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文学的双重书写
——读《岁月忽已晚》
□彭忠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两千多年前的汉代,一众匿名者为我们留下了有着被刘勰誉为“五言冠冕”之称的十九首古诗。这些古诗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抒发了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风格。
关于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的根源,广西师范大学教授胡大雷认为,东汉末年,政治黑暗,外戚、宦官、官僚三者互相倾轧、发生冲突,官僚集团是其中的失败者。本来,士人是依靠官僚的援引,通过征辟以求进身的,而当官僚集团遭受打击之后,社会上卖官鬻爵,贿赂公行,政治上的腐化和堕落已达到顶点,士人更是没有出路。求官无门,对于那些家境尚好的士人来说,不过是退居乡里,继承家业罢了。对于那些指望着靠入仕来实现阶层跨越的贫苦士人来说,这就是一场人生的灾难,预示着他们不得不从头学习其他的生存技能。
没有比“思君令人老”更刻骨铭心的思念,没有比“涉江采芙蓉”更浪漫的姿态,也没有比“努力加餐饭”更鼓舞人心的激励。胡大雷教授指出,东汉的文人,他们忍受别离,遭受苦难、挫折、陷入困境,而又努力挣脱,寻求减轻痛苦的办法。他们憧憬、渴望、期望,却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失望与挫折……他们发出“岁月忽已晚”的感慨时,却仍在追求不止。古诗十九首,简单平实、字字能读、寥寥数语,却道出了东汉文人的忧伤、思念、期望、愤懑、坚持。
胡大雷出版的《岁月忽已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2月)包括“负书行四方:文人的官宦生涯”等四编,对《古诗十九首》进行了深刻透彻的解读,带领读者品味诗中“一字千金”魅力的同时,挖掘背后有趣的东汉文人故事,生动再现他们的生活与情感。作者用细腻流畅的语言,描绘了东汉文人的远游、求学入仕、交游等方面的生活情况。尤为难得的是,作者还阐发了东汉文人生命意识的觉醒,以及他们对人生来路与归途的反思。本书写作时兼顾史学与文学,既有对《古诗十九首》的赏析,又挖掘东汉文人的生活细节,描绘了一段丰富多彩的东汉社会史,揭示了东汉时期复杂的世态与人情。
本书论述、评析《古诗十九首》,其核心在于以“岁月忽已晚”为题来讲述东汉文人的日常生活。岁月晚去,对个人来说是无可奈何的。人生的急迫感、焦虑感在《古诗十九首》的每篇中都有所表露。“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等诗句都是哀怨、哀伤,表现了东汉文人的生命意识。这些古诗道出了我们与东汉文人那样,都有相似的离别家乡、朋友背叛、中年劳苦失意、彷徨,却仍努力追求的经历。
作者认为,“岁月忽已晚”意味着人生短促,还有很多很多的愿望没有实现。可是,当前已经“岁月忽已晚”了,一切都只是憧憬而已。不过,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管是否“岁月忽已晚”,都仍有希望,都值得继续努力。这就是人生的真谛。
□刘平安
鲁迅文学奖得主弋舟的作品《丁酉故事集》呈现出一种绝望之后的希望,在对琐碎生活的描写中,超越琐碎,追逐心灵的自由。
在《丁酉故事集》的五个短篇中存在一种相同的写作视角,即主人公处于一种艰难的情绪中,并在这样的状态中重新发现属于人的生活。《巴别尔没有离开天通苑》中“我”是一位失业人员,精神恍惚,对一切感到麻木,忽然有天小邵偷了人家一只猫回来,“我”神经质地带着小邵避祸,因为怕警察来抓他们俩。
《缓刑》中小女孩那种与自己身份不相符的语言,让人感觉异常冰冷,穿梭于机场中的小女孩,不谙世事地与各种人交谈,最后她似乎也感觉到了某种麻木与慌张,她“远远地看着,登机口两边巨大的玻璃幕墙涌进的白光,令她仿佛站在一个不属于自己的世界之外,或者就像宇航员在太空上望着人类孤独的星球”。
《势不可挡》中那一群无用的艺术家,以近乎颓败的精神样态走入读者的视野;《会游泳的溺水者》中的“我”丧妻不久,由于忧郁产生了一种异于常人的对色彩的感知——周围一切都是紫色的,并且周围一切都了无生机,异常的感官能力与阴郁的生活基调,这些都拉开了与我们自己生活的距离;《如在水底,如在空中》同样如此,蒲唯丧妻不久,生活同样陷入困境,一切都是阴郁的,灰蒙蒙的,都不是常态化的生活图景。弋舟将他的主人公置于一种非正常状态,拉开与正常生活的距离,是《丁酉故事集》最为统一的写作特点。
在非正常状态下,或者说在一种阴郁的不那么美好的状态下弋舟要让我们看到生活中的星火光亮。弋舟在代后记中也表明自己对生活或许豁达了许多,以至于在这本故事集中还是给生活留下了一线希望。
《巴别尔没有离开天通苑》的最后,“我”和小邵神经兮兮地逃离了天通苑,在路上他们决定换一个地方,换一种生活,最后故事以“我们就应该更有勇气去过真正的生活”作结语,“我”和小邵奔向那个山间泉水叮咚有鱼有虾的地方。
《缓刑》的小女孩,虽然深受成人世界的困扰越来越丧失孩童的天真,但是她在这样的重压之下也还是看到了那在月光下伸长脖颈寻找光亮的海龟,那是生命最真实的一面啊,是对光的追寻与探求。
《势不可挡》那堆无用者们在精神废墟之上,一直在寻求着某种信仰,尽管这种信仰虚无缥缈,但是他们仍如苦行僧一般追寻着这样的信仰,不也是一种生活的光亮吗?
《会游泳的溺水者》中的“我”丧妻不久,对世界的感知也出现了一些恍惚,一切都是紫色的,但是正是在这样恍惚而阴郁的状态下,他忽然发现,他的生活不是那样的,周围一切熟悉的人,他们对自己很重要,他回想起许多被生活埋没的细节,他感到温暖,于是他恍然大悟,急迫地想关心周围那些被自己疏忽的陪伴已久的人,他同样也在这样的非正常状态中寻回了某些正常的精神状态。
《如在水底,如在空中》亦是如此,蒲唯丧妻后的麻木与不知所措的生活中,有天他突然想起在遥远记忆中的那个约定,于是和自己的好友程小玮一同去高中毕业那年玩耍的地方,那个约定如此地浪漫,让蒲唯得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最后他冒险进入禁止进入的水域,似乎像得到神谕般的,让他看到了生活依旧美好的方面。
弋舟这本小说集当中,他的写作呈现出这种统一的风貌,在某种意义上的生活低估中发现生活最为美丽的一面,在异化的世界中发现人类那种美好的精神样态。
□朱睿
我相信,与一篇文章的相遇也是讲究机缘的。
那只是9月平常的一天,我照例骑车去上班的路上,途经一所学校,恰逢开学,“欢迎2024级新生”的标语都显得那么朝气蓬勃,学生们二十左右的年纪,活蹦乱跳、欢声笑语的,我看得不觉有些怔怔出神。还有一名穿着汉服的女生持一柄团扇,正在人群中款款走步,突兀但可爱。“年轻真好!”我不觉由衷地感慨道。
“我那穿过风花雪月的年少,我那驮着岁月的背包,我的青春梦里落花知多少,寂寞旅途谁明了?曾经为你痴狂多少泪和笑,曾经无怨无悔的浪潮……”手机铃声提醒我:如果再感慨就要迟到扣钱了,我只好长叹一声,怅然快速绕道离去。
下班之后,感觉没着没落的,只想读书定定心神,同时潜意识里感觉又像猫爪子挠似的,催着我去读王小波的《绿毛水怪》。
《绿毛水怪》是一部中篇小说,让我读之着迷并引至入胜,是因为文章的写作特点及写作手法让我初读时颇费心思去琢磨,待品味出些许味道的时候,便觉得文如好茶——香味氤氲,周身温暖,却又提神醒脑。
整篇文章很好读,没有一个生僻字,也没有什么成语,相信接受过义务教育的人都能毫不费力地将它读完。文章的男主人公叫陈辉,女主人公叫杨素瑶(妖妖)。主线就是让姓“陈”的讲了一段“陈”年旧事——青春期无果的爱情,听者是“老王”。这就很有趣,所谓的“老陈”的实际年龄,文中已有说明“十二年前,我是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即“老陈”并不老,满打满算不过二十五岁,属于正青春的年纪,可是他却有了“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回忆。这不从侧面正也说明了青春的特点吗?——自以为无所畏惧,却还是挣扎彷徨,最后遍体鳞伤。要知道,文章写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王小波要是知道“隔壁老王”之后会成为一个著名的网络梗,不知是否会哭笑不得并佩服自己的先见之明呢。
作为王小波的小说,一定会具有批判性的,比如教育方面师生的敌对情绪,老师单凭自己的刻板印象便可以随意为学生定性,因为男主人公阅读了高尔基的《在人间》而被老师评价为“就是这种书!你看这种书,就快当小流氓了!”还对学生进行饥饿体罚……而如今《在人间》已经成为学生们的必读课外书籍,而老师对学生的管教也有了明确的言行规范与约束,这不得不归功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文章打动人心的莫过于那娓娓道来的看似平常的爱情。诚如妖妖写给陈辉的信中所提到的“我感谢你曾经送过我的两千五百里路,就是你从学校到汽车站再回家的五百六十四个来回中所走过的路。”这段描述可比现在单纯的“我认识你的第几天”情感丰富有层次多了。
通过阅读,我甚至感到强烈的震撼与惊诧:虽然时代不同,但是我在爱情青涩时期的小心思,作者是怎么精确捕捉到并复刻出来的?是啊,谁没有偷偷跟着那个意中人或被人跟,却装作偶遇的时刻呢?谁没有借书、还书、荐书给彼此,其实是想通过读书来“读你”的“设计”呢?谁没有过看到心爱的人瘦了就担心,分离后就睹物思人的时刻呢?谁没有过私下思念着对方,见面却笨嘴拙舌的尴尬呢?面对真正的爱情,人们都是充满敬畏的,不愿去亵渎。
文章的高潮部分是妖妖死后,成为了“绿毛水怪”,相遇陈辉,陈辉希望也能成为绿毛水怪与之长久相依相伴,只是现实中的病痛让他错过了最后的时机,从而痛失所爱。于是陈辉成了“老陈”。因此很多读者都认为这是一篇奇幻与充满哲理的小说。我认为这里只不过将逝去的青春与爱情做了具象化处理——我们的生命本就诞生于水中,青春不正是呈现朝气蓬勃的绿色吗?绿毛水怪头上有钢盔,手里是一杆三股叉,腰间有短剑,身体很强壮,既有海藻样的头发又生有翅膀,腿却很柔软,青春时期的我们会以为我们的理想既可以遨游于天际,也可潜翔于海底,我们自认为能够所向披靡,却还是没有陆地长久行走的基本能力。并且,缘分就是如此奇怪,来的时候让人猝不及防,走的时候,却永不可追。经历过爱情,人们可以加速成熟。
总之,《绿毛水怪》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作品。它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梦想与现实。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们不仅可以享受文字带来的美感,更能从中获得关于生活与成长的启示。
□子安
秋天,一个充满诗意和希望的季节。当天高气爽的秋日与沁人心脾的桂花相遇,当这一切与宋词的悠远韵律相融,便编织出一幅幅令人沉醉的文化画卷。在宋代,这温柔的秋日与芬芳的花朵间,不仅有着自然之美的享受,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桂花,这一自然界中的精灵,自古以来便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它不仅在形态上娇小可人,更在香气上沁人心脾,成为诗人笔下吟咏的对象。而当桂花遇上了宋词,更是碰撞出了璀璨的火花,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在宋代,诗人们对于桂花的喜爱可谓是达到了极致。他们通过诗词,将桂花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也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其中。李清照,这位宋代的女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为桂花写下了动人的篇章。她在《鹧鸪天·桂花》中写道:“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这一句,不仅赞美了桂花的高贵品质,更表达了她不畏世俗、独立于世的品格。在她看来,桂花无需依靠艳丽的色彩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它本身就是花中的佼佼者。这种对桂花的赞美,实际上是李清照对自己才华和人格的高度自信,也是她对当时社会偏见的一种有力回击。
谢懋在《霜天晓角·桂花》中则写道:“占断花中声誉,香与韵、两清洁。”这一句,高度评价了桂花在花中的地位。在他看来,桂花以其优雅的气质和幽郁的香气,成为了花中的极品。这种评价,不仅是对桂花的赞美,更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谢懋通过这句词,表达了自己对高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知。
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宋代文人对秋天和桂花的美是有独特感悟的。他们不仅在描绘自然景色时注重细节,更在其中融入了深沉的情感与思想。这种情感与思想的交织,使得宋词在秋天与桂花的主题上显得尤为动人。再如杨万里在《咏桂》中写道:“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他笔下的桂花仙气飘飘,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将桂花描绘成一种超凡脱俗、带有仙气的存在,桂花树不是人间的树,而是从月宫移栽来的。因为它的香气是发自天上,所以满山遍野飘香。
而朱淑真的《菩萨蛮·木樨》则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俏皮的笔触,描绘了桂花与众不同的美。“也无梅柳新标格,也无桃李妖娆色。”这两句开篇即否定了梅花、柳树、桃花、李花等花卉的特点,强调桂花与这些花卉的不同。“一味恼人香。”这句转折,突出了桂花独特的香气,这种香气不同于其他花卉,具有一种“恼人”的魅力。“群花争敢当。”这句进一步强调了桂花香气的独特性和不可比拟性,表明在香气方面,其他花卉难以与桂花相比。“情知天上种,飘落深岩洞。”这两句揭示了桂花的来源,暗示其高贵的出身和不凡的气质。“不管月宫寒,将枝比并看。”通过对比月宫中的寒冷环境和桂花的坚韧不拔,表现了桂花的高洁品质和不畏艰难的精神。朱淑真的这首词巧妙地运用了反语,表面上是对桂花的“责怪”,实际上是对其独特魅力的赞赏。她的俏皮之处在于,通过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更加生动地描绘了桂花的形象,并表达了自己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秋天给予桂花一种特有的韵味,而桂花则让秋天的景致更添一份风情。它们相互成就,共同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在宋代这个文化繁荣的朝代,文人们用他们敏锐的触觉和深邃的思想,捕捉到了这份难得的美景与情感,并通过宋词的形式传递给后人。
当桂花遇上宋词,产生的是一种深远的文化共鸣。这种共鸣不仅存在于文学领域,更渗透到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中。即使时隔千年,这些词句依然能够触动我们的内心深处,让我们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与美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桂花与宋词的结合已经成为了一种经典的文化意象。无论是在绘画、音乐还是其他艺术形式中,我们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这种跨越时空的魅力,正是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所在。
当桂花遇上宋词,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它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与嗅觉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与情感的传递。在这片文化的沃土上,它们将继续散发出迷人的芳香,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无尽的诗意与美好。
从古至今,桂花一直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在现代社会中,虽然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但桂花依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无论是在城市的公园里还是在乡村的小道旁,我们总能看到桂花的身影。每当秋季来临,桂花盛开的时候,那浓郁的香气总会让人陶醉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孙丽丽
在镇江西津渡老街前闲逛,竟在一家小摊前看到小人书,感觉十分亲切,看纸色并非原版而是新印制的,但毕竟也是小人书,欣喜地挑了几本带回家。
我小时候,特别痴迷于小人书。也许七十年代的人,对小人书有着特殊的感情。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去邻居家借东西,见邻家哥哥在看一本小人书,只见他左手拿书,右手的食指不时沾着唾液翻页,一脸的陶醉。后来哥哥同他借了一本《真假美猴王》,我们端坐在院子里的梧桐树下,满是兴致地翻阅着。母亲让我们下地割草,看了一半只好放下。走在田间,还惦念着真假孙悟空怎么辨别的?小人书原来这么有意思。
那时的我们主要是看画。虽然我们也识字,但认不全。再说文字没有图画来的直接,也没有图画形象生动。我们也读文字,只是大致知道其中的意思。
那个年代,是物质匮乏的年代,文化活动也是匮乏得像稀有动物。平时我们除了偶而跑老远看一场电影,听一听“大鼓书”外,没什么精神娱乐,于是小人书成了我们当年难得的精神佳肴。
记忆犹新的是范生福画的《卖饼》,里面有个叫阿大的卖烧饼的孩子,在一个茶馆外面等人,画面上有一个胖胖的师傅在叫卖生煎包,圆圆密密地排着,馋坏了书里的孩子,也馋坏了看画书的我们。
我们通过小人书读到《沙家浜》《红灯记》等。那时我们家乡也有一片开阔的水域,里面丛生着芦苇,我们喜欢撑着小船去芦苇荡里捉鱼摸虾,还捉迷藏,模仿小人书的情节,对暗号,打仗等,我们欢快的笑声常在芦苇荡里响起。
记得夏尔·丹齐格《为什么读书》里说:在功利主义的世界里,阅读维系着超脱,而超脱有利于我们的思考。因为热爱,很多事才有了坚持的理由,无关功利。读书,是一种愉悦的享受,只有热爱并沉醉其间的人才能懂得。
童年是一趟单程的火车,它永远没有返程的旅途。如今小人书与我们渐行渐远,我们很难看到它的踪迹了,但小人书永远是我们心底的美好眷恋,是永不褪色的黑白记忆。
历史与文学的双重书写
——读《岁月忽已晚》
□彭忠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两千多年前的汉代,一众匿名者为我们留下了有着被刘勰誉为“五言冠冕”之称的十九首古诗。这些古诗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抒发了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风格。
关于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的根源,广西师范大学教授胡大雷认为,东汉末年,政治黑暗,外戚、宦官、官僚三者互相倾轧、发生冲突,官僚集团是其中的失败者。本来,士人是依靠官僚的援引,通过征辟以求进身的,而当官僚集团遭受打击之后,社会上卖官鬻爵,贿赂公行,政治上的腐化和堕落已达到顶点,士人更是没有出路。求官无门,对于那些家境尚好的士人来说,不过是退居乡里,继承家业罢了。对于那些指望着靠入仕来实现阶层跨越的贫苦士人来说,这就是一场人生的灾难,预示着他们不得不从头学习其他的生存技能。
没有比“思君令人老”更刻骨铭心的思念,没有比“涉江采芙蓉”更浪漫的姿态,也没有比“努力加餐饭”更鼓舞人心的激励。胡大雷教授指出,东汉的文人,他们忍受别离,遭受苦难、挫折、陷入困境,而又努力挣脱,寻求减轻痛苦的办法。他们憧憬、渴望、期望,却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失望与挫折……他们发出“岁月忽已晚”的感慨时,却仍在追求不止。古诗十九首,简单平实、字字能读、寥寥数语,却道出了东汉文人的忧伤、思念、期望、愤懑、坚持。
胡大雷出版的《岁月忽已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年2月)包括“负书行四方:文人的官宦生涯”等四编,对《古诗十九首》进行了深刻透彻的解读,带领读者品味诗中“一字千金”魅力的同时,挖掘背后有趣的东汉文人故事,生动再现他们的生活与情感。作者用细腻流畅的语言,描绘了东汉文人的远游、求学入仕、交游等方面的生活情况。尤为难得的是,作者还阐发了东汉文人生命意识的觉醒,以及他们对人生来路与归途的反思。本书写作时兼顾史学与文学,既有对《古诗十九首》的赏析,又挖掘东汉文人的生活细节,描绘了一段丰富多彩的东汉社会史,揭示了东汉时期复杂的世态与人情。
本书论述、评析《古诗十九首》,其核心在于以“岁月忽已晚”为题来讲述东汉文人的日常生活。岁月晚去,对个人来说是无可奈何的。人生的急迫感、焦虑感在《古诗十九首》的每篇中都有所表露。“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等诗句都是哀怨、哀伤,表现了东汉文人的生命意识。这些古诗道出了我们与东汉文人那样,都有相似的离别家乡、朋友背叛、中年劳苦失意、彷徨,却仍努力追求的经历。
作者认为,“岁月忽已晚”意味着人生短促,还有很多很多的愿望没有实现。可是,当前已经“岁月忽已晚”了,一切都只是憧憬而已。不过,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管是否“岁月忽已晚”,都仍有希望,都值得继续努力。这就是人生的真谛。
□刘平安
鲁迅文学奖得主弋舟的作品《丁酉故事集》呈现出一种绝望之后的希望,在对琐碎生活的描写中,超越琐碎,追逐心灵的自由。
在《丁酉故事集》的五个短篇中存在一种相同的写作视角,即主人公处于一种艰难的情绪中,并在这样的状态中重新发现属于人的生活。《巴别尔没有离开天通苑》中“我”是一位失业人员,精神恍惚,对一切感到麻木,忽然有天小邵偷了人家一只猫回来,“我”神经质地带着小邵避祸,因为怕警察来抓他们俩。
《缓刑》中小女孩那种与自己身份不相符的语言,让人感觉异常冰冷,穿梭于机场中的小女孩,不谙世事地与各种人交谈,最后她似乎也感觉到了某种麻木与慌张,她“远远地看着,登机口两边巨大的玻璃幕墙涌进的白光,令她仿佛站在一个不属于自己的世界之外,或者就像宇航员在太空上望着人类孤独的星球”。
《势不可挡》中那一群无用的艺术家,以近乎颓败的精神样态走入读者的视野;《会游泳的溺水者》中的“我”丧妻不久,由于忧郁产生了一种异于常人的对色彩的感知——周围一切都是紫色的,并且周围一切都了无生机,异常的感官能力与阴郁的生活基调,这些都拉开了与我们自己生活的距离;《如在水底,如在空中》同样如此,蒲唯丧妻不久,生活同样陷入困境,一切都是阴郁的,灰蒙蒙的,都不是常态化的生活图景。弋舟将他的主人公置于一种非正常状态,拉开与正常生活的距离,是《丁酉故事集》最为统一的写作特点。
在非正常状态下,或者说在一种阴郁的不那么美好的状态下弋舟要让我们看到生活中的星火光亮。弋舟在代后记中也表明自己对生活或许豁达了许多,以至于在这本故事集中还是给生活留下了一线希望。
《巴别尔没有离开天通苑》的最后,“我”和小邵神经兮兮地逃离了天通苑,在路上他们决定换一个地方,换一种生活,最后故事以“我们就应该更有勇气去过真正的生活”作结语,“我”和小邵奔向那个山间泉水叮咚有鱼有虾的地方。
《缓刑》的小女孩,虽然深受成人世界的困扰越来越丧失孩童的天真,但是她在这样的重压之下也还是看到了那在月光下伸长脖颈寻找光亮的海龟,那是生命最真实的一面啊,是对光的追寻与探求。
《势不可挡》那堆无用者们在精神废墟之上,一直在寻求着某种信仰,尽管这种信仰虚无缥缈,但是他们仍如苦行僧一般追寻着这样的信仰,不也是一种生活的光亮吗?
《会游泳的溺水者》中的“我”丧妻不久,对世界的感知也出现了一些恍惚,一切都是紫色的,但是正是在这样恍惚而阴郁的状态下,他忽然发现,他的生活不是那样的,周围一切熟悉的人,他们对自己很重要,他回想起许多被生活埋没的细节,他感到温暖,于是他恍然大悟,急迫地想关心周围那些被自己疏忽的陪伴已久的人,他同样也在这样的非正常状态中寻回了某些正常的精神状态。
《如在水底,如在空中》亦是如此,蒲唯丧妻后的麻木与不知所措的生活中,有天他突然想起在遥远记忆中的那个约定,于是和自己的好友程小玮一同去高中毕业那年玩耍的地方,那个约定如此地浪漫,让蒲唯得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最后他冒险进入禁止进入的水域,似乎像得到神谕般的,让他看到了生活依旧美好的方面。
弋舟这本小说集当中,他的写作呈现出这种统一的风貌,在某种意义上的生活低估中发现生活最为美丽的一面,在异化的世界中发现人类那种美好的精神样态。
□朱睿
我相信,与一篇文章的相遇也是讲究机缘的。
那只是9月平常的一天,我照例骑车去上班的路上,途经一所学校,恰逢开学,“欢迎2024级新生”的标语都显得那么朝气蓬勃,学生们二十左右的年纪,活蹦乱跳、欢声笑语的,我看得不觉有些怔怔出神。还有一名穿着汉服的女生持一柄团扇,正在人群中款款走步,突兀但可爱。“年轻真好!”我不觉由衷地感慨道。
“我那穿过风花雪月的年少,我那驮着岁月的背包,我的青春梦里落花知多少,寂寞旅途谁明了?曾经为你痴狂多少泪和笑,曾经无怨无悔的浪潮……”手机铃声提醒我:如果再感慨就要迟到扣钱了,我只好长叹一声,怅然快速绕道离去。
下班之后,感觉没着没落的,只想读书定定心神,同时潜意识里感觉又像猫爪子挠似的,催着我去读王小波的《绿毛水怪》。
《绿毛水怪》是一部中篇小说,让我读之着迷并引至入胜,是因为文章的写作特点及写作手法让我初读时颇费心思去琢磨,待品味出些许味道的时候,便觉得文如好茶——香味氤氲,周身温暖,却又提神醒脑。
整篇文章很好读,没有一个生僻字,也没有什么成语,相信接受过义务教育的人都能毫不费力地将它读完。文章的男主人公叫陈辉,女主人公叫杨素瑶(妖妖)。主线就是让姓“陈”的讲了一段“陈”年旧事——青春期无果的爱情,听者是“老王”。这就很有趣,所谓的“老陈”的实际年龄,文中已有说明“十二年前,我是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即“老陈”并不老,满打满算不过二十五岁,属于正青春的年纪,可是他却有了“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回忆。这不从侧面正也说明了青春的特点吗?——自以为无所畏惧,却还是挣扎彷徨,最后遍体鳞伤。要知道,文章写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王小波要是知道“隔壁老王”之后会成为一个著名的网络梗,不知是否会哭笑不得并佩服自己的先见之明呢。
作为王小波的小说,一定会具有批判性的,比如教育方面师生的敌对情绪,老师单凭自己的刻板印象便可以随意为学生定性,因为男主人公阅读了高尔基的《在人间》而被老师评价为“就是这种书!你看这种书,就快当小流氓了!”还对学生进行饥饿体罚……而如今《在人间》已经成为学生们的必读课外书籍,而老师对学生的管教也有了明确的言行规范与约束,这不得不归功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文章打动人心的莫过于那娓娓道来的看似平常的爱情。诚如妖妖写给陈辉的信中所提到的“我感谢你曾经送过我的两千五百里路,就是你从学校到汽车站再回家的五百六十四个来回中所走过的路。”这段描述可比现在单纯的“我认识你的第几天”情感丰富有层次多了。
通过阅读,我甚至感到强烈的震撼与惊诧:虽然时代不同,但是我在爱情青涩时期的小心思,作者是怎么精确捕捉到并复刻出来的?是啊,谁没有偷偷跟着那个意中人或被人跟,却装作偶遇的时刻呢?谁没有借书、还书、荐书给彼此,其实是想通过读书来“读你”的“设计”呢?谁没有过看到心爱的人瘦了就担心,分离后就睹物思人的时刻呢?谁没有过私下思念着对方,见面却笨嘴拙舌的尴尬呢?面对真正的爱情,人们都是充满敬畏的,不愿去亵渎。
文章的高潮部分是妖妖死后,成为了“绿毛水怪”,相遇陈辉,陈辉希望也能成为绿毛水怪与之长久相依相伴,只是现实中的病痛让他错过了最后的时机,从而痛失所爱。于是陈辉成了“老陈”。因此很多读者都认为这是一篇奇幻与充满哲理的小说。我认为这里只不过将逝去的青春与爱情做了具象化处理——我们的生命本就诞生于水中,青春不正是呈现朝气蓬勃的绿色吗?绿毛水怪头上有钢盔,手里是一杆三股叉,腰间有短剑,身体很强壮,既有海藻样的头发又生有翅膀,腿却很柔软,青春时期的我们会以为我们的理想既可以遨游于天际,也可潜翔于海底,我们自认为能够所向披靡,却还是没有陆地长久行走的基本能力。并且,缘分就是如此奇怪,来的时候让人猝不及防,走的时候,却永不可追。经历过爱情,人们可以加速成熟。
总之,《绿毛水怪》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作品。它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梦想与现实。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们不仅可以享受文字带来的美感,更能从中获得关于生活与成长的启示。
□子安
秋天,一个充满诗意和希望的季节。当天高气爽的秋日与沁人心脾的桂花相遇,当这一切与宋词的悠远韵律相融,便编织出一幅幅令人沉醉的文化画卷。在宋代,这温柔的秋日与芬芳的花朵间,不仅有着自然之美的享受,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桂花,这一自然界中的精灵,自古以来便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它不仅在形态上娇小可人,更在香气上沁人心脾,成为诗人笔下吟咏的对象。而当桂花遇上了宋词,更是碰撞出了璀璨的火花,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在宋代,诗人们对于桂花的喜爱可谓是达到了极致。他们通过诗词,将桂花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同时也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其中。李清照,这位宋代的女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为桂花写下了动人的篇章。她在《鹧鸪天·桂花》中写道:“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这一句,不仅赞美了桂花的高贵品质,更表达了她不畏世俗、独立于世的品格。在她看来,桂花无需依靠艳丽的色彩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它本身就是花中的佼佼者。这种对桂花的赞美,实际上是李清照对自己才华和人格的高度自信,也是她对当时社会偏见的一种有力回击。
谢懋在《霜天晓角·桂花》中则写道:“占断花中声誉,香与韵、两清洁。”这一句,高度评价了桂花在花中的地位。在他看来,桂花以其优雅的气质和幽郁的香气,成为了花中的极品。这种评价,不仅是对桂花的赞美,更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谢懋通过这句词,表达了自己对高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感知。
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宋代文人对秋天和桂花的美是有独特感悟的。他们不仅在描绘自然景色时注重细节,更在其中融入了深沉的情感与思想。这种情感与思想的交织,使得宋词在秋天与桂花的主题上显得尤为动人。再如杨万里在《咏桂》中写道:“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他笔下的桂花仙气飘飘,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将桂花描绘成一种超凡脱俗、带有仙气的存在,桂花树不是人间的树,而是从月宫移栽来的。因为它的香气是发自天上,所以满山遍野飘香。
而朱淑真的《菩萨蛮·木樨》则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俏皮的笔触,描绘了桂花与众不同的美。“也无梅柳新标格,也无桃李妖娆色。”这两句开篇即否定了梅花、柳树、桃花、李花等花卉的特点,强调桂花与这些花卉的不同。“一味恼人香。”这句转折,突出了桂花独特的香气,这种香气不同于其他花卉,具有一种“恼人”的魅力。“群花争敢当。”这句进一步强调了桂花香气的独特性和不可比拟性,表明在香气方面,其他花卉难以与桂花相比。“情知天上种,飘落深岩洞。”这两句揭示了桂花的来源,暗示其高贵的出身和不凡的气质。“不管月宫寒,将枝比并看。”通过对比月宫中的寒冷环境和桂花的坚韧不拔,表现了桂花的高洁品质和不畏艰难的精神。朱淑真的这首词巧妙地运用了反语,表面上是对桂花的“责怪”,实际上是对其独特魅力的赞赏。她的俏皮之处在于,通过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更加生动地描绘了桂花的形象,并表达了自己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秋天给予桂花一种特有的韵味,而桂花则让秋天的景致更添一份风情。它们相互成就,共同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在宋代这个文化繁荣的朝代,文人们用他们敏锐的触觉和深邃的思想,捕捉到了这份难得的美景与情感,并通过宋词的形式传递给后人。
当桂花遇上宋词,产生的是一种深远的文化共鸣。这种共鸣不仅存在于文学领域,更渗透到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中。即使时隔千年,这些词句依然能够触动我们的内心深处,让我们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与美好。
随着时间的推移,桂花与宋词的结合已经成为了一种经典的文化意象。无论是在绘画、音乐还是其他艺术形式中,我们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这种跨越时空的魅力,正是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所在。
当桂花遇上宋词,是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它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与嗅觉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与情感的传递。在这片文化的沃土上,它们将继续散发出迷人的芳香,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无尽的诗意与美好。
从古至今,桂花一直是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在现代社会中,虽然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但桂花依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无论是在城市的公园里还是在乡村的小道旁,我们总能看到桂花的身影。每当秋季来临,桂花盛开的时候,那浓郁的香气总会让人陶醉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孙丽丽
在镇江西津渡老街前闲逛,竟在一家小摊前看到小人书,感觉十分亲切,看纸色并非原版而是新印制的,但毕竟也是小人书,欣喜地挑了几本带回家。
我小时候,特别痴迷于小人书。也许七十年代的人,对小人书有着特殊的感情。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去邻居家借东西,见邻家哥哥在看一本小人书,只见他左手拿书,右手的食指不时沾着唾液翻页,一脸的陶醉。后来哥哥同他借了一本《真假美猴王》,我们端坐在院子里的梧桐树下,满是兴致地翻阅着。母亲让我们下地割草,看了一半只好放下。走在田间,还惦念着真假孙悟空怎么辨别的?小人书原来这么有意思。
那时的我们主要是看画。虽然我们也识字,但认不全。再说文字没有图画来的直接,也没有图画形象生动。我们也读文字,只是大致知道其中的意思。
那个年代,是物质匮乏的年代,文化活动也是匮乏得像稀有动物。平时我们除了偶而跑老远看一场电影,听一听“大鼓书”外,没什么精神娱乐,于是小人书成了我们当年难得的精神佳肴。
记忆犹新的是范生福画的《卖饼》,里面有个叫阿大的卖烧饼的孩子,在一个茶馆外面等人,画面上有一个胖胖的师傅在叫卖生煎包,圆圆密密地排着,馋坏了书里的孩子,也馋坏了看画书的我们。
我们通过小人书读到《沙家浜》《红灯记》等。那时我们家乡也有一片开阔的水域,里面丛生着芦苇,我们喜欢撑着小船去芦苇荡里捉鱼摸虾,还捉迷藏,模仿小人书的情节,对暗号,打仗等,我们欢快的笑声常在芦苇荡里响起。
记得夏尔·丹齐格《为什么读书》里说:在功利主义的世界里,阅读维系着超脱,而超脱有利于我们的思考。因为热爱,很多事才有了坚持的理由,无关功利。读书,是一种愉悦的享受,只有热爱并沉醉其间的人才能懂得。
童年是一趟单程的火车,它永远没有返程的旅途。如今小人书与我们渐行渐远,我们很难看到它的踪迹了,但小人书永远是我们心底的美好眷恋,是永不褪色的黑白记忆。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