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个结合”视角看杨匏安的思想和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随后,“两个结合”先后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和党的二十大报告。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系统阐述“两个结合”,进一步强调,“两个结合”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回顾历史,从“两个结合”的视角,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包括杨匏安在内的许多革命先驱所拥有的高尚品格和卓越思想,都闪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光芒。这也从微观层面再次印证了: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

杨匏安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的理论家和革命活动家。他出生于清王朝统治下的黑暗时代,成长在民主革命的动荡年代。生逢乱世,杨匏安的人生正处在近代中国最苦难、最屈辱、最彷徨的时代,他短短35年的人生路经历了清王朝覆灭、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大革命失败等多个重要的国家命运节点,从领导青年学生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到致力推动国共合作,再到为革命献出生命,其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处处体现出忧国忧民、大公无私、忠贞不渝的家国情怀,这种情怀后来转变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指引着他不断思考探索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道路,终生奋斗,直至牺牲。

小学师生向杨匏安烈士铜像敬献鲜花。

“两个结合”培育了杨匏安“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思想

1896年11月,杨匏安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南屏乡北山村(今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南屏镇北山村)的一个破落的茶商家庭,虽然杨匏安童年丧父,但知书达理、爱好诗词的母亲陈智和心地善良、勤劳淳朴的庶母关秀英给了他良好的教育。受北山杨氏“忠、孝、廉、节”家训和母亲教诲影响,杨匏安自小就熟读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较强的理解和认同。

儿时上学,杨匏安就读的恭都学堂校训是:“一、立志;二、立诚;三、立品;四、正学;五、明经术;六、攻史学;七、屏外务;八、戒虚声;九、正文体;十、习书法。”从杨匏安一生的行为准则来看,在恭都学堂所受的教育对他影响极深,他奋发苦读,不但成绩优异,而且参与了叔公杨应麟组织的抗议葡萄牙殖民当局侵略行径的爱国行动,首次在行动上体现出了保家卫国的思想。

1910年,杨匏安考上著名的广东高等学堂附中。这所学校的前身是广雅书院,由张之洞于1888年创建,取名“广雅”,意为培养学识渊博、品行雅正的人才,在这里就读期间,杨匏安对中西文化广览博闻,在国学思想上,受师友影响,培养了清高脱俗的高尚情操;在新思潮上,广泛接触各种学说,对各种社会思潮逐渐产生了兴趣。后来,他又东渡日本,在日本初步接触到社会主义理论。应该说,这时的杨匏安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

五四运动后,杨匏安在苦苦寻求救亡之路时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于1919年11月11日至12月4日,连续发表《马克思主义——一称科学的社会主义》文章,成为中国华南地区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史称“北李南杨”。自此,他的家国情怀以共产主义者的形态呈现出来,并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思考中逐渐趋于成熟。

“两个结合”形成了杨匏安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

“公忠不可忘”是杨匏安的座右铭和他一生的写照。自从加入中国共产党,杨匏安就将自己的全部生命奉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无论党安排他做什么工作,他都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公而忘私,服从大局,出色地完成任务。作为最早的中国共产党员,他从事过工农运动、青年工作、组织工作、地下工作等,既曾身居高位,也曾受到排挤,但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他从没计较过个人得失,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为党分忧、为国竭力,为民尽责。

国共合作时期,杨匏安曾是国民党中央九个常委之一,担任过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秘书、代理部长等重要职务,同时也是中共广东区委负责人之一,他不但毫无私心,还将自己的绝大部分薪水作为党费交给党组织,自己过着清贫的生活。大革命失败以后,杨匏安被指责犯了“机会主义”错误,受到严厉的党内处分,另一方面,又被国民党通缉,但他丝毫没有怨言,服从中央的安排,先后到上海、南洋等地执行任务,并且丝毫没有消沉,抓紧时间编译和撰写了以唯物史观指导的《西洋史要》《地租论》两部著作。在南洋期间,更是借《寄小梅》书写出“归意能无动?公忠不可忘。”的传世诗作。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杨匏安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思考的最后一个问题不是自己的得失和安危,而是尽力鼓励狱友坚持气节,斗争到底。杨匏安以极为广阔的革命胸怀和深厚的革命情谊写下《示狱友》一诗。诗云:“慷慨登车去,相期一节全。残生无可恋,大敌正当前。知止穷张俭,迟行笑褚渊。从兹分手别,对视莫潸然。”

“两个结合”造就了杨匏安忠贞不渝的高尚品格

救国济世是杨匏安一生奋斗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他始终将自己的生命紧紧地与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对祖国、对人民、对党的事业忠贞不渝、矢志不移,真正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在上海工作期间,身处白色恐怖之下,杨匏安的生活不仅贫困,而且十分危险。他的全家都住在党的机关里,有时甚至分散在好几处,而且经常搬家。但全家都不辞艰苦,不顾危险地以各种方式为党工作。1931年杨匏安最后一次入狱,更是蔑视利诱,视死如归,用生命维护自己以共产主义救中国的革命理想和崇高气节,最后舍生取义。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阐述的那样:尽管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在党的历史上,众多与杨匏安一样的共产党人所具备的高尚品格都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共同影响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这份独属于中国革命者的的璀璨瑰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勇前行,也必将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铸就新的辉煌。

(作者系珠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宣教科科长)

 

 

文字:孙艳 图片:赵梓 编辑:谢石 责任编辑:莫海晖
从“两个结合”视角看杨匏安的思想和精神
珠海特区报 2024-11-12 03: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随后,“两个结合”先后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和党的二十大报告。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系统阐述“两个结合”,进一步强调,“两个结合”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回顾历史,从“两个结合”的视角,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包括杨匏安在内的许多革命先驱所拥有的高尚品格和卓越思想,都闪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光芒。这也从微观层面再次印证了: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

杨匏安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的理论家和革命活动家。他出生于清王朝统治下的黑暗时代,成长在民主革命的动荡年代。生逢乱世,杨匏安的人生正处在近代中国最苦难、最屈辱、最彷徨的时代,他短短35年的人生路经历了清王朝覆灭、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大革命失败等多个重要的国家命运节点,从领导青年学生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到致力推动国共合作,再到为革命献出生命,其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处处体现出忧国忧民、大公无私、忠贞不渝的家国情怀,这种情怀后来转变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指引着他不断思考探索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道路,终生奋斗,直至牺牲。

小学师生向杨匏安烈士铜像敬献鲜花。

“两个结合”培育了杨匏安“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思想

1896年11月,杨匏安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南屏乡北山村(今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南屏镇北山村)的一个破落的茶商家庭,虽然杨匏安童年丧父,但知书达理、爱好诗词的母亲陈智和心地善良、勤劳淳朴的庶母关秀英给了他良好的教育。受北山杨氏“忠、孝、廉、节”家训和母亲教诲影响,杨匏安自小就熟读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较强的理解和认同。

儿时上学,杨匏安就读的恭都学堂校训是:“一、立志;二、立诚;三、立品;四、正学;五、明经术;六、攻史学;七、屏外务;八、戒虚声;九、正文体;十、习书法。”从杨匏安一生的行为准则来看,在恭都学堂所受的教育对他影响极深,他奋发苦读,不但成绩优异,而且参与了叔公杨应麟组织的抗议葡萄牙殖民当局侵略行径的爱国行动,首次在行动上体现出了保家卫国的思想。

1910年,杨匏安考上著名的广东高等学堂附中。这所学校的前身是广雅书院,由张之洞于1888年创建,取名“广雅”,意为培养学识渊博、品行雅正的人才,在这里就读期间,杨匏安对中西文化广览博闻,在国学思想上,受师友影响,培养了清高脱俗的高尚情操;在新思潮上,广泛接触各种学说,对各种社会思潮逐渐产生了兴趣。后来,他又东渡日本,在日本初步接触到社会主义理论。应该说,这时的杨匏安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

五四运动后,杨匏安在苦苦寻求救亡之路时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于1919年11月11日至12月4日,连续发表《马克思主义——一称科学的社会主义》文章,成为中国华南地区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史称“北李南杨”。自此,他的家国情怀以共产主义者的形态呈现出来,并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思考中逐渐趋于成熟。

“两个结合”形成了杨匏安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

“公忠不可忘”是杨匏安的座右铭和他一生的写照。自从加入中国共产党,杨匏安就将自己的全部生命奉献给党和人民的事业,无论党安排他做什么工作,他都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公而忘私,服从大局,出色地完成任务。作为最早的中国共产党员,他从事过工农运动、青年工作、组织工作、地下工作等,既曾身居高位,也曾受到排挤,但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他从没计较过个人得失,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为党分忧、为国竭力,为民尽责。

国共合作时期,杨匏安曾是国民党中央九个常委之一,担任过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秘书、代理部长等重要职务,同时也是中共广东区委负责人之一,他不但毫无私心,还将自己的绝大部分薪水作为党费交给党组织,自己过着清贫的生活。大革命失败以后,杨匏安被指责犯了“机会主义”错误,受到严厉的党内处分,另一方面,又被国民党通缉,但他丝毫没有怨言,服从中央的安排,先后到上海、南洋等地执行任务,并且丝毫没有消沉,抓紧时间编译和撰写了以唯物史观指导的《西洋史要》《地租论》两部著作。在南洋期间,更是借《寄小梅》书写出“归意能无动?公忠不可忘。”的传世诗作。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杨匏安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思考的最后一个问题不是自己的得失和安危,而是尽力鼓励狱友坚持气节,斗争到底。杨匏安以极为广阔的革命胸怀和深厚的革命情谊写下《示狱友》一诗。诗云:“慷慨登车去,相期一节全。残生无可恋,大敌正当前。知止穷张俭,迟行笑褚渊。从兹分手别,对视莫潸然。”

“两个结合”造就了杨匏安忠贞不渝的高尚品格

救国济世是杨匏安一生奋斗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他始终将自己的生命紧紧地与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对祖国、对人民、对党的事业忠贞不渝、矢志不移,真正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在上海工作期间,身处白色恐怖之下,杨匏安的生活不仅贫困,而且十分危险。他的全家都住在党的机关里,有时甚至分散在好几处,而且经常搬家。但全家都不辞艰苦,不顾危险地以各种方式为党工作。1931年杨匏安最后一次入狱,更是蔑视利诱,视死如归,用生命维护自己以共产主义救中国的革命理想和崇高气节,最后舍生取义。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阐述的那样:尽管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在党的历史上,众多与杨匏安一样的共产党人所具备的高尚品格都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共同影响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这份独属于中国革命者的的璀璨瑰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勇前行,也必将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铸就新的辉煌。

(作者系珠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宣教科科长)

 

 

文字:孙艳 图片:赵梓 编辑:谢石 责任编辑:莫海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