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福申
在刘河湾坐看风生水起
长长的春风刮过
牡丹花开
千年花朵
在水的光影中盛开
有水的地方
一定会有风的长歌
有风的地方
一定会有水的浩气
要不风水这个词
怎么会亲密无间地
在刘河湾这片醒着的土地上
千变万幻
风声水声
现代化的交响
乡愁被一朝又一朝的音符打上烙印
光阴被一朝又一朝的音符洗亮
在这里落脚的天鹅
是有眼光的
以贴近土地的方式
爱着这里
风 刘河湾的语言
水 刘河湾的翅膀
一只比雪还白的鸽子
一把比山还重的铡刀
一包比云彩还轻的茱萸叶儿
一杯比玉露还浓的菊花酒
千年不老的富贵牡丹
铺成一条彩色的路
天高地远
在物竞天择的土地追逐
追逐得风生水起
霜降
天气,一定是被掌控的
就像我们生活中的电灯开关一样
望着一地的白
我笨拙地想
是不是缺钙的人间
更需要补充一下盐
上架的黄烟
叶片上的纹路
一点点加深着颜色
此刻,而我的纠结不在于此
对于霜降的降字,这个
转动季节的动词
在秋风中演奏着命运的交响
在枯荣的交替中
死亡与新生一样伟大
大雪
夜色里的明亮
只因一场大雪
无法停止的咳嗽
覆盖地上万物
红泥小火炉的火焰
伸着任性的舌头
温暖地调侃着
蝴蝶一路风情的姿式
时光沉默的智者
在薄情的世界里变着魔术
把浮躁的河流
切换成一块石头
那些口出真理的哲学家
盲人一样想着女人的姿色
白 无疑成为
掩埋黑的真相的罪人
听雪
月满西楼梅花怒放
我用心把漫天繁星点亮
简单浪漫而又不失风雅
这是我最喜欢的重复
雪地上的花影
是开放的孤独
喧嚣后的寂静
是厌倦了尘世间的纷扰
此刻
我站在临渊之畔
如同
在冬泳中起舞
用热情驱散寒冷
用寒冷拥抱思想
卑微却不轻贱
叹息却不失自信
听雪
这无声的对话
谁能够理解这其中禅机
又有谁能听懂这雪夜隔世的绝唱
刘福申 中国作协会员。曾在《诗刊》《中国作家》《星星》《草堂》《诗选刊》《诗歌月刊》等报刊发表诗歌。曾获屈原杯诗歌奖、曹植杯诗歌奖、林徽因杯诗歌奖等。
□ 唐德亮
走在唐诗之路上
走在陕西的大路 便走在
一条逶迤璀璨的唐诗之路
诗之故乡
在长安,辋川,蓝田,临潼,渭水……
我邂逅
众多的灿烂诗星
他们照亮唐朝 照亮千年时空
那些诗歌的太阳,月亮,巨星
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孟浩然,王勃,李贺……
诗仙,诗圣,诗豪,诗佛,诗鬼……
汇成一条光芒夺目的星河
朗照天地 人间 心灵
我,成了一个追星者
追李白,邈视权贵,醉卧长安
拔剑四顾 斗酒三百
再沾一点仙气 独步天地
追杜甫,在杜公祠
我见到忧国忧民的诗圣 忧愤的目光
穿透千年时光隧道
向他讨教:如何才能让我的诗
增加一点深度、高度与厚度
追白居易,让他赐我一把
诗歌“以情动人”的钥匙
追王维,在终南山沾一点禅味
让我的诗多几丝山水的灵气
追高适,长安三万里
金戈铁马,建不朽功勋
追李商隐,期待一段
朦胧而令人回味的感情……
也曾比较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
李白的床前明月,张九龄的海上明月
哪个更圆,哪个更柔,哪个更亮
哪个更有人情、人性
哪个更有诗的悠长韵味
哪个更能醉人将人带入诗的梦乡
我纵横神州,追尽大唐诗人,探寻他们
何以金句琳琅,诗传千古 香飘万里
走在陕西唐诗之路
心在大唐徜徉
沐浴唐诗之光
诗风扑面而来
万树诗叶 万花诗香
万山诗峰 万水诗声
万云诗涌 万诗撼心……
满眼的诗情,遍地的画意
诗火如炽 诗心如海 诗潮澎湃
在诗中,我活出了最美的人生
华清宫
寒夜笼罩的骊山脚下
一声枪响,惊醒沉寂千年的华清宫
五间厅里,一个外战外行的大人物
仓皇翻身 越墙逃窜
兵谏亭前的山洞与树木
见证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
一九三六年的十二月十二日
张杨二将军 将天捅破了一个大窟窿
历史 在这一夜开始
悄然转身 华清宫
再度走进中国的历史
时间一瓣一瓣地凋谢
今日,华清宫道路两旁的石榴
红得那么艳丽耀眼
不知向湛蓝的天空
传递什么样的信息
大唐芙蓉园
奇石险峻 飞瀑流泉
展不尽大唐诗人的才情
碧湖秋水 飞瀑流泉
流的是大唐风韵
无论爱国忧民的壮怀激烈
或者感喟人生的温婉柔情
都有缕缕诗魂的灵气升腾
壮观的诗墙上
每一个诗人的名字
都蕴含珠玑
每一行诗句
都灼灼闪光
巨大的诗人塑像不过几丈
但在后世诗人与百姓心中
却高过雁塔、秦岭、华山……
唐德亮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诗刊》《光明日报》等200多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3000多篇,出版诗集8部。有近百篇作品被《新华文摘》《中国文学年鉴》《青年文摘》《诗选刊》《散文选刊》等选刊转载。
□ 刘福申
在刘河湾坐看风生水起
长长的春风刮过
牡丹花开
千年花朵
在水的光影中盛开
有水的地方
一定会有风的长歌
有风的地方
一定会有水的浩气
要不风水这个词
怎么会亲密无间地
在刘河湾这片醒着的土地上
千变万幻
风声水声
现代化的交响
乡愁被一朝又一朝的音符打上烙印
光阴被一朝又一朝的音符洗亮
在这里落脚的天鹅
是有眼光的
以贴近土地的方式
爱着这里
风 刘河湾的语言
水 刘河湾的翅膀
一只比雪还白的鸽子
一把比山还重的铡刀
一包比云彩还轻的茱萸叶儿
一杯比玉露还浓的菊花酒
千年不老的富贵牡丹
铺成一条彩色的路
天高地远
在物竞天择的土地追逐
追逐得风生水起
霜降
天气,一定是被掌控的
就像我们生活中的电灯开关一样
望着一地的白
我笨拙地想
是不是缺钙的人间
更需要补充一下盐
上架的黄烟
叶片上的纹路
一点点加深着颜色
此刻,而我的纠结不在于此
对于霜降的降字,这个
转动季节的动词
在秋风中演奏着命运的交响
在枯荣的交替中
死亡与新生一样伟大
大雪
夜色里的明亮
只因一场大雪
无法停止的咳嗽
覆盖地上万物
红泥小火炉的火焰
伸着任性的舌头
温暖地调侃着
蝴蝶一路风情的姿式
时光沉默的智者
在薄情的世界里变着魔术
把浮躁的河流
切换成一块石头
那些口出真理的哲学家
盲人一样想着女人的姿色
白 无疑成为
掩埋黑的真相的罪人
听雪
月满西楼梅花怒放
我用心把漫天繁星点亮
简单浪漫而又不失风雅
这是我最喜欢的重复
雪地上的花影
是开放的孤独
喧嚣后的寂静
是厌倦了尘世间的纷扰
此刻
我站在临渊之畔
如同
在冬泳中起舞
用热情驱散寒冷
用寒冷拥抱思想
卑微却不轻贱
叹息却不失自信
听雪
这无声的对话
谁能够理解这其中禅机
又有谁能听懂这雪夜隔世的绝唱
刘福申 中国作协会员。曾在《诗刊》《中国作家》《星星》《草堂》《诗选刊》《诗歌月刊》等报刊发表诗歌。曾获屈原杯诗歌奖、曹植杯诗歌奖、林徽因杯诗歌奖等。
□ 唐德亮
走在唐诗之路上
走在陕西的大路 便走在
一条逶迤璀璨的唐诗之路
诗之故乡
在长安,辋川,蓝田,临潼,渭水……
我邂逅
众多的灿烂诗星
他们照亮唐朝 照亮千年时空
那些诗歌的太阳,月亮,巨星
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孟浩然,王勃,李贺……
诗仙,诗圣,诗豪,诗佛,诗鬼……
汇成一条光芒夺目的星河
朗照天地 人间 心灵
我,成了一个追星者
追李白,邈视权贵,醉卧长安
拔剑四顾 斗酒三百
再沾一点仙气 独步天地
追杜甫,在杜公祠
我见到忧国忧民的诗圣 忧愤的目光
穿透千年时光隧道
向他讨教:如何才能让我的诗
增加一点深度、高度与厚度
追白居易,让他赐我一把
诗歌“以情动人”的钥匙
追王维,在终南山沾一点禅味
让我的诗多几丝山水的灵气
追高适,长安三万里
金戈铁马,建不朽功勋
追李商隐,期待一段
朦胧而令人回味的感情……
也曾比较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
李白的床前明月,张九龄的海上明月
哪个更圆,哪个更柔,哪个更亮
哪个更有人情、人性
哪个更有诗的悠长韵味
哪个更能醉人将人带入诗的梦乡
我纵横神州,追尽大唐诗人,探寻他们
何以金句琳琅,诗传千古 香飘万里
走在陕西唐诗之路
心在大唐徜徉
沐浴唐诗之光
诗风扑面而来
万树诗叶 万花诗香
万山诗峰 万水诗声
万云诗涌 万诗撼心……
满眼的诗情,遍地的画意
诗火如炽 诗心如海 诗潮澎湃
在诗中,我活出了最美的人生
华清宫
寒夜笼罩的骊山脚下
一声枪响,惊醒沉寂千年的华清宫
五间厅里,一个外战外行的大人物
仓皇翻身 越墙逃窜
兵谏亭前的山洞与树木
见证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
一九三六年的十二月十二日
张杨二将军 将天捅破了一个大窟窿
历史 在这一夜开始
悄然转身 华清宫
再度走进中国的历史
时间一瓣一瓣地凋谢
今日,华清宫道路两旁的石榴
红得那么艳丽耀眼
不知向湛蓝的天空
传递什么样的信息
大唐芙蓉园
奇石险峻 飞瀑流泉
展不尽大唐诗人的才情
碧湖秋水 飞瀑流泉
流的是大唐风韵
无论爱国忧民的壮怀激烈
或者感喟人生的温婉柔情
都有缕缕诗魂的灵气升腾
壮观的诗墙上
每一个诗人的名字
都蕴含珠玑
每一行诗句
都灼灼闪光
巨大的诗人塑像不过几丈
但在后世诗人与百姓心中
却高过雁塔、秦岭、华山……
唐德亮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人民日报》《人民文学》《诗刊》《光明日报》等200多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3000多篇,出版诗集8部。有近百篇作品被《新华文摘》《中国文学年鉴》《青年文摘》《诗选刊》《散文选刊》等选刊转载。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