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建设4条黄金通道,新质生产力托举湾区之“桥”

6月30日15时,全长24公里,集“桥、岛、隧及水下互通”于一体,横跨伶仃洋、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群的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简称“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深圳、中山两地往返时间由原来的2个多小时缩短到30分钟内,珠江东西两岸天堑变比邻。

珠江口“超级工程”区位示意图。

“很难想象,在繁忙的珠江口,仅这7年就建设了4座跨江跨海的超级工程,这跟我们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综合国力增强以及建设者的创新能力密不可分。尤其是超级工程中的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广东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生动注脚。”在深中通道通车现场,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主任、总工程师宋神友说。

深中通道。李建束 摄

创新钢梁制造技术,挺起超级工程“脊梁”

从地图中不难看出,珠江口呈倒V字形,大湾区11座城市分布在其“黄金内湾”周围。自“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通车后,该“黄金内湾”实现了公路闭环,珠江口交通格局从倒V字形变成正三角形。

6月24日,“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建造关键技术”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港珠澳大桥的奇迹和荣誉,也有我们中铁宝桥的贡献。”中铁宝桥舟山分公司副总经理、总经济师沙军强说,当年中铁宝桥承担了其九洲航道桥钢梁和钢塔的生产制造,时任钢箱梁生产车间负责人的他,见证了每一节钢箱梁的制造过程。

中铁宝桥为大湾区超级工程创建的钢箱梁智慧化生产车间。陈新年 摄

为确保大桥达到120年设计使用年限的要求,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创新提出了“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的建设理念。“所有产品异地制造,现场安装,把生产汽车的工序都用在造桥上了,这在全国的大桥建设中是首次。”谈及当年的生产要求,沙军强记忆犹新。

钢箱梁是大桥的主要受力件,被称为桥梁工程的“脊梁”。港珠澳大桥钢箱梁制造单位通过对生产基地的生产线实施技术改造,实现了无损伤制造、无损伤吊装、无损伤支撑,港珠澳大桥因此开创了国内钢主梁总拼生产自动化先河。

港珠澳大桥是我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一座里程碑,随后建设的南沙大桥、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是站在港珠澳大桥的‘肩膀’上勇攀新高。”说到技术创新,参与了4座超级工程建设的沙军强深感幸运。

建设南沙大桥,沙军强的团队承担了其中的大沙水道桥钢箱梁制造。除了延续使用港珠澳大桥的生产基地、生产线外,率先探索特大桥梁工程BIM+应用技术,通过数字化建模提升生产速度,助力吊装任务提前7天完成,创造了国内钢箱梁吊装的“南沙速度”。

“深中通道的钢箱梁实现了智能制造。”沙军强称,深中大桥钢箱梁是重中之重,项目部坚持高标准打造智慧化工厂,首次研发并应用了以车间制造执行智能管控系统为核心的“四线一系统”,生产速度和安全系数全面提升,为7年建成品质工程提供了保障。

6月25日,已经转战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并利用深中通道钢箱梁智能生产线完成了钢箱梁制造的沙军强感慨万千:“这4座通道的钢梁制造技术,实现了从工厂化到数字化到智能化的迭代升级,让大湾区的超级工程挺起了高质量的‘脊梁’。

通过智能化制造的钢箱梁已在黄茅海大桥完成吊装。 大桥建设者供图

推动装备升级,为外海沉管隧道施工贡献“中国方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超级工程的建设,带动了一批大型工程装备的研发,直接提升了外海沉管隧道领域的装备技术水平。

港珠澳大桥是我国第一个外海沉管隧道工程。在沉管隧道的施工装备中,港珠澳大桥实现了‘从无到有’,深中通道的装备则是港珠澳大桥的升级版,而且更智能、更高效。”提起施工过程中装备技术水平的升级,曾先后参与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建设的中交一航局深中通道项目部副总工程师管泽旭倍感自豪。

在海底沉管基床的振密和整平施工中,“摸着石头过河”的港珠澳大桥建设者,研发了国内首台具备清淤功能的平台式深海抛石整平船“津平1”号,将位于水下40多米的基床标高误差控制在了正负4厘米的范围内。

针对深中通道地处珠江入海口、泥沙量大、易回淤的特点,在“津平1”号的基础上,中国建设者量身打造出具有“3D打印机”之称的整平船“一航津平2”号。

“一航津平2”。大桥建设者供图

“两艘整平船外型看起来都一样,但国产化的‘一航津平2’号功能更强大,效率提升40%、施工水深可达50多米,基床整平精度与‘津平1’号保持一致。”管泽旭说。

沉管安装船也是如此。

在港珠澳大桥建设过程中,由中国建设者自主研发的“津安2”号和“津安3”号被称为“姊妹船”。它们通过动力拖轮的水上拖带,成功完成了33节沉管的精准对接,其中E30沉管的对接精准度达1毫米。

到了深中通道,根据特殊环境和智能化施工要求,中交一航局在“姊妹船”的基础上,自主研发并建造了全球首艘具有自航能力的浮运安装一体化超级装备——“一航津安1”号。

“一航津安1”。大桥建设者供图

国产化的沉管安装船实现了智能化,安装效率比传统装备提升了1倍以上,将世界沉管安装的标准从‘厘米级’提升到‘毫米级’,为全球沉管隧道施工贡献‘中国方案’。”管泽旭称。

自主创新,不仅推动了施工装备的升级,而且升级的装备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隧道沉管施工装备,先后参与了国内大连湾海底隧道、襄阳鱼梁洲过江隧道等项目的施工,现在又瞄准海外的潜在市场。

荷兰隧道工程咨询公司TEC(中方代表)李英博士表示,近几年中国企业也在不断与中东、南美等地区的沉管隧道项目洽谈。“未来,中国的创新技术和装备在水下沉管隧道领域会大有作为。”

链接创新要素,“超级工程”成为新质生产力催化剂

悠悠珠江口,滔滔伶仃洋。

珠江口的阻隔,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东西两岸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路径,形成了珠江口两岸“东强西弱”的经济格局。2023年,西岸珠中江三市地区生产总值相加,仅为东岸深圳约三分之一。

“西岸土地资源丰富。东岸的深圳,土地开发强度接近50%,土地资源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之一,产业资源外溢,亟须通过跨江通道与西岸连通。”深圳市发展经济研究会理事长曲建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的通车,东西两岸城市群的连接通道越织越密,环珠江口城市的距离越来越近,湾区加速融合发展的趋势正在形成。

港珠澳大桥。周家侨 摄

去年是港珠澳大桥通车5周年,珠海已成为港澳服务业转移的重要延伸地。截至2023年9月,在珠海注册的港澳企业累计15379家,比港珠澳大桥通车前增加5279家。

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5周年。从2018年10.8万亿元到2023年突破14万亿元,5年来,大湾区5.6万平方公里的发展热土,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

一座座跨越珠江口的交通工程促进了大湾区的繁荣与发展,而人们对联通的渴望,又鼓舞了更新、更多的桥挑战伶仃洋,跨越更多的彼岸。

超级工程建设单位负责人、广东省交通集团董事长邓小华称,在珠江出海口的“黄金内湾”,最早落笔的关键一横是虎门大桥,如今广东正着力填补其中间的空白。尤其是位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的深中通道,肩负着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更好连接、融合的重要使命。

物理空间“握手”,使产业发展“抱团”越发紧密。

已在珠海启动购地建厂房和上市计划的港资企业“珠海宝丰堂”,通过港珠澳大桥将珠海工厂生产的自动化产品运往香港机场,再通过空运发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马来西亚。 陈新年 摄

6月25日,距离深中通道仅20公里的珠海再次奏响“深珠合作”进行曲。珠海与来自深圳的润城、招商蛇口等央企签署合作协议,打造深珠合作产业园标杆项目。

由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组成的大湾区跨江跨海通道群,串起了“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必将促进各类要素碰撞,从而产生更多新的生产力,推动大湾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超级交通工程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催化剂。”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港澳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袁持平说。

文字:陈新年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宋显晖
7年建设4条黄金通道,新质生产力托举湾区之“桥”
珠海特区报 2024-07-01 10:12

6月30日15时,全长24公里,集“桥、岛、隧及水下互通”于一体,横跨伶仃洋、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群的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简称“深中通道”)正式通车试运营,深圳、中山两地往返时间由原来的2个多小时缩短到30分钟内,珠江东西两岸天堑变比邻。

珠江口“超级工程”区位示意图。

“很难想象,在繁忙的珠江口,仅这7年就建设了4座跨江跨海的超级工程,这跟我们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综合国力增强以及建设者的创新能力密不可分。尤其是超级工程中的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广东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生动注脚。”在深中通道通车现场,深中通道管理中心主任、总工程师宋神友说。

深中通道。李建束 摄

创新钢梁制造技术,挺起超级工程“脊梁”

从地图中不难看出,珠江口呈倒V字形,大湾区11座城市分布在其“黄金内湾”周围。自“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通车后,该“黄金内湾”实现了公路闭环,珠江口交通格局从倒V字形变成正三角形。

6月24日,“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建造关键技术”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港珠澳大桥的奇迹和荣誉,也有我们中铁宝桥的贡献。”中铁宝桥舟山分公司副总经理、总经济师沙军强说,当年中铁宝桥承担了其九洲航道桥钢梁和钢塔的生产制造,时任钢箱梁生产车间负责人的他,见证了每一节钢箱梁的制造过程。

中铁宝桥为大湾区超级工程创建的钢箱梁智慧化生产车间。陈新年 摄

为确保大桥达到120年设计使用年限的要求,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创新提出了“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的建设理念。“所有产品异地制造,现场安装,把生产汽车的工序都用在造桥上了,这在全国的大桥建设中是首次。”谈及当年的生产要求,沙军强记忆犹新。

钢箱梁是大桥的主要受力件,被称为桥梁工程的“脊梁”。港珠澳大桥钢箱梁制造单位通过对生产基地的生产线实施技术改造,实现了无损伤制造、无损伤吊装、无损伤支撑,港珠澳大桥因此开创了国内钢主梁总拼生产自动化先河。

港珠澳大桥是我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一座里程碑,随后建设的南沙大桥、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是站在港珠澳大桥的‘肩膀’上勇攀新高。”说到技术创新,参与了4座超级工程建设的沙军强深感幸运。

建设南沙大桥,沙军强的团队承担了其中的大沙水道桥钢箱梁制造。除了延续使用港珠澳大桥的生产基地、生产线外,率先探索特大桥梁工程BIM+应用技术,通过数字化建模提升生产速度,助力吊装任务提前7天完成,创造了国内钢箱梁吊装的“南沙速度”。

“深中通道的钢箱梁实现了智能制造。”沙军强称,深中大桥钢箱梁是重中之重,项目部坚持高标准打造智慧化工厂,首次研发并应用了以车间制造执行智能管控系统为核心的“四线一系统”,生产速度和安全系数全面提升,为7年建成品质工程提供了保障。

6月25日,已经转战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并利用深中通道钢箱梁智能生产线完成了钢箱梁制造的沙军强感慨万千:“这4座通道的钢梁制造技术,实现了从工厂化到数字化到智能化的迭代升级,让大湾区的超级工程挺起了高质量的‘脊梁’。

通过智能化制造的钢箱梁已在黄茅海大桥完成吊装。 大桥建设者供图

推动装备升级,为外海沉管隧道施工贡献“中国方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超级工程的建设,带动了一批大型工程装备的研发,直接提升了外海沉管隧道领域的装备技术水平。

港珠澳大桥是我国第一个外海沉管隧道工程。在沉管隧道的施工装备中,港珠澳大桥实现了‘从无到有’,深中通道的装备则是港珠澳大桥的升级版,而且更智能、更高效。”提起施工过程中装备技术水平的升级,曾先后参与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建设的中交一航局深中通道项目部副总工程师管泽旭倍感自豪。

在海底沉管基床的振密和整平施工中,“摸着石头过河”的港珠澳大桥建设者,研发了国内首台具备清淤功能的平台式深海抛石整平船“津平1”号,将位于水下40多米的基床标高误差控制在了正负4厘米的范围内。

针对深中通道地处珠江入海口、泥沙量大、易回淤的特点,在“津平1”号的基础上,中国建设者量身打造出具有“3D打印机”之称的整平船“一航津平2”号。

“一航津平2”。大桥建设者供图

“两艘整平船外型看起来都一样,但国产化的‘一航津平2’号功能更强大,效率提升40%、施工水深可达50多米,基床整平精度与‘津平1’号保持一致。”管泽旭说。

沉管安装船也是如此。

在港珠澳大桥建设过程中,由中国建设者自主研发的“津安2”号和“津安3”号被称为“姊妹船”。它们通过动力拖轮的水上拖带,成功完成了33节沉管的精准对接,其中E30沉管的对接精准度达1毫米。

到了深中通道,根据特殊环境和智能化施工要求,中交一航局在“姊妹船”的基础上,自主研发并建造了全球首艘具有自航能力的浮运安装一体化超级装备——“一航津安1”号。

“一航津安1”。大桥建设者供图

国产化的沉管安装船实现了智能化,安装效率比传统装备提升了1倍以上,将世界沉管安装的标准从‘厘米级’提升到‘毫米级’,为全球沉管隧道施工贡献‘中国方案’。”管泽旭称。

自主创新,不仅推动了施工装备的升级,而且升级的装备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隧道沉管施工装备,先后参与了国内大连湾海底隧道、襄阳鱼梁洲过江隧道等项目的施工,现在又瞄准海外的潜在市场。

荷兰隧道工程咨询公司TEC(中方代表)李英博士表示,近几年中国企业也在不断与中东、南美等地区的沉管隧道项目洽谈。“未来,中国的创新技术和装备在水下沉管隧道领域会大有作为。”

链接创新要素,“超级工程”成为新质生产力催化剂

悠悠珠江口,滔滔伶仃洋。

珠江口的阻隔,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东西两岸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路径,形成了珠江口两岸“东强西弱”的经济格局。2023年,西岸珠中江三市地区生产总值相加,仅为东岸深圳约三分之一。

“西岸土地资源丰富。东岸的深圳,土地开发强度接近50%,土地资源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之一,产业资源外溢,亟须通过跨江通道与西岸连通。”深圳市发展经济研究会理事长曲建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的通车,东西两岸城市群的连接通道越织越密,环珠江口城市的距离越来越近,湾区加速融合发展的趋势正在形成。

港珠澳大桥。周家侨 摄

去年是港珠澳大桥通车5周年,珠海已成为港澳服务业转移的重要延伸地。截至2023年9月,在珠海注册的港澳企业累计15379家,比港珠澳大桥通车前增加5279家。

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5周年。从2018年10.8万亿元到2023年突破14万亿元,5年来,大湾区5.6万平方公里的发展热土,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

一座座跨越珠江口的交通工程促进了大湾区的繁荣与发展,而人们对联通的渴望,又鼓舞了更新、更多的桥挑战伶仃洋,跨越更多的彼岸。

超级工程建设单位负责人、广东省交通集团董事长邓小华称,在珠江出海口的“黄金内湾”,最早落笔的关键一横是虎门大桥,如今广东正着力填补其中间的空白。尤其是位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的深中通道,肩负着推动珠江口东西两岸更好连接、融合的重要使命。

物理空间“握手”,使产业发展“抱团”越发紧密。

已在珠海启动购地建厂房和上市计划的港资企业“珠海宝丰堂”,通过港珠澳大桥将珠海工厂生产的自动化产品运往香港机场,再通过空运发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马来西亚。 陈新年 摄

6月25日,距离深中通道仅20公里的珠海再次奏响“深珠合作”进行曲。珠海与来自深圳的润城、招商蛇口等央企签署合作协议,打造深珠合作产业园标杆项目。

由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组成的大湾区跨江跨海通道群,串起了“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必将促进各类要素碰撞,从而产生更多新的生产力,推动大湾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超级交通工程也是新质生产力的催化剂。”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港澳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袁持平说。

文字:陈新年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宋显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