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笔一二三,绘就大未来——写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揭牌成立三周年之际

秋到南海,月照濠江。横琴和澳门隔水相望,共赏一轮圆月。月光温柔地洒在濠江之上,仿佛银河倾泻,将横琴与澳门紧紧相连。

此时正值中秋佳节。三年前的今天,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破茧而出”,正式揭牌成立。

三年时间,粤澳相向而行,在横琴岛上进行着一场史无前例的粤澳深度合作实践。如今琴澳两地逐渐从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的“近邻”转变为产业紧密相连、发展深度融合的亲密“队友”,催生出一批新质生产力,琴澳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建立。对照第一阶段发展目标的各项“任务单”,许多美好愿景已照进现实,彰显了“一国两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强大生命力。

横琴金融岛。

一体化发展践初心

横琴环岛东路两侧,澳门大学与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一路之隔。

澳门大学教授陈国凯结束在澳大校区的教学,15分钟后,他便出现在位于创业谷的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的横琴办公室里。

为了便利科研工作的开展,陈国凯在“澳门新街坊”项目落成后,果断申购了一套三居室,打算把家也搬到横琴,在新空间开启新生活。

“澳门新街坊”是粤澳两地携手合作建设的首个面向澳门居民的综合民生工程,项目内的教育、医疗、广播电视、国际互联网等公共服务先行试点衔接澳门标准,澳门医护人员可进驻卫生站执业并使用在澳门已上市的部分药品,“一体化”生活在这里将得到切实体现。

澳门新街坊。

横琴开发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举措。建设横琴的初心就是为澳门产业多元发展创造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念兹在兹。

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初心使命,合作区对琴澳空间、产业、民生、高水平开放等全方位各领域一体化发展作出了系统谋划、整体规划。

今年3月1日,合作区正式实施货物“一线”放开、“二线”管住,人员进出高度便利的分线管理政策。分线管理政策正式落地后,横琴成为国内首个实施该政策的特殊区域,琴澳一体化迎来突破性进展。

随着与分线管理相配套的各项政策落地实施,在合作区学习、就业、创业、生活的澳门居民感受到更加趋同澳门的生活环境,琴澳间人流、车流、物流、资金流等要素跨境流通愈发便利,合作区政策高地优势持续释放,为澳门新产业新业态营造宝贵的发展新空间,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支撑作用初步显现。

横琴捷科科技有限公司是尝到了合作区分线管理“头啖汤”的澳资企业之一。在实施分线管理当天,该公司经“二线”从内地购入了一批货物,并根据政策规定于次月办理了出口退税。

“合作区的营商环境日益趋同澳门、接轨国际,澳人澳企在这里找到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公司财务负责人刘景红说。

科创企业实践着“科研在澳门、转化在横琴”,澳门居民享受着“居住在澳门、工作在横琴”的便利。

在一批批政策利好的推动下,合作区对澳门吸引力持续攀升,热度居高不下——人才、技术等市场资源输入持续,合作区含“澳”量越来越高。

截至7月末,合作区实有澳资企业6365户,较合作区成立时增长超37.27%。目前,合作区澳资企业数已超过企业总数的11.39%,成为内地澳资企业最集中的区域。在合作区生活居住的澳门居民超过1.5万人,就业人数超过5000人,在合作区就读的澳门学生超270人。

两力协同促深融

探索琴澳一体化,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不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对粤澳两地的重大考验。

从谁主导、谁管理,到人员配置、议事决策、监督评估,每一步都充满未知,没有现成的答案可循,每一点进展都是首创,是立与破的深刻较量。

横琴位于粤澳地理的交界之处,也处于两种制度的交汇之处,在这106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不同规则和机制交错共存。如何让“制度之别”转化为“制度之利”?

深化改革创新,粤澳双方同向发力是关键。

在横琴实施的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下称“四共”)新体制,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各大重要平台中,合作力度最大、创新突破最显著的探索实践。

合作区经济发展局文旅会展商贸处处长林衍杰作为澳方公务员,自2022年初起便参与到合作区的发展工作中。在他看来,合作区是一块政策创新的试验田,拥有高度的政策调整灵活性,“这为琴澳两地合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内地和澳门的同事在一个办公楼里,共同研究工作、谋划发展、解决问题,这是闻所未闻、前所未有的创新。

三年来,合作区召开管委会会议7次,决策合作区四重事项近30项;召开执委会会议60次,审议决策382项;发布55件规范性文件,梳理形成包含6888项内容的执委会工作机构权责清单(2024年版),不断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横琴文化艺术中心。

如今,合作区已从“四共”顶层架构中延伸出一套聚焦于工作流程、操作规程、议事程序等实操环节的内部工作框架。“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成为机构内部粤澳两地工作人员的日常。

在合作区的热土上,粤澳同向发力、聚力攻坚,围绕《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提出的三大发展阶段和四个战略定位,做好合作开发横琴这篇大文章,以更加有力的制度创新和开放举措,为澳门“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注入新动能。

三载春秋绘新篇

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横琴。十五年间,横琴逐渐从一座蕉林绿野、农庄寥落的边陲小岛,变成大道纵横、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国际化都市。

尤其是合作区揭牌成立以来,岛上城市建设加速推进,人气活力持续攀升。

——创新要素明显集聚,特色产业加快发展。《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印发实施,成为合作区引导投资方向及制定产业发展政策重要依据;围绕合作区“四大产业”,加快商事登记、综合税负、人才跨境、金融市场等领域衔接融通;设立澳门办事处,琴澳两地实现商事登记“跨境通办、一地两注”;鼓励在澳门审批和注册、在合作区生产的中医药产品、食品和保健品使用“澳门监造”“澳门监制”“澳门设计”标志……

濠江中学附属横琴学校。

——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与澳门有序衔接。内地首所澳人子弟学校濠江中学附属横琴学校迎来首批学生;推动“澳门新街坊”卫生站与澳门有关医疗系统电子病历登记、录入等诊疗功能共享互通;启用全国首个“粤澳社保一窗通”,可同时办理广东76项社保服务和澳门20项社保服务,实现澳门社保服务“跨境办”……

——在合作区居住、就业的澳门居民大幅增加。内地首个为澳门居民建设的综合民生工程“澳门新街坊”已开启认购,预计惠及1.2万-1.5万名澳门居民;用足用好珠海经济特区立法权,开展“小切口”立法,明确符合条件的港澳建筑、旅游从业人员及15类澳门医疗人员在合作区有关部门备案后,即可在合作区执业或提供服务……

蓝图绘就,正当扬帆远航。重任在肩,更须策马加鞭。

如今,琴澳一体化发展的壮美画卷已徐徐展开,合作区已启程远航,走出了“一”“二”“三”的坚实步伐。未来,合作区必将在“四”大战略定位落实、“五”年发展规划布局、“六”个大湾区极点城市建设的进程中开拓出一条光明坦途,昂首阔步迈向“无限”可能的明天。

文字:李灏菀 李美琪 图片:曾遥 编辑:董帅奇 责任编辑:叶维佳
起笔一二三,绘就大未来——写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揭牌成立三周年之际
珠海特区报 2024-09-17 02:47

秋到南海,月照濠江。横琴和澳门隔水相望,共赏一轮圆月。月光温柔地洒在濠江之上,仿佛银河倾泻,将横琴与澳门紧紧相连。

此时正值中秋佳节。三年前的今天,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破茧而出”,正式揭牌成立。

三年时间,粤澳相向而行,在横琴岛上进行着一场史无前例的粤澳深度合作实践。如今琴澳两地逐渐从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的“近邻”转变为产业紧密相连、发展深度融合的亲密“队友”,催生出一批新质生产力,琴澳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建立。对照第一阶段发展目标的各项“任务单”,许多美好愿景已照进现实,彰显了“一国两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强大生命力。

横琴金融岛。

一体化发展践初心

横琴环岛东路两侧,澳门大学与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一路之隔。

澳门大学教授陈国凯结束在澳大校区的教学,15分钟后,他便出现在位于创业谷的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的横琴办公室里。

为了便利科研工作的开展,陈国凯在“澳门新街坊”项目落成后,果断申购了一套三居室,打算把家也搬到横琴,在新空间开启新生活。

“澳门新街坊”是粤澳两地携手合作建设的首个面向澳门居民的综合民生工程,项目内的教育、医疗、广播电视、国际互联网等公共服务先行试点衔接澳门标准,澳门医护人员可进驻卫生站执业并使用在澳门已上市的部分药品,“一体化”生活在这里将得到切实体现。

澳门新街坊。

横琴开发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举措。建设横琴的初心就是为澳门产业多元发展创造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念兹在兹。

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初心使命,合作区对琴澳空间、产业、民生、高水平开放等全方位各领域一体化发展作出了系统谋划、整体规划。

今年3月1日,合作区正式实施货物“一线”放开、“二线”管住,人员进出高度便利的分线管理政策。分线管理政策正式落地后,横琴成为国内首个实施该政策的特殊区域,琴澳一体化迎来突破性进展。

随着与分线管理相配套的各项政策落地实施,在合作区学习、就业、创业、生活的澳门居民感受到更加趋同澳门的生活环境,琴澳间人流、车流、物流、资金流等要素跨境流通愈发便利,合作区政策高地优势持续释放,为澳门新产业新业态营造宝贵的发展新空间,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支撑作用初步显现。

横琴捷科科技有限公司是尝到了合作区分线管理“头啖汤”的澳资企业之一。在实施分线管理当天,该公司经“二线”从内地购入了一批货物,并根据政策规定于次月办理了出口退税。

“合作区的营商环境日益趋同澳门、接轨国际,澳人澳企在这里找到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公司财务负责人刘景红说。

科创企业实践着“科研在澳门、转化在横琴”,澳门居民享受着“居住在澳门、工作在横琴”的便利。

在一批批政策利好的推动下,合作区对澳门吸引力持续攀升,热度居高不下——人才、技术等市场资源输入持续,合作区含“澳”量越来越高。

截至7月末,合作区实有澳资企业6365户,较合作区成立时增长超37.27%。目前,合作区澳资企业数已超过企业总数的11.39%,成为内地澳资企业最集中的区域。在合作区生活居住的澳门居民超过1.5万人,就业人数超过5000人,在合作区就读的澳门学生超270人。

两力协同促深融

探索琴澳一体化,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不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对粤澳两地的重大考验。

从谁主导、谁管理,到人员配置、议事决策、监督评估,每一步都充满未知,没有现成的答案可循,每一点进展都是首创,是立与破的深刻较量。

横琴位于粤澳地理的交界之处,也处于两种制度的交汇之处,在这106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不同规则和机制交错共存。如何让“制度之别”转化为“制度之利”?

深化改革创新,粤澳双方同向发力是关键。

在横琴实施的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下称“四共”)新体制,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各大重要平台中,合作力度最大、创新突破最显著的探索实践。

合作区经济发展局文旅会展商贸处处长林衍杰作为澳方公务员,自2022年初起便参与到合作区的发展工作中。在他看来,合作区是一块政策创新的试验田,拥有高度的政策调整灵活性,“这为琴澳两地合作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内地和澳门的同事在一个办公楼里,共同研究工作、谋划发展、解决问题,这是闻所未闻、前所未有的创新。

三年来,合作区召开管委会会议7次,决策合作区四重事项近30项;召开执委会会议60次,审议决策382项;发布55件规范性文件,梳理形成包含6888项内容的执委会工作机构权责清单(2024年版),不断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横琴文化艺术中心。

如今,合作区已从“四共”顶层架构中延伸出一套聚焦于工作流程、操作规程、议事程序等实操环节的内部工作框架。“有事好商量,有事多商量”成为机构内部粤澳两地工作人员的日常。

在合作区的热土上,粤澳同向发力、聚力攻坚,围绕《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提出的三大发展阶段和四个战略定位,做好合作开发横琴这篇大文章,以更加有力的制度创新和开放举措,为澳门“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注入新动能。

三载春秋绘新篇

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横琴。十五年间,横琴逐渐从一座蕉林绿野、农庄寥落的边陲小岛,变成大道纵横、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国际化都市。

尤其是合作区揭牌成立以来,岛上城市建设加速推进,人气活力持续攀升。

——创新要素明显集聚,特色产业加快发展。《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印发实施,成为合作区引导投资方向及制定产业发展政策重要依据;围绕合作区“四大产业”,加快商事登记、综合税负、人才跨境、金融市场等领域衔接融通;设立澳门办事处,琴澳两地实现商事登记“跨境通办、一地两注”;鼓励在澳门审批和注册、在合作区生产的中医药产品、食品和保健品使用“澳门监造”“澳门监制”“澳门设计”标志……

濠江中学附属横琴学校。

——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与澳门有序衔接。内地首所澳人子弟学校濠江中学附属横琴学校迎来首批学生;推动“澳门新街坊”卫生站与澳门有关医疗系统电子病历登记、录入等诊疗功能共享互通;启用全国首个“粤澳社保一窗通”,可同时办理广东76项社保服务和澳门20项社保服务,实现澳门社保服务“跨境办”……

——在合作区居住、就业的澳门居民大幅增加。内地首个为澳门居民建设的综合民生工程“澳门新街坊”已开启认购,预计惠及1.2万-1.5万名澳门居民;用足用好珠海经济特区立法权,开展“小切口”立法,明确符合条件的港澳建筑、旅游从业人员及15类澳门医疗人员在合作区有关部门备案后,即可在合作区执业或提供服务……

蓝图绘就,正当扬帆远航。重任在肩,更须策马加鞭。

如今,琴澳一体化发展的壮美画卷已徐徐展开,合作区已启程远航,走出了“一”“二”“三”的坚实步伐。未来,合作区必将在“四”大战略定位落实、“五”年发展规划布局、“六”个大湾区极点城市建设的进程中开拓出一条光明坦途,昂首阔步迈向“无限”可能的明天。

文字:李灏菀 李美琪 图片:曾遥 编辑:董帅奇 责任编辑:叶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