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奋力开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连日来,珠海全市上下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珠海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汇聚改革力量,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奋力开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

珠海市委书记、省委横琴工委书记陈勇强调,珠海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各项部署,以更大决心、更大勇气、更大力度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深入,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珠海辨识度的改革标志性成果。

全国首个营销垂域大模型及解决方案发布、全国首条海岛公共物流无人机配送航线首飞成功,全国首个气田地下数智化系统建成,全国首个涉澳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合议庭揭牌成立……珠海各区各部门按照目标要求,推动改革全上跑道、全速竞跑,出成果、见实效、争前列。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珠海实践落地开花,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珠海辨识度的改革标志性成果加快落地。

紧盯关键改革,加快打造重大改革标志性成果

香洲区拱北街道茂盛社区与澳门一墙之隔、与香港一桥之距,位置特殊,辖区常住港澳居民1200余人,超过社区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茂盛社区开展活动,社区里的港澳居民热情参与。

着眼化解跨境矛盾纠纷,2019年,茂盛社区推动成立内地首家“港澳义工服务站”,并将其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协助网格内综治、调解、安置帮教等工作,着力打造规范化、专业化解纷平台。义工站的6名骨干成员均为港澳籍人士,并高度认同“一国两制”,坚决拥护党的领导,能够充分发挥熟悉内地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的优势,为在珠的港澳业主提供权益维护、物业纠纷调解等服务。截至2023年11月,“港澳义工服务站”先后化解涉港澳业主的各类矛盾纠纷65宗,为珠港澳群众提供咨询服务近500宗。2023年,中央政法委评选出104个“枫桥式工作法”单位,香洲区拱北街道茂盛社区入选。

2024年是珠海项目攻坚年和企业服务年。今年以来,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响彻珠海各产业园区、生产车间、田间地头。

金湾区积极探索“完工即投产”改革,在融合省内佛山等地区先进经验基础上,结合金湾区实际,进一步打造项目落地投产全链条服务品牌,实现重点项目提前2-3个月投产,推动重点项目快建成、快投产。这一创新现已被列入2024年金湾区十大改革创新任务清单。以华南智能装备贝导产业园项目为例,该项目依托“完工即投产”改革,真正实现了项目从竣工到投产的无缝衔接,使企业投产时间至少提前了3个月,预计全年实现产值20亿元。

“完工即投产”改革,助华南智能装备贝导产业园项目提前3个月投产。

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经济“含新量”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并作出全面部署。

抢滩低空经济,角逐人工智能,珠海抢抓产业爆发窗口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云上智城”“天空之城”建设,培育发展新动能、构建产业新增量。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积极布局发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固态电池等未来产业,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场景创新,努力让更多新技术、新产品在珠海率先应用推广、加速迭代升级,为加快构建万亿级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新增量、新动能。

作为珠海培育、壮大、应用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珠海高新区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发展,区域“含新量”飙升。其中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高新区经济的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今年上半年,珠海高新区低空经济产业关联企业已达49家,1-7月产值为18.49亿元,同比增长14.6%,展现出可喜的增长势头。

为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高新区在全市率先成立了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委员会,搭建了低空经济产业联盟、低空经济产业园、低空飞行测试基地等创新平台,推动12项城市智慧管理应用项目落地。同时,结合产业基础和地理优势,高新区制定了十条有针对性的扶持措施,并进一步优化完善,为低空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保障。

无人驾驶航空器低空飞行展示现场。

大模型产业,是珠海发力的又一重点方向。目前,全市共聚集了以金山软件、远光软件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规上企业96家,2023年全市营收超过220亿元,占全省比重约10%,上下游产业相关企业总计超过300家,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发展为珠海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珠海首个大模型应用高地“模数空间”本月启用。“模数空间”集技术研发、模型应用、数据交易、算力服务、展示交流为一体,目前已引入大模型 36个,入驻项目超20家,计划打造垂类行业应用超100个,为千行百业赋能。

营赛洞见大模型发布。

聚焦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

“透明”车间、多功能展厅、游客体验馆……近日,珠海集元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新项目——集元水产品产业链共享平台试生产,达产后年加工产量2万吨,产值超5亿元。这是斗门区预制菜产业园不断增强发展新动能的生动缩影。在产业园内生产的以“白蕉海鲈”为主打的预制菜,正送到大江南北,进入千家万户。

通过深化农村领域的经济改革,在科技和改革的双轮驱动下,斗门区“白蕉海鲈”产业正朝着三产融合,技术密集型方向升级迭代。

养殖端,第一产业的品质在升级。走进白蕉海鲈养殖服务站,一块智慧渔业养殖系统大屏映入眼帘。传统的养殖户们,如今靠一部手机、一块智能大屏,就能监测、管理鱼苗成长的全生命周期,让“白蕉海鲈”品质更优。

生产端,第二产业的价值在跃迁。斗门区以现代工业思路驱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遵循预制菜加工工艺特征,打造普适性强的工业厂房,一批如香港富临、常胜鲍鱼、溢兴食品等产业创新能力强的预制菜企业竞相涌入,以“二产”激活“一产”,将“白蕉海鲈”产业现代化推向新高度。

服务端,第三产业的场景在丰富。2022年,广东省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在斗门区举办。斗门区顺势抢抓“丰收节经济”热度,推出八大菜系“白蕉海鲈”一桌菜,联合业界举办首届中国年鱼博览会,全国首倡“年鱼经济”,建设中国年鱼之都,打造“国鲈”品牌。

一头连接生产源头,一头连接餐桌,“白蕉海鲈”奔向“三产融合”,让村集体受益、养殖户更富裕,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打下坚实基础。

白蕉海鲈喜获丰收。

紧贴基层群众实际,珠海用工作实效来检视和巩固改革成色,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教育综合实力持续提升。2022年5月,香洲区在全市率先实施集团化办学,自此持续优化集团化办学路径,积极探索“优校+新校+相对薄弱校”混合型集团化办学模式。目前香洲区共组建了21个教育集团,覆盖72所中小学、幼儿园,覆盖率达51%,打造了一批知名度高、美誉度强、影响力大的教育品牌,其中4个教育集团入选第三批广东省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培育对象名单,教育综合实力持续提升,集团化办学走深走实。

将健康服务送到居民身边。市卫生与健康局持续深入实施卫生健康“百千万工程”,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西部延伸,加大力度推进遵医五院高质量发展,打造西部医疗卫生新高地。深入实施临床专科精准对口扶持行动,以高水平医院带动补齐区级医院、西部医院临床专科发展短板。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医院延伸,大力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国家试点建设,在斗门区、金湾区以遵医五院、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市第五人民医院等牵头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

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迈向产业化;让企业迸发创新活力,实现转型升级。这样的双赢合作,正成为珠海科技创新的生动注脚。

“我们在‘科技副总’机制的推动下可谓是受益匪浅。”珠海市格努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岗举表示,自珠海科技学院计算机学院教授、副院长李大琳作为“科技副总”加入后,目前公司已获批10个知识产权项目,为公司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动力。

今年初,香洲区发布“科技副总”工作方案,通过政府搭台,探索构建校企人才合作新路径、新模式。目前已初步建立企业技术需求库、高校科研机构专家人才库,收集300余名“科技副总”人才推荐名单,累计收集90余家企业的技术需求,已为31家企业匹配37名“科技副总”。

一个个前沿项目,成为引才聚才留才的“磁石”。2023年,香洲新引进科技型中小企业302个,院士或海外高层次人才领衔项目9个,海外归国人才创业项目23个、突破“卡脖子”技术项目26个、国内领先技术项目84个、强链补链项目56个,以及直播电商企业67家,实现“引进一个,带来一串”的磁场效应,让香洲各行业人才底座更加坚实。

一项项机制创新,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发展的“主角”。今年以来,市科技创新局频频出招——围绕重点产业,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不断推广“揭榜挂帅”、“赛马制”、首席科学家等新型组织模式,以及科技领军企业领衔攻关,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强化企业在产学研融合中的主导作用,发挥企业“出题人”“答题人”和“阅卷人”的作用,推动更多任务由企业提出,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动力。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高新科技企业规上工业增加值498.77亿元,同比增速10.6%,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74.53%,高新科技企业已成为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发展无止境,改革不停顿。接下来,珠海各级各部门将积极响应党中央、省委的号召,弘扬改革精神、特区精神,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进姿态,带动全市上下在新征程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字:佘映薇 施展华 宋雪梅 宋一诺 张帆 图片:吴长赋 梁冠贤 赵梓 钟凡 编辑:谢石 责任编辑:莫海晖
珠海奋力开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
珠海特区报 2024-09-13 03:51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连日来,珠海全市上下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珠海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汇聚改革力量,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奋力开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

珠海市委书记、省委横琴工委书记陈勇强调,珠海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各项部署,以更大决心、更大勇气、更大力度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深入,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珠海辨识度的改革标志性成果。

全国首个营销垂域大模型及解决方案发布、全国首条海岛公共物流无人机配送航线首飞成功,全国首个气田地下数智化系统建成,全国首个涉澳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合议庭揭牌成立……珠海各区各部门按照目标要求,推动改革全上跑道、全速竞跑,出成果、见实效、争前列。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珠海实践落地开花,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珠海辨识度的改革标志性成果加快落地。

紧盯关键改革,加快打造重大改革标志性成果

香洲区拱北街道茂盛社区与澳门一墙之隔、与香港一桥之距,位置特殊,辖区常住港澳居民1200余人,超过社区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茂盛社区开展活动,社区里的港澳居民热情参与。

着眼化解跨境矛盾纠纷,2019年,茂盛社区推动成立内地首家“港澳义工服务站”,并将其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协助网格内综治、调解、安置帮教等工作,着力打造规范化、专业化解纷平台。义工站的6名骨干成员均为港澳籍人士,并高度认同“一国两制”,坚决拥护党的领导,能够充分发挥熟悉内地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的优势,为在珠的港澳业主提供权益维护、物业纠纷调解等服务。截至2023年11月,“港澳义工服务站”先后化解涉港澳业主的各类矛盾纠纷65宗,为珠港澳群众提供咨询服务近500宗。2023年,中央政法委评选出104个“枫桥式工作法”单位,香洲区拱北街道茂盛社区入选。

2024年是珠海项目攻坚年和企业服务年。今年以来,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响彻珠海各产业园区、生产车间、田间地头。

金湾区积极探索“完工即投产”改革,在融合省内佛山等地区先进经验基础上,结合金湾区实际,进一步打造项目落地投产全链条服务品牌,实现重点项目提前2-3个月投产,推动重点项目快建成、快投产。这一创新现已被列入2024年金湾区十大改革创新任务清单。以华南智能装备贝导产业园项目为例,该项目依托“完工即投产”改革,真正实现了项目从竣工到投产的无缝衔接,使企业投产时间至少提前了3个月,预计全年实现产值20亿元。

“完工即投产”改革,助华南智能装备贝导产业园项目提前3个月投产。

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经济“含新量”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并作出全面部署。

抢滩低空经济,角逐人工智能,珠海抢抓产业爆发窗口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云上智城”“天空之城”建设,培育发展新动能、构建产业新增量。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积极布局发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固态电池等未来产业,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场景创新,努力让更多新技术、新产品在珠海率先应用推广、加速迭代升级,为加快构建万亿级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新增量、新动能。

作为珠海培育、壮大、应用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珠海高新区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发展,区域“含新量”飙升。其中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高新区经济的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今年上半年,珠海高新区低空经济产业关联企业已达49家,1-7月产值为18.49亿元,同比增长14.6%,展现出可喜的增长势头。

为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高新区在全市率先成立了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委员会,搭建了低空经济产业联盟、低空经济产业园、低空飞行测试基地等创新平台,推动12项城市智慧管理应用项目落地。同时,结合产业基础和地理优势,高新区制定了十条有针对性的扶持措施,并进一步优化完善,为低空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保障。

无人驾驶航空器低空飞行展示现场。

大模型产业,是珠海发力的又一重点方向。目前,全市共聚集了以金山软件、远光软件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规上企业96家,2023年全市营收超过220亿元,占全省比重约10%,上下游产业相关企业总计超过300家,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发展为珠海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珠海首个大模型应用高地“模数空间”本月启用。“模数空间”集技术研发、模型应用、数据交易、算力服务、展示交流为一体,目前已引入大模型 36个,入驻项目超20家,计划打造垂类行业应用超100个,为千行百业赋能。

营赛洞见大模型发布。

聚焦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

“透明”车间、多功能展厅、游客体验馆……近日,珠海集元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新项目——集元水产品产业链共享平台试生产,达产后年加工产量2万吨,产值超5亿元。这是斗门区预制菜产业园不断增强发展新动能的生动缩影。在产业园内生产的以“白蕉海鲈”为主打的预制菜,正送到大江南北,进入千家万户。

通过深化农村领域的经济改革,在科技和改革的双轮驱动下,斗门区“白蕉海鲈”产业正朝着三产融合,技术密集型方向升级迭代。

养殖端,第一产业的品质在升级。走进白蕉海鲈养殖服务站,一块智慧渔业养殖系统大屏映入眼帘。传统的养殖户们,如今靠一部手机、一块智能大屏,就能监测、管理鱼苗成长的全生命周期,让“白蕉海鲈”品质更优。

生产端,第二产业的价值在跃迁。斗门区以现代工业思路驱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遵循预制菜加工工艺特征,打造普适性强的工业厂房,一批如香港富临、常胜鲍鱼、溢兴食品等产业创新能力强的预制菜企业竞相涌入,以“二产”激活“一产”,将“白蕉海鲈”产业现代化推向新高度。

服务端,第三产业的场景在丰富。2022年,广东省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在斗门区举办。斗门区顺势抢抓“丰收节经济”热度,推出八大菜系“白蕉海鲈”一桌菜,联合业界举办首届中国年鱼博览会,全国首倡“年鱼经济”,建设中国年鱼之都,打造“国鲈”品牌。

一头连接生产源头,一头连接餐桌,“白蕉海鲈”奔向“三产融合”,让村集体受益、养殖户更富裕,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打下坚实基础。

白蕉海鲈喜获丰收。

紧贴基层群众实际,珠海用工作实效来检视和巩固改革成色,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教育综合实力持续提升。2022年5月,香洲区在全市率先实施集团化办学,自此持续优化集团化办学路径,积极探索“优校+新校+相对薄弱校”混合型集团化办学模式。目前香洲区共组建了21个教育集团,覆盖72所中小学、幼儿园,覆盖率达51%,打造了一批知名度高、美誉度强、影响力大的教育品牌,其中4个教育集团入选第三批广东省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培育对象名单,教育综合实力持续提升,集团化办学走深走实。

将健康服务送到居民身边。市卫生与健康局持续深入实施卫生健康“百千万工程”,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西部延伸,加大力度推进遵医五院高质量发展,打造西部医疗卫生新高地。深入实施临床专科精准对口扶持行动,以高水平医院带动补齐区级医院、西部医院临床专科发展短板。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医院延伸,大力推进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国家试点建设,在斗门区、金湾区以遵医五院、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市第五人民医院等牵头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

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迈向产业化;让企业迸发创新活力,实现转型升级。这样的双赢合作,正成为珠海科技创新的生动注脚。

“我们在‘科技副总’机制的推动下可谓是受益匪浅。”珠海市格努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岗举表示,自珠海科技学院计算机学院教授、副院长李大琳作为“科技副总”加入后,目前公司已获批10个知识产权项目,为公司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动力。

今年初,香洲区发布“科技副总”工作方案,通过政府搭台,探索构建校企人才合作新路径、新模式。目前已初步建立企业技术需求库、高校科研机构专家人才库,收集300余名“科技副总”人才推荐名单,累计收集90余家企业的技术需求,已为31家企业匹配37名“科技副总”。

一个个前沿项目,成为引才聚才留才的“磁石”。2023年,香洲新引进科技型中小企业302个,院士或海外高层次人才领衔项目9个,海外归国人才创业项目23个、突破“卡脖子”技术项目26个、国内领先技术项目84个、强链补链项目56个,以及直播电商企业67家,实现“引进一个,带来一串”的磁场效应,让香洲各行业人才底座更加坚实。

一项项机制创新,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发展的“主角”。今年以来,市科技创新局频频出招——围绕重点产业,持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不断推广“揭榜挂帅”、“赛马制”、首席科学家等新型组织模式,以及科技领军企业领衔攻关,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强化企业在产学研融合中的主导作用,发挥企业“出题人”“答题人”和“阅卷人”的作用,推动更多任务由企业提出,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动力。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高新科技企业规上工业增加值498.77亿元,同比增速10.6%,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74.53%,高新科技企业已成为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发展无止境,改革不停顿。接下来,珠海各级各部门将积极响应党中央、省委的号召,弘扬改革精神、特区精神,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进姿态,带动全市上下在新征程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字:佘映薇 施展华 宋雪梅 宋一诺 张帆 图片:吴长赋 梁冠贤 赵梓 钟凡 编辑:谢石 责任编辑:莫海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