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丨悦读 面北而梳,乡愁之花袅袅盛开 ——读谭功才散文集《鲍坪记》

知道功才兄要出新散文集《鲍坪记》是一年之前的事。彼时正值他的乡愁高峰之作《南方辞》火热出炉,反响如潮。作为续更早些时候的《鲍坪》之后,《南方辞》算作是浪尖峰顶般地存在无疑。此时再横空推出《鲍坪记》,恰如书中《硝洞坪》一文内所述:大珠小珠落玉盘般欢快跌宕,如山林一般绿茵茵,如天空一般蓝幽幽了。

《鲍坪记》是一部乳燕南飞筑巢而居,历经时光晾晒岁月洗礼,风雨沉淀之后面北怀乡、愁乡、痛乡,进而望乡的朴质厚重之作。相比以往出版的其他非虚构乡土散文著作,作者功才在侧重写实叹虚的基础上,又对整部作品中每一篇如珍珠般的文章进行了从语言到思想,自主题,至结构上的深层钢化锤炼,灵魂升华。使得书中包括标点符号在内,字里行间无不散发出夏果的素熟,秋色的清香。简练不失浓酽,无华而自生哲想。浅读深品之下,直观间或里,无不透射出其简明、忠厚、重情的处事为人、睦亲敦朋之风。

纵览全书六辑,《鲍坪记》非常巧妙地以物理的方式进行了自然排序。

辑一的地理志,首当其冲地将读者带入了他心心念念的故乡大地。清清淡淡,素素雅雅却分量十足地将恩施山水之中、钟灵毓秀的鲍坪故事呈上。走近粟谷坝将心事放下,沿小溪轻松至垭上,再到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司大寨凝视一翻,随后拐入阵坡将小学时光拾起来把弄沉吟,累了罢,赶到岩口子喘喘气歇歇脚,待精神头稍有恢复,即出发硝洞坪和野三口沷情抒意,下渡坪的坦阔便成了他带领读者们实心实意饱游了鲍坪众多俊俏奇美之地后,完美收官定志之处;气息尚未平匀,功才紧接着又将生他养他之地,吸天地精华而长的各色植物托盘而出。杉树、枞树、花栎树、泡桐树、桐子树、狗骨头树等,形态各异,特色不一。每一种被他亮相出来的植物,都跟他有过一段或欢笑、或泪水的传奇往事,每一棵被他用饱含深情文字精心修剪过的树,都传递出如母如父般的淳朴温厚;恰如恩施鲍坪晚上徐徐清风下的月光,功才还把铺满芳香的故乡泥土上,循环滋养和陪伴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各类生命体,如盛行于南方餐桌上,风味独特的折耳根,一到春季便抽芽疯长,让人齿颊生津的刺芥菜、鬼针草,通过他纯朴生香之笔,如附魂着灵般地生动还原后,端到读者的眼前,色味着迷处,让人不禁进入那时候,那地方,那些菜的逝去时空之中,心中由然的欢喜,隐隐发痛,颤颤发抖。还有那地域称谓明显、土味十足的鸦鹊子、老鸦子、盐老鼠,都透过功才的笔端流泻而出,亦是怀念背后那个时代真实的悲欢苦累映照。

之所以在欢喜的角落里,还藏有隐隐的痛在颤颤发抖,全因在中国这片有着几千年耕读文明史的土地上,无论何人,在何地,何种工作生活状态,往上数个三四代,皆能找到曾经的农家祖辈身影,共鸣之情尤如蝴蝶引海啸,内在汹涌骇浪,外表却早已泪盈满眶。《鲍坪记》全书中的收尾之作《祖屋》,便是引发隐隐痛颤颤抖的源泉之文。

祖屋,这是一个让无数异乡游子,尤其是再也回不去故乡的游子为之心碎后,依然魂牵梦归的地方。在中国,几乎所有人都有自己的祖屋,所不同的是,有的人随着岁月变迁,沧海桑田,将祖屋进行它用处理,不复存在了。而多数人,他们的祖屋依然还在。祖屋在,无论身处何方,魂就在。

当读到《祖屋》一文时,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与我相隔千里的粤北山区一个叫乐昌市的辖区内,也有一个紧邻潇湘之地汝城县的小镇村落,个小镇名叫黄圃镇,那个村名叫岐下岭村。那是一个由邓姓创建而成的具有浓厚湘楚文化,民风民俗,历史悠久的自然乡村。那里的村民身上都流淌着一个名叫邓洁的祖先,于南宋绍熙年间在距村址三公里处的东村开基建村后,历经四百多年繁衍,开枝散叶迁徙而至又四百多年,前后八百来年的血液。

锅乃心之所向,一家之魂。炊烟升起,不管是洋芋红苕,还是腊肉活渣,无论是油烟味,还是闻起来特别舒服的清香,传递到鲍坪人的鼻子里,无论如何都有了生机。无论是下地种田,上山割草,还是赶场走亲戚,脚尖总朝着一个方向。无论是急促还是缓步,最终都会抵达炊烟升起的位置,那里有口圆圆的、勾魂摄魄的铁锅,静静等待着归者。

俯视过故乡的山和水,穿过密密丛丛的各类树,功才抬眼拾脚间,继续凝重地用手采摘了几把带着故土气味的乡间野菜,回到了他曾经成长生活过一亩三分地,他日思夜想的家。

正如前面对风物志辑中《锅》一文的引言所述,人的一生都在路上行走,无论走的什么路,无论是急促还是缓慢,最终都会抵达炊烟升起的位置,那里有口锅,等待着每一位归者。功才回到家,就开始了对曾经刻骨铭心的居所展开了一系列物什的清理、着色与描画。端出锅缸瓢盆碗,拖起梿枷、遮盖、舂碓和火钳,几翻审视之后,轻轻拂去上面的老尘,将记忆之色重新印附其中。风物志辑中的猪槽、岩壳田、滚身儿等篇章,则是他由里而外,将那时候为了走出故乡,迈向更加广阔天地,将它们深埋之后再回眸的经典,个中故事,情真、意切,且淳淳香浓。

鲍坪是鲜活的,鲍坪也不仅仅是鲜活的。书中人物同时也构建出了功才故乡生活经历的一切或大或小、或清晰或模糊的事件。譬如只要在那个时代农在村生活过的人,都耳熟能详的年关、打靶事儿等,所不同的,只是因地域差异,在形式上或大或小呈现出让人好奇的区别。

《鲍坪记》不仅是一部乳燕南飞,风雨沉淀之后,朴实厚重的乡愁之作。更准确地说,它就是功才这只南飞的乳燕,当年离开故乡母亲的怀饱,几翻变迁,历经风吹雨打,最后筑巢在如今南国的中山之城,挺立于花繁叶茂的文学群山中,以瑧简至朴的散文之姿,向北,向故乡,心血创而作出的顶峰之作。

他将自己执笔的手化作一把记忆中的梳子,灌满深情泪水,一遍又一遍地对着故乡大地上无数的思念对象进行了一场梳理,进而绽放出朵朵洁净无瑕、迎风袅袅的花。这朵朵的花,开在功才汗血种植的文学之树上,幽然傲立。

文字:邓军敏 编辑:刘鹏凯 责任编辑:吴颖琼
湾韵丨悦读 面北而梳,乡愁之花袅袅盛开 ——读谭功才散文集《鲍坪记》
珠海特区报 2024-10-11 02:32

知道功才兄要出新散文集《鲍坪记》是一年之前的事。彼时正值他的乡愁高峰之作《南方辞》火热出炉,反响如潮。作为续更早些时候的《鲍坪》之后,《南方辞》算作是浪尖峰顶般地存在无疑。此时再横空推出《鲍坪记》,恰如书中《硝洞坪》一文内所述:大珠小珠落玉盘般欢快跌宕,如山林一般绿茵茵,如天空一般蓝幽幽了。

《鲍坪记》是一部乳燕南飞筑巢而居,历经时光晾晒岁月洗礼,风雨沉淀之后面北怀乡、愁乡、痛乡,进而望乡的朴质厚重之作。相比以往出版的其他非虚构乡土散文著作,作者功才在侧重写实叹虚的基础上,又对整部作品中每一篇如珍珠般的文章进行了从语言到思想,自主题,至结构上的深层钢化锤炼,灵魂升华。使得书中包括标点符号在内,字里行间无不散发出夏果的素熟,秋色的清香。简练不失浓酽,无华而自生哲想。浅读深品之下,直观间或里,无不透射出其简明、忠厚、重情的处事为人、睦亲敦朋之风。

纵览全书六辑,《鲍坪记》非常巧妙地以物理的方式进行了自然排序。

辑一的地理志,首当其冲地将读者带入了他心心念念的故乡大地。清清淡淡,素素雅雅却分量十足地将恩施山水之中、钟灵毓秀的鲍坪故事呈上。走近粟谷坝将心事放下,沿小溪轻松至垭上,再到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司大寨凝视一翻,随后拐入阵坡将小学时光拾起来把弄沉吟,累了罢,赶到岩口子喘喘气歇歇脚,待精神头稍有恢复,即出发硝洞坪和野三口沷情抒意,下渡坪的坦阔便成了他带领读者们实心实意饱游了鲍坪众多俊俏奇美之地后,完美收官定志之处;气息尚未平匀,功才紧接着又将生他养他之地,吸天地精华而长的各色植物托盘而出。杉树、枞树、花栎树、泡桐树、桐子树、狗骨头树等,形态各异,特色不一。每一种被他亮相出来的植物,都跟他有过一段或欢笑、或泪水的传奇往事,每一棵被他用饱含深情文字精心修剪过的树,都传递出如母如父般的淳朴温厚;恰如恩施鲍坪晚上徐徐清风下的月光,功才还把铺满芳香的故乡泥土上,循环滋养和陪伴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各类生命体,如盛行于南方餐桌上,风味独特的折耳根,一到春季便抽芽疯长,让人齿颊生津的刺芥菜、鬼针草,通过他纯朴生香之笔,如附魂着灵般地生动还原后,端到读者的眼前,色味着迷处,让人不禁进入那时候,那地方,那些菜的逝去时空之中,心中由然的欢喜,隐隐发痛,颤颤发抖。还有那地域称谓明显、土味十足的鸦鹊子、老鸦子、盐老鼠,都透过功才的笔端流泻而出,亦是怀念背后那个时代真实的悲欢苦累映照。

之所以在欢喜的角落里,还藏有隐隐的痛在颤颤发抖,全因在中国这片有着几千年耕读文明史的土地上,无论何人,在何地,何种工作生活状态,往上数个三四代,皆能找到曾经的农家祖辈身影,共鸣之情尤如蝴蝶引海啸,内在汹涌骇浪,外表却早已泪盈满眶。《鲍坪记》全书中的收尾之作《祖屋》,便是引发隐隐痛颤颤抖的源泉之文。

祖屋,这是一个让无数异乡游子,尤其是再也回不去故乡的游子为之心碎后,依然魂牵梦归的地方。在中国,几乎所有人都有自己的祖屋,所不同的是,有的人随着岁月变迁,沧海桑田,将祖屋进行它用处理,不复存在了。而多数人,他们的祖屋依然还在。祖屋在,无论身处何方,魂就在。

当读到《祖屋》一文时,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与我相隔千里的粤北山区一个叫乐昌市的辖区内,也有一个紧邻潇湘之地汝城县的小镇村落,个小镇名叫黄圃镇,那个村名叫岐下岭村。那是一个由邓姓创建而成的具有浓厚湘楚文化,民风民俗,历史悠久的自然乡村。那里的村民身上都流淌着一个名叫邓洁的祖先,于南宋绍熙年间在距村址三公里处的东村开基建村后,历经四百多年繁衍,开枝散叶迁徙而至又四百多年,前后八百来年的血液。

锅乃心之所向,一家之魂。炊烟升起,不管是洋芋红苕,还是腊肉活渣,无论是油烟味,还是闻起来特别舒服的清香,传递到鲍坪人的鼻子里,无论如何都有了生机。无论是下地种田,上山割草,还是赶场走亲戚,脚尖总朝着一个方向。无论是急促还是缓步,最终都会抵达炊烟升起的位置,那里有口圆圆的、勾魂摄魄的铁锅,静静等待着归者。

俯视过故乡的山和水,穿过密密丛丛的各类树,功才抬眼拾脚间,继续凝重地用手采摘了几把带着故土气味的乡间野菜,回到了他曾经成长生活过一亩三分地,他日思夜想的家。

正如前面对风物志辑中《锅》一文的引言所述,人的一生都在路上行走,无论走的什么路,无论是急促还是缓慢,最终都会抵达炊烟升起的位置,那里有口锅,等待着每一位归者。功才回到家,就开始了对曾经刻骨铭心的居所展开了一系列物什的清理、着色与描画。端出锅缸瓢盆碗,拖起梿枷、遮盖、舂碓和火钳,几翻审视之后,轻轻拂去上面的老尘,将记忆之色重新印附其中。风物志辑中的猪槽、岩壳田、滚身儿等篇章,则是他由里而外,将那时候为了走出故乡,迈向更加广阔天地,将它们深埋之后再回眸的经典,个中故事,情真、意切,且淳淳香浓。

鲍坪是鲜活的,鲍坪也不仅仅是鲜活的。书中人物同时也构建出了功才故乡生活经历的一切或大或小、或清晰或模糊的事件。譬如只要在那个时代农在村生活过的人,都耳熟能详的年关、打靶事儿等,所不同的,只是因地域差异,在形式上或大或小呈现出让人好奇的区别。

《鲍坪记》不仅是一部乳燕南飞,风雨沉淀之后,朴实厚重的乡愁之作。更准确地说,它就是功才这只南飞的乳燕,当年离开故乡母亲的怀饱,几翻变迁,历经风吹雨打,最后筑巢在如今南国的中山之城,挺立于花繁叶茂的文学群山中,以瑧简至朴的散文之姿,向北,向故乡,心血创而作出的顶峰之作。

他将自己执笔的手化作一把记忆中的梳子,灌满深情泪水,一遍又一遍地对着故乡大地上无数的思念对象进行了一场梳理,进而绽放出朵朵洁净无瑕、迎风袅袅的花。这朵朵的花,开在功才汗血种植的文学之树上,幽然傲立。

文字:邓军敏 编辑:刘鹏凯 责任编辑:吴颖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