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炳权手写了20万字,编撰成《官塘村史话》。
在他看来,编写村史,就是让老一辈口口相传的故事,变成文字、历史永久保存,就是留住乡村的根与魂。
官塘,观塘,塘池已变成平地,不过只是一个有着数百户人家的普通村落。
正午阳光通透热烈,村里的一切都变得更加亮堂。卓炳权推着旧单车在村口等着,车头插着的伞并没打开,阳光直射下,花白的发丝被轻易穿透,在十月的风里微微晃动着柔光。此行,他将作为“向导”,带记者浏览这座已有700多年历史的古村。
(一)
卓炳权今年80岁,是土生土长的官塘村人。他做过村里供销社店员,也当过小学校长,退休后,还牵头成立了官塘村文物维修小组,修葺了村里不少庙宇、宗祠。
曲曲折折的村巷里,依然保留着几百年前的青石板路。后人在上面修修补补,新与旧间,时间的痕迹在脚下依次铺开。卓炳权带着我们往村里深处走去,一抬头,我们看到了一座百年前的屋宇。
青砖黛瓦、木梁雕窗,大门牌匾刻着的“震山卓公祠”为黄玉堂的题字。震山卓公祠,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是官塘卓氏六世祖卓震山的祠堂。
“1958年以前,这里曾是前进生产队的队址,也在大跃进时期被当作饭堂。空置后,重修回了祠堂。”卓炳权边介绍,边掏出包里的钥匙上前开锁。门堂前双掩的木门,清晰地留着两行粉笔字,一行写着“寻根请致电”,一行留着卓炳权的手机号码。
推门而入,眼前的主座面阔三间,规整地摆放着祖先的神主牌位,近门处设有两条走廊,中间夹着一个天井。香烟袅袅,漏斗式的敞顶空间让阳光倾泻而下,细腻地描摹着堂里的每件物品。飞檐翘角、翠叶低窗,时间的庄重感扑面而来。
最引人注目的,是环顾走廊长达52米的官塘村卓民族谱。族谱是卓炳权一笔一画手写而成的,公正的隶书字体配合着吊线大族谱,将卓氏十七世人家都清晰明了地展现出来,甚至没有一处涂改。
“这得写多久?”我惊叹得说不出话,想着长卷中间但凡写错一点,都得重新写过。卓炳权回复:“没有写错过,一点一点地写,大概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吧。”
(二)
震山卓公祠是2010年由卓炳权牵头,村民集资重修的。在官塘村,这样的祠堂庙宇现存20座。
宗祠成为了祭祖和聚集团圆的重要场所。节假日里,村民会在此祭拜祖先,传承家族的文化传统。平日里,祠堂也常有人拜访,不少来自香港、澳门、台湾的同胞,以及海外的华侨会前来寻根拜祖。甚至,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等高校师生也到村研学,想要了解官塘村的历史文化。
卓炳权当起了讲解志愿者,留在木门上的电话常常响起。卓炳权有求必应,自己也算不清每年要接待多少人,讲解多少故事,这条青石板路要走多少遍。
他带着大家,一把伞,一条村地走,讲到了天黑。他讲先民开拓之不易,邱、洪、冯、佘、卓五姓先辈筚路蓝缕,一砖一瓦,共建家园,才有今日官塘;他讲民族大义,在民族危难关头,许多官塘英烈毁家纾难,虽九死而不悔,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说到忘情处,他甚至唱起了《解放歌》“十月一,系新中国嘅生日,从今人民得翻身”;他也会兴致勃勃讲起官塘茶果:宅年糕、大隆糕、豆捞仔、萝兜粽,柴火蒸煮,最是好味道,最是抚慰人心……
(三)
卓炳权唱歌的时候,我们坐在官塘村的茶果店里。风扇吱吱地响着,竟意外合上了节拍。前来送糖水的婆婆也被歌声吸引,站在我们桌旁听卓炳权讲述。
卓炳权说,老建筑需要保护,文字历史也需要保存,官塘村先辈的精神才能更好地做到传承。
在70岁的时候,卓炳权编撰了一本书——《官塘村史话》,手写了20万字,将他这么多年来对村庄的所见所闻、资料收集、文物查证等进行归纳编册,详细介绍了官塘村的来历、资源、人物、民俗文化等内容。
其实写这本书并不容易,写书时卓炳权被检查出“直肠癌”,癌细胞甚至一度扩散到了肺部。化疗是痛苦的,卓炳权几乎每天都在呕吐,头昏眼花,觉得快“挺不住了”。
卓炳权说,“可是《官塘村史话》还没定稿出版呢。”他怕,也期待着,希望能在活着的时候看到这本书面世。所以即使当时病痛难忍,他也依旧加紧赶工,每天至少写上一万字,与死神抢时间。好在,卓炳权等到了稿件的出版,他的病也挺过去了。
(四)
《官塘村史话》里记载了许多趣事儿,比如赖床的二世祖观仰公被其母训诫;又讲山边叫“林连”的小村,村中村民个个人高马大,本村人根本打不过。除了这些,书里也介绍了很多优秀族人的英雄事迹,包括广东近代交通建筑专家卓康成、抗日时期中山县县长卓历庵等。
内容完善,写着风趣,读起来意犹未尽。我问“这些事怎么收集来的?”卓炳权回复:“听故事,听村里老人们讲。”
老人们讲话像放闸的水,这句话是卓炳权形容的。他说,长者人生经验宝贵,每个人身上都有独特、不可复制的人生故事。只要你凑过去听,他们就会毫无保留地告诉你。
一份热土孕育一份乡情,虽不必汹涌,却如涓涓细流,在心中长流不息。
卓炳权爱听他们讲,事实上,他并不是因为要写村史才去听,而是因为听了很多,想着要把事留下来。编写村史,就是让老一辈口口相传的故事,变成文字、历史永久保存,就是留住乡村的根与魂。
(五)
从茶果店出来,太阳通红划至西边,卓炳权要去拜访103岁的卓耀我。这位百岁老人是卓炳权收集故事的一大来源。
其实在官塘村里走,遇到的也多是老人。跟着卓炳权走街穿巷,总能听到他们跟他打招呼,用官塘话简单地寒暄。有个老人拄着拐杖在街口叫他,卓炳权没听见,老人就拼命挥着手,示意我提醒他。
打了几个招呼,在巷口拐了几个弯,我们到达了卓耀我的屋子。卓炳权熟练地推门而入,卓耀我起身在院内相迎,笑眼盈盈,十分精神。他也刚回屋不久,下午打牌去了。
卓耀我拉着卓炳权在屋里坐下,聊起天来。他们讲的是官塘村话,我坐在他们对面,一句也没听懂,但也实在不忍心打断。只见103岁的卓耀我说到动情处,做起了各种动作,中间还抹起了眼泪。80岁的卓炳权则坐在他身侧,对他的每句话都有回应,笑着频频点头。
聊了20分钟,卓炳权察觉到我在一旁根本没听懂,他向我解释道:“这位爷爷叫卓耀我,‘耀’是光耀的‘耀’,‘我’就是我们自己的‘我’。年轻的时候,大家总喜欢喊他的名,‘耀我’,耀我。”卓炳权说,刚刚卓耀我在讲他年轻时遭到土匪绑架,被勒索了民国时币148万元赎身。
我问,这些故事也是你今天第一次听吗?卓炳权回复,不是,听了很多遍了。
他们接着交谈,我还是一句也没听懂,但泪水不知不觉充盈在我眼里,我无法言说这份感动从何而来。
上了年龄的老人眼睛其实是会褪色的,灰蒙蒙的。可是讲故事时,他们的眼睛是亮晶晶的。卓耀我手舞足蹈地讲着,在他身边的卓炳权衬托得像个孩子。时间好像在他们之间回溯了,那段岁月被重新点燃,在他们彼此的眼里。
百年的时间里,村里的人都去过很多地方,但在他们脑海中,只有故乡的故事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定位系统,无论身处何处,停在哪里,永远牵绊着的,是记忆深处的官塘。眼波流转间,家族百年的岁月荣光在此传承。
相比一个时代的兴衰更迭,他们的人生时长显得短暂。但对一个人来说,却足以酿出浓厚的乡情。
卓炳权手写了20万字,编撰成《官塘村史话》。
在他看来,编写村史,就是让老一辈口口相传的故事,变成文字、历史永久保存,就是留住乡村的根与魂。
官塘,观塘,塘池已变成平地,不过只是一个有着数百户人家的普通村落。
正午阳光通透热烈,村里的一切都变得更加亮堂。卓炳权推着旧单车在村口等着,车头插着的伞并没打开,阳光直射下,花白的发丝被轻易穿透,在十月的风里微微晃动着柔光。此行,他将作为“向导”,带记者浏览这座已有700多年历史的古村。
(一)
卓炳权今年80岁,是土生土长的官塘村人。他做过村里供销社店员,也当过小学校长,退休后,还牵头成立了官塘村文物维修小组,修葺了村里不少庙宇、宗祠。
曲曲折折的村巷里,依然保留着几百年前的青石板路。后人在上面修修补补,新与旧间,时间的痕迹在脚下依次铺开。卓炳权带着我们往村里深处走去,一抬头,我们看到了一座百年前的屋宇。
青砖黛瓦、木梁雕窗,大门牌匾刻着的“震山卓公祠”为黄玉堂的题字。震山卓公祠,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是官塘卓氏六世祖卓震山的祠堂。
“1958年以前,这里曾是前进生产队的队址,也在大跃进时期被当作饭堂。空置后,重修回了祠堂。”卓炳权边介绍,边掏出包里的钥匙上前开锁。门堂前双掩的木门,清晰地留着两行粉笔字,一行写着“寻根请致电”,一行留着卓炳权的手机号码。
推门而入,眼前的主座面阔三间,规整地摆放着祖先的神主牌位,近门处设有两条走廊,中间夹着一个天井。香烟袅袅,漏斗式的敞顶空间让阳光倾泻而下,细腻地描摹着堂里的每件物品。飞檐翘角、翠叶低窗,时间的庄重感扑面而来。
最引人注目的,是环顾走廊长达52米的官塘村卓民族谱。族谱是卓炳权一笔一画手写而成的,公正的隶书字体配合着吊线大族谱,将卓氏十七世人家都清晰明了地展现出来,甚至没有一处涂改。
“这得写多久?”我惊叹得说不出话,想着长卷中间但凡写错一点,都得重新写过。卓炳权回复:“没有写错过,一点一点地写,大概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吧。”
(二)
震山卓公祠是2010年由卓炳权牵头,村民集资重修的。在官塘村,这样的祠堂庙宇现存20座。
宗祠成为了祭祖和聚集团圆的重要场所。节假日里,村民会在此祭拜祖先,传承家族的文化传统。平日里,祠堂也常有人拜访,不少来自香港、澳门、台湾的同胞,以及海外的华侨会前来寻根拜祖。甚至,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北京理工大学珠海校区等高校师生也到村研学,想要了解官塘村的历史文化。
卓炳权当起了讲解志愿者,留在木门上的电话常常响起。卓炳权有求必应,自己也算不清每年要接待多少人,讲解多少故事,这条青石板路要走多少遍。
他带着大家,一把伞,一条村地走,讲到了天黑。他讲先民开拓之不易,邱、洪、冯、佘、卓五姓先辈筚路蓝缕,一砖一瓦,共建家园,才有今日官塘;他讲民族大义,在民族危难关头,许多官塘英烈毁家纾难,虽九死而不悔,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说到忘情处,他甚至唱起了《解放歌》“十月一,系新中国嘅生日,从今人民得翻身”;他也会兴致勃勃讲起官塘茶果:宅年糕、大隆糕、豆捞仔、萝兜粽,柴火蒸煮,最是好味道,最是抚慰人心……
(三)
卓炳权唱歌的时候,我们坐在官塘村的茶果店里。风扇吱吱地响着,竟意外合上了节拍。前来送糖水的婆婆也被歌声吸引,站在我们桌旁听卓炳权讲述。
卓炳权说,老建筑需要保护,文字历史也需要保存,官塘村先辈的精神才能更好地做到传承。
在70岁的时候,卓炳权编撰了一本书——《官塘村史话》,手写了20万字,将他这么多年来对村庄的所见所闻、资料收集、文物查证等进行归纳编册,详细介绍了官塘村的来历、资源、人物、民俗文化等内容。
其实写这本书并不容易,写书时卓炳权被检查出“直肠癌”,癌细胞甚至一度扩散到了肺部。化疗是痛苦的,卓炳权几乎每天都在呕吐,头昏眼花,觉得快“挺不住了”。
卓炳权说,“可是《官塘村史话》还没定稿出版呢。”他怕,也期待着,希望能在活着的时候看到这本书面世。所以即使当时病痛难忍,他也依旧加紧赶工,每天至少写上一万字,与死神抢时间。好在,卓炳权等到了稿件的出版,他的病也挺过去了。
(四)
《官塘村史话》里记载了许多趣事儿,比如赖床的二世祖观仰公被其母训诫;又讲山边叫“林连”的小村,村中村民个个人高马大,本村人根本打不过。除了这些,书里也介绍了很多优秀族人的英雄事迹,包括广东近代交通建筑专家卓康成、抗日时期中山县县长卓历庵等。
内容完善,写着风趣,读起来意犹未尽。我问“这些事怎么收集来的?”卓炳权回复:“听故事,听村里老人们讲。”
老人们讲话像放闸的水,这句话是卓炳权形容的。他说,长者人生经验宝贵,每个人身上都有独特、不可复制的人生故事。只要你凑过去听,他们就会毫无保留地告诉你。
一份热土孕育一份乡情,虽不必汹涌,却如涓涓细流,在心中长流不息。
卓炳权爱听他们讲,事实上,他并不是因为要写村史才去听,而是因为听了很多,想着要把事留下来。编写村史,就是让老一辈口口相传的故事,变成文字、历史永久保存,就是留住乡村的根与魂。
(五)
从茶果店出来,太阳通红划至西边,卓炳权要去拜访103岁的卓耀我。这位百岁老人是卓炳权收集故事的一大来源。
其实在官塘村里走,遇到的也多是老人。跟着卓炳权走街穿巷,总能听到他们跟他打招呼,用官塘话简单地寒暄。有个老人拄着拐杖在街口叫他,卓炳权没听见,老人就拼命挥着手,示意我提醒他。
打了几个招呼,在巷口拐了几个弯,我们到达了卓耀我的屋子。卓炳权熟练地推门而入,卓耀我起身在院内相迎,笑眼盈盈,十分精神。他也刚回屋不久,下午打牌去了。
卓耀我拉着卓炳权在屋里坐下,聊起天来。他们讲的是官塘村话,我坐在他们对面,一句也没听懂,但也实在不忍心打断。只见103岁的卓耀我说到动情处,做起了各种动作,中间还抹起了眼泪。80岁的卓炳权则坐在他身侧,对他的每句话都有回应,笑着频频点头。
聊了20分钟,卓炳权察觉到我在一旁根本没听懂,他向我解释道:“这位爷爷叫卓耀我,‘耀’是光耀的‘耀’,‘我’就是我们自己的‘我’。年轻的时候,大家总喜欢喊他的名,‘耀我’,耀我。”卓炳权说,刚刚卓耀我在讲他年轻时遭到土匪绑架,被勒索了民国时币148万元赎身。
我问,这些故事也是你今天第一次听吗?卓炳权回复,不是,听了很多遍了。
他们接着交谈,我还是一句也没听懂,但泪水不知不觉充盈在我眼里,我无法言说这份感动从何而来。
上了年龄的老人眼睛其实是会褪色的,灰蒙蒙的。可是讲故事时,他们的眼睛是亮晶晶的。卓耀我手舞足蹈地讲着,在他身边的卓炳权衬托得像个孩子。时间好像在他们之间回溯了,那段岁月被重新点燃,在他们彼此的眼里。
百年的时间里,村里的人都去过很多地方,但在他们脑海中,只有故乡的故事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定位系统,无论身处何处,停在哪里,永远牵绊着的,是记忆深处的官塘。眼波流转间,家族百年的岁月荣光在此传承。
相比一个时代的兴衰更迭,他们的人生时长显得短暂。但对一个人来说,却足以酿出浓厚的乡情。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