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梅州市华发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基地,一串串小番茄被工人们精心照料,等待成熟时被小心翼翼地采摘,通过打包、运输等多个环节送上人们的餐桌。据统计,梅州项目基地一年可产2400吨小番茄。
梅州项目由珠海市与梅州市合作,华发集团投资建设,总投资约4.6亿元,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山地现代设施农业项目。去年12月27日梅州项目正式动工,今年6月底顺利投产,华发集团充分发挥自身在现代农业业务的技术优势及经验积累,为探索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新路径提供“广东方案”。
攻坚克难,让梅州项目发光发彩
在梅州项目现场,透过玻璃可以看到一整片番茄“森林”:栽培架成排林立,以椰糠土为基质,番茄藤盘旋而上,绿叶间悬挂着成串的小番茄。
“成熟的樱桃番茄色泽晶莹玉润,味道鲜甜多汁,是华发农业的自有生鲜品牌。”华发现代农业公司生产经营总监王安全介绍,这些番茄苗还采用熊蜂授粉、生物防治等技术,避免传统种植带来的重金属污染、农残危害及病虫害。
梅州项目配备华发现代农业首创的G-Lab农业“云端大脑”,采用全球领先的全控工业温室技术,同时拥有智能温室框架、数字化环境调控、水肥一体基质栽培、全要素智能控制、全流程自动采收等五大全智控化系统,实现农业全流程、全要素的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使得产量可达大地种植的15倍以上,产品品质达到国际一流标准。更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梅州项目全面应用国产化系统及设施设备,国产化率超过95%,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但这也给梅州项目带来了新的挑战。各个系统之间紧密相连、密不可分,为了保证任何一个环节不出差错,生产运营团队不敢掉以轻心,提前一个月介入,确保梅州项目在6月底完成蔬果定植。
初期的调试极为关键。“一个植株的生长环境,离不开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这意味着要对加温和降温系统进行实时动态的调整。”王安全以“空调通讯调试”为例,他表示,在空调系统没有完全投入使用时,团队全天24小时轮流值班,通过人工的调控让植株更好地生长。
如今郁郁葱葱的番茄苗,没少让团队成员花心思。为了顺利完成定植,团队必须提前40天在珠海基地完成育苗,既要确保植株大小合适,还要保证能够早日投产。培育植株后,又面临一道难题:番茄幼苗需要从珠海运送到梅州,两地相距近500公里,车辆运输需要七八个小时,期间存在植株损耗等不可控因素。比如,珠海早上8点发货,到达梅州已是傍晚时分,一车6万多株苗,卸货搬运完要到晚上12点。
植株不等人。卸完货之后,团队成员还要接力把幼苗尽快定植,以保证植株苗最佳的生长状态。往往一车植株完完全全定植,需要花费好几天的时间。
“植株24小时都在生长,一个星期大概能长25到30公分,如果你没有跟上植株的节奏,就会导致植株的生长状态受到影响,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王安全坦言,彼时,团队每天忙活到凌晨一两点才敢休息,生怕这些娇弱的植株们“生病”。
一次,受自然灾害影响,梅州项目停电了几个小时。团队每一个人都被动员起来,不敢怠慢,手动将窗户打开通风透气,并对一些受影响较严重的种植区域进行人工浇灌,确保温度、湿度处于适宜的状态。
在梅州项目,还创新设立了水稻、小麦、牧草等主粮试验区,探索在非基本农田集约化种植主粮,拓宽农业生产空间领域。由于在行业内缺少主粮设施农业种植的技术参照,项目技术人员“摸着石头过河”,夜以继日地探索研究、攻坚克难,最终实现技术的突破。
梅州项目正式投产后,团队成员都松了一口气。“每一个项目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最重要的是依靠团队的力量共同去解决问题,让大家都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王安全说。
精锐尽出,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贡献华发力量
许多传统的温室大棚燥热难耐,但走在梅州项目基地,清新气息扑面而来,既适合植株生长,又让员工们能够舒心工作。
一直以来,华发集团都秉持着“以人为本、追求卓越、幸福华发”的核心理念。“华发的领导们非常信任团队里的每一个人,在符合规定范围之内给予大家足够发展的空间,让每位华发人都充分历练成长,找到自身的价值。”在团队成员们看来,华发前辈们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永远冲锋在前的干劲,真正激发了每一位华发人干事创业的热情。
为做好梅州项目,在省农业农村厅指导及梅州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华发集团与梅州市有关部门精诚合作、攻坚克难,组织60多人的精锐设计、工程及农业科技团队,秉承“5+2”“白+黑”的拼搏精神,以“头号力度”推进项目各项工作,共同创造了“一周敲定选址、两周签约进场、三周土地平整、半年投产”的“梅州新速度”,有针对性完成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农业技术方案、设备选型及山体爆破、四层台地平整等全套工作。
王安全在康奈尔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联合培养下取得博士学位,自2020年起便加入华发现代农业担任高级种植经理,如今已成为一名生产运营部总监。“原来在种植技术管理部,我们只有5个人,现在生产运营部再加上现场作业的人员有近100人。”从关注事到关注人,角色身份的转变没有让王安全胆怯,反而让他愈加充满干劲。
在梅州项目,华发派驻了8位技术人员,其中“90后”华发人居多,大多都是珠海本地人。在得知梅州基地开工建设后,他们第一时间积极支持和响应。
龚莎娜是一名“95后”,被同事称为“女汉子”,是一名土生土长的珠海人。在华发工作已有三年的她,今年5月作为质量体系专员被派驻梅州。在梅州项目,龚莎娜需要根据现场植株生长情况搭建质量体系,定下具体可执行的标准,随时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确保植株的健康生长。现在的龚莎娜已从一名质量体系专员成长为梅州项目的质量体系主管,逐渐独当一面。
目前,梅州项目还招募了40名当地工人以满足生产需要:从前期的准备工作到整体的消毒工作,再到基础的技术操作,工人师傅都得一清二楚。起初,部分工人不熟练番茄植株“盘头”,经常拧断植株藤蔓,导致损失几个月的产量,需要技术人员用额外的时间精力去培训和监督工人作业。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一个月,招募的工人们均已熟练掌握操作技巧。今年8月,梅州基地第一批小番茄正式产出。
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是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关键抓手和支撑,当前梅州项目已成为广东推进“百千万工程”、发展现代农业的闪亮名片,这正是华发集团攻坚克难,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变的生动注脚。
“接下来,华发现代农业将继续发挥创新引领示范效应,带动提升设施农业资源利用率和要素投入产出率,加快构建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格局,为全面推进广东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充分发挥自身先发优势与核心竞争力,全面深耕现代农业领域,持续探索我国现代设施农业及智慧农业发展的新路径,加快打造‘世界级农业新名片’,为建设农业强国贡献华发力量。”华发现代农业公司总经理李红说。
在梅州市华发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基地,一串串小番茄被工人们精心照料,等待成熟时被小心翼翼地采摘,通过打包、运输等多个环节送上人们的餐桌。据统计,梅州项目基地一年可产2400吨小番茄。
梅州项目由珠海市与梅州市合作,华发集团投资建设,总投资约4.6亿元,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山地现代设施农业项目。去年12月27日梅州项目正式动工,今年6月底顺利投产,华发集团充分发挥自身在现代农业业务的技术优势及经验积累,为探索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新路径提供“广东方案”。
攻坚克难,让梅州项目发光发彩
在梅州项目现场,透过玻璃可以看到一整片番茄“森林”:栽培架成排林立,以椰糠土为基质,番茄藤盘旋而上,绿叶间悬挂着成串的小番茄。
“成熟的樱桃番茄色泽晶莹玉润,味道鲜甜多汁,是华发农业的自有生鲜品牌。”华发现代农业公司生产经营总监王安全介绍,这些番茄苗还采用熊蜂授粉、生物防治等技术,避免传统种植带来的重金属污染、农残危害及病虫害。
梅州项目配备华发现代农业首创的G-Lab农业“云端大脑”,采用全球领先的全控工业温室技术,同时拥有智能温室框架、数字化环境调控、水肥一体基质栽培、全要素智能控制、全流程自动采收等五大全智控化系统,实现农业全流程、全要素的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管理,使得产量可达大地种植的15倍以上,产品品质达到国际一流标准。更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梅州项目全面应用国产化系统及设施设备,国产化率超过95%,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但这也给梅州项目带来了新的挑战。各个系统之间紧密相连、密不可分,为了保证任何一个环节不出差错,生产运营团队不敢掉以轻心,提前一个月介入,确保梅州项目在6月底完成蔬果定植。
初期的调试极为关键。“一个植株的生长环境,离不开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这意味着要对加温和降温系统进行实时动态的调整。”王安全以“空调通讯调试”为例,他表示,在空调系统没有完全投入使用时,团队全天24小时轮流值班,通过人工的调控让植株更好地生长。
如今郁郁葱葱的番茄苗,没少让团队成员花心思。为了顺利完成定植,团队必须提前40天在珠海基地完成育苗,既要确保植株大小合适,还要保证能够早日投产。培育植株后,又面临一道难题:番茄幼苗需要从珠海运送到梅州,两地相距近500公里,车辆运输需要七八个小时,期间存在植株损耗等不可控因素。比如,珠海早上8点发货,到达梅州已是傍晚时分,一车6万多株苗,卸货搬运完要到晚上12点。
植株不等人。卸完货之后,团队成员还要接力把幼苗尽快定植,以保证植株苗最佳的生长状态。往往一车植株完完全全定植,需要花费好几天的时间。
“植株24小时都在生长,一个星期大概能长25到30公分,如果你没有跟上植株的节奏,就会导致植株的生长状态受到影响,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王安全坦言,彼时,团队每天忙活到凌晨一两点才敢休息,生怕这些娇弱的植株们“生病”。
一次,受自然灾害影响,梅州项目停电了几个小时。团队每一个人都被动员起来,不敢怠慢,手动将窗户打开通风透气,并对一些受影响较严重的种植区域进行人工浇灌,确保温度、湿度处于适宜的状态。
在梅州项目,还创新设立了水稻、小麦、牧草等主粮试验区,探索在非基本农田集约化种植主粮,拓宽农业生产空间领域。由于在行业内缺少主粮设施农业种植的技术参照,项目技术人员“摸着石头过河”,夜以继日地探索研究、攻坚克难,最终实现技术的突破。
梅州项目正式投产后,团队成员都松了一口气。“每一个项目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最重要的是依靠团队的力量共同去解决问题,让大家都能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王安全说。
精锐尽出,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贡献华发力量
许多传统的温室大棚燥热难耐,但走在梅州项目基地,清新气息扑面而来,既适合植株生长,又让员工们能够舒心工作。
一直以来,华发集团都秉持着“以人为本、追求卓越、幸福华发”的核心理念。“华发的领导们非常信任团队里的每一个人,在符合规定范围之内给予大家足够发展的空间,让每位华发人都充分历练成长,找到自身的价值。”在团队成员们看来,华发前辈们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永远冲锋在前的干劲,真正激发了每一位华发人干事创业的热情。
为做好梅州项目,在省农业农村厅指导及梅州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华发集团与梅州市有关部门精诚合作、攻坚克难,组织60多人的精锐设计、工程及农业科技团队,秉承“5+2”“白+黑”的拼搏精神,以“头号力度”推进项目各项工作,共同创造了“一周敲定选址、两周签约进场、三周土地平整、半年投产”的“梅州新速度”,有针对性完成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农业技术方案、设备选型及山体爆破、四层台地平整等全套工作。
王安全在康奈尔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联合培养下取得博士学位,自2020年起便加入华发现代农业担任高级种植经理,如今已成为一名生产运营部总监。“原来在种植技术管理部,我们只有5个人,现在生产运营部再加上现场作业的人员有近100人。”从关注事到关注人,角色身份的转变没有让王安全胆怯,反而让他愈加充满干劲。
在梅州项目,华发派驻了8位技术人员,其中“90后”华发人居多,大多都是珠海本地人。在得知梅州基地开工建设后,他们第一时间积极支持和响应。
龚莎娜是一名“95后”,被同事称为“女汉子”,是一名土生土长的珠海人。在华发工作已有三年的她,今年5月作为质量体系专员被派驻梅州。在梅州项目,龚莎娜需要根据现场植株生长情况搭建质量体系,定下具体可执行的标准,随时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确保植株的健康生长。现在的龚莎娜已从一名质量体系专员成长为梅州项目的质量体系主管,逐渐独当一面。
目前,梅州项目还招募了40名当地工人以满足生产需要:从前期的准备工作到整体的消毒工作,再到基础的技术操作,工人师傅都得一清二楚。起初,部分工人不熟练番茄植株“盘头”,经常拧断植株藤蔓,导致损失几个月的产量,需要技术人员用额外的时间精力去培训和监督工人作业。
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一个月,招募的工人们均已熟练掌握操作技巧。今年8月,梅州基地第一批小番茄正式产出。
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是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关键抓手和支撑,当前梅州项目已成为广东推进“百千万工程”、发展现代农业的闪亮名片,这正是华发集团攻坚克难,从跟随者向引领者转变的生动注脚。
“接下来,华发现代农业将继续发挥创新引领示范效应,带动提升设施农业资源利用率和要素投入产出率,加快构建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格局,为全面推进广东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充分发挥自身先发优势与核心竞争力,全面深耕现代农业领域,持续探索我国现代设施农业及智慧农业发展的新路径,加快打造‘世界级农业新名片’,为建设农业强国贡献华发力量。”华发现代农业公司总经理李红说。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