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观察丨如何让视障人士大胆走出家门?莫让盲道不帮“盲”

2022年7月29日,《珠海经济特区无障碍城市建设条例》颁布。两年来,在相关政府单位、检察机关、市残联、媒体等各种力量的推动下,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各类场所新建、改造了一批无障碍设施,为全市2万余名残障人士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很少能见到视障人士出行,这是为什么?

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通过亲身体验等方式了解到视障人士出行确实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关注和解决。本期《民生新观察》邀请珠海市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主任、四级高级检察官罗成,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深调研牵头人、南方都市报社高级记者王靖豪共同探讨城市如何对视障人士更“友好”。

珠海市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主任、四级高级检察官罗成(中),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深调研牵头人、南方都市报社高级记者王靖豪(左)

感受视障人士的日常:每一个生活瞬间都不容易

不久前,在珠海工作生活的盲人按摩师陈建兴拍了一个视频,记录他挑战独自去“看”海的路程。一个人坐公交、一个人逛商场、一个人去“看”大海……对于普通人来说一个人出行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但对于像陈建兴这样的视障人士来说,独立出行的每个时刻都充满挑战。因为公交站台没有提示音,他不知道自己想坐的公交车何时到达;因为商场里没有盲道和提示音,他不知道怎么去卫生间;因为天桥没有盲道,他不知道该走哪个方向去海边……

一路“盲”打误撞,磕磕碰碰,不过,好在每一次都得到了热心市民游客的积极协助,让他得以顺利完成挑战。

然而,视障人士出行遇到的困难远不止这些。为了更进一步地了解视障人士出行遇到的难题,珠海传媒集团主持人李臣浩特意体验视障人士独自外出购买生活物资,会遇到什么情况?

从珠海传媒集团到便利店短短300米距离,李臣浩花费了近1个小时的时间。一路上,他经历了撞到障碍物、盲道消失、听不见红绿灯提示音等困难。最终,在店员和保安的帮助下,他顺利买到了水,回到了单位。

“我的出行体验虽然只是一个小时,却是视障人士的每一个生活瞬间,真的很不容易。” 李臣浩由衷感叹道。

不安全感是视障人士不愿出门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何平时在街上很少能看到像陈建兴那样独自外出的视障人士?罗成曾经和不少视障人士交流过这一问题。“他们用一种几乎接近于生气和无奈的态度回答了我,他们说如果能出门,谁不想出门?”罗成说。

在罗成看来,视障人士出行有两大问题。其一是视障人士收入有限,无法负担更安全更方便的打车出行等方式,只能选择公共交通出行,这对于很多视障人士是个大难题。其二,虽然市政道路均有盲道,但视障人士出行主要靠盲杖,对于如广告牌等悬空在外的物品以及道路破损等特殊情况,视障人士无法及时感知,从而降低了出行意欲。

“我记得盲人旅行家曹晟康说过一句,我并不是说要看到全世界,而是要让全世界看到我。”罗成说,盲人的声音应该被倾听、被尊重、被理解,除了出行无障碍的需求外,盲人还有信息交流无障碍和社会服务无障碍的需求。

王靖豪表示,帮助视障人士出行不能只靠市民的热情。“以陈建兴为例,他为什么不容易找到卫生间?为什么不容易坐公交车?背后所涉及到是每一个环节建设的缺失,法规当中也作出了明确的要求,但为什么没有落实?” 王靖豪说。

根据此前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深调研的结果表明,目前,珠海在无障碍城市建设方面主要存在着无障碍设施布局不合理、覆盖不全面、功能不完善、维护不到位、人为损毁或占用等突出问题。

建议:携手为视障人士创造更好的出行环境

那么城市应该如何对视障人士更“友好”?

罗成认为,当前视障人士出行还有一些迫切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如不少扶手电梯没有设置盲文标识、红绿灯提示音听不清甚至缺失、公交车站站台缺乏到站语音提醒等。“这也是我们检察机关关注的重点问题,我们将坚持发挥公益诉讼职能,通过立案、磋商、发检察建议等方式,推动相关行政单位依法履职,提升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水平。”

王靖豪表示,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无障碍城市建设也需要充分利用科技力量,让设施变得更加智能。他建议,公园、景区、商场、停车场等公共场所,在设计时也需要充分考虑残障人士的需求,为他们创造一个安全、平坦、舒适的出行环境。

对于日常应该如何看待视障人士,两位嘉宾不约而同给了相似的答案。

罗成表示,对于视障人士,应该予以充分的尊重,不以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同时,在视障人士遇到困难的时候,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足够的帮助。此外,对于无障碍设施也应该爱护,杜绝破坏或占用行为。

王靖豪则建议,当遇到视障人士需要帮助时,把肩膀让对方搭着,而不是去拽对方的手或者盲杖,以免帮倒忙。“除了用我们的爱心去关心帮助视障人士,我们也可以用我们的行动去积极向相关部门反映各类占用、破坏无障碍设施的行为,每个人都可以是放大镜、啄木鸟,一起把这些问题发现并解决掉,让视障人士能够走出家门。”

文字:蒋毅槿 图片:吴长赋 编辑:梁蔼欣 责任编辑:应立枫
民生新观察丨如何让视障人士大胆走出家门?莫让盲道不帮“盲”

2022年7月29日,《珠海经济特区无障碍城市建设条例》颁布。两年来,在相关政府单位、检察机关、市残联、媒体等各种力量的推动下,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各类场所新建、改造了一批无障碍设施,为全市2万余名残障人士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很少能见到视障人士出行,这是为什么?

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通过亲身体验等方式了解到视障人士出行确实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关注和解决。本期《民生新观察》邀请珠海市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主任、四级高级检察官罗成,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深调研牵头人、南方都市报社高级记者王靖豪共同探讨城市如何对视障人士更“友好”。

珠海市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主任、四级高级检察官罗成(中),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深调研牵头人、南方都市报社高级记者王靖豪(左)

感受视障人士的日常:每一个生活瞬间都不容易

不久前,在珠海工作生活的盲人按摩师陈建兴拍了一个视频,记录他挑战独自去“看”海的路程。一个人坐公交、一个人逛商场、一个人去“看”大海……对于普通人来说一个人出行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但对于像陈建兴这样的视障人士来说,独立出行的每个时刻都充满挑战。因为公交站台没有提示音,他不知道自己想坐的公交车何时到达;因为商场里没有盲道和提示音,他不知道怎么去卫生间;因为天桥没有盲道,他不知道该走哪个方向去海边……

一路“盲”打误撞,磕磕碰碰,不过,好在每一次都得到了热心市民游客的积极协助,让他得以顺利完成挑战。

然而,视障人士出行遇到的困难远不止这些。为了更进一步地了解视障人士出行遇到的难题,珠海传媒集团主持人李臣浩特意体验视障人士独自外出购买生活物资,会遇到什么情况?

从珠海传媒集团到便利店短短300米距离,李臣浩花费了近1个小时的时间。一路上,他经历了撞到障碍物、盲道消失、听不见红绿灯提示音等困难。最终,在店员和保安的帮助下,他顺利买到了水,回到了单位。

“我的出行体验虽然只是一个小时,却是视障人士的每一个生活瞬间,真的很不容易。” 李臣浩由衷感叹道。

不安全感是视障人士不愿出门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何平时在街上很少能看到像陈建兴那样独自外出的视障人士?罗成曾经和不少视障人士交流过这一问题。“他们用一种几乎接近于生气和无奈的态度回答了我,他们说如果能出门,谁不想出门?”罗成说。

在罗成看来,视障人士出行有两大问题。其一是视障人士收入有限,无法负担更安全更方便的打车出行等方式,只能选择公共交通出行,这对于很多视障人士是个大难题。其二,虽然市政道路均有盲道,但视障人士出行主要靠盲杖,对于如广告牌等悬空在外的物品以及道路破损等特殊情况,视障人士无法及时感知,从而降低了出行意欲。

“我记得盲人旅行家曹晟康说过一句,我并不是说要看到全世界,而是要让全世界看到我。”罗成说,盲人的声音应该被倾听、被尊重、被理解,除了出行无障碍的需求外,盲人还有信息交流无障碍和社会服务无障碍的需求。

王靖豪表示,帮助视障人士出行不能只靠市民的热情。“以陈建兴为例,他为什么不容易找到卫生间?为什么不容易坐公交车?背后所涉及到是每一个环节建设的缺失,法规当中也作出了明确的要求,但为什么没有落实?” 王靖豪说。

根据此前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深调研的结果表明,目前,珠海在无障碍城市建设方面主要存在着无障碍设施布局不合理、覆盖不全面、功能不完善、维护不到位、人为损毁或占用等突出问题。

建议:携手为视障人士创造更好的出行环境

那么城市应该如何对视障人士更“友好”?

罗成认为,当前视障人士出行还有一些迫切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如不少扶手电梯没有设置盲文标识、红绿灯提示音听不清甚至缺失、公交车站站台缺乏到站语音提醒等。“这也是我们检察机关关注的重点问题,我们将坚持发挥公益诉讼职能,通过立案、磋商、发检察建议等方式,推动相关行政单位依法履职,提升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水平。”

王靖豪表示,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无障碍城市建设也需要充分利用科技力量,让设施变得更加智能。他建议,公园、景区、商场、停车场等公共场所,在设计时也需要充分考虑残障人士的需求,为他们创造一个安全、平坦、舒适的出行环境。

对于日常应该如何看待视障人士,两位嘉宾不约而同给了相似的答案。

罗成表示,对于视障人士,应该予以充分的尊重,不以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同时,在视障人士遇到困难的时候,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足够的帮助。此外,对于无障碍设施也应该爱护,杜绝破坏或占用行为。

王靖豪则建议,当遇到视障人士需要帮助时,把肩膀让对方搭着,而不是去拽对方的手或者盲杖,以免帮倒忙。“除了用我们的爱心去关心帮助视障人士,我们也可以用我们的行动去积极向相关部门反映各类占用、破坏无障碍设施的行为,每个人都可以是放大镜、啄木鸟,一起把这些问题发现并解决掉,让视障人士能够走出家门。”

文字:蒋毅槿 图片:吴长赋 编辑:梁蔼欣 责任编辑:应立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