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直通车”, 珠澳“零距离”!珠海市人大常委会为琴澳一体化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携手港澳,让每一部法律都满载民意、贴近民生、顺应民心!

修改出台港澳建筑和旅游从业人员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业规定,制定全国首部商事调解地方性法规,在珠海经济特区反走私综合治理和低空交通建设管理两部法规中分别设置“合作区专章”……近年来,珠海市人大常委会用好用足经济特区立法权,全力支持服务合作区建设,创新建立合作区“立法直通车”机制,通过采取“小切口”立法和设置“合作区专章”等方式,共制定涉及大湾区、合作区建设的法规15部,为加快构建琴澳一体化提供优良法治保障。

为港澳专业人士执业提供法治保障

11月1日,“澳门新街坊”长者服务中心正式揭牌,将为居住在合作区的55岁及以上长者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

“‘澳门新街坊’的功能越来越完备了,希望大家能够在这里过上舒适、安心的生活。”今年是澳门工程师学会副部长、中国建筑工程(澳门)有限公司新街坊项目副经理李冠杰在横琴工作的第4个年头,作为项目的建设者之一,他亲眼看着“澳门新街坊”逐步成长。

2020年,李冠杰成功申请合作区内港澳建筑及相关工程专业人士执业资格备案认可证书。2021年,他积极响应公司号召,带领8名澳门同事来到合作区参与“澳门新街坊项目”的建设,经常往返粤澳两地工作和生活。

李冠杰坦言,这一切都离不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港澳建筑及相关工程咨询企业资质和专业人士执业资格认可规定》(以下简称《认可规定》)的出台。

此前,港澳建筑及相关工程专业人士获取执业资格赴内地执业,曾是摆在双方之间的一道难题。“粤澳两地在工程管理模式、安全制度、验收标准等方面都存在差异,甚至连工程术语都不一样。”李冠杰说,以土木工程为例,澳门的执业资格名称是“土木工程师”,在内地则为“注册土木工程师”。

随着《认可规定》的出台,难题迎刃而解。《认可规定》明确,在横琴范围内,对符合条件的港澳建筑企业和专业人士在港澳获取的资质经备案后,予以单项认可,无需再转换为内地资质,极大便利三地人才要素的流动。

四年来,每逢周末李冠杰都会带着家人好友来到横琴,感受当地发展的勃勃生机。“《认可规定》发布后,真正促进了琴澳两地专业人士互认、法律法规的互动交流以及生活配套的融入,也进一步提升了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李冠杰说。

截至目前,横琴建设主管部门已发出港澳建筑及相关工程咨询企业资质和专业人士执业资格备案认可书568份,共有97家港澳企业(澳门67家、香港30家)和471名港澳专业人士合法备案。

创新性立法经验不断萌芽落地

随着《认可规定》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创新性立法不断在珠澳两地萌芽和落地。

“在横琴工作将近1年时间,我看到了合作区新业态的无限潜力,跨境生活就业真的能够实现无感切换。”澳门药剂师陈子俊目前在一家澳资药店任职,他所在的药店也是广东横琴珍禧品药业有限公司在合作区开的第一家药店。

2023年5月,市人大常委会分别出台澳门医疗人员、澳门药学技术人员在合作区执业的两部法规,积极拓展澳门居民就业创业空间,明确澳门药剂师、中药师、中医生和药房技术助理符合规定条件并经合作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后,可在合作区药品零售单位直接提供药学服务。

陈子俊是首批领取备案证明的澳门药剂师。截至目前,已有46名澳门医疗人员完成执业注册并在合作区医疗机构跨境执业;13名澳门药学技术人员取得执业培训证明,2名完成执业备案。

为推进争议解决规则衔接,市人大常委会于2021年3月审议通过《珠海国际仲裁院条例》,将一批国际通行、对接港澳的仲裁规则在特区立法中予以规定。从条例实施至今年8月底,仲裁院受理各类民商事仲裁案件共4333宗,受理案件争议标的额299.37亿元,占成立以来争议标的总额的57.69%,案件受理数、争议标的额连续创下历史新高并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三年来,我们立足国际仲裁院条例要求,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持续迸发改革势能。”珠海国际仲裁院副院长吴学艇表示,如制定了《仲裁服务珠海市重点产业工作方案》等一揽子服务实体产业举措,举办了合作区仲裁调解周、珠海国际航空法律论坛等高端国际化学术活动。

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携手港澳,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牵引带动珠海及合作区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不断探索粤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方面的新经验,为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法治保障。

文字:陈奕樊 编辑:莫海晖 责任编辑:董帅奇
立法“直通车”, 珠澳“零距离”!珠海市人大常委会为琴澳一体化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珠海特区报 2024-12-10 02:13

携手港澳,让每一部法律都满载民意、贴近民生、顺应民心!

修改出台港澳建筑和旅游从业人员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业规定,制定全国首部商事调解地方性法规,在珠海经济特区反走私综合治理和低空交通建设管理两部法规中分别设置“合作区专章”……近年来,珠海市人大常委会用好用足经济特区立法权,全力支持服务合作区建设,创新建立合作区“立法直通车”机制,通过采取“小切口”立法和设置“合作区专章”等方式,共制定涉及大湾区、合作区建设的法规15部,为加快构建琴澳一体化提供优良法治保障。

为港澳专业人士执业提供法治保障

11月1日,“澳门新街坊”长者服务中心正式揭牌,将为居住在合作区的55岁及以上长者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

“‘澳门新街坊’的功能越来越完备了,希望大家能够在这里过上舒适、安心的生活。”今年是澳门工程师学会副部长、中国建筑工程(澳门)有限公司新街坊项目副经理李冠杰在横琴工作的第4个年头,作为项目的建设者之一,他亲眼看着“澳门新街坊”逐步成长。

2020年,李冠杰成功申请合作区内港澳建筑及相关工程专业人士执业资格备案认可证书。2021年,他积极响应公司号召,带领8名澳门同事来到合作区参与“澳门新街坊项目”的建设,经常往返粤澳两地工作和生活。

李冠杰坦言,这一切都离不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港澳建筑及相关工程咨询企业资质和专业人士执业资格认可规定》(以下简称《认可规定》)的出台。

此前,港澳建筑及相关工程专业人士获取执业资格赴内地执业,曾是摆在双方之间的一道难题。“粤澳两地在工程管理模式、安全制度、验收标准等方面都存在差异,甚至连工程术语都不一样。”李冠杰说,以土木工程为例,澳门的执业资格名称是“土木工程师”,在内地则为“注册土木工程师”。

随着《认可规定》的出台,难题迎刃而解。《认可规定》明确,在横琴范围内,对符合条件的港澳建筑企业和专业人士在港澳获取的资质经备案后,予以单项认可,无需再转换为内地资质,极大便利三地人才要素的流动。

四年来,每逢周末李冠杰都会带着家人好友来到横琴,感受当地发展的勃勃生机。“《认可规定》发布后,真正促进了琴澳两地专业人士互认、法律法规的互动交流以及生活配套的融入,也进一步提升了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李冠杰说。

截至目前,横琴建设主管部门已发出港澳建筑及相关工程咨询企业资质和专业人士执业资格备案认可书568份,共有97家港澳企业(澳门67家、香港30家)和471名港澳专业人士合法备案。

创新性立法经验不断萌芽落地

随着《认可规定》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创新性立法不断在珠澳两地萌芽和落地。

“在横琴工作将近1年时间,我看到了合作区新业态的无限潜力,跨境生活就业真的能够实现无感切换。”澳门药剂师陈子俊目前在一家澳资药店任职,他所在的药店也是广东横琴珍禧品药业有限公司在合作区开的第一家药店。

2023年5月,市人大常委会分别出台澳门医疗人员、澳门药学技术人员在合作区执业的两部法规,积极拓展澳门居民就业创业空间,明确澳门药剂师、中药师、中医生和药房技术助理符合规定条件并经合作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后,可在合作区药品零售单位直接提供药学服务。

陈子俊是首批领取备案证明的澳门药剂师。截至目前,已有46名澳门医疗人员完成执业注册并在合作区医疗机构跨境执业;13名澳门药学技术人员取得执业培训证明,2名完成执业备案。

为推进争议解决规则衔接,市人大常委会于2021年3月审议通过《珠海国际仲裁院条例》,将一批国际通行、对接港澳的仲裁规则在特区立法中予以规定。从条例实施至今年8月底,仲裁院受理各类民商事仲裁案件共4333宗,受理案件争议标的额299.37亿元,占成立以来争议标的总额的57.69%,案件受理数、争议标的额连续创下历史新高并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三年来,我们立足国际仲裁院条例要求,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持续迸发改革势能。”珠海国际仲裁院副院长吴学艇表示,如制定了《仲裁服务珠海市重点产业工作方案》等一揽子服务实体产业举措,举办了合作区仲裁调解周、珠海国际航空法律论坛等高端国际化学术活动。

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携手港澳,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牵引带动珠海及合作区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不断探索粤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方面的新经验,为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法治保障。

文字:陈奕樊 编辑:莫海晖 责任编辑:董帅奇