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珠海外伶仃岛海域有一片海底“珊瑚花园”→

(探访粤港澳大湾区海底世界 守护城市群中的“珊瑚花园”,时长共1分12秒)

在珠江口的珠海外伶仃岛海域,“扑通”一声,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教授刘岚身着潜水服,从船上潜入海底。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这片海域,有着一片保存较好的珊瑚礁群。第5个全国珊瑚日,刘岚和团队在这里普查、修复珊瑚。

珠海外伶仃岛海域,中山大学科研人员正在救助被台风破坏的佳丽鹿角珊瑚。

海床上分布着形态各异的鹿角珊瑚,各种鱼类成群游弋,奇妙缤纷的海底世界图景徐徐展开。

珠海外伶仃岛海域,大面积的佳丽鹿角珊瑚在海底长势喜人,科研人员沿着边缘测量珊瑚面积。
珠海外伶仃岛海域,海床上布满五彩斑斓的珊瑚。
花斑蓑鲉摆动着“华丽外衣”在珊瑚间穿梭嬉戏。

五彩斑斓的珊瑚形成珊瑚礁,如同一个海底城堡,为很多海洋生物提供住所和食物,这里生物多样性丰富,有超过25%的已知海洋生物生活在珊瑚礁复杂的空间中,由此珊瑚礁生态系统也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

同时,珊瑚礁复杂的结构具有抵抗风浪、保护海岸的功能。通过虫黄藻、浮游植物等的光合作用,珊瑚礁能将二氧化碳吸收并保存在碳酸钙骨骼中,起到固碳作用。

密花裸胸鳝躲藏在珊瑚间的岩壁内等待着猎物到来。
克氏双锯鱼生活在奶嘴海葵中,它为海葵带来食物,海葵则为它提供了保护。
珠海外伶仃岛海域,成对的蝟虾挥舞着前螯,它们躲在珊瑚礁下觅食海流中的微生物。
珠海外伶仃岛海域,指形软珊瑚。
珠海外伶仃岛海域,棘穗软珊瑚在适合的水温与水质中长势喜人。

但近年来受气候变暖、海水酸化、海水污染、非法捕捞等影响,珊瑚礁面临较大环境压力。水温过高、水环境破坏等会驱离虫黄藻,导致珊瑚虫死亡,最终珊瑚白化;再如渔业发展过程中,不科学使用拖网捕捞,珊瑚会被拉扯断等。

东南澎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底,志愿者定期对缠绕在珊瑚礁上的渔网进行清理移除。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工程生产中心主任陈伯贵将珊瑚幼体拴在海底的培养网格中。
海底培养网格中的珊瑚幼体。
珠海外伶仃岛海域,碧水蓝天。

广东绵长的海岸线上有着丰富的珊瑚礁资源,形成了“汕头南澎列岛—惠州大亚湾—深圳大鹏湾—珠海佳蓬列岛—茂名放鸡岛—湛江硇洲岛—雷州半岛北部湾”的珊瑚礁群。

珊瑚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洋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广东多地开展珊瑚普查等,摸清珊瑚家底,针对性制定保护政策;同时,积极修复珊瑚,多渠道宣传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近年来,广东珊瑚白化趋势得到遏制,“珠海这样一个大湾区都市能有这片珊瑚很难得,珊瑚间的生物也很丰富。更让我们高兴的是,现在越来越多志愿者参与到珊瑚普查中,渔民捕捞也更规范,这些都是好现象。”刘岚说。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内,科研人员对人工繁育的珊瑚进行水质检测。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内,科研人员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珊瑚骨。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内,显微镜下的人工培育珊瑚卵。

广东整体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也在持续改善。通过严控入海河流污染物、完善入海排污口管理、多部门联合开展污染防治执法等,在去年底,广东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92.3%,为有监测评价以来最好水平。海洋生物,正有了更适宜的生存环境。

珠海外伶仃岛海域,克氏双锯鱼与樱蕾篷锥海葵。
珠海外伶仃岛海域,环刺棘海胆。
深圳大鹏海域,十字牡丹珊瑚。
深圳大鹏海域,白斑小星珊瑚。
珠海外伶仃岛海域,毒拟鲉。
珠海外伶仃岛海域,猩红筒星珊瑚。
珠海外伶仃岛海域,塔形马蹄螺里的兔足真寄居蟹。
汕头南澎列岛海域,方柱翼手参。
珠海外伶仃岛海域,潜水员与克氏双锯鱼同游。
编辑:祁文静 责任编辑:帅云
守护!珠海外伶仃岛海域有一片海底“珊瑚花园”→
南方+ 2024-09-21 17:09

(探访粤港澳大湾区海底世界 守护城市群中的“珊瑚花园”,时长共1分12秒)

在珠江口的珠海外伶仃岛海域,“扑通”一声,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教授刘岚身着潜水服,从船上潜入海底。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这片海域,有着一片保存较好的珊瑚礁群。第5个全国珊瑚日,刘岚和团队在这里普查、修复珊瑚。

珠海外伶仃岛海域,中山大学科研人员正在救助被台风破坏的佳丽鹿角珊瑚。

海床上分布着形态各异的鹿角珊瑚,各种鱼类成群游弋,奇妙缤纷的海底世界图景徐徐展开。

珠海外伶仃岛海域,大面积的佳丽鹿角珊瑚在海底长势喜人,科研人员沿着边缘测量珊瑚面积。
珠海外伶仃岛海域,海床上布满五彩斑斓的珊瑚。
花斑蓑鲉摆动着“华丽外衣”在珊瑚间穿梭嬉戏。

五彩斑斓的珊瑚形成珊瑚礁,如同一个海底城堡,为很多海洋生物提供住所和食物,这里生物多样性丰富,有超过25%的已知海洋生物生活在珊瑚礁复杂的空间中,由此珊瑚礁生态系统也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

同时,珊瑚礁复杂的结构具有抵抗风浪、保护海岸的功能。通过虫黄藻、浮游植物等的光合作用,珊瑚礁能将二氧化碳吸收并保存在碳酸钙骨骼中,起到固碳作用。

密花裸胸鳝躲藏在珊瑚间的岩壁内等待着猎物到来。
克氏双锯鱼生活在奶嘴海葵中,它为海葵带来食物,海葵则为它提供了保护。
珠海外伶仃岛海域,成对的蝟虾挥舞着前螯,它们躲在珊瑚礁下觅食海流中的微生物。
珠海外伶仃岛海域,指形软珊瑚。
珠海外伶仃岛海域,棘穗软珊瑚在适合的水温与水质中长势喜人。

但近年来受气候变暖、海水酸化、海水污染、非法捕捞等影响,珊瑚礁面临较大环境压力。水温过高、水环境破坏等会驱离虫黄藻,导致珊瑚虫死亡,最终珊瑚白化;再如渔业发展过程中,不科学使用拖网捕捞,珊瑚会被拉扯断等。

东南澎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底,志愿者定期对缠绕在珊瑚礁上的渔网进行清理移除。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工程生产中心主任陈伯贵将珊瑚幼体拴在海底的培养网格中。
海底培养网格中的珊瑚幼体。
珠海外伶仃岛海域,碧水蓝天。

广东绵长的海岸线上有着丰富的珊瑚礁资源,形成了“汕头南澎列岛—惠州大亚湾—深圳大鹏湾—珠海佳蓬列岛—茂名放鸡岛—湛江硇洲岛—雷州半岛北部湾”的珊瑚礁群。

珊瑚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洋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广东多地开展珊瑚普查等,摸清珊瑚家底,针对性制定保护政策;同时,积极修复珊瑚,多渠道宣传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近年来,广东珊瑚白化趋势得到遏制,“珠海这样一个大湾区都市能有这片珊瑚很难得,珊瑚间的生物也很丰富。更让我们高兴的是,现在越来越多志愿者参与到珊瑚普查中,渔民捕捞也更规范,这些都是好现象。”刘岚说。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内,科研人员对人工繁育的珊瑚进行水质检测。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内,科研人员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珊瑚骨。
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内,显微镜下的人工培育珊瑚卵。

广东整体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也在持续改善。通过严控入海河流污染物、完善入海排污口管理、多部门联合开展污染防治执法等,在去年底,广东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达92.3%,为有监测评价以来最好水平。海洋生物,正有了更适宜的生存环境。

珠海外伶仃岛海域,克氏双锯鱼与樱蕾篷锥海葵。
珠海外伶仃岛海域,环刺棘海胆。
深圳大鹏海域,十字牡丹珊瑚。
深圳大鹏海域,白斑小星珊瑚。
珠海外伶仃岛海域,毒拟鲉。
珠海外伶仃岛海域,猩红筒星珊瑚。
珠海外伶仃岛海域,塔形马蹄螺里的兔足真寄居蟹。
汕头南澎列岛海域,方柱翼手参。
珠海外伶仃岛海域,潜水员与克氏双锯鱼同游。
编辑:祁文静 责任编辑: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