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一度丨珠海:齐抓共促“百千万”,加力提速见实效

TQB0520241128C (1).jpg

当“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春风拂过岭南大地,珠海经济特区在培育新动能中试和创,在探索新道路中干和闯。

2024年是“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全面突破的关键一年。珠海以经济特区率先实现全域现代化的更高标准,建立健全“市级强统筹、区级主作战、镇级抓施工、乡村促振兴、全域谋共富”工作机制,聚焦重点在西部、特色在海岛、着力点在镇村,紧扣见典型、出实效,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全面突破。

推动全国首部乡村风貌提升专项立法等一批标志性项目落地,斗门宅基地改革经验获中央和农业农村部推广,香洲区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高新区激励干部群众投身“百千万工程”等入选全省改革典型案例……随着一批创新实践的鲜活案例脱颖而出,珠海正以崭新的姿态展示其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坚定决心,一幅城乡加速融合、区域协调发展的多彩画卷徐徐铺开。

01

发挥区域优势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平台人工智能助手对企业当前实际状况进行专业评估,快速推荐了与公司发展战略紧密契合的融资产品,让我们一次性获取了1000万元授信额度。”

中科芯磁科技(珠海)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于芳说。中科芯磁科技(珠海)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首家从事FD—SOI基可编程异构芯片(PHC)研发的高端集成电路设计企业,2021年落地珠海以来,得益于贷款支持,企业加速产业化步伐,加快了在人工智能汽车电子民用航天等领域的应用。

这是珠海市“百千万工程”金融服务平台服务中小微企业、精准浇灌实体经济的一个缩影。为深化改革创新,赋能企业发展,珠海推动打造“百千万工程”金融服务平台。该平台通过跨部门跨领域归集企业信息,智能匹配经营主体需求和银行机构、融资产品,从而实现银企高效对接,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总授信额度超135亿元。

港湾7号·智造超级工厂。

新技术的孕育、概念验证、中试、转化、产业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耐心资本是陪伴“硬科技”长跑的重要搭档。珠海组建总规模800亿元的新质生产力资金,完善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重点布局“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数字经济、机器人”四大赛道,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提供有力支持。

算力、数据、城市云脑,被称为“云上智城”建设的三大“数字底座”。珠海集聚模数空间、珠西科学城等30多家AI大模型企业,建成超1300P智算算力,成立全球首个基于RISC-V的RDSA产业联盟,获工信部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构建覆盖全市域数字三维底座,打造城市级全域数字域。

高起点提升区域创新能级,构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空间载体,珠海高标准规划建设珠西都市圈城乡统筹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西部城市中心、珠西科学城三大平台,着力推动产业空间能级量级和配套优化提升,总投资约100亿元的奕源半导体材料产业基地项目动工建设,向千亿级半导体产业集群发起冲刺。

从建成运营全国首个低空交通管理服务系统,到开通全国首条海岛无人机公共物流航线,再到推动出台《珠海经济特区低空交通建设管理条例》……立足发展实际,珠海围绕拓展低空飞行应用场景,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低空经济领域专业赛、全省无人机应用技术职业技能大赛、第七届无人系统大会暨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大会等行业性重大赛事活动,以赛为媒、招才引智,聚合全球低空产业生态资源,为打造“天空之城”提供坚实支撑。

数说
珠海“百千万工程”新成效

设立总规模800亿元的新质生产力基金,香洲区“模数空间”、高新区珠西科学城智算基地等平台加快建设,集聚了无界方舟、算法洞见、东信时代、得分数字科技等30多家AI大模型企业。

高标准规划建设珠西都市圈城乡统筹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西部城市中心、珠西科学城三大平台。

创新打造“百千万工程”金融服务平台,实现银企高效对接,总授信额度超135亿元。

新增各级各类学位2.6万个、西部新增医疗机构47家、成功创建西部地区首个三甲医院,创新粤港澳跨境养老“和园·颐养”新模式。

打造绿美精品点位5个、线路4条、种植苗木34.3万株,绿美家底更加厚实。

02

突出镇域特点
推动城乡建设提质提能

翻开“2024镇域经济500强”榜单,珠海10镇上榜,其中乾务、南屏、白蕉3镇新上榜,横琴、唐家湾、南水3镇进入前100强,南屏镇、南水镇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成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镇是联城带村的重要节点,也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珠海塑造因势而为、差异发展的独特优势,大力建设美丽圩镇,强化镇域联城带村节点功能,激发镇域产业特色发展的内生动力。

跳出一域谋全局。聚焦制约镇域发展的瓶颈问题,珠海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游则游,以西部中心城区标准规划建设红旗镇,以现代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平沙镇,差异化打造一批工业重镇、商贸强镇、文旅名镇,以城镇建设提质提能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新突破。

在唐家湾镇,沿香山路一路向西,从大湾区医疗器械生物医药产业园到新型储能生产基地,再到港湾7号·智造超级工厂,一座座产业园拔地而起,一条千亿级科创智造产业轴带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作为珠海首个国家级生态镇,平沙镇大力推进“万亩方”连片种植示范区打造项目,将零散的耕地和周边农用地进行“缝合”,打造莲藕、水稻等4个千亩农业产业基地,实现“小田”变“大田”,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第一田”。

在千年古镇斗门镇,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斗门旧街”在保护中开发,在修旧如旧中焕新,在微改造中吸引多样化业态进驻,更好聚集人流、提升人气,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创业就业,引领带动美丽圩镇建设实现整体提升。

传统广府民居变身“斗门印象小镇”,一步一景、一砖一瓦里都在深情讲述着斗门故事、斗门文化。

乾务鳗鱼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金湾黄立鱼继白蕉海鲈、斗门荔枝后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定……“珠海手信”特色产品正加快迈向全国舞台,有效推动农业品牌的建设和提升。

镇域功能品质提升,关于民生福祉,也关乎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珠海出台典型镇村培育支持措施,“一镇一方案”建设美丽圩镇,今年新增各级各类学位2.6万个,医疗机构47家、供销便民服务点30家,西部地区新增首个三甲医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居全省第二。扎实推进植树增绿,区镇村种植苗木34.3万株,打造绿美精品点位5个、线路4条,绿美家底更加厚实。

03

统筹乡村资源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11月20日,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东湾村“桃源里”项目正式动工开建,有望于明年春节前部分封顶。看着项目如期奠基动工,土生土长的东湾村村民何霞女满脸欣喜。

“新房子面积有两层半,同时还有配套景观,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和便利,期待可以早日住进新家。”这一刻,何霞女盼了30多年。

受益于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改革,一批斗门村民圆了安居梦。其中,斗门区福安村率先探索多户联建、资格权跨村、分红质押、积分管理等村民住房保障新机制,解决近40年无宅基地可分配难题,土地利用率提升4倍。东湾村作为全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将“桃源里”项目打造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新的农房示范工程,为高标准建设全省“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提供有力支撑。

改革创新激活了乡村振兴一池春水。今年以来,珠海加快制定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指导意见等政策,金湾区南水镇跨村抱团组建惠农公司,集中整合开发零星分散留用地,带动集体经济收入年均增长达35.5%;珠海高新区以“国企+村集体”模式打造北沙三生示范产业园、港湾9号·未来智联工厂,预计带动村集体每年增收近3000万元;珠海万山区探索“补改投”改革,预计为村集体增收超1600万元。

乡村风貌直接反映“百千万工程”成效,也直接体现乡村文明程度、治理水平和群众精神风貌。今年6月1日起,《珠海经济特区乡村风貌提升条例》正式施行。这是国内首部就乡村风貌提升作专项立法的地方性法规,从立法保障角度助力“百千万工程”建设,推动珠海建设成为城市繁华、农村繁荣的共富城市样板,助力塑造岭南韵、珠海味农房风貌。

乡村的每一次变革,都不断刷新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今年以来,珠海实施农房风貌提升3年攻坚行动,推进6个整村提升试点,积极探索未来乡村、新型城乡社区建设,形成莲洲镇石龙村“五个一”等新模式,持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打造了一批生态好、环境优、业兴人和的美丽乡村。

香洲南屏镇北山村走出古村活化“国际范”,今年以来接待游客500多万人次,港澳游客占比30%;三灶镇木头冲村、斗门镇下洲村等探索“民宿+村落景区”模式,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看得到的“高人气”背后,是乡村经济活跃的生动写照。

夏村村格创龙蟠坊项目。
04

做好海的文章
焕发海洋经济新光彩

11月19日,珠海市首个商业化运营的现代化海洋牧场装备“格盛1号”正式获得广东省首本现代化海洋牧场装备所有权登记备案证,标志着珠海市深远海渔业养殖设施登记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无独有偶,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珠海)于本月正式揭牌,并启动了首批海上试验,将承载海洋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推动涉海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以海为名,因海而生,珠海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推进、实现全面突破的关键一年,加速点燃“蓝色引擎”,加快站上大湾区海洋经济“主舞台”。

健全向海图强体制机制。珠海成立市海洋发展局、海洋发展集团,优化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管理体制机制,全力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全产业链耕海牧渔,加快发展海洋渔业新质生产力。

全产业链建设海洋牧场。珠海高质量建设外伶仃、万山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格盛1号”实现产业化运营,“九洲一号”养殖工船、“伶仃牧场1、2、3号”等智能养殖平台加快建设,成功创建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建成全省首个海洋水产种质资源库,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珠海)启动首批海上试验,1-9月全市海域养殖产量增长55%。

今年以来,珠海在打造“百千万工程”海岛新样板上率先“破题”,着力促进海岛特色产业发展,纵深推进海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最美海岛建设行动,推动省级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综合改革试点。

聚焦“重点在西部、特色在海岛、着力点在镇村”,珠海持续改善海岛人居环境、提升海岛风貌,东澳岛、外伶仃岛、桂山岛、三角岛4座海岛入选全国首批“和美海岛”,率先出台海岛民宿管理办法,桂山镇铺开“平改坡”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海岛房屋从原来的平屋顶加建成坡屋顶,既提升房屋隔热、防水等性能,也提高村民居住舒适性,改善村居风貌。

桂山岛海上民宿餐厅。

盯着问题改,奔着目标干。珠海以奋勇争先、敢闯敢为的姿态,加快推动县域产业、镇村建设、海洋海岛、改革创新、社会参与等重点工作,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蹚出路子、走在前列,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样板。

封面图:李建束摄
文字:佘映薇 图片:李建束 梁冠贤 吴长赋 编辑:朱晓 责任编辑:莫海晖
深一度丨珠海:齐抓共促“百千万”,加力提速见实效
珠海特区报 2024-11-28 03:23

TQB0520241128C (1).jpg

当“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春风拂过岭南大地,珠海经济特区在培育新动能中试和创,在探索新道路中干和闯。

2024年是“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全面突破的关键一年。珠海以经济特区率先实现全域现代化的更高标准,建立健全“市级强统筹、区级主作战、镇级抓施工、乡村促振兴、全域谋共富”工作机制,聚焦重点在西部、特色在海岛、着力点在镇村,紧扣见典型、出实效,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全面突破。

推动全国首部乡村风貌提升专项立法等一批标志性项目落地,斗门宅基地改革经验获中央和农业农村部推广,香洲区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高新区激励干部群众投身“百千万工程”等入选全省改革典型案例……随着一批创新实践的鲜活案例脱颖而出,珠海正以崭新的姿态展示其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坚定决心,一幅城乡加速融合、区域协调发展的多彩画卷徐徐铺开。

01

发挥区域优势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平台人工智能助手对企业当前实际状况进行专业评估,快速推荐了与公司发展战略紧密契合的融资产品,让我们一次性获取了1000万元授信额度。”

中科芯磁科技(珠海)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于芳说。中科芯磁科技(珠海)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首家从事FD—SOI基可编程异构芯片(PHC)研发的高端集成电路设计企业,2021年落地珠海以来,得益于贷款支持,企业加速产业化步伐,加快了在人工智能汽车电子民用航天等领域的应用。

这是珠海市“百千万工程”金融服务平台服务中小微企业、精准浇灌实体经济的一个缩影。为深化改革创新,赋能企业发展,珠海推动打造“百千万工程”金融服务平台。该平台通过跨部门跨领域归集企业信息,智能匹配经营主体需求和银行机构、融资产品,从而实现银企高效对接,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总授信额度超135亿元。

港湾7号·智造超级工厂。

新技术的孕育、概念验证、中试、转化、产业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耐心资本是陪伴“硬科技”长跑的重要搭档。珠海组建总规模800亿元的新质生产力资金,完善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重点布局“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数字经济、机器人”四大赛道,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提供有力支持。

算力、数据、城市云脑,被称为“云上智城”建设的三大“数字底座”。珠海集聚模数空间、珠西科学城等30多家AI大模型企业,建成超1300P智算算力,成立全球首个基于RISC-V的RDSA产业联盟,获工信部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构建覆盖全市域数字三维底座,打造城市级全域数字域。

高起点提升区域创新能级,构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空间载体,珠海高标准规划建设珠西都市圈城乡统筹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西部城市中心、珠西科学城三大平台,着力推动产业空间能级量级和配套优化提升,总投资约100亿元的奕源半导体材料产业基地项目动工建设,向千亿级半导体产业集群发起冲刺。

从建成运营全国首个低空交通管理服务系统,到开通全国首条海岛无人机公共物流航线,再到推动出台《珠海经济特区低空交通建设管理条例》……立足发展实际,珠海围绕拓展低空飞行应用场景,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低空经济领域专业赛、全省无人机应用技术职业技能大赛、第七届无人系统大会暨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大会等行业性重大赛事活动,以赛为媒、招才引智,聚合全球低空产业生态资源,为打造“天空之城”提供坚实支撑。

数说
珠海“百千万工程”新成效

设立总规模800亿元的新质生产力基金,香洲区“模数空间”、高新区珠西科学城智算基地等平台加快建设,集聚了无界方舟、算法洞见、东信时代、得分数字科技等30多家AI大模型企业。

高标准规划建设珠西都市圈城乡统筹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西部城市中心、珠西科学城三大平台。

创新打造“百千万工程”金融服务平台,实现银企高效对接,总授信额度超135亿元。

新增各级各类学位2.6万个、西部新增医疗机构47家、成功创建西部地区首个三甲医院,创新粤港澳跨境养老“和园·颐养”新模式。

打造绿美精品点位5个、线路4条、种植苗木34.3万株,绿美家底更加厚实。

02

突出镇域特点
推动城乡建设提质提能

翻开“2024镇域经济500强”榜单,珠海10镇上榜,其中乾务、南屏、白蕉3镇新上榜,横琴、唐家湾、南水3镇进入前100强,南屏镇、南水镇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成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镇是联城带村的重要节点,也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珠海塑造因势而为、差异发展的独特优势,大力建设美丽圩镇,强化镇域联城带村节点功能,激发镇域产业特色发展的内生动力。

跳出一域谋全局。聚焦制约镇域发展的瓶颈问题,珠海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游则游,以西部中心城区标准规划建设红旗镇,以现代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平沙镇,差异化打造一批工业重镇、商贸强镇、文旅名镇,以城镇建设提质提能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新突破。

在唐家湾镇,沿香山路一路向西,从大湾区医疗器械生物医药产业园到新型储能生产基地,再到港湾7号·智造超级工厂,一座座产业园拔地而起,一条千亿级科创智造产业轴带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作为珠海首个国家级生态镇,平沙镇大力推进“万亩方”连片种植示范区打造项目,将零散的耕地和周边农用地进行“缝合”,打造莲藕、水稻等4个千亩农业产业基地,实现“小田”变“大田”,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第一田”。

在千年古镇斗门镇,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斗门旧街”在保护中开发,在修旧如旧中焕新,在微改造中吸引多样化业态进驻,更好聚集人流、提升人气,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创业就业,引领带动美丽圩镇建设实现整体提升。

传统广府民居变身“斗门印象小镇”,一步一景、一砖一瓦里都在深情讲述着斗门故事、斗门文化。

乾务鳗鱼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金湾黄立鱼继白蕉海鲈、斗门荔枝后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定……“珠海手信”特色产品正加快迈向全国舞台,有效推动农业品牌的建设和提升。

镇域功能品质提升,关于民生福祉,也关乎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珠海出台典型镇村培育支持措施,“一镇一方案”建设美丽圩镇,今年新增各级各类学位2.6万个,医疗机构47家、供销便民服务点30家,西部地区新增首个三甲医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居全省第二。扎实推进植树增绿,区镇村种植苗木34.3万株,打造绿美精品点位5个、线路4条,绿美家底更加厚实。

03

统筹乡村资源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11月20日,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东湾村“桃源里”项目正式动工开建,有望于明年春节前部分封顶。看着项目如期奠基动工,土生土长的东湾村村民何霞女满脸欣喜。

“新房子面积有两层半,同时还有配套景观,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和便利,期待可以早日住进新家。”这一刻,何霞女盼了30多年。

受益于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改革,一批斗门村民圆了安居梦。其中,斗门区福安村率先探索多户联建、资格权跨村、分红质押、积分管理等村民住房保障新机制,解决近40年无宅基地可分配难题,土地利用率提升4倍。东湾村作为全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将“桃源里”项目打造成为全市乃至全省新的农房示范工程,为高标准建设全省“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提供有力支撑。

改革创新激活了乡村振兴一池春水。今年以来,珠海加快制定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指导意见等政策,金湾区南水镇跨村抱团组建惠农公司,集中整合开发零星分散留用地,带动集体经济收入年均增长达35.5%;珠海高新区以“国企+村集体”模式打造北沙三生示范产业园、港湾9号·未来智联工厂,预计带动村集体每年增收近3000万元;珠海万山区探索“补改投”改革,预计为村集体增收超1600万元。

乡村风貌直接反映“百千万工程”成效,也直接体现乡村文明程度、治理水平和群众精神风貌。今年6月1日起,《珠海经济特区乡村风貌提升条例》正式施行。这是国内首部就乡村风貌提升作专项立法的地方性法规,从立法保障角度助力“百千万工程”建设,推动珠海建设成为城市繁华、农村繁荣的共富城市样板,助力塑造岭南韵、珠海味农房风貌。

乡村的每一次变革,都不断刷新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今年以来,珠海实施农房风貌提升3年攻坚行动,推进6个整村提升试点,积极探索未来乡村、新型城乡社区建设,形成莲洲镇石龙村“五个一”等新模式,持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打造了一批生态好、环境优、业兴人和的美丽乡村。

香洲南屏镇北山村走出古村活化“国际范”,今年以来接待游客500多万人次,港澳游客占比30%;三灶镇木头冲村、斗门镇下洲村等探索“民宿+村落景区”模式,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看得到的“高人气”背后,是乡村经济活跃的生动写照。

夏村村格创龙蟠坊项目。
04

做好海的文章
焕发海洋经济新光彩

11月19日,珠海市首个商业化运营的现代化海洋牧场装备“格盛1号”正式获得广东省首本现代化海洋牧场装备所有权登记备案证,标志着珠海市深远海渔业养殖设施登记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无独有偶,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珠海)于本月正式揭牌,并启动了首批海上试验,将承载海洋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推动涉海制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以海为名,因海而生,珠海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推进、实现全面突破的关键一年,加速点燃“蓝色引擎”,加快站上大湾区海洋经济“主舞台”。

健全向海图强体制机制。珠海成立市海洋发展局、海洋发展集团,优化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管理体制机制,全力推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全产业链耕海牧渔,加快发展海洋渔业新质生产力。

全产业链建设海洋牧场。珠海高质量建设外伶仃、万山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格盛1号”实现产业化运营,“九洲一号”养殖工船、“伶仃牧场1、2、3号”等智能养殖平台加快建设,成功创建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建成全省首个海洋水产种质资源库,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珠海)启动首批海上试验,1-9月全市海域养殖产量增长55%。

今年以来,珠海在打造“百千万工程”海岛新样板上率先“破题”,着力促进海岛特色产业发展,纵深推进海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最美海岛建设行动,推动省级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综合改革试点。

聚焦“重点在西部、特色在海岛、着力点在镇村”,珠海持续改善海岛人居环境、提升海岛风貌,东澳岛、外伶仃岛、桂山岛、三角岛4座海岛入选全国首批“和美海岛”,率先出台海岛民宿管理办法,桂山镇铺开“平改坡”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海岛房屋从原来的平屋顶加建成坡屋顶,既提升房屋隔热、防水等性能,也提高村民居住舒适性,改善村居风貌。

桂山岛海上民宿餐厅。

盯着问题改,奔着目标干。珠海以奋勇争先、敢闯敢为的姿态,加快推动县域产业、镇村建设、海洋海岛、改革创新、社会参与等重点工作,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上蹚出路子、走在前列,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样板。

封面图:李建束摄
文字:佘映薇 图片:李建束 梁冠贤 吴长赋 编辑:朱晓 责任编辑:莫海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