区文旅添热度,让更多人通过对非遗文化的了解爱上珠海高新区,让非遗文化连接现代生活,增强全社会非遗保护意识,营造非遗传承的浓厚社会氛围,让“唐家湾记忆”绽放更迷人光彩。

文字:宋雪梅 图片:吴长赋 编辑:张文单 王朝辉 责任编辑:王朝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