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大家丨长白看松(上)

越野吉普的引擎轰的一声低低吼起,我们开始攀向长白山主峰。一幅天然的山水图轴,在窗玻璃中渐次展开了:白得耀眼的,是不规则披覆山体、填满千沟万壑的冰雪;灰白平匀的,是午后昏沉欲雪的低空。浅黑中掺进了褐赤、灰青的,是成片绵延又难以辨清树种的林木;深黑犹如泼墨的,是裸露的山体或是避风处的大片砂岩……南方来的两个朋友显然兴奋了点,眼贴在窗玻璃上,时不时发出几声叹息。

而我此行,心里埋伏着另外一个执念:看松。

正是隆冬时节。远景中,墨迹般嵌入山色的各种林木。我想,主体一定是松树。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迟凋,乃至不凋,理所当然地契合了人对生命力生生不息的渴望。以松柏为喻,孔子又发了一系列的感慨:“君子之道,如松之荣。君子之德,如松之茂”“松柏之茂,其贞也特”等,直让人觉得松的本体已被掏空了,只剩下一个长髯端肃的老者,枯坐在那里喃喃自语。诗人就轻松了许多,他们写松,写的多是些直觉与姿态。以前读杜荀鹤《题唐兴寺小松》,由松树“虽小天然别,难与众木同”入手,结尾来了句狠话,“如今未看,须是霜雪中”。把没入冰雪境界的松之美,一笔全给废掉了。李商隐写松,“无雪试幽姿”,憾则憾矣,一个幽字,毕竟存了份神秘的愉快。仿佛松与雪之间,真的潜藏着一种诗的密码。进山时,我在脑中照着王维枯雪寒林的笔意,草草勾勒了一幅老松倚雪的画样:蜷曲虬枝黝黑苍郁,新雪霎亮地凝结在松肤之上……及至眼前,长白山松,却全然不是这般模样。

其实,我知道我所期待的,也根本不必是这般模样。

小时候逃学,晴好暖和的春秋天,常常溜到学校后山腰的一块空地上睡大觉。这是一块被巨松守护的荫庇之地。这棵巨松,蜷起一抱多粗又布满瘤结的身子,斜伸着,探向岩下深深的溪谷。除了夏季涨洪水时,这条溪谷平时是干涸的。松冠最是好看,发怒时一样张得很开,松针又密,下小雨时,松下地面也是干干的。傍晚时看,松冠像一张拍向谷中的巨手,山下一两里外,也看得清清楚楚。这块空地,准确地说,是巨型山岩的一面,微微有点坡度,雨水将上面的积土腐叶,冲刷得干干净净。紧靠着岩壁的空地上,有几截一尺多高的残墙和几堆废砖瓦。后来我听说,这是一座小土地庙的遗址。松树,本应是有两棵吧,在废庙址右侧,还有一截粗而黑的树墩。从根部看,这两棵巨松是从石缝中长出来的,除了点烂叶子沤成的腐殖土外,再无别的养料,也不知过了多少年月,才生成如此的庞然大物。无数个暖洋洋的下午,我躺在厚厚软软的松针上,用黄帆布书包作枕头,心中一无所挂地沉沉睡去。树下,安静得仿佛松针往下掉时,刺破空气之声也清晰可闻。好长一个懒觉啊!有时一激灵,被凉风吹醒,睁眼一看,哦,快到傍晚了。松下渐渐起了些潮气。过不多久,放学钟声就要从前山校区那边,悠扬传来。夏天放假时,我闯了祸,一般也要藏到这棵松树下来,躲避父母的棍棒教育。那几年,攀向山腰这块空地的,有好长一截荆棘小径,只有小孩子抱着脑袋,才能从缝隙中钻过来,大人们几乎发现不了。

当年家中有个远房亲戚,在邻村做木匠,他是一个你得提着三斤鲜猪肉上门,才请得动的上好木匠。小时去他家玩儿,总觉得膝盖中酸酸的,迈不开步子,说不出的一种紧张感。别人家的门前,种些花花草草,栀子茉莉的。他家门前偌大空场子,锤得平平整整,却栽着六七棵松树。这些松树虬劲多枝,松冠繁茂如盖。从远处看,松树伴着三间茅草屋子,真有点野寺的味道。这个亲戚是鳏夫,四十几岁时,得了肺结核病,也不去医院治疗,不知从哪里弄来个偏方子,照着煎中药。几棵松间,常年就飘荡着怪怪的中草药气味。折腾了几年,也不见好,最后索性就失踪了。1983年夏季洪水,老屋子的三面墙都垮掉了,几件本来好模好样的旧家具,砸了个稀巴烂。村里人就说,这松,栽得不好。家乡一带,素有“前不栽松、桑,后不种梨、柳”的说法,大家也都讲究这老规矩。十里八乡的,唯独这个至今杳无踪迹的亲戚,曾破了这个例,孤例。

说来也怪,这几棵松树,清清爽爽映在我脑神经中。这么多年,像新栽的一样。

我想起一个词来:松冢。

去年秋末,我去过一次那个老屋址。松树没了,废墟也没了。不知是谁建了一排彩钢瓦的板房商铺,卖农药化肥。我坐在门前,发了会儿呆。心里有些失落。那几棵消失的老松,原来只是几朵徒具松树面貌的过眼烟云。

没料到,在我心里挂得黄泛的两幅老松图,来长白山的第一晚,就被颠覆了。那天好一路颠簸,傍晚才到山脚下。刚住下,还没来得及烧水煮茶,就被几个急性子的朋友拽到了宾馆门口,要在松林中合影。瞧,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美人松”!抓紧按下快门吧,趁着这几抹夕照犹存!我们紧裹着从前台租来的笨重军大衣,顶着割脸的北风,站在相机前哆嗦着。合影罢了,我猛跺了一通脚,把身子弄得热乎了点,才去松林里逛了一大圈。

这松,哪里有什么虬干曲枝?我在南方见惯了游龙探海、绝壁倒挂这一类奇状异形,这松却一律地身形颀长,通直挺拔,一股子少女向上跳脱的苗条劲儿。哪里有什么松皮苍劲如铁?我喜欢的松,多是体肤如斧劈火燎过,沉郁蓊苍,有苏轼所言“不到千般恨不消”的沧桑之味。这松的皮色,却分明是灰白、棕黄中透着股子脂粉气。此刻,夕光从林梢透入,树身犹镀微金,在林间白雪的映衬下,倍显恬静婀娜,一如刚刚出浴的佳人。杨万里曾讲松树“一生清苦不敷腴”,这松,冠盖饱满略呈锥形,美如盘发,典雅端方,哪里有一丁点身出寒门的清苦味儿?

陈先发 诗人,作家。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副主任,安徽省文联主席,安徽省作协主席。1967年10月生于安徽桐城,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主要著作有诗集《写碑之心》《九章》《陈先发诗选》,随笔集《黑池坝笔记》(系列)、长篇小说《拉魂腔》等二十余部。曾获鲁迅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十月文学奖等国内外数十种文学奖项。

海上风景(油画)            金凡 作品
文字:陈先发 图片:金凡 编辑:刘鹏凯 责任编辑:董帅奇
湾韵·大家丨长白看松(上)
珠海特区报 2024-12-02 02:53

越野吉普的引擎轰的一声低低吼起,我们开始攀向长白山主峰。一幅天然的山水图轴,在窗玻璃中渐次展开了:白得耀眼的,是不规则披覆山体、填满千沟万壑的冰雪;灰白平匀的,是午后昏沉欲雪的低空。浅黑中掺进了褐赤、灰青的,是成片绵延又难以辨清树种的林木;深黑犹如泼墨的,是裸露的山体或是避风处的大片砂岩……南方来的两个朋友显然兴奋了点,眼贴在窗玻璃上,时不时发出几声叹息。

而我此行,心里埋伏着另外一个执念:看松。

正是隆冬时节。远景中,墨迹般嵌入山色的各种林木。我想,主体一定是松树。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迟凋,乃至不凋,理所当然地契合了人对生命力生生不息的渴望。以松柏为喻,孔子又发了一系列的感慨:“君子之道,如松之荣。君子之德,如松之茂”“松柏之茂,其贞也特”等,直让人觉得松的本体已被掏空了,只剩下一个长髯端肃的老者,枯坐在那里喃喃自语。诗人就轻松了许多,他们写松,写的多是些直觉与姿态。以前读杜荀鹤《题唐兴寺小松》,由松树“虽小天然别,难与众木同”入手,结尾来了句狠话,“如今未看,须是霜雪中”。把没入冰雪境界的松之美,一笔全给废掉了。李商隐写松,“无雪试幽姿”,憾则憾矣,一个幽字,毕竟存了份神秘的愉快。仿佛松与雪之间,真的潜藏着一种诗的密码。进山时,我在脑中照着王维枯雪寒林的笔意,草草勾勒了一幅老松倚雪的画样:蜷曲虬枝黝黑苍郁,新雪霎亮地凝结在松肤之上……及至眼前,长白山松,却全然不是这般模样。

其实,我知道我所期待的,也根本不必是这般模样。

小时候逃学,晴好暖和的春秋天,常常溜到学校后山腰的一块空地上睡大觉。这是一块被巨松守护的荫庇之地。这棵巨松,蜷起一抱多粗又布满瘤结的身子,斜伸着,探向岩下深深的溪谷。除了夏季涨洪水时,这条溪谷平时是干涸的。松冠最是好看,发怒时一样张得很开,松针又密,下小雨时,松下地面也是干干的。傍晚时看,松冠像一张拍向谷中的巨手,山下一两里外,也看得清清楚楚。这块空地,准确地说,是巨型山岩的一面,微微有点坡度,雨水将上面的积土腐叶,冲刷得干干净净。紧靠着岩壁的空地上,有几截一尺多高的残墙和几堆废砖瓦。后来我听说,这是一座小土地庙的遗址。松树,本应是有两棵吧,在废庙址右侧,还有一截粗而黑的树墩。从根部看,这两棵巨松是从石缝中长出来的,除了点烂叶子沤成的腐殖土外,再无别的养料,也不知过了多少年月,才生成如此的庞然大物。无数个暖洋洋的下午,我躺在厚厚软软的松针上,用黄帆布书包作枕头,心中一无所挂地沉沉睡去。树下,安静得仿佛松针往下掉时,刺破空气之声也清晰可闻。好长一个懒觉啊!有时一激灵,被凉风吹醒,睁眼一看,哦,快到傍晚了。松下渐渐起了些潮气。过不多久,放学钟声就要从前山校区那边,悠扬传来。夏天放假时,我闯了祸,一般也要藏到这棵松树下来,躲避父母的棍棒教育。那几年,攀向山腰这块空地的,有好长一截荆棘小径,只有小孩子抱着脑袋,才能从缝隙中钻过来,大人们几乎发现不了。

当年家中有个远房亲戚,在邻村做木匠,他是一个你得提着三斤鲜猪肉上门,才请得动的上好木匠。小时去他家玩儿,总觉得膝盖中酸酸的,迈不开步子,说不出的一种紧张感。别人家的门前,种些花花草草,栀子茉莉的。他家门前偌大空场子,锤得平平整整,却栽着六七棵松树。这些松树虬劲多枝,松冠繁茂如盖。从远处看,松树伴着三间茅草屋子,真有点野寺的味道。这个亲戚是鳏夫,四十几岁时,得了肺结核病,也不去医院治疗,不知从哪里弄来个偏方子,照着煎中药。几棵松间,常年就飘荡着怪怪的中草药气味。折腾了几年,也不见好,最后索性就失踪了。1983年夏季洪水,老屋子的三面墙都垮掉了,几件本来好模好样的旧家具,砸了个稀巴烂。村里人就说,这松,栽得不好。家乡一带,素有“前不栽松、桑,后不种梨、柳”的说法,大家也都讲究这老规矩。十里八乡的,唯独这个至今杳无踪迹的亲戚,曾破了这个例,孤例。

说来也怪,这几棵松树,清清爽爽映在我脑神经中。这么多年,像新栽的一样。

我想起一个词来:松冢。

去年秋末,我去过一次那个老屋址。松树没了,废墟也没了。不知是谁建了一排彩钢瓦的板房商铺,卖农药化肥。我坐在门前,发了会儿呆。心里有些失落。那几棵消失的老松,原来只是几朵徒具松树面貌的过眼烟云。

没料到,在我心里挂得黄泛的两幅老松图,来长白山的第一晚,就被颠覆了。那天好一路颠簸,傍晚才到山脚下。刚住下,还没来得及烧水煮茶,就被几个急性子的朋友拽到了宾馆门口,要在松林中合影。瞧,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美人松”!抓紧按下快门吧,趁着这几抹夕照犹存!我们紧裹着从前台租来的笨重军大衣,顶着割脸的北风,站在相机前哆嗦着。合影罢了,我猛跺了一通脚,把身子弄得热乎了点,才去松林里逛了一大圈。

这松,哪里有什么虬干曲枝?我在南方见惯了游龙探海、绝壁倒挂这一类奇状异形,这松却一律地身形颀长,通直挺拔,一股子少女向上跳脱的苗条劲儿。哪里有什么松皮苍劲如铁?我喜欢的松,多是体肤如斧劈火燎过,沉郁蓊苍,有苏轼所言“不到千般恨不消”的沧桑之味。这松的皮色,却分明是灰白、棕黄中透着股子脂粉气。此刻,夕光从林梢透入,树身犹镀微金,在林间白雪的映衬下,倍显恬静婀娜,一如刚刚出浴的佳人。杨万里曾讲松树“一生清苦不敷腴”,这松,冠盖饱满略呈锥形,美如盘发,典雅端方,哪里有一丁点身出寒门的清苦味儿?

陈先发 诗人,作家。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副主任,安徽省文联主席,安徽省作协主席。1967年10月生于安徽桐城,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主要著作有诗集《写碑之心》《九章》《陈先发诗选》,随笔集《黑池坝笔记》(系列)、长篇小说《拉魂腔》等二十余部。曾获鲁迅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十月文学奖等国内外数十种文学奖项。

海上风景(油画)            金凡 作品
文字:陈先发 图片:金凡 编辑:刘鹏凯 责任编辑:董帅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