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海映
满满的月亮安恬地挂在清朗的竹梢上,通透明亮。如洒的月光,静静地流淌着,千万年如一日,清影起舞、不问年夕,暗了伴随的繁星点点,亮了星外我们的路。屋檐下,习习凉风吹来了秋天的味道,又是一年中秋时。
桌子上放着一个菱角,是同事拿来分享给大家的,我已经记不起多长时间没吃过这种食物了。菱角紫得油亮发黑,中间的果肉圆润饱满,像个胖嘟嘟的小元宝,两个“小牛角”矫健地弯延着,苍劲而又可爱!菱角的“菱”与“伶”同音,寓意着聪明伶俐、富贵吉祥。小时候,交通不发达、物流很漫长,物资相对比较匮乏单一,菱角是南方的植物,成熟时刚好碰上中秋,于是就成为了我们这个地方的中秋标配食品。物资丰富的今天,无需节日就能品尝各式美食,已经对这些食物习以为常,淡忘了菱角的等待、月饼的期望以及属于中秋独有的香味。
记得儿时我最喜欢的节日除了春节就数中秋了,中秋虽然没有春节那个锣鼓喧嚣、天籁齐鸣的热闹,却能在饮宴赏月中慢慢体味着亲情的浸润,如果说春节是奔腾的大合奏,中秋就是悠扬的小夜曲。二十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的井岸,人口不多,每到中秋前夕,本来就不宽敞的街道一下子熙攘起来。商场显眼处的货架上早已摆满了月饼,那个年代的月饼跟那时的日子一样简单,莲蓉、豆沙、五仁,里面加个咸蛋黄就是上品了!跟着母亲去采购中秋食材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各类食品摆在货架上,即便不能得偿所愿也能暂缓当下的眼馋,最后总会闹着买个灯笼回家。小孩儿跟着长辈,提着月饼和些许水果,以访亲问友的热闹迎候中秋的到来。这种满足感伴随着我成长,直至身为母亲后,每年中秋都会拉着闺女去买一个灯笼。
中秋节当日最是兴奋,母亲一大早就准备好晚上过节的食材了,她忙碌的身影就是最浓的节日气氛,下午我就开始闻到浓浓的中秋味儿了(母亲在熬鸡粥)。而我,则沉浸在桌子上月饼、水果的诱惑中享受着节日的味道。傍晚时分,草草地吃完晚饭,我就迫不及待地期盼着月亮姐姐的光临。晚上是中秋节的重头戏,父母虽然都不是斗门本土人,但我生在井岸、长在井岸,如果不是填写简历时有籍贯这一栏,早就已经认定了自己是斗门人了,家里的风俗习惯早已斗门化。“拜月光”是我们每年中秋的必备节目,就在圆月刚上的时候,家门口露天的地方已经摆上一张大桌子,上面摆满了丰盛的食物,月饼、田螺、芋头糕、菱角、柚子及各式水果……炒田螺是一道多年来从不缺席的佳肴,斗门水网丰盈,盛产田螺,中秋前后,刚好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肉质特别肥美,是品尝的最佳时节。烹调也非常简单,只需用蒜头起锅,然后用紫苏做配料与田螺翻炒即可,啜吃时螺肉的鲜甜嫩滑中夹杂着紫苏浓郁的香味,让人越啜越起劲。看得口水直流的我这时还不能下手,因为那是孝敬月亮姐姐的,祈求她保佑我们安康、顺遂!望着才挂上枝头的月亮,想必嫦娥姐姐那曼妙身姿下的小兔子今晚一定也很高兴!拜过月光后,我拿着早已准备好的灯笼去找小伙伴们玩了。朗月当空,我们一边品尝着美食佳肴,一边听着父母忆苦思甜,唠叨过去的艰苦岁月、人生的悲欢离合、曾经的超群出众,诉说家常往事,感受浓浓的亲情和关爱……
传说中秋节是纪念嫦娥奔月的节日,寄托着人们对后羿英武、嫦娥忠贞的崇敬,以及人类对美好品德的传颂。“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我们民族众多、南腔北调,却能以同饮华夏水、共照天上月的赤诚之心,以海纳百川之胸怀、虚怀若谷之肚量,博采众长,融汇出独特的民族精神核心和风格,几千年来薪火相传而历久弥新。我们每个节日都能追根溯源,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表达着人们对生活、对事物的理解和期待。先祖们赋予我们绘声绘色的神话和节日,是希望我们时刻谨记先辈的谆谆嘱托和诗礼传承。“万山不隔中秋月,一雁能传寄远书”,距离隔不开亲情,时空阻不断文明,节日给予我们一个契机,邀朋聚友、追思远怀、酌水知源,无惧远近,共同传承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和寄托。
□ 周淑芳
秋天的珠海有点忙。
我屈指一数,大事有好几件:
首先是航展——第十五届中国航展,时间就定在11月12日至17日。
然后是珠海马拉松,12月8日开跑。
今天只说航展。
选在11月份办航展,实话说真是选对了时候。
天气不热了,早晚还有或红或粉的霞光渲染天幕;风迎面吹来,是凉而爽的;周末的上午或下午,你站在阳台上,放眼望去,感觉多么安宁又舒心。
你心里想:一年中最好的时候该是现在吧。
如果你在秋天抵达珠海,周六的下午两三点,可以约几个朋友去横琴花海长廊骑行。
一骑十几、二十公里,花海临着大海,视野开阔;你看看天,天空那么蓝;你眯眯眼,但见沿途亭亭玉立着一棵棵优美的异木棉。
你别说,异木棉很能让你感受到美为何物,它开一身粉红的花,不带一片叶子。
如果你问我:珠海的秋天什么样儿?
我会告诉你,珠海的秋天:阳光正好,蓝天里飞机轰鸣阵阵,特技飞行令人热血沸腾、震撼不已;
如果你问我:珠海的秋天什么样儿?
这么说吧,一棵开粉红花的异木棉或许可以为它代言。
在珠海的秋天里,你一不小心就成了诗人。
□ 朱兴泽
晚秋金色的阳光,勾勒出他修长的背影。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来到斗门的十里莲江。
他健朗的身姿,白色运动鞋,牛仔裤,斑马横纹T恤衫,头顶蓝色鸭舌帽,脸上露出温暖的微笑。
“这村不远处有全国最大的水松养植地,面积360亩,这里是天然氧吧!”
他一边自豪地大声说,一边指点着水松养殖地的方向,仿佛一个行走的广播电台。他就是珠海市斗门黄杨书画院院长——梁健夫。我们亲切地喊他“梁总”。
梁健夫常在报刊发表诗词或楹联。他的楹联在参赛东澳岛景点楹联征集中获得过一等奖和二等奖。在乾务牌坊的高楼上,在金台寺的大柱上,那金色的楹联后落款的“惠桐书健夫撰”,其实就是梁健夫的父亲写着他的对联。他的优秀令我敬佩,波澜不兴的温和藏着为人的谦尊。
他爱书法,也特爱大自然的美景和美食。这次带大家来十里莲江,就是他心心念念的夙愿。他开车接我去目的地,一路上只见成片高耸的水松和公路边两排直插云霄的羽杉。他兴趣盎然地介绍,这里交通便利,高速路口就在附近,是珠海乃至广东省的乡村振兴典范,集农业观光、乡村旅游和度假休闲为一体,获得了全国文明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等国家级荣誉称号。他强调的莲江村虾蟹等美食令我肚里的馋虫蠢蠢欲动。
文友们齐聚莲江村,成片成片的晚稻田挂着稻穗粒还是青绿一片。风一吹,好像万顷碧波带着青涩的稻花香扑鼻而来。
橙红渐渐加深的夕阳在稀薄的铅云中穿行,偶尔钻出云层调皮地直射大地,汗珠在脸上比赛似的滚落。大家在田野间兴奋拍照。
“照好没?”梁健夫摆着托着阳光的姿势大声喊。
“照好了。”我看到林老师的手机中,阳光温柔相拥的田野,梁健夫侧身而立,抬手托起橙红的夕阳。
梁健夫一看照片,笑得像个孩子。我和小妮、黄老师、林老师、刘老师、李老师等也来了同样姿势的留影。这时,热心的国叔成了“专业的摄影师”。面对成片规划整齐的稻田,四通八达便利的水渠,我想到了远在山区农村的父辈,想到了为全中国人民吃饱饭不辞辛劳研究水稻的袁隆平爷爷。振兴中华,振兴乡村,这是一代一代中国人的伟大梦想啊。
我们走过希望的田野,再走入诗情画意的村居。金黄的落叶铺满蜿蜒的村道。琴瑟小院、古厝书屋、旺记凉茶屋、归雁小院、悦客小院、莲馨小院等,各具特色的院落,不仅有个诗意的名字,有的门前树下还有芳香的小花园。我们走着走着,一溜排许愿亭廊呈现眼前,挂满了成百上千游客写下的许愿木牌。在村道的转弯处,用大大的字写着“在转角处遇见爱”,其中深意和俏皮让人心旌荡漾。村中宣传墙上工整地写着“诚实守信”“和睦乡邻”“尊老爱幼”等家训村规。诗意而温馨的画面就这样一帧一帧扑面而来。处处是景处处有情。
村道边的一片小树林中挂着一架秋千。年轻的郭教授蹭地坐上大树间的秋千荡起了欢乐的童年;心形隧道的花蔓架下,林老师比着潇洒的手势留下“花前月下”的浪漫青春。沿道,我轻轻推开一扇木门,豁然看到家院内有块大大的菜园。我好奇又有些不好意思地请求大婶:“我可以进来看看吗?”大婶满脸堆笑热情地招呼我进去欣赏满园青色。
赏罢田野的微风流云,村居青瓦与古井的人间烟火,黄昏洒下恋恋不舍的余晖。“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契合着眼前的此情此景,我想起了顾城的这句诗。
莲江村的夜,醉在深深的秋意里。
□ 龙志球
母亲的茶籽树
母亲的茶籽树
种在遥远的山坡
一蔸,两蔸……
母亲说
就像刚生下来的我
春夏 她去拔草
秋冬 摘了茶籽榨茶油
母亲说总共种了十五蔸
也可能是十八蔸
反正树就在那儿
不会乱走
连叶子都很少落
不像你们
翅膀硬了就高飞远走
再也不回窝
枕头的秘密
也许每个枕头
都是训练有素的特工
他们窃听过
一对新人呢喃的私语
一伙歹徒惊魂的梦呓
他们破译过
一名壮汉如雷的鼾声
一位老妇深夜的叹息
但你休想从他们嘴里
探出半点消息
唯一留下的蛛丝马迹
是一团泛黄的污渍
等你去猜测去推理
这是一个女人伤心的泪水
还是一个婴儿甜蜜的鼻涕
倒着读一本书
我喜欢倒着读一本书
比如一本诗集
每一首诗
都是诗人的亲生孩子
为什么要把
这一首藏在最后
我喜欢倒着读一本书
比如一本杂志
每读完一页
就少了一页
恍惚中我的光阴
也流逝了一页
我喜欢倒着读一本书
但是小说除外
我不想一开始
就知道结局
一如我的人生
应该不断探寻新的未知
枕头
我想 枕头家族
一定有双胞胎的遗传
你看 他们无论大小
或是不同相貌、肤色
总是一对一对
躺在床头
他们
他们从不关心
哪位名人年轻还是哪个明星老气
也不讨论
股市的红红绿绿
他们只关心
猪肉白菜和大米
天冷互相添件衣
他们从不关心
高楼造价几个亿
也不争论
转基因的利与弊
他们只关心
破铜烂铁和纸皮
换钱为儿交学费
城市傲慢
长了许多冷眼
他们卑微 扒拉盒饭
继续清理垃圾
世界清高
懒得多看一眼
他们眼里也没世界
只有我和你
□ 梁显亮
潮州,因为独特的潮汕文化而名声在外,更有一代文豪韩愈曾被贬为潮州刺史,留下很多关于他治理潮州的故事。据说,潮州人出于对韩愈的感恩与纪念,将穿城而过的“恶溪”改名为“韩江”,江边的笔架山改名为“韩山”,韩山下盖起了宏伟的韩文公祠,祠里的橡树改叫“韩木”,城里修起了景韩亭和昌黎路。
一个秋高气爽的周末,一家人的潮州自驾行在吃过早餐后出发了,目的很简单,体验潮汕文化,品尝潮汕美食,到广济桥上走一走,如此而已。
大约六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了潮州的广济桥附近,这时已是下午三点多,饥肠辘辘。热闹的街道边,很多餐厅,我们选了一间人气较旺的牛肉火锅店,妻子简单点了七八道菜,以牛肉为主。不得不说,潮州的牛肉是真的好吃,六岁多的儿子一个人就搞定了一盘,后来连续加了三盘,我们还意犹未尽。
走出餐厅,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经打听,原来步行到广济桥也就半小时左右。我们一行六人,不曾想,儿子特别兴奋,一直和我走在最前面,没有半点倦意。
远远看到广济桥时,我们已经身处人潮之中。来到广济桥前才知道错过了开放时间,只能远远看上几眼,下次有机会再上桥吧。
幸好,一条马路之隔,就是潮州古城。在人潮中,我们艰难地挤上了广济楼,出乎我的意料,三楼、四楼已经封闭了,只能沿着城墙走,边走边看河上的广济桥,由于位置不好,未能看清楚桥的全貌,再次留下了遗憾。
随着夜色降临,各式各样的灯光渐次亮起来,让古城更显繁华,不时看到一些身穿汉服的年轻姑娘,手提灯笼,步态轻盈地从我面前走过。灯光下,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汉唐时代。
来到潮州,怎么少得了品尝正宗的凤凰单丛茶呢?走进一间茶叶店,老板招呼我们坐下品茶,得知我们喜爱凤凰单丛,老板一边娴熟地冲泡起独特的潮州“工夫茶”,一边介绍茶叶。他用带着浓重潮汕味的普通话说起凤凰单丛的悠久历史及冲泡方法,印象最深的是他这样形容:喝凤凰单丛,第一杯一见钟情,第二杯念念不忘,第三杯不离不弃。当然,老板这样卖力介绍,加上茶叶的品质也确实不错,我也爽快地买了四罐带回珠海。
晚上十点,正是吃夜宵的时候。我们走进一处街边大排档,点了一些海鲜。大排档的菜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火候足,略为偏咸。至于价格,也可能是我们没有找到物美价廉的餐厅吧!
我们住宿的酒店,正好在韩山师范学院旁边,我有几个同事就是毕业于这所学校的。据说在粤东,这是一所有着广泛影响力的师范学院,培养了很多中小学老师。经过时,看到韩师学院的大门很是壮观,可惜我们未能进去参观校园。
在潮之洲,潮水往复,美丽的潮州,我一定会再来的!
□ 麦海映
满满的月亮安恬地挂在清朗的竹梢上,通透明亮。如洒的月光,静静地流淌着,千万年如一日,清影起舞、不问年夕,暗了伴随的繁星点点,亮了星外我们的路。屋檐下,习习凉风吹来了秋天的味道,又是一年中秋时。
桌子上放着一个菱角,是同事拿来分享给大家的,我已经记不起多长时间没吃过这种食物了。菱角紫得油亮发黑,中间的果肉圆润饱满,像个胖嘟嘟的小元宝,两个“小牛角”矫健地弯延着,苍劲而又可爱!菱角的“菱”与“伶”同音,寓意着聪明伶俐、富贵吉祥。小时候,交通不发达、物流很漫长,物资相对比较匮乏单一,菱角是南方的植物,成熟时刚好碰上中秋,于是就成为了我们这个地方的中秋标配食品。物资丰富的今天,无需节日就能品尝各式美食,已经对这些食物习以为常,淡忘了菱角的等待、月饼的期望以及属于中秋独有的香味。
记得儿时我最喜欢的节日除了春节就数中秋了,中秋虽然没有春节那个锣鼓喧嚣、天籁齐鸣的热闹,却能在饮宴赏月中慢慢体味着亲情的浸润,如果说春节是奔腾的大合奏,中秋就是悠扬的小夜曲。二十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的井岸,人口不多,每到中秋前夕,本来就不宽敞的街道一下子熙攘起来。商场显眼处的货架上早已摆满了月饼,那个年代的月饼跟那时的日子一样简单,莲蓉、豆沙、五仁,里面加个咸蛋黄就是上品了!跟着母亲去采购中秋食材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各类食品摆在货架上,即便不能得偿所愿也能暂缓当下的眼馋,最后总会闹着买个灯笼回家。小孩儿跟着长辈,提着月饼和些许水果,以访亲问友的热闹迎候中秋的到来。这种满足感伴随着我成长,直至身为母亲后,每年中秋都会拉着闺女去买一个灯笼。
中秋节当日最是兴奋,母亲一大早就准备好晚上过节的食材了,她忙碌的身影就是最浓的节日气氛,下午我就开始闻到浓浓的中秋味儿了(母亲在熬鸡粥)。而我,则沉浸在桌子上月饼、水果的诱惑中享受着节日的味道。傍晚时分,草草地吃完晚饭,我就迫不及待地期盼着月亮姐姐的光临。晚上是中秋节的重头戏,父母虽然都不是斗门本土人,但我生在井岸、长在井岸,如果不是填写简历时有籍贯这一栏,早就已经认定了自己是斗门人了,家里的风俗习惯早已斗门化。“拜月光”是我们每年中秋的必备节目,就在圆月刚上的时候,家门口露天的地方已经摆上一张大桌子,上面摆满了丰盛的食物,月饼、田螺、芋头糕、菱角、柚子及各式水果……炒田螺是一道多年来从不缺席的佳肴,斗门水网丰盈,盛产田螺,中秋前后,刚好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肉质特别肥美,是品尝的最佳时节。烹调也非常简单,只需用蒜头起锅,然后用紫苏做配料与田螺翻炒即可,啜吃时螺肉的鲜甜嫩滑中夹杂着紫苏浓郁的香味,让人越啜越起劲。看得口水直流的我这时还不能下手,因为那是孝敬月亮姐姐的,祈求她保佑我们安康、顺遂!望着才挂上枝头的月亮,想必嫦娥姐姐那曼妙身姿下的小兔子今晚一定也很高兴!拜过月光后,我拿着早已准备好的灯笼去找小伙伴们玩了。朗月当空,我们一边品尝着美食佳肴,一边听着父母忆苦思甜,唠叨过去的艰苦岁月、人生的悲欢离合、曾经的超群出众,诉说家常往事,感受浓浓的亲情和关爱……
传说中秋节是纪念嫦娥奔月的节日,寄托着人们对后羿英武、嫦娥忠贞的崇敬,以及人类对美好品德的传颂。“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我们民族众多、南腔北调,却能以同饮华夏水、共照天上月的赤诚之心,以海纳百川之胸怀、虚怀若谷之肚量,博采众长,融汇出独特的民族精神核心和风格,几千年来薪火相传而历久弥新。我们每个节日都能追根溯源,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表达着人们对生活、对事物的理解和期待。先祖们赋予我们绘声绘色的神话和节日,是希望我们时刻谨记先辈的谆谆嘱托和诗礼传承。“万山不隔中秋月,一雁能传寄远书”,距离隔不开亲情,时空阻不断文明,节日给予我们一个契机,邀朋聚友、追思远怀、酌水知源,无惧远近,共同传承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和寄托。
□ 周淑芳
秋天的珠海有点忙。
我屈指一数,大事有好几件:
首先是航展——第十五届中国航展,时间就定在11月12日至17日。
然后是珠海马拉松,12月8日开跑。
今天只说航展。
选在11月份办航展,实话说真是选对了时候。
天气不热了,早晚还有或红或粉的霞光渲染天幕;风迎面吹来,是凉而爽的;周末的上午或下午,你站在阳台上,放眼望去,感觉多么安宁又舒心。
你心里想:一年中最好的时候该是现在吧。
如果你在秋天抵达珠海,周六的下午两三点,可以约几个朋友去横琴花海长廊骑行。
一骑十几、二十公里,花海临着大海,视野开阔;你看看天,天空那么蓝;你眯眯眼,但见沿途亭亭玉立着一棵棵优美的异木棉。
你别说,异木棉很能让你感受到美为何物,它开一身粉红的花,不带一片叶子。
如果你问我:珠海的秋天什么样儿?
我会告诉你,珠海的秋天:阳光正好,蓝天里飞机轰鸣阵阵,特技飞行令人热血沸腾、震撼不已;
如果你问我:珠海的秋天什么样儿?
这么说吧,一棵开粉红花的异木棉或许可以为它代言。
在珠海的秋天里,你一不小心就成了诗人。
□ 朱兴泽
晚秋金色的阳光,勾勒出他修长的背影。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来到斗门的十里莲江。
他健朗的身姿,白色运动鞋,牛仔裤,斑马横纹T恤衫,头顶蓝色鸭舌帽,脸上露出温暖的微笑。
“这村不远处有全国最大的水松养植地,面积360亩,这里是天然氧吧!”
他一边自豪地大声说,一边指点着水松养殖地的方向,仿佛一个行走的广播电台。他就是珠海市斗门黄杨书画院院长——梁健夫。我们亲切地喊他“梁总”。
梁健夫常在报刊发表诗词或楹联。他的楹联在参赛东澳岛景点楹联征集中获得过一等奖和二等奖。在乾务牌坊的高楼上,在金台寺的大柱上,那金色的楹联后落款的“惠桐书健夫撰”,其实就是梁健夫的父亲写着他的对联。他的优秀令我敬佩,波澜不兴的温和藏着为人的谦尊。
他爱书法,也特爱大自然的美景和美食。这次带大家来十里莲江,就是他心心念念的夙愿。他开车接我去目的地,一路上只见成片高耸的水松和公路边两排直插云霄的羽杉。他兴趣盎然地介绍,这里交通便利,高速路口就在附近,是珠海乃至广东省的乡村振兴典范,集农业观光、乡村旅游和度假休闲为一体,获得了全国文明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等国家级荣誉称号。他强调的莲江村虾蟹等美食令我肚里的馋虫蠢蠢欲动。
文友们齐聚莲江村,成片成片的晚稻田挂着稻穗粒还是青绿一片。风一吹,好像万顷碧波带着青涩的稻花香扑鼻而来。
橙红渐渐加深的夕阳在稀薄的铅云中穿行,偶尔钻出云层调皮地直射大地,汗珠在脸上比赛似的滚落。大家在田野间兴奋拍照。
“照好没?”梁健夫摆着托着阳光的姿势大声喊。
“照好了。”我看到林老师的手机中,阳光温柔相拥的田野,梁健夫侧身而立,抬手托起橙红的夕阳。
梁健夫一看照片,笑得像个孩子。我和小妮、黄老师、林老师、刘老师、李老师等也来了同样姿势的留影。这时,热心的国叔成了“专业的摄影师”。面对成片规划整齐的稻田,四通八达便利的水渠,我想到了远在山区农村的父辈,想到了为全中国人民吃饱饭不辞辛劳研究水稻的袁隆平爷爷。振兴中华,振兴乡村,这是一代一代中国人的伟大梦想啊。
我们走过希望的田野,再走入诗情画意的村居。金黄的落叶铺满蜿蜒的村道。琴瑟小院、古厝书屋、旺记凉茶屋、归雁小院、悦客小院、莲馨小院等,各具特色的院落,不仅有个诗意的名字,有的门前树下还有芳香的小花园。我们走着走着,一溜排许愿亭廊呈现眼前,挂满了成百上千游客写下的许愿木牌。在村道的转弯处,用大大的字写着“在转角处遇见爱”,其中深意和俏皮让人心旌荡漾。村中宣传墙上工整地写着“诚实守信”“和睦乡邻”“尊老爱幼”等家训村规。诗意而温馨的画面就这样一帧一帧扑面而来。处处是景处处有情。
村道边的一片小树林中挂着一架秋千。年轻的郭教授蹭地坐上大树间的秋千荡起了欢乐的童年;心形隧道的花蔓架下,林老师比着潇洒的手势留下“花前月下”的浪漫青春。沿道,我轻轻推开一扇木门,豁然看到家院内有块大大的菜园。我好奇又有些不好意思地请求大婶:“我可以进来看看吗?”大婶满脸堆笑热情地招呼我进去欣赏满园青色。
赏罢田野的微风流云,村居青瓦与古井的人间烟火,黄昏洒下恋恋不舍的余晖。“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契合着眼前的此情此景,我想起了顾城的这句诗。
莲江村的夜,醉在深深的秋意里。
□ 龙志球
母亲的茶籽树
母亲的茶籽树
种在遥远的山坡
一蔸,两蔸……
母亲说
就像刚生下来的我
春夏 她去拔草
秋冬 摘了茶籽榨茶油
母亲说总共种了十五蔸
也可能是十八蔸
反正树就在那儿
不会乱走
连叶子都很少落
不像你们
翅膀硬了就高飞远走
再也不回窝
枕头的秘密
也许每个枕头
都是训练有素的特工
他们窃听过
一对新人呢喃的私语
一伙歹徒惊魂的梦呓
他们破译过
一名壮汉如雷的鼾声
一位老妇深夜的叹息
但你休想从他们嘴里
探出半点消息
唯一留下的蛛丝马迹
是一团泛黄的污渍
等你去猜测去推理
这是一个女人伤心的泪水
还是一个婴儿甜蜜的鼻涕
倒着读一本书
我喜欢倒着读一本书
比如一本诗集
每一首诗
都是诗人的亲生孩子
为什么要把
这一首藏在最后
我喜欢倒着读一本书
比如一本杂志
每读完一页
就少了一页
恍惚中我的光阴
也流逝了一页
我喜欢倒着读一本书
但是小说除外
我不想一开始
就知道结局
一如我的人生
应该不断探寻新的未知
枕头
我想 枕头家族
一定有双胞胎的遗传
你看 他们无论大小
或是不同相貌、肤色
总是一对一对
躺在床头
他们
他们从不关心
哪位名人年轻还是哪个明星老气
也不讨论
股市的红红绿绿
他们只关心
猪肉白菜和大米
天冷互相添件衣
他们从不关心
高楼造价几个亿
也不争论
转基因的利与弊
他们只关心
破铜烂铁和纸皮
换钱为儿交学费
城市傲慢
长了许多冷眼
他们卑微 扒拉盒饭
继续清理垃圾
世界清高
懒得多看一眼
他们眼里也没世界
只有我和你
□ 梁显亮
潮州,因为独特的潮汕文化而名声在外,更有一代文豪韩愈曾被贬为潮州刺史,留下很多关于他治理潮州的故事。据说,潮州人出于对韩愈的感恩与纪念,将穿城而过的“恶溪”改名为“韩江”,江边的笔架山改名为“韩山”,韩山下盖起了宏伟的韩文公祠,祠里的橡树改叫“韩木”,城里修起了景韩亭和昌黎路。
一个秋高气爽的周末,一家人的潮州自驾行在吃过早餐后出发了,目的很简单,体验潮汕文化,品尝潮汕美食,到广济桥上走一走,如此而已。
大约六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了潮州的广济桥附近,这时已是下午三点多,饥肠辘辘。热闹的街道边,很多餐厅,我们选了一间人气较旺的牛肉火锅店,妻子简单点了七八道菜,以牛肉为主。不得不说,潮州的牛肉是真的好吃,六岁多的儿子一个人就搞定了一盘,后来连续加了三盘,我们还意犹未尽。
走出餐厅,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经打听,原来步行到广济桥也就半小时左右。我们一行六人,不曾想,儿子特别兴奋,一直和我走在最前面,没有半点倦意。
远远看到广济桥时,我们已经身处人潮之中。来到广济桥前才知道错过了开放时间,只能远远看上几眼,下次有机会再上桥吧。
幸好,一条马路之隔,就是潮州古城。在人潮中,我们艰难地挤上了广济楼,出乎我的意料,三楼、四楼已经封闭了,只能沿着城墙走,边走边看河上的广济桥,由于位置不好,未能看清楚桥的全貌,再次留下了遗憾。
随着夜色降临,各式各样的灯光渐次亮起来,让古城更显繁华,不时看到一些身穿汉服的年轻姑娘,手提灯笼,步态轻盈地从我面前走过。灯光下,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汉唐时代。
来到潮州,怎么少得了品尝正宗的凤凰单丛茶呢?走进一间茶叶店,老板招呼我们坐下品茶,得知我们喜爱凤凰单丛,老板一边娴熟地冲泡起独特的潮州“工夫茶”,一边介绍茶叶。他用带着浓重潮汕味的普通话说起凤凰单丛的悠久历史及冲泡方法,印象最深的是他这样形容:喝凤凰单丛,第一杯一见钟情,第二杯念念不忘,第三杯不离不弃。当然,老板这样卖力介绍,加上茶叶的品质也确实不错,我也爽快地买了四罐带回珠海。
晚上十点,正是吃夜宵的时候。我们走进一处街边大排档,点了一些海鲜。大排档的菜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火候足,略为偏咸。至于价格,也可能是我们没有找到物美价廉的餐厅吧!
我们住宿的酒店,正好在韩山师范学院旁边,我有几个同事就是毕业于这所学校的。据说在粤东,这是一所有着广泛影响力的师范学院,培养了很多中小学老师。经过时,看到韩师学院的大门很是壮观,可惜我们未能进去参观校园。
在潮之洲,潮水往复,美丽的潮州,我一定会再来的!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